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3月21日发(作者:雷克萨斯rx200t落地价)
秘密★
Q/SQR
代替Q/SQR S1-45-2012
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企业标准
Q/SQR S1-45-2013
车底PVC
2013-10-20发布 2013-10-30实施
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发布
PDF created with pdfFactory Pro trial version
PDF created with pdfFactory Pro trial version
Q/SQR S1-45-2013
前 言
本企业标准在格式和内容的编排上均符合GB/T1.1-2009的规定。
本标准较Q/SQR S1-45-2012,修订了以下内容:
(1)增加了车底PVC的分类;
(2)重新规定了制样样板的尺寸和材质;
(3)固含量项目修订为不挥发物含量,并修改了试验方法;
(4)增加了恒温箱规定和温度保持方法;
(5)固化外观、拉伸强度、断裂伸长率等项目烘烤条件由140℃,50min修订为140℃,30min,剪切
强度烘烤条件由160℃,30min修订为140℃,30min;
(6)增加了油漆匹配性试验方法。
本标准由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试验和整车技术工程院材料工程部提出。
本标准由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预研和基础技术研究院标准法规科归口。
本标准由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试验和整车技术工程院材料工程部起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齐海东。
本标准所替代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Q/SQR.04.323-2006、Q/SQR S1-45-2012。
I
PDF created with pdfFactory Pro trial version
PDF created with pdfFactory Pro trial version
Q/SQR S1-45-2013
车底PVC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汽车车底PVC的技术要求、检测方法、检测规则、包装与贮运等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以PVC为主体材料的车底PVC材料。如果有特殊要求,相关检测标准依据技术部门制
定的相应技术规范执行。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528 硫化橡胶拉伸性能测定
GB/T 1033.1 塑料 非泡沫塑料密度的测定
GB/T 2793 胶粘剂不挥发物含量的测定
GB/T 2828 逐批检查计数抽样程序及抽样表
GB 7124 胶粘剂剪切强度测定方法
Q/SQR B1-8 商标标记
Q/SQR B1-9 汽车零部件标记要求
Q/SQR B1-14 产品外包装标志要求
Q/SQR E1-5 禁用物质要求
3 术语
汽车用车底PVC材料
一种热固性车用抗石击材料,具有较强的耐热老化、耐盐雾及抗石击性能。根据烘烤工艺及与油漆
匹配方式的不同,分为普通型(Ⅰ型)和湿碰湿工艺型(Ⅱ型)。
4 技术要求
4.1一般要求
4.1.1 产品应符合本标准的要求,并按照经规定程序的技术文件制造。
4.1.2 产品的外协、外购件应符合有关标准的要求。
4.1.3 试样的生产尽可能在接近成批生产的条件下进行。
4.1.4 气味和毒性不明显,在日常工作接触时,对人体不产生刺激、发痒等症状。
4.1.5 用喷涂机喷涂,要求扇面均匀,雾化性好,不流淌。
4.2 性能要求
在产品保质期内车底PVC的性能应满足表1、表2、表3和表4要求。
4.2.1物理性能
表1
性能要求
项目 条件
普通型
外观 标准状态
Ⅰ型
低密度型 膨胀型 普通型
Ⅱ型
低密度型 膨胀型
测试
方法
5.2 均匀膏状物、无颗粒结块、气泡
1
PDF created with pdfFactory Pro trial version
Q/SQR S1-45-2013
密度
细度
粘度
粘度变
化率
固化外
观
不挥发
物含量
灰份
硬度
(邵A)
抗流挂
性
干膜密
度
标准状态(g/ml) 1.3~1.5
标准状态
25℃,Brookfiel
d RVDV-Ⅲ+
(30±1)℃,7
天
140℃,30min
1.0~1.2
≤70μm
(100000~250000)mPa.s
1.3~1.5 1.3~1.5 1.0~1.2
≤70μm
(100000~250000)mPa.s
1.3~1.5 5.3
5.4
5.5
≤30% ≤30% 5.6
有弹性,无裂纹,无气孔,无变色 有弹性,无裂纹,无气孔,无变色 5.7
(105±2)℃/3h
800℃,30min
140℃,30min
23℃,15min/100
℃,15min
140℃,30min
≤50%
≥93%
≤40%
50~80 单位:H
A
≤30% ≤50%
≥93%
≤40%
50~80 单位:H
A
≤30%
5.8
5.9
5.10
≤5mm ≤5mm ≤5mm ≤5mm ≤5mm ≤5mm 5.11
≤1.5 ≤1.3 ≤1.5 ≤1.5 ≤1.3 ≤1.5 5.12
4.2.2粘结性能
表2
性能要求
项 目 条件
普通型
附着力(级)
拉伸强度
断裂伸长率
剪切强度
抗石击性
140℃,30min
140℃,30min
140℃,30min
140℃,30min
5bar,1kg,10
次冲击
Ⅰ型
低密度型
3或4级
≥1.0MPa
≥100%
≥1.2 MPa
0级或1级
膨胀型 普通型
Ⅱ型
低密度型
3或4级
≥1.0MPa
≥100%
≥1.2 MPa
0级或1级
膨胀型
测试
方法
5.13
5.14
5.14
5.15
5.16
4.2.3其他性能
表3
性能要求
项 目 条件
普通型
耐热性
耐寒性
耐湿性
耐候性
耐盐雾性
禁用物质
要求
180℃,45min
-40℃,3h
50℃,
95%RH,168h
4次循环
35℃,720h
Ⅰ型
低密度型 膨胀型 普通型
Ⅱ型
低密度型 膨胀型
测试
方法
5.17
5.18
无裂纹,无气泡、无焦化
1或2级 / 无龟裂、剥落
无粘接力降低,无裂纹,无脆化现象
无粘接力降低,无裂纹,无脆化现象
无粘接力降低,基材无锈蚀,横截面内
渗入最大值≤1.0mm
无裂纹,无气泡、无焦化
1或2级 / 无龟裂、剥落
无粘接力降低,无裂纹,无脆化现象 5.19
无粘接力降低,无裂纹,无脆化现象 5.20
无粘接力降低,基材无锈蚀,横截面
内渗入最大值≤1.0mm
5.21
满足标准Q/SQR E1-5中表1所列禁用物质及其含量限值要求
5.22
4.2.4油漆匹配性
2
PDF created with pdfFactory Pro trial version
Q/SQR S1-45-2013
表4
项 目
涂层固化
外观
条件
性能要求
Ⅰ型 Ⅱ型
测试
方法
5.23 140℃,30min 中涂和面漆涂层无裂纹,无缩孔,无油漆流平不均匀等油漆缺陷
5 试验方法
5.1试验条件
5.1.1试验的标准状态
温度(23±2)℃;HR(50±5)%。
5.1.2试片材料的种类及表面处理
电泳钢板:汽车车身用冷轧钢板,按轿车涂装工艺完成前处理和阴极电泳,并经丙酮脱脂,尺寸为:
(a) 150mm×100mm×1.0mm;
(b) 100mm×25mm×1.0mm;
(c) 200mm×100mm×1.0mm,表面附有(0.2~0.5)mm厚的聚四氟乙烯薄膜。
聚四氟乙烯板:经丙酮脱脂后的聚四氟乙烯板,尺寸为:
(a) 200mm×100mm×2.0mm;
(b) 150mm×20mm×3.0mm;
(c) 30mm×20mm×2.0mm。
5.1.3恒温箱规定和温度保持方法
本标准规定的鼓风恒温箱应具有如下的温度特性:当恒温箱的温度设定为140℃时,恒温箱内的钢
板升温曲线应在图1所示的阴影区域内。
当恒温箱达到设定温度时,将试样放入恒温箱内。烘烤条件中的温度指钢板温度,当钢板达到此温
度时开始计时,30min指试样在该温度下的保持时间。
钢
140
板
温
度
(
120
℃
)
20
10
2
5
烘烤时间(min)
图1 恒温箱的温度特性表
5.2外观
5.2.1试验器具
试片:用5.1.2中规定的电泳钢板(a)。
5.2.2试验步骤
打开容器口,将试料搅匀,不允许有结皮、凝固;然后将试料均匀的涂到试片上,检查颜色、气味,
有无杂质、气泡。
5.2.3试验结果
3
PDF created with pdfFactory Pro trial version
Q/SQR S1-45-2013
记录观察到的状态,在试验结果中说明试料的均质性。
5.3密度
5.3.1试验仪器
3
a. 比重杯:容量为(100±0.5)cm;
b. 上皿天平:感量为0.05g,量程为500g。
5.3.2试验条件
按5.1.1进行。
5.3.3试验步骤
a. 将试料在5.1.1状态下放置3h;
b. 将试料装入已知重量(W
1
),容积为100ml的 比重杯中,盖上杯盖,擦去从盖孔中溢出的多余
试料,在天平上称出重量(W
2
);
c. 按下式计算密度ρ:
ρ=
W
2
?W
1
100
5.3.4试验结果
取三次试验值的算术平均值作为试验结果,精确到小数点后两位,单位g/ml。
5.4细度
5.4.1试验器具
a. 小调漆刀;
b. 刮板细度计0015C(QXD):板上有一与金属板的长边平行的沟槽,长(155±0.5)mm,宽(12±0.2)
mm。在150mm长度内刻有(0~100)μm(最小分度5μm,沟槽倾斜度1:500)的表示槽深的等分
度线,刮板细度计的正面槽底及反面平直度允许差0.003mm/全长,正面粗糙度应为10,分度值误
差为±0.001mm;
c. 刮刀:两刃均磨光长(50±0.5)mm,宽(40±0.5)mm,刀刃平直度允许差0.002mm/全长,表
面光洁度8,刀刃研磨光洁度为10。
5.4.2试验步骤 :
a. 用细布将测定器擦干净,放在水平的台面上;
b. 将足够量的样品缓慢倾倒在沟槽较深端,使试样微溢出洞槽。双手捏紧刮刀,并垂直于测定器
洞槽较深端的试样边缘处,刮刀与测定器的宽向平行,保证刮刀与测定器严密接触,快速刮至另一
端,在此过程中,测定器不能滑动;
c. 试样刮好后,迅速使视线与测定器表面成(15~30)°角,在能看清楚测定器表面刮条的光线
下,取最长刮痕起点的读数作为测定值;
d. 重复a~c三次,若两次结果之差大于5μm,重新测试。
5.4.3 试验结果:
取三次测量的平均值为最终结果。
5.5粘度
5.5.1试验器具
a. Brookfield RVDV-III+;
b. 超级恒温水浴锅;
c. 温度计或旋转粘度仪自带的温度传感器:分度0.1℃;
d. 容器:直径不小于6cm的容器或旋转粘度仪自带容器;
e. 秒表:精度0.2s。
5.5.2 试验条件
温度为(25±1)℃。
4
PDF created with pdfFactory Pro trial version
Q/SQR S1-45-2013
5.5.3试验步骤
a. 安装粘度计,按要求进行自动调零,选择7号转子,10r/min;
b. 用调刀将适量样品小心的转移至容器中,确保样品均匀无气泡。
c. 开动超级恒温水浴,在(25±1)℃条件恒温3h,调节转子,使转子浸入试样,开始转动一分
钟后读出测定值。
5.5.4试验结果
重复测定三次,取最小值,保留三位有效数,单位为mPa·s。
5.6粘度变化率
5.6.1试验器具
a. Brookfield RVDV-III+可编程控制式流变仪;
b. 超级恒温水浴锅;
c. 恒温箱。
5.6.2试验条件
( 30±1)℃,7天
5.6.3试验步骤
a. 按5.5测出试料粘度(η
1
);
b. 取150g试料于密闭容器中,按照5.6.2条件放置,并按5.5测试粘度(η
2
);
c. 粘度变化率按下式计算:
σ=
η
2
?η
1
×100%
η
1
5.6.4 试验结果
取三次试验结果平均值,以粘度变化率表示,保留整数。
5.7 固化外观
5.7.1试验器具
a. 鼓风恒温箱;
b. 5.1.2规定的电泳钢板(a)。
5.7.2 试验步骤
a. 在电泳钢板上将试料涂成80mm长,40mm宽,坡度为0~4mm形状,表面刮平,试片个数为三块;
b. 在恒温箱内将试片在140℃下加热30min;取出后,室温放置24h;
c. 观察外观:有无弹性、有无裂纹、缩孔、鼓泡、变色等现象。
5.7.3 试验结果
描述外观质量。
5.8不挥发物含量
按GB/T2793规定测试。
5.9 灰份
5.9.1 试验装置
a. 精密天平:感量0.1mg;
b. 磁坩锅:30ml;
c. 干燥器;
d. 电炉;
e. 马弗炉。
5.9.2 试验条件
a. 按5.1.1的状态;
5
PDF created with pdfFactory Pro trial version
Q/SQR S1-45-2013
b. 800℃,30min。
5.9.3 试验步骤
a. 称出坩锅质量(W
1
);
b. 加入不挥发份约2g的试料;
c. 按GB/T2793规定在(105±2)℃下烘干3h,取出冷却并准确称出其质量(W
2
);
d. 将坩锅放入800℃马弗炉中,30min后取出,冷却(2~3)min后,放入干燥器中;
e. 冷却后,称出质量(W
3
);
f. 灰份按下式计算:
H
=
W
3
?W
1
×
100%
W
2
?W
1
5.9.4 试验结果
以质量百分率(%)表示,取三次测试的平均值,保留整数。
5.10 硬度
5.10.1 试验装置
a. 鼓风恒温箱;
b. 5.1.2规定的电泳钢板(c);
c. 邵氏A硬度计。
5.10.2 试验条件
a. 按5.1.1规定的标准状态;
b. 140℃,30min。
5.10.3 试验步骤
a. 在5.1.2规定的电泳钢板(c)上将试料涂成90mm×50mm×6mm形状;
b. 按5.10.2.b条件烘干;
c. 在5.1.1条件下放置24h后,将试片放在一个平整坚固的试验台上,将硬度计垂直于试片上方,
探针距离试片12mm。调整硬度计的加压面与试样测定面轻轻接触,立即读数。 共测5个不同点,
点间距离至少6mm,边缘距离至少12mm。
5.10.4 试验结果
取五次读数的平均值表示最终结果。
5.11 抗流挂性
5.11.1 试验装置
a. 恒温箱;
b. 5.1.2规定的电泳钢板(a)。
5.11.2 试验条件
a. 按5.1.1状态下15min ;
b. 100℃,15min。
5.11.3 试验步骤
a. 在电泳钢板两侧各放置一个如5.1.2规定的聚四氟乙烯板(b),注入试料,涂成100mm×50mm
×3mm形状,将试料表面刮平,小心地移走聚四氟乙烯板;
b. 分别按照5.11.2 a和b的条件,将试片垂直放置,记录两种状态下各自流淌距离。
5.11.4 试验结果
取三次测量的平均值作为最终结果。
5.12 干膜密度
经5.7.2 a、b处理的试料,按GB/T 1033.1浸渍法进行试验。
5.13 附着力
6
PDF created with pdfFactory Pro trial version
Q/SQR S1-45-2013
5.13.1 试验装置
a. 鼓风恒温箱;
b. 5.1.2规定的电泳钢板(a);
c. 美工刀片。
5.13.2 试料
经5.7.2 a、b处理的试料。
5.13.3 试验步骤
a. 用美工刀片在试料上切割两条平行线,两线间距5mm。切割力要均匀、适度,使刀刃口在切
割中正好穿透涂层而触及底材,然后均匀地从底部剥离涂层;
b. 按下表标准判定级别
表5
等级
1
2
3
4
现象
无粘附性。涂层对底材无附着力或很软而与底材完全脱离
部分粘附遗留在底材上
足够的粘附性,涂层90%以上留在底材上,仅有少许脱离现象
良好的粘附性,材料100%的留在底材上,自身撕裂
5.13.4 试验结果
重复三次,记录检测现象。
5.14 拉伸强度及断裂伸长率
5.14.1 试验装置
a. 拉力试验机:具有自动记录装置和自动对中夹具,可以改变拉伸速度,试验时的最大负荷是
其量程的(15~85)%,力值示值误差小于1%的拉力试验机;
b. 鼓风恒温箱;
c. 电泳钢板:5.1.2中规定的电泳钢板(c);
d. 真空恒温箱;
e. 哑铃型裁刀:符合GB 528-1998中Ⅰ型的哑铃型裁刀;
f. 游标卡尺。
5.14.2 试验条件
a. 按5.1.1规定的状态;
b. 140 ℃,30min;
c. 试验机夹具移动速度200mm/min;
d. 试片标线间距离为25mm。
5.14.3 试验步骤
4
a. 将试料送入真空烘箱中脱气,将压力控制在1.3×10Pa以下;两小时后取出,待用;
b. 在电泳钢板上将试料涂成150mm×150mm×2mm的形状,制做两块,送入真空烘箱中脱气,在1.3
3
×10Pa压力下放置1.5h,取出后刮平;
c. 按照5.14.2.b中的条件烘干;
d. 冷却后,将试料从电泳钢板上剥下,用5.14.1.e规定的裁刀裁片,分别选择三个无缺陷试片
在标准状态下放置16h,以待测试;
2
e. 划出标线,测试试片截面积S,精确至0.1mm;
f. 安装试片,开动试验机,试片断裂时停止,记录断裂时标线间距离L
2
(精确至1mm)及最大负荷
(F);
g. 拉伸强度σ,断裂伸长率ε的计算:
7
PDF created with pdfFactory Pro trial version
Q/SQR S1-45-2013
FL
2
-25
σ=(MPa)
ε=×100%
S25
5.14.4 试验结果
取三次测试的平均值作为最终结果,拉伸强度精确整数位,断裂伸长率精确至小数点后一位。
5.15 剪切强度
5.15.1 试验装置
a. 拉力试验机:具有自动记录装置和自动对中夹具,可以改变拉伸速度,试验时的最大负荷是
其量程的(15~85)%,力值示值误差小于1%的拉力试验机;
b. 电泳钢板:5.1.2中规定的电泳钢板(b);
c. 游标卡尺;
d. 垫片:按5.1.2中规定的聚四氟乙烯板(c);
e. 真空恒温箱;
f. 鼓风恒温箱。
5.15.2 试验条件
a. 按5.1.1规定的状态;
b. 140℃,30min;
c. 试验机夹具移动速度50 mm/min。
5.15.3 试验步骤
4
a. 将试料送入真空烘箱中脱气,将压力控制在1.3×10Pa以下;两小时后取出,待用;
b. 试样制备:标准试样的搭接长度是(12.5±0.5)mm,宽度是(25±0.5)mm,厚度是(2±0.2)
mm,如图2所示制备试样;
电泳钢板 垫块 试料 电泳钢板
2
12.5±0.5mm
图 2 剪切试样示意图
c.
d.
e.
f.
g.
按5.15.2试验条件烘干;
取出冷却后,放置于5.1.1状态下24h待用;
用卡尺测量试样胶接面的长度和宽度;
将试片夹入拉力机的夹持器上,以50mm/min的拉伸速度测定试样破坏时的最大负荷;
按下式计算剪切强度:
T=
式中:
T-剪切强度,MPa;
F-试样剪切破坏时的最大负荷,N;
B-试样胶接面宽度,mm;
L-试样胶接面长度,mm。
5.15.4 试验结果
8
F
BL
PDF created with pdfFactory Pro trial version
Q/SQR S1-45-2013
取五个平行测试的平均值作为最终结果,精确至小数点后一位。
5.16 抗石击性试验方法
5.16.1 试验装置
a. 抗石击试验机;
b. 按5.1.2(a)中规定的电泳钢板;
c. 鼓风恒温箱;
d. 棱形石英砂,粒径(1~2)mm。
5.16.2 试验条件
a. 按5.1.1规定的状态;
b. 1kg石英砂5bar压力,冲击10次。
5.16.3 试验步骤
a. 在电泳钢板上将试料涂成100mm×80mm×0.5mm形状,刮平表面,按照5.7.2b条件操作;
b. 按照5.16.2.b条件进行试验。
5.16.4 试验结果
按表6标准进行级别判定:
表6
级别 状 态
0级 S<1cm
2
1级 1cm
2
<S≤2cm
2
2级 2cm
2
<S≤3cm
2
3级 3cm
2
<S≤4cm
2
4级 4cm
2
<S≤5cm
2
5级 5cm
2
<S≤6cm
2
6级 6cm
2
<S≤7cm
2
7级 7cm
2
<S或试样成块脱落
5.17 耐热性
5.17.1 试验装置
a. 鼓风恒温箱;
b. 按5.1.2规定的电泳钢板(a)。
5.17.2 试验条件
180℃,45min。
5.17.3 试验步骤
a. 将试料按5.7.2.a制备;
b. 按5.17.2规定的条件加热;
c. 在5.1.1规定的条件下放置24h。
5.17.4 试验结果
观察有无裂纹和气泡产生,无焦化,描述观察到的现象。
5.18 耐寒性
5.18.1 试验装置
PDF created with pdfFactory Pro trial version
9
Q/SQR S1-45-2013
a. 鼓风恒温箱;
b. 按5.1.2中规定的电泳钢板(a);
c. 低温恒温箱;
d. 自计弦线测量仪:弯曲心轴直径为(12±0.2)mm。
5.18.2 试验步骤
a. 将试料按5.7.2.a制备;
b. 按5.7.2.b处理试料;
c. 在-40℃的低温箱中放置3h,将心轴也在-40℃冻透;
d. 取出后,在10s内绕心轴弯曲180°。
5.18.3 试验结果
按表7准进行级别判定:
表7
级别
1级
2级
3级
4级
5级
现象
试样无断裂
试样断裂,未断至钢板(开裂)
试样断裂直至钢板,无暴裂
试样断裂,有暴裂
试样断裂,并完全与钢板分离
5.19 耐湿性
5.19.1 试验装置
a. 鼓风恒温箱;
b. 按5.1.2中规定的电泳钢板(a);
c. 恒温恒湿箱;
d. 美工刀片。
5.19.2 试验条件
50℃,95%RH 以上,168h。
5.19.3 试验步骤
a. 将试料按5.7.2.a制备;
b. 按5.7.2.b处理试料;
c. 将试料放入恒温恒湿箱中,有效试验空间的任何一点温度,相对温度与控制值的偏差应控制
在温度±2℃,相对湿度±3%内,按5.19.2规定的条件进行;
d. 取出按5.1.1规定状态放置24h。
5.19.4 试验结果
观察有无粘附力降低,裂纹产生和脆化的现象,描述观察到的现象。
5.20 耐候性
5.20.1 试验装置
a. 鼓风恒温箱;
b. 按5.1.2中规定的电泳钢板(a);
c. 美工刀片;
d. 低温恒温箱;
e. 恒温恒湿箱。
5.20.2试验条件
90℃,4h 标态,0.5h -40℃,2h 标态,0.5h 70℃,95%RH,3h
标态,0.5h -40℃,2h 标态,0.5h为一个循环,做四个循环。
10
PDF created with pdfFactory Pro trial version
Q/SQR S1-45-2013
5.20.3 试验步骤
a. 将试料按5.7.2.a制备;
b. 按5.7.2.b处理试料;
c. 按5.20.2条件进行;
d. 取出按5.1.1状态放置24h。
5.20.4 试验结果
观察有无粘附力降低,裂纹产生和脆化现象,描述观察到的现象。
5.21 耐盐雾性
5.21.1 试验装置
a. 鼓风恒温箱;
b. 按5.1.2中规定的电泳钢板(a);
c. 盐雾试验箱;
d. 美工刀片;
e. 游标卡尺。
5.21.2 试验条件
NaCl含量(50±10)g/l的盐水,温度(35±2)℃,720h。
5.21.3 试验步骤
a. 将试料按5.7.2.a制备;
b. 按5.7.2.b处理试料;
c. 按照5.21.2条件进行。
5.21.4 试验结果
检测附着力有无粘接力降低,观测基材有无锈蚀,用游标卡尺测试横截面渗入情况,记录观察到的
现象。
5.22 禁限用物质要求
按Q/SQR E1-5的要求进行试验,产品中不允许含有标准Q/SQR E1-5中表1所列禁用物质及其含量
限值要求。
5.23 涂层固化外观
5.23.1试验器具
a. 鼓风恒温箱;
b. 刮板;
c. 5.1.2规定的电泳钢板(a)。
5.23.2 试验步骤
a. 制作图3所示刮板,取适量试料均匀涂在电泳钢板上,用刮板制作尺寸为100mm×60mm×2mm
胶片,刮板同时刮出三条直径为10mm的半圆胶条,如图4所示。确保胶片及胶条表面均匀平整无
断胶或尺寸不均现象。
b. 对于Ⅰ型产品在恒温箱内将试片在140℃下加热30min,均匀喷涂中涂层,对于Ⅱ型产品,试
样晾置15min后均匀喷涂中涂层,涂层厚度为(30~45)μm;
c. 在恒温箱内将试片在140℃加热30min后取出,室温放置24h;
d. 观察中涂层外观:涂层有无裂纹,缩孔,油漆流平不均匀等现象;
e. 均匀喷涂面漆层,涂层厚度为(35~60)μm,在140℃加热30min后取出,室温放置24h;
f. 观察面漆层外观:涂层有无裂纹,缩孔,油漆流平不均匀等现象。
11
PDF created with pdfFactory Pro trial version
Q/SQR S1-45-2013
5
15 15
80
15 15
图3刮板尺寸示意图
电泳钢板
5.23.3 试验结果
描述外观质量。
6 检验规则
6.1 出厂检验
6.1.1每批产品出厂前均应进行出厂检验,由质检人员按规定的技术要求进行检查和验收,检验合格后
签发合格证,随货提供质量证明。
6.1.2产品以每一釜为一批量,每批随机抽取两小筒(每筒300ml)为检验用样品。
6.1.3出厂检验项目为外观、密度、粘度、固化外观、不挥发物含量、抗流挂性、拉伸强度、断裂伸长
率、剪切强度等。
6.1.4检验结果如有一项不合格,应在该批产品中加倍取样对不合格项目进行复检,如仍不合格,则该
批产品视为不合格产品。
6.1.5供需双方对产品质量发生争议时,按本标准由上级质检部门进行仲裁。
12
刮板
60
100
胶条
图4涂层固化外观试样
PDF created with pdfFactory Pro trial version
Q/SQR S1-45-2013
6.2 型式检验
6.2.1型式检验项目为技术要求规定的全部性能要求。
6.2.2凡有下列情况之一时,应进行型式检验
a)改型试制时;
b)结构、材料、工艺有较大改变,可能影响产品性能时;
c)停产三个月以上恢复生产时;
d)用户提出要求时。
6.2.3对于进行型式检验的后续产品,应从出厂检验合格的同一批产品中抽样,抽样方案按GB/T 2828
规定的一般检查水平Ⅱ。
7 包装、运输及贮存
7.1产品外包装应有明显标志,注明产品名称、批号、保质期、厂名、厂址等。
7.2每个包装箱上应有产品合格证。
7.3产品标识应符合Q/SQR B1-8、Q/SQR B1-9标准规定。
7.4产品包装和贮运应符合Q/SQR B1-14标准规定。
7.5产品应贮存于远离热、光和火的区域。
13
PDF created with pdfFactory Pro trial version
Q/SQR S1-45-2013
编制:
校对:
审核:
标准化:
批准:
14
PDF created with pdfFactory Pro trial version
更多推荐
试验,试料,钢板,要求,试样,规定,标准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