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2月22日发(作者:几何a汽车)
七款SUV拆车汇总 底盘防护不周是通病
“车就是女人”这是很多男人的心态,其实我也是这样,而选车就像是选老婆,有人形容轿车是温柔的女人,SUV是中性的女人,而越野车好比奔放的女人。只看外表就爱上,也只能算是一见钟情,后期风险太大。了解车辆功能和性能,也只能知道“她”身体健康,没什么毛病。车辆是否省油好比老婆是否懂得节俭,不铺张浪费,这一般只有结婚后才能发现。至于老婆的内心世界是否对你表里如一,即便是过了很久也无从剖析。虽然编辑不能剖析别人的老婆,但可以提前剖析你们喜欢的爱车。SUV车型热度一直高居不下,所以我们就来盘点这些已拆解的抢手货。编辑郑重提示:俗话说鞋是否合适只有自己的脚知道,选车需要综合考虑,认清自己的方向方可,人无完人车
无完车。
前保险杠结构
直观看极光车身结构较为强悍,粗壮的纵梁以及厚重的吸能盒往往给人很结实的感觉,但实际与车身结构、车身钢板使用强度以及厚度等等均有密不可分的联系,车辆碰撞测试主要考核主动安全和被动安全两方面,配合欧洲碰撞分数成绩看,极光与同级车相比成绩并不优秀。
路虎揽胜极光
新胜达保险杠内部的泡沫作为低速缓冲区,配合前杠铁前方的金属二级缓冲设计减小低速碰撞的损坏程度。我们常见的二级缓冲区一般是单一的泡沫或者金属二级缓冲区。保险杠两侧各有两个吸能盒,均可以减小轻微偏置碰撞的损伤程度,这一方面考虑还算周全。但与我们常见结构不同,保险杠铁与纵梁之间没有见到吸能盒设计,也就是说杠铁与纵梁直接相连,缺少了一个缓冲区。
进口现代新胜达
森林人前保险杠结构由保险杠外皮、金属杠铁以及金属二级缓冲组成,二级缓冲区设计风格有些德系车味道,通过某些厂家的技术反馈,低速缓冲设计使用泡沫或金属均可达到同样效果。杠铁两侧也分别设计缓冲设计,以增强偏置碰撞时的防护,但没有常见的吸能盒设计。
进口斯巴鲁森林人
大众途观的保险杠结构采用两层防护设计,一层为了防护低速碰撞而设计的泡沫缓冲区,另外一层是金属保险
杠,厚度为2.63mm金属杠与132mm长吸能盒相连,拖拽钩连接在纵梁上。
上海大众途观
CR-V保险杠结构仅有一层金属保险杠设计,当车辆发生撞击时通过保险杠的金属变形把冲击力尽量缓解。保险杠主要还是保护发动机舱的重要部件,以减少维修成本。高速碰撞时保险杠的防护作用也仅仅只有5%,没有塑料泡沫防护层设计在低速碰撞时对行人保护不佳。
东风本田CR-V
逍客前保险杠皮厚度为3.5mm塑料材质,主要起到轻微碰撞的保护,前景摄像头镶嵌在LOGO下方,保险杠皮的后方是高密度塑料泡沫作为缓冲区,低速碰撞可以保护行人。水箱散热两侧有空气导流板,可以有效增加散热效率。
东风日产逍客
ix35保险杠皮厚度为3.0mm。保险杠皮的后方是高密度塑料泡沫作为缓冲区,用卡口固定在保险杠皮上,比较容易更换。前防撞杠铁厚度为1.4mm,拆掉保险杠铁后感到光秃秃的,没有类似散热空气导流槽设计。
后保险杠结构
较为完善的后防撞杠结构是由保险杠外皮、泡沫缓冲层或非金属缓冲层、金属杠铁以及吸能盒组成。由于国内对于车辆追尾碰撞没有测试要求,所以后杠结构的设计各厂家车辆参差不齐,最差的后杠设计仅有泡沫缓冲层。
极光后保险杠结构由保险杠外皮、带吸能盒金属杠铁组成,金属杠使用重量较轻,成本较高的铝合金材质,焊接点异常粗糙。极光后保险杠以及吸能盒采用铝合金材质,该材料具有传统金属铁与非金属共有的优点,既可以减轻车身重量又保证了结构强度。
路虎揽胜极光
新胜达后保险杠,设计泡沫缓冲层在拆车坊已拆解车辆中还是首见,其优点可以降低轻微追尾的维修成本。值得庆幸的是进口现代给北京现代做出了榜样,见到了根本没有想到的金属杠铁。不幸的是没有看到刚才所提到比较重要的吸能盒结构。
进口现代新胜达
森林人后保险杠结构由保险杠外皮、带吸能盒的金属杠铁组成。盒状防撞杠配备吸能盒可以起到良好的缓冲作
用,后杠铁的厚度为1.14mm,普遍比德系车和美系车略显单薄,但比部分日系车强不少。
进口斯巴鲁森林人
后防撞梁适用一层防护,厚度为2.21mm的钢制、弓形变截面,配合120mm的吸能盒设计,后梁中心点距地面高度为520mm。
上海大众途观
CR-V后防撞梁与前防撞梁设计一样,适用一层防护,厚度为1.6mm的钢制封闭盒,配合73mm的吸能盒设计,
杠铁中空腔设计增加了缓冲空间能更好的吸收碰撞能量。比上一代CR-V确实厚道了不少。
东风本田CR-V
逍客仍然没有后防撞梁,还是我们常见的塑料泡沫,这可是一整块泡沫有木有?逍客的后备箱无线遥控接收器内嵌在后防撞泡沫内。这个设计倒是不错,但是分支布线的部分是不是也可以稍微可怜一下消费者,少赚几毛钱也应该用上波纹管保护。
东风日产逍客
ix35使用的是“复合材料保险杠”,就是两侧薄薄的缓冲盒使用的是金属,而中间的保险杠体使用的是树脂材料。我的个人看法其实不如直接使用塑料泡沫,当追尾以后像ix35这个设计必然会撞个粉碎。
门板做工
极光前后门板采用成本较高的双钢板并且采用一体冲压工艺,美观性和一致性方面占据一定优势。帽形结构防撞杠较为粗壮,门板内侧无加强筋,内衬沥青止震板。内饰板内侧无隔音材料填充。极光门板内侧无加强筋设计,拆车坊已拆解车型中设计加强筋的车型也并非常见,加强筋与防撞杠有着本质的区别,加强筋主要起到加固部分钢板区域的强度,达到从外面按动不会感觉很“软”的效果,同时也为了钢板止震作用。很多车型使用止震板或者加强片替代加强筋。
路虎揽胜极光
新胜达门窗升降器采用分体式设计,维修较为方便。前门防撞杠均采用圆形钢结构,前门防撞杠直径为32mm;前杠垂直地面距离为610mm。前门有止震板和加强筋设计。后门窗的升降器采用分体式设计,防撞杠也使用圆形钢结构,防撞杠直径为27mm;垂直地面距离为650mm。后门板内侧也设计加强筋,止震板面积过小。
进口现代新胜达
森林人采用成本较高的双层钢板,与之不同的是前门使用两根直径为21.76mm的圆形钢防撞杠。前下杠垂直距
离地面距离为630mm。门板使用两根防撞杠的结构设计,通过C-NCAP侧面碰撞结果图中也可看到两根防撞杠的作用。此设计拆车坊拆解车型中还是首见。
进口斯巴鲁森林人
途观前后门使用1.62mm厚的W型材防护钢板,结构与高尔夫6类似,门板内侧使用两块很厚的止震板用来防止共振,防撞梁中心点高度与地面垂直距离为700mm。前门内饰板并没有使用常见的泡沫而是硬质复合材料。
上海大众途观
CR-V前门防雨布覆盖一层很厚的隔音棉,门板布线也很规整,非冲压车门的焊接点处理较为平滑,为更好的静音效果车门内饰板覆盖三块海绵和凸起填充设计。防撞钢梁与加固梁向内延伸有交汇点,仅从结构上来看防护面和高度还是比较不错的。防撞钢梁使用常见的直径为32mm的圆钢材质,中心点距地高度为680mm。
东风本田CR-V
逍客前门的玻璃升降器采用独立模块,便于拆卸和维修。塑料门板的内侧没有使用类似海绵的隔音材料。由于车身较高所以,前门防撞钢梁的设计位置较低,有效保护成员腿部。门板与防撞梁之间有黑色的软胶物质,可以保护轻微碰撞时不会造成门板变型。门板设计防撞梁与加强筋。
东风日产逍客
ix35也考虑到车身较高问题,所以前门防撞钢梁的设计位置较低,有效保护成员腿部。门板与防撞梁之间有软
胶物质,可以保护轻微碰撞时不会造成门板变型,并且门板内侧部分区域粘贴了止震板,防止门钢板产生共振。塑料门板的内侧很大一块面积使用海绵作为隔音材料。
北京现代ix35
编辑小节:作为SUV车型普遍门板设计的都很厚重,采用双层钢板设计,以上7款车中只有进口现代新胜达和途观使用单层钢板。两种设计方式各有特点,单层钢板外加分体式升窗器的设计方式可以提高生产效率和维修效率,便于维修;发生穿刺碰撞情况双层钢板理论上比单层钢板安全一些。
顶棚加强
上月20日知春路车祸翻车,一辆轿车从3米高桥上掉下来,四轮朝天砸在地上,我看到这种情况心中不由想到顶棚加强设计,翻车时主要做结构支撑的是A/B柱。A柱不变形可以保证左前和右前顶棚不凹陷,B柱不变形可以保证顶棚中间不凹陷,同时也配合A柱作支撑,一般情况下C柱最脆弱。这一点可能考虑到翻车时,由于发动机置前所以车头较重,基本不会C柱先落地的原因。
车辆遭逢翻滚意外时,车顶结构强度的优劣,将直接影响座舱完整与人员存活空间的结果,根据NHTSA新制规范,车身重量2721公斤以下的一般轻型乘用车车顶结构能抵抗外力施加强度将提升至车重3倍水平,要求驾驶座与副驾驶座的双边车顶都要进行抗压测试。重型车是采车重1.5倍的车顶结构抵抗强度与同采双边压力测试。不管怎么说作为可以穿山越岭的SUV车型,在整体防护上应该比家轿车型要优秀,考虑的更加周全。下面我们就来一起盘点这几款车的顶棚加强设计到底如何。
天窗内饰板使用5层不同材质压制而成,由于采用全景天窗设计,所以没有顶棚加强筋。全景天窗的安全性我
们存在质疑,从材料特性角度来看玻璃的强度远不如钢板。通过欧洲碰撞侧面柱形碰撞试验看,极光顶棚钢板发生严重变形,如果替换为全景天窗必然会增加危险。
路虎揽胜极光
新胜达顶棚加强梁为一加三结构,一根主加强梁宽度为145mm,厚度为1.66mm;三根副加强梁宽度为60.76mm,厚度为1.1mm;顶棚内饰板厚度为5.75mm,顶棚内侧铺垫两块白色隔热棉作为隔热材料。顶棚加强筋与顶棚钢板之间填充了发泡胶。再加上分布较密的顶棚加强筋所以就不需要单独设计止震板了。
进口现代新胜达
森林人顶棚加强筋为一加二结构,主加强梁宽度为160mm,厚度为1.36mm;两根副加强梁宽度为80mm,厚度为0.9mm;顶棚内饰板厚度为3.4mm,顶棚加强设计都很不错。森林人顶棚上没有看到止震板,其原因与新胜达相同。
进口斯巴鲁森林人
途观顶棚使用大面积纸质复合材料黏贴,这样设计带来的好处就是具有很好的隔音与隔热作用。不会出现局部的共振和异响,由于途观是全景天窗设计,所以在低配车可能会出现顶棚无加强筋设计。
上海大众途观
CR-V车顶使用的加强筋非常强大,加强筋与车顶钢板中间涂有减震胶,以防止门板与加强筋之间的共振。虽然车顶没有专门设计隔热棉,但是我们发现车顶内饰板有2层,其中有一层约为4mm厚的海绵,其主要作用就是隔热的用途,所以在顶棚金属板内不需要多设计一道工序。
东风本田CR-V东风
逍客顶棚加强设计使用1+1结构设计,一根主加强筋和一根辅助加强筋,但顶棚并未设计止震材料。
东风日产逍客
ix35顶棚有两个加固横梁,实际测量厚度是0.9mm主要起到顶棚加固和顶棚止震的作用。黄色区域是内顶棚的隔热棉,隔开顶棚外部的热量。
北京现代ix35
编辑小节:虽然顶棚的强度与加强筋没有直接关系,但不由得让我们想起WRC车型的防滚架,还有丰田86把强度最高的钢板用在了顶棚加强筋上,这样的设计风格也更加证明顶棚加强筋的作用。设想如果顶棚加强筋也使用与B柱强度相同的钢板,再与之相连形成环形笼型结构,从而也可更进一步提高B柱的强度。编辑对某些厂家的顶棚加强筋无用论持保留意见。
底盘防护
要说底盘防护,作为SUV车型应该首当其冲的做到最好,但底盘防护却又是极大部分厂家的弱势,这可能在短时间也不会改变,即便是这样我们也应该找到他们的不足,促使厂家做得更好。
极光底盘整体设计较为平整,前后悬挂使用大量铝合金材质,可大大提高操控性。非金属护板可对发动机底部起到保护作用,底盘尾部设计扰流板,隔热材料使用较为充足。但底盘喷胶面积较小,管线也裸露在外。前后悬挂在下控制臂以及转向节等部位使用大量铝合金材质,底盘轻量化设计可以提高一定操控性。拆解过程中我们发现前
后半轴均出现了明显锈迹,在一般情况下,车辆出厂时半轴表面会喷涂一层黑漆,豪华车更不应该出现这样的细节瑕疵。
路虎揽胜极光
新胜达使用树脂发动机护板对发动机舱底部进行防护,泥泞路段越野过后底盘已经非常脏,拆下发动机护板看到机舱底部还是比较干净的。底盘喷涂材质分为喷蜡和喷胶两部分,底盘两侧(图中黄色部分)为喷胶处理,可以减少和降低石子打在底盘的噪音,蓝色部分是喷蜡处理,也起到防腐作用。两种防腐材料的区别比较简单,胶质有一定弹性,而蜡没有弹性。底盘油路管线也喷涂防腐材料,管线设计的位置在横梁内侧,减少托底,刮蹭造成的损伤,如果能增加护板碰撞保护更加完善。三段式尾管设计在后悬挂上方,更换尾管稍有不便。
进口现代新胜达
森林人排气隔热材料使用的非常节省,不知是为了减轻车身重量的设计还是出于何种考虑。如果出于成本因素,我们还是建议向德系车那样,整车底盘做全段隔热。看到排气管设计,编辑较为喜欢,三段式排气并且安装在后悬挂之下,更换非常方便,自己就可以动手操作。有些济南IS250车型不但尾管设计在后悬挂之上而且尾气的中段与尾段没有接口。不仅维修费用高而且还很麻烦。
进口斯巴鲁森林人
途观的车身底部覆有大面积护板及隔音隔热材质,有一定的防腐和降噪效果,卸掉塑料防护板就可看到底盘,个人觉得使用喷塑防腐材料效果更直接。散热水箱下设计有防托底钢梁,并附有金属发动机护板,可以减小越野时不慎托底时对发动机和波箱的损害程度,当然空腔注蜡工艺自然也没有缺少。
上海大众途观
CR-V底盘使用塑料护板进行防护措施,防护板内衬隔音海绵,以减少底盘带来的震动和异响,底盘管线的保护措施考虑比较周到,不足的就是并没有做底盘护甲,发动机和波箱的保护也没有考虑在内。我们对地盘的结构和强度不需要做过多的解释,底盘结构的整体性与悬挂的舒适性需要参考试驾成绩与舒适度成绩。
东风本田CR-V
逍客底盘设计比较平整,底盘两侧喷涂较大面积防腐胶,但逍客也存在与大部分车相同的问题,油管管线的裸露,隔热材料的节省,油箱隔热材料与韩系车类似采用成本低、散热差的铁质材料。
东风日产逍客
ix35设计非金属发动机护板,底盘管线的保护周全,底盘尾部两侧设计整流板,用来提高高速稳定性,同时也是一种节能设计,隔热材料与索纳塔、朗动等车型相同,可以看到很多廉价的铁质隔热材料。
北京现代ix35
编辑小节:在日常使用中底盘防护方面显得尤为重要,最脏最累压力最大的就是底盘,所以防护应该做的更好才对,但大部分厂家对此方面均没有过多的重视,以上几款车相比之下防护更加优秀的是途观,在之前的盘点中我们也发现大众对底盘的防护方面确实值得其他厂家去学习。
编辑总结:今天介绍的这七位“女士”都有着各自的特点,外观上情人眼里出西施我们不好评价,性能和功能上与之价格成正比,适合自己就好。内在剖析方面我们介绍了前后防护和门板防护以及底盘防护。您要是问我谁最好?那我确实无法回答,车能做到十全九美的程度都很难,更不用说十全十美。由于德系车的车身质量较大,所以前后防护设计更加强悍,对于门板的防护编辑个人倾向于双层钢板,至于升窗器是否分体,日常使用关系并不大;顶棚加强筋的作用还是必须有的;底盘防护方面大多数厂家应该像大众学习。
写在最后:思考是否应该增加的实验项目
上周编辑泡在汽配城,与有着10多年经验的钣金师傅聊天,他说德国车和美国车特别不好整形,日本车和韩国车铁皮特别软,就爱修日本车。当然这一点也是众人皆知的秘密。当我问他软硬差多少?蒙皮钢板厚度是否都在0.8mm左右?薄厚相差多少等问题却不能做答。对于车辆蒙皮钢板厚度我们可以通过探测设备进行测试,但对于钢板的强度数据在非破拆情况下仍不能得知。并且蒙皮钢板的薄厚对车辆安全并没有太大实际作用,只是衣服穿得薄厚之别。这一点也可以一同讨论,如果您觉得有必要添加可在车讯网官方微薄发表个人意见。
更多推荐
设计,底盘,使用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