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2月13日发(作者:查车牌号码找车主电话)

浅析歌曲《三月桃花心中开》的演唱技巧与情感表现

作者:若人先生

摘 要

歌曲《三月桃花心中开》是歌剧《长征》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歌剧《长征》一共耗费了歌剧国家大剧院四年的创作和打造时间,集中采用了江西民间民族元素为全国人民量身打造的伟大歌剧作品,迄今为止,它的演出规模是最大的,充分体现了我国歌剧创作的民族性和国际性等歌剧创作特点,从配器的选用到旋律的创作,以及歌剧演员的肢体配合等,无不表现了我国歌剧创作的高水准,歌剧《长征》的史诗级别将会使这部歌剧永远流传下去,璀璨夺目,光芒四射。然而《三月桃花心中开》是创作者们专门为歌剧设计的歌谣体分节歌曲,同样是在江西民歌的特色音调基础上创造出来的唱曲,集中地体现了长征时代的人文情怀,传达了工农红军的远大理想和坚强意志,成功塑造了一批吃苦耐劳的工农红军形象。本文将从歌剧《长征》中的谣唱曲《三月桃花心中开》的演唱技巧和感情表现两方面展开分析,旨在深入探寻唱曲《三月桃花心中开》所蕴含着的极高的音乐艺术价值,为我国民族歌曲的创新发展注入新鲜的活水。

关键词:三月桃花心中开;演唱技巧;情感表现

Abstract

The song \"peach blossom in March\"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opera

\"Long March\". The Long March, a great opera created by Jiangxi folk ethnic

elements, has taken more than four years. So far, it has the largest scale

of performance. The opera fully embodies the international, professional

and ethnic characteristics of China\'s opera creation, from the selection

of accessories to the creation of melody, to the coordination of actors\'

bodies With a high level of creation, the epic opera \"Long March\" will

always be handed down and shine. \"March peach blossom in the heart\" is

a popular ballad style segmented song specially designed by the creators,

which is mainly based on the characteristic tone of Jiangxi folk songs.

It embodies the humanistic feelings of the long march era, conveys the

great ideal, noble aesthetic and strong will of the workers and Peasants

Red Army, and shapes the image of the workers and Peasants Red Army who

are hard-working. This paper will analyze the singing skills and emotional

expression of the ballad \"March peach blossom in the heart\" in the opera

\"Long March\", aiming to explore the high musical artistic value of the

song \"March peach blossom in the heart\" and inject fresh water into the

innov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our national songs.

Key words: peach blossom in March; singing skills; emotional

performance

一、歌曲《三月桃花心中开》的概述

1、创作背景

2016年7月1日,正是一年一度的红军长征胜利的伟大日子,这一年更是特殊,乃是红军成功走出万里长征的80周年,值此佳日,国家大剧院隆重推出苦心孤诣了四年之久的史诗般的宏大歌剧《长征》,并成功上演,在社会上引起了巨大的轰动,得到了社会各界人士的去潮水一样广泛的好评。其中,歌曲《三月桃花心中开》正是歌剧《长征》中的一个精彩片段,分为多个声部,分别以女声独唱、女声合唱、混声合唱等表演形式,反复多次地贯穿于整个歌剧中。歌剧《长征》上演后,不仅在社会名流之间产生了巨大的轰动,同样在普通人民群众的生活中也引起了强烈的浪潮,使得全国人民群众再次掀起了学习长征精神的磅礴浪潮。

歌剧《长征》以戏剧化的手法再次展现了中国工农红军告别瑞金之后,鏖战湘江战役,遵义会议的伟大转折,翻雪山过草地的饥寒交迫等众多场景,深刻地描绘出一大堆人物形象爆满的历史人物,以彭政委和曾团长为主要代表的红军革命战士。歌曲《三月桃花心中开》由于创作的优美与深刻意义,也在观众中引发了强烈的情感共鸣,表达了红军战士勇往直前、坚韧不拔的革命信念,表现了红军战士对于觉得战争胜利的坚定信心。长征已然沉入历史的长河中,往昔的长征代表了一种理想信念,代表的是一种勇往直前的行走的力量。而今,长征精神并没有从人民大众的生活中消失,而是越来越鲜活,它穿越了时间的长河,屹立在

新时代的人民群众的生活中,长征精神将永垂不久,是一种爱国主义和英雄主义,人民大众将继续把它发扬光大,长久地流传下去。

2、剧情与艺术特征分析

通过欣赏歌剧《长征》,不难看到这部歌剧的完美之处,从歌剧中的配器到歌剧的旋律创作,以及歌剧中表演人物的肢体配合等方面,都是非常的丰满,达到了完美的配合地步,用史诗般的音乐来形容,它是当之无愧的。歌剧中的歌曲《三月桃花心中开》是比较引人注目的一个部分,可以把它看作是一首流脍人口的“歌谣体分节歌”。歌曲《三月桃花心中开》取材于江西民歌,同时也用江西民间的歌唱音调而演唱,体现了歌剧《长征》所具有的不同于之前的歌剧的独特地域风格和民族风格。不但如此,作曲家印青在歌剧的创作中还将流行于音乐界的美声唱法与我国的民族唱法完美地交融在一起,除了使用江西的民间音调,还加入了西藏弦子、贵州民歌等众多的交响合唱形式,完美再现了万里长征。

唱曲《三月桃花心中开》中最大的特色莫过于成功运用了各个地方的方言和衬词,并将两者完美地结合在了一起,使许多不同的民族音乐元素和曲调得以紧密地连在一起,构成了非常庞大的史诗般的一部歌剧。其中,地方性衬词的运用在歌曲《三月桃花心中开》的情感表达上,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举足轻重的重要作用,比如,在每一句歌词结尾处的语气助词“吔、哎、啊”等。这些语气助词同样在江西地方民歌中有着特别重要的地位,它们不但丰富的思想感情,还大大地提升了歌曲的表现力。歌曲中的另一个亮点是,地方方言特色的合理正确运用,比如在歌曲中反复多次出现的“鞋xie”字,演唱时就发音为“孩hai”,“崖ya”字发音为“癌ai”等。充分体现了歌剧《长征》中另辟蹊径的地方特色和人文风情。

二、歌曲《三月桃花心中开》的演唱技巧

1、节奏、力度与速度的把握

歌曲《三月桃花心中开》是由作曲家印青所作,在这首民歌中,地方特色浓厚。作曲家印青采用了“歌谣体分节歌”的作曲形式,这种作曲形式极大地方便了人们的传唱,另外,歌谣体分节歌的旋律优美也是一大原因。《三月桃花心中开》的两段歌词都运用了同一种旋律音调来推进,在歌词中融入江西民间方言和

衬词。民间方言和衬词的运用也给演唱者提高了演唱难度,在每一句歌词结尾处的语气助词“吔、哎、啊”等扩展了歌唱时的音域,也在无形中增加了演唱难度。因此,演唱者应该正确地处理好句末语气词带来的延长的拍子时长,又要能够完美地和下一句歌词连接上。

另外,这首曲子的歌词还沿袭了江西民歌七个字为一句的唐诗形式,那么,这就要求演唱者在演唱时,要把握住歌词的节拍节奏,掌握好演唱时的力度和速度。我们都知道,七言唐诗的句读一般是二二三的断句形式,在演唱时也要把握好七言唐诗的这种隐含于背后的节奏和速度。歌曲《三月桃花心中开》采用“歌谣体”传唱,不但自然而然地使曲调的优美特色得到了加强,在思想感情的表达上也充分传达出人民群众对坚强勇敢的工农红军革命战士的热烈拥护和爱戴之情。

2、咬字、吐字的发声与运用

从民族音乐的演唱技法来说,演唱者在演唱的过程中一定要提前了解和掌握汉语的三要素,即了解声母、掌握韵母、把握好声调。要想声情并茂地演唱好一首民歌,演唱者首先要做到吐字清晰,咬字正确,这是演唱最基本的要求。不但如此,演唱时要咬准字头,还要掌握好咬字的力度、爆破、音长等技巧。由于歌曲《三月桃花心中开》取材于江西民间音调,要特别注意一些字眼的音调,比如雀,普通话中念que音,在江西方言中则是念quo音,再有崖ya,江西民间音调则念ai,还有鞋xie字,江西方言中念孩hai音。歌词中的“雀”字,着重强调演唱者要吐字清晰,“鞋”字则强调演唱者要把握住声音的松弛有度,不过,演唱这首歌曲时还需要达到一个高位置点。“妹妹”两字演唱时要做到咬字吐字到位。值得一说的是,歌唱中的咬字与平时说话的咬字有着一定的区别,何况《三月桃花心中开》还加入了地方特色的衬词,在每一句歌词结尾处的语气助词“吔、哎、啊”等就是衬词,演唱者在演唱时也得留意。

清朝人思想家徐大椿精通音律,他在《乐府传声》中简洁明了地指出:“不于喉舌齿牙唇处着力”,这条经验之谈也适用于歌曲《三月桃花心中开》。即是说演唱这首歌曲时还要做到字正腔圆,什么是字正?什么是腔圆?简单来说,所谓字正,就是处理好字头、字腹、字尾三部分的关系,字头要鲜明有力,铿锵有力,字腹要响亮饱满,字尾要干脆利落,也就是所谓的归韵,还要准确,切不可把字

尾唱成了别的韵母。所谓腔圆,就是口腔要张大,像发o音时。只有做到了“字正腔圆”,才有利于台下的听众了解歌唱的内容以及歌曲所要表达的思想情感,清晰准确的演唱更容易和台下听众产生共鸣,发生交谈,这也是歌唱者们应该长久练习的一门艺术。

3、演唱歌曲中气息的运用

演唱是一门艺术。在我国古代,有许多精通音律的大家在他们的许多著作中,前前后后都提到了一个关于气息观点,叫做“善歌者必先调其气(用白话文来说,在唱歌之前必定要先调整好自己的气息)”,由此可见,气息在演唱中占有多么重要的地位,对于演唱者来说是何等重要的一件大事,丝毫马虎不得。科学的气息法是演唱歌唱的基础,唱歌之前,都要进行以横膈膜呼吸训练,以调节好自己的声带和气息,当然最主要的还是要调整好歌唱气息,这种方法就是音乐人士们常说的胸腹式联合呼吸法。在中国的民歌唱法中,世人最强调民族唱法的“字正腔圆”。这种唱法在歌曲《三月桃花心中开》的演唱上也运用得非常到位。演唱时,演唱者要把自己的喉咙尽量地打开,面部的笑肌自然抬起,气息和声音自然结合,处于最自然的演唱状态。由于歌曲《三月桃花心中开》的歌词取材于江西民间七言唐诗的音乐形式,所以在演唱时,要把头腔和胸腔相结合,气息要均匀、流畅连贯,喉头要稳定。在每个乐段的高潮部分,演唱者的情绪表现出要激情饱满的状态来,控制好气息,打开腔体,随着音区的升高,演唱的力度也要随之加强。

4.对声音的要求

在中国传统的民族唱法中,演唱者唱歌时强调“字正腔圆”,其中的“腔圆”就是指演唱者要张大嘴巴,打开声带,《三月桃红心中开》这首歌曲在声音的要求上,同样也有字正腔圆的要求。演唱歌曲时,将喉咙打开,将笑肌自然抬起,使自己的声音处于最自然和松弛的最佳状态。比如,唱“雀”字时,要把“雀”字的发音唱准、唱清晰;唱“鞋”字时,要松弛有度;可是,在演唱时还应该让自己的声音上到一个比较高的点。另外,“线”“远”“间”这些鼻韵母要求演唱者的声音要干净利落。在高潮部分,音区越来越高,歌唱的力度也要随之加强。

三、歌曲《三月桃花心中开》的情感表现

歌剧《长征》中的插曲《三月桃花心中开》,总的来说,是一首非常成功的

歌曲,不论从歌词来看,还是从曲谱来看,都恰到好处地衬托了歌剧的中心思想。这首曲子的曲调非常优美,歌词也写得很唯美,意境深邃,令人回味无穷。它表达了江西等地的人民群众对工农红军的热烈拥护和爱戴,表达了普通人民对英雄的仰慕和崇敬,也表达了人民大众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坚定信念和衷心向往,他们想要过上和平幸福的生活,因此,在演唱的过程中,演唱者把握好整部歌剧的情感基调,从而正确地抒发高亢的感情。

另外,这首曲子素材和唱法都是来自江西民间,它成功地把江西等地的熟悉音调与反映战斗生活的鲜活歌词相结合,完美地结合起来,并产生了巨大的感染力,产生了积极进取的号召力,这对于激发士兵的斗志、提高红军的士气、提高工农红军部队的战斗力起到了至关重要的影响作用,是工农红军军旅文艺史上不可多得的精神财富和歌唱财富,它同时包含历史价值和思想价值,对后世的军旅文艺将产生深远而非凡的影响。比如在歌词“郎去革命心要坚,……纵然千山和万水,一路繁花换人间”中,我们能够清晰地感受到工农革命红军对解放革命战争抱着的坚定而强烈的决心和崇高的革命热情,无形中传达出了工农红军子弟兵们为了正义,为了和平,为了美好幸福的新生活,为了革命,为了胜利而不怕艰难地勇往直前,因此,在演唱时,要唱出歌词中隐含着的积极进取、永不屈服的大无畏精神来。只有这样,才算抓住了歌曲《三月桃花心中开》的中心思想和感情。

四、结语

歌剧《长征》最为了不起的一个创新点就是中国民族音乐元素贯穿了整个歌剧的经络,通过运用具有地方特色的戏曲、歌词、唱法、民歌等音乐形式,非常成功地把江西等地的民间唱法与民族、美声唱法结合起来,不但丰富了歌剧中的各种演唱形式,更重要的是,还彰显了中国歌剧所具有的民族性和人民性,这是最为了不起的创新之处,值得无数音乐爱好者钻研和学习。其中《三月桃花心中开》是歌剧《长征》中的一道亮丽风景线,不但歌词写得好,歌曲旋律还特别脍炙人口,《三月桃花心中开》用歌声表达了老百姓心中的愿景,表达了向往美好生活的心声,表达了以江西、贵州等地为代表的革命根据地的人民群众对无数工农红军战士深厚的感情。

参考文献

[1]娄文利.大型革命历史题材歌剧创作的新路径——评印青歌剧长征的艺术特色[J].中国文艺评论,2016(12):76-90.

[2]任晶晶.歌剧长征:从艺术的视角再现一段苦难与辉煌[N].文艺报,2016.

[3]周现民.歌剧《长征》中革命英雄群像的音乐形象研究[D].山东大学出版社,2018.

[4]郗长越.论歌曲《三月桃花心中开》的创作特点特征和演唱特点[D].城聊大学出版社,2018.

[5]《长征》:以史诗歌剧展示英雄群像[N]. 2018.纸报

[6]从《长征》谈歌剧艺术的民族化[N],2016.纸报

[7]范梦妮.《歌剧长征的艺术分析及演唱处理--以《三月桃花心中开》为例》[J].民族音乐,2017.

[8]向延生.长征题材文艺创作的第一座高峰--歌剧《长征》述评[J].2016.

致 谢

俗话说,教师是燃烧的蜡烛,牺牲了自己,照亮了别人。在此,我要特别感谢我的指导老师,一直以来对我细心的照顾和帮助。您丰富的学识,宽容、严谨的态度,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我。在我论文写作期间,您细致的点拨与关怀鼓励着我不断进步,遇到您是我最大的荣幸。我在此向您表达我最诚挚的谢意!

同时,我真诚地感谢我的朋友和同学,感谢他们对我工作的支持与配合,才能让我的论文得以顺利完成。另外,感谢一路陪我走来的各个老师与同学,感谢你们一直以来对我的关心和帮助,让我愉快地度过了我的大学生活,你们的给予我的无私的友情和关心,我将永远铭记于心。大学的学习生活即将结束,但是,这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结束,而是我另一个新生活的开始。我将怀揣这份美好的回忆,踏上另一个新的征程。

更多推荐

歌剧,演唱,长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