2024年3月22日发(作者:北京汽车x3)
(四)阅读下文,完成第15-20题(18分)
石有恒传
①石有恒,字伯常,湖广黄梅人。性高洁,以文章名。万历三十四年,
举于乡。四十七年,始成进士。与邹元标最善,尝持其书来东林,纳交于
诸君子。
②初授浙江遂安知县,下车以避劳、邀利、畏祸三事自誓,以程朱正学
课士训民。输运不任里甲,羡缗,公贮之充运费。督僮仆种园蔬,躬自灌
溉,不用民一物。士绅馈遗,悉数不受。岁灾,亲履荒瘠地,问民疾苦。
监司檄郡县遏籴,抗议力争,出帑金市粟,民赖以济。调长兴县,再调常
熟,长兴民吁请得留。
③时巨豪叶朗生。吴野樵等结岛寇为乱,剽掠无虚日。抚按檄有恒讨之,
有恒以隔属辞,不允,乃设方略擒其魁。贼稍稍戢,而余众散处湖荡,伺
间为出入。有恒请驰檄各属分兵搜捕当事韪之未果行。
④天启四年正月朔,城门夜启,贼突入。有恒方正衣冠待漏,闻变,出
立厅事。贼露刃胁之,不为动,且叱曰:“草贼,敢叛天子杀王臣耶!”
索印,不可。强之行,不可。以刀伤其长子,亦不顾。贼拥之出仪门。有
恒曰:“头可断,此限不可逾也。”遂被害,血上喷,移时不仆。贼入署
搜其箧,粗葛二端,俸金二两而已,贼亦相顾惊叹。事闻,赠太仆少卿,
谥忠烈。
(节选自《东林列传》)
注:①自誓:发誓来告诫自己。②缗:泛指钱。③遏籴:禁止买米。④里
甲:是明州县统治的基层单位,后转为明三大徭役(里甲、杂泛、均徭) 的
名称之一。⑤驰檄:迅速传送檄文。⑥待漏:指封建时代大臣在五更前到
朝房等待上朝的时刻。漏:铜壶滴漏,古代计时器,此处代指时间。
15、解释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2分)
(1)出帑金市粟 ( 买 ) (2)移
时不仆( 倒下 )
16、为下列句中加点词选择释义正确的一项。(2分)
(1)羡缗,公贮之充运费。(
B ) A.羡慕 B.剩余 C.丰
裕 D.丧失
(2)伺间为出入。( C ) A.偶尔 B.阅读 C.机会 D.小路
17、下面的句子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D )(2分)
A.
有恒请驰檄各属/ 分兵搜捕当事/韪之 /未果行。
B. 有恒请驰檄/ 各属分兵搜捕/ 当事韪之/ 未果行。
C. 有恒请驰檄各属分兵/ 搜捕当事/韪之未果行。
D. 有恒请驰檄各属分兵搜捕 /当事韪之/ 未果行。
18、把下面句子译成现代汉语(5分)
抚按檄有恒讨之,有恒以隔属辞,不允,乃设方略擒其魁。
抚按用公文让有恒征讨他们,有恒用属地相隔的理由推辞,抚按不答应,
有恒就设下计策抓住贼寇的首领(评分说明:“抚按檄有恒讨之”“有恒
以隔属辞”“不允”“乃设方略” “擒其魁”为5个点,1点1分)
19、根据第②段相关内容,完成下面的表格(3分)
发誓的内容
不避劳
不邀利
不畏祸
相关的事迹
(1) 亲自灌溉园蔬 (2) 亲履荒地,问民疾苦
(3)羡缗,公贮之充运费 (4)
不受士绅馈赠
(5)抗议力争,出帑金市粟
20、第④段中,作者如何塑造石有恒形象的?请加以分析。(4分)
第④段中,作者以石有恒怒斥贼寇、自表心志的语言,和“不为动”“不
顾”的神情,行为,正面塑造石有恒临危不惧、大义凛然的形象。写贼寇
只发现“粗葛二端、金二两”及他们“相顾惊叹”,通过侧面描写,塑造
石有恒不“邀利”、廉洁奉公的形象。(评分说明1点2分)
附古文翻译《石有恒传》
①石有恒字伯常,是湖广黄梅人。性情高洁,凭文章扬名。万历三十四
年,被乡里人举荐。万历四十七年,成为进士。与邹元标最要好,曾拿着
他的书来到东林书院,跟各位君子结交。
②当初被授予浙江遂安知县,刚上任他就对避劳、邀利、畏祸三事发誓
来告诫自己,用程朱理学来督促读书人训导百姓。运送物品不任用里甲,
剩余的钱,石有恒就贮存起来充当运费。督促僮仆们种植菜蔬,亲躬灌溉,
不动用百姓一样东西。士绅的赠送,全部不接受。灾年,亲到荒凉贫瘠的
地方,询问百姓疾苦。监督有关部门发公文到郡县禁止买米,他力排众议,
拿出府库的钱来买粮食,百姓们依赖这才度过困难。后来石有恒调任长兴
县,再次要调任常熟,长兴百姓呼吁请求才又留下。
③当时有土豪叶朗生,吴野樵等勾结小岛上盗匪为非作恶,没有一天不
剽掠抢夺。巡抚用公文命令有恒征讨他们,有恒用属地相隔的理由推辞,
巡抚不答应,有恒就设下计策抓住贼寇的首领。盗匪稍稍有所收敛,而其
余的盗匪就四处分散,等候机会再出来作恶。有恒就请大家迅速传递公文
到各部门分兵搜捕盗匪,当权者都认可他,但没有得到采纳。
更多推荐
百姓,公文,盗匪,贼寇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