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3月14日发(作者:2020款高尔夫)

中国建造航空母舰的政治意义,远远大于军事作用

近日,不少外国媒体解读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部发言人讲话,认为中国政府变相暗示正在抓

紧建设一艘中型航母。甚至有些媒体借此掀起新的炒作浪潮,纷纷揣测中国海军的意图和发

展趋势。

中国拥有一万多公里长的海岸线,拥有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的国土面积,三百万海洋面

积,拥有13多人口,是一个名副其实的泱泱大国。制造或拥有一艘或几艘航母,其实是情

理之中的事情。

有些大国,周边环境相对中国来讲,平静很多。却拥有十几艘世界一流航母,动辄出现

在世界各大海洋中,威慑甚至打击敌对国家,为什么没有人诘问?中国目前没有,即便有,

也是在襁褓中。为什么并没真正拥有航母的我们,会引起这么大的反响,原因何在?就是西

方各国用有色眼镜看待我们。

依照外国列强的逻辑,他们有手枪,中国只能是长矛;他们有步枪,中国只能是手枪;

他们有机枪,中国只能是步枪;他们有火炮,中国只能是机枪;他们有导弹,中国只能是火

炮??总而言之,他们的火力必须强大于中国,领先于中国,优势于中国。请问外国大佬,

世界那有这个道理?中国依据中国国情,拥有什么武器,完全是中国自己的事情,用不着西

方“人权捍卫者”操心。这些人为什么不换位思考呢?为什么中国非要落后于你们!

建造航母是中国现代化建设的需要,是捍卫国家利益的需要,是国防建设在新形势下的

必然。中国那么多的商船行驶于世界各大洋,动辄遭到海盗的骚扰甚至抢掠;中国那么多侨

民,经常受到反华排华敌对势力的欺凌。一个综合国力日盛的国家,连自己的海外利益维护

不了,怎么能称得上是有影响的大国?

依我看,中国建造航母,其政治意义远远大于军事意义。建造航母,表明了我们具有设

计制造装备的实力,表明我们在军事科研方面的与世界军事强国水平不相上下,表明我们的

制造业和材料工业得到实质性进步。同时,也可借助科研成果,提升我们在电子、雷达、通

讯、动力推进系统诸多方面的竞争力。

建造航母,表明中国的战略利益在不断延伸。同时对敌视中国的国家是一种威慑。中国

不会轻易动用航母作战,但拥有航母的象征意义却是巨大的。任何与中国敌对的国家,不能

不考虑中国的军事投送能力。亚丁湾、波斯湾的海盗,在拦截中国商船时,不能不顾虑拥有

航母的中国。反华排华的外国政府,在关乎中国国家切身利益时,不能不审慎处置并明智决

策。

建造航母,有利于中国解决有争端的海洋权益。在中国具有航母的情况下,主动权和话

语权就会向中国倾斜。与中国有瓜葛有争端的问题,就有利于中国和平解决。中国在西亚、

南亚、东南亚、非洲、拉丁美洲、大洋洲的利益就便于维护。南海、东海一些棘手问题解决

起来,就会相对容易一些。

一艘或几艘航母,对于中国这样的大国,其军事意义大多是象征性的,只是表明一种能

力,一种姿态,一种实力。中国在国防现代化的武器装备上,基本奉行攻防兼备的政策,其

发展与国家经济实力基本上是匹配的。中国不搞军备竞赛,也不会过度发展军备。但中国会

力求做到足够的战略威慑、战略吓阻、战略应对准备,做到国家利益能够不受到侵害。

毋庸置疑,中国发展远洋海军制造航母,是中国现代化进程不断推进的历史产物,是中

国国家利益所决定的,它和国家的经济发展相适应,是中国维护自身利益,维护世界和平,

维护地区稳定的必要举措,是国家政治、经济、外交、文化、军事发展到一定阶段所必需的。

正因为如此,我认为中国建造航空母舰的政治意义,远远大于军事作用。

世界航母

航母从问世至今,总共有8个国家建造过,15个国家拥有过。目前,包括美国、英国、俄

罗斯、印度等9个国家拥有在役航空母舰,共24艘,在建4艘。

其中,美国拥有世界上数量最多、排水量最大的航母。其主力尼米兹级航母,首舰于1975

年服役,目前该级舰共10艘,全部加入美国海军服役,是世界有史以来最大的军舰。美国

目前正在建造下一代航母———福特级,预计最快会在2014年开始服役。

现阶段中国国情

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是在经济文化落后的中国建设社会主

义现代化不可逾越的历史阶段,需要上百年的时间。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必须

从我国的国情出发,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第一,必须清醒认识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

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是从社会性质和社会发展阶段上对我国国情所作的总体

性、根本性判断。所谓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简要地说,就是社会主义的不发达阶

段。从20世纪中叶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到21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

至少100年时间,都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党的十七大再次强调社会主义初级

阶段问题,就是要求我们继续把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作为推进改革、谋划

发展的根本依据,认清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基本实现现代化的长期性、艰巨性,

提高想问题、办事情决不可脱离实际的自觉性。

第二,必须清醒认识当前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

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科学分析我国全面参与经济全球化的新机遇新挑战,全

面认识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深入发展的新形势新任务,深

刻把握我国发展面临的新课题新矛盾,提出了关于深刻认识和把握我国发展的阶

段性特征的重要思想,党的十七大报告从八个方面对此进行了系统阐述。要适应

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奋力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为广阔的发展前景,就必

须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更加自觉地走

科学发展道路。科学发展观正是在这样的实践基础上孕育和诞生的。

第三,必须把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与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有机统一

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的伟大实践。我们要深刻认识和全面把握当前我国发

展的阶段性特征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之间的辩证统一关系,进一步增强

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一百年不动摇和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

航母不符合中国现阶段国情

1。目标太大而实用价值不高。

加强海军建设是针对未来“可能”发生的国内地区性局部军事冲突,“对方可能”

使用航母战斗群干涉我国内政。对付“对方”的航母编队其实有很多种办法。不

一定非得用航母去对付航母,这样做目标太大,因为在攻击对方的同时,自己也

是对方首先攻击的目标。况且1~2艘航母编队与“对方”相比也不会起太大作

用。

2。航母编队建造维护成本高昂,不适合中国国情。航母本身不具备防御能力,

是靠水面水下舰艇与之编队形成系统战斗力的,这意味着与之相关的水面舰艇,

舰载机,武器系统,补给舰只等必须重新设计建造,一旦开战后维护费用将会成

几何倍数增长,性价比不高,就像航天飞机跟载人航天器之争,中国一定会选择

后者。

3。中国目前没有海外军事基地,也没打算往海外驻军,以中国目前海军的补给

能力状况,航母编队只能在近海游弋,失去了航母的意义。

4。中国的经济并没有到各位想象中的程度。用GDP衡量一个国家的经济实力是

不准确的,他仅能作为参考。衡量的标准应该是GNP。中国的GDP全球排行第二,

是因为我们的人口世界排行第一,基数大。我们每人餐桌上加一两个菜,就能使

GDP上升几个百分点,这里只是打个比方。而我们的GNP连世界平均水平都不到。

嘉宾提到鸦片战争时大清帝国GDP当时占世界经济总量的三分一,结果被英国轻

易敲开国门。我的看法是大清是输在了“软实力”上,在西方进行工业革命时,

们处在小农经济,任你GDP再高,种田是无论如何种不出来复枪的。而后中日甲

午战争,中国不乏忠勇之士,最终也输在软实力上。当时的大清与明治维新后的

日本相比,除了政治、经济、工业水平落后以外,还有很重要的一点,输了教育。

当时的日本普通水兵开始佩戴手表,而大清水兵佩戴的是大刀。中国离强国之路

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与西方发达资本主义相比,我们还有许多值得借鉴的东西。

毕竟我们是在新中国成立的第一个五年计划以后才在苏联的帮助下完成了真正

意义上的工业革命,而我们的改革开放也才不过短短的30年时间。像教授所说

的在“深化社会体制改革,巩固社会保障制度,强化公民教育水平”比修建航母

来得更为重要。而在在一段时期内中国采取的是拿来主义,真正自主研发及高新

技术的掌握还是比较缺乏的,中国现阶段应该苦练内功打好根基。

5。如教授所说“不战而屈人之兵”,如果数十年后中国的人均收入及人民生活

水平能与最发达的美国相当,我想台湾人民会很乐意移民回归大陆的。武力可以

征服一个地区,但是征服不了人心。苏联解体一蹶不振,很大程度上是因为陷进

了阿富汗战争及车臣内战的泥沼不能自拔,最终引发一系列的经济危机导致,我

们应当引以为戒。一个相对稳定的国际国内环境对于经济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

用。

6。中国威胁论是最近炒得比较热的话题,为了避免周边国家对中国崛起产生不

必要的担忧。我们可以采取“看不到的”比较“温和”的国防设施建设,如潜艇、

外太空武器、新型导弹系统等等。如此对地区间稳定与邻国间的睦邻友好是有很

大帮助的。

7。目前的世界格局全球化是必然趋势,每个国家在经济上都我中有你,你中有

我。恶意的军备竞赛是违反世界潮流的。在经济发展后就黔兵穷武的国家或者民

族是没有前途的,二战中的纳粹德国跟日本就给世人敲响了警钟。中国只有作为

一个负责任的大国,中华民族作为一个负责任的民族,才能屹立于世界之林。

现阶段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仍然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

生产之间的矛盾。

主要矛盾的具体体现:

——我国生产力和科技、教育还比较落后,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还有很长的路要

走;

——城乡二元经济结构还没有改变,地区差距扩大的趋势尚未扭转,贫困人口还

为数不少;

——人口总量继续增加,老龄人口比重上升,就业和社会保障压力增大;

——生态环境、自然资源和经济社会发展的矛盾日益突出;

——我们仍然面临发达国家在经济科技等方面占优势的压力;

——经济体制和其他方面的管理体制还不完善;

——民主法制建设和思想道德建设等方面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更多推荐

中国,航母,发展,国家,世界,经济,社会主义,建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