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3月4日发(作者:别克凯越顺口溜)

维普资讯

缓慢的原因柴油机轿 1886年德国人奔驰的第一辆轿车获得专利,标志着轿车产业的诞生。 1976年,德国大众汽车公司首次将1.5L、36.75kW自然吸气式发动机应用于 高尔夫轿车上,掀开了现代轿车使用柴油机的序幕。在此之前,轿车使用 汽油机似乎是“天经地义”的事情。柴油机轿车的出现意味着在既有的汽 油机轿车市场中出现了新燃料汽车产品。根据波特的5种竞争力理论,当一 个产品的出现对既有产品构成一定的威胁时,就意味着该新产品成为原有 口 钱 平 凡 产品的替代品。 与汽油机轿车相比,柴油机轿车具有高效、节能、低排放与强动力等特 点,深受一些轿车消费者的青睐。 根据欧盟统计,欧盟主要国家新增柴油机轿车所占市场份额从1991年的16 %增长到2CO2年的44%。柴油机轿车保有量增长最快的还要数法国、比利时和 奥地利。 由此可见,柴油机轿车因技术成熟、性能优越已经在欧洲主要国家市场成 为汽油机轿车的替代品。相比之下,其他能源的轿车如电动轿车、混合动力轿 车等尚未产业化,还只是汽油机轿车的潜在替代品。 一、我国柴油机轿车市场发展现状 l-我国柴油机轿车市场发展缓慢 2002年7月,一汽~大众公司率先在国内推出了第一辆捷达柴油机轿车 (1.9SDI),开了我国轿车柴油化的先河;此后,一汽一大众公司又分别推出了 宝来1.9TDI和奥迪A6 2.5TDI。尽管一汽一大众公司柴油机轿车的销量不断增加, 甚至出现过供不应求的局面,但现实却表明,我国柴油机轿车市场发展缓慢, 尚未对汽油机轿车构成威胁。 2.我国柴油机轿车市场还处于市场导入期 按照产品的生命周期理论,一个新产品从进入市场到退出市场要经历导入 期、成长期、成熟期与衰退期(图I、表1)。 匿 番工Ⅱ丽 丽 

维普资讯

/,r 、 \ J 成熟期 衰退期 i 图1产品生命周期示意图 表1产品生命周期发展状况 产品生命周期 导入期 成长期 成熟期 扩大产量、差异化产品 与建立品牌声誉 衰退期 逐步撤出,降低成本, 榨取品牌价值 逐步减少 不断变弱 产业发展的重点 培育市场和建立品牌形象 篷 蠢薏荔好 市场份额 潜在的 不断扩大 高度细化 白热化 竞争程度 有限的 迅速增加 作为我国轿车市场中新出现的 产品,柴油机轿车的数量有限、独 家经营,还处于产品生命周期的市 场导入期。 消费者的多样性需求。目前,在 我国轿车市场中,只有针对出租 车的捷达1.9SDI,针对家庭轿车市 场与公务轿车市场的宝来1.9TDI和 奥迪A6 2.5TDI,与每年多达上百 种的汽油机轿车相比,这二三款 轿车远远不能够满足消费者的多 较频繁,反倒可以节约更多的费用。 针对欧洲市场,这些是事实,但是, 面对柴油价格并不低、因柴油质量 较差而导致发动机养护费用也不低 的我国轿车市场而言,这多出的一 万多元钱可就影响了柴油机轿车的 性价比,也就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 柴油机轿车的推广。 二、我国柴油机轿车市场 存在的问题 1.柴油机轿车综合优势不足 样化需求。 第二,产品价格偏高,影响产 柴油机轿车以其独特性能被 认为是未来轿车技术发展的主流 方向之一,其二氧化碳排放比汽 油机轿车少30%-45%,节能25% ~第三,产品配件不足、维修费 用较高,后期投入难以确定,导致 消费者不敢购买柴油机轿车。柴油 机轿车有耐用的优点,但由于目前 我国柴油机轿车市场规模过小,造 成一些维修店的配件供应跟不上, 品的性价比。柴油机轿车因为制造 成本比汽油机轿车高,其售价比相 同配置的汽油机轿车要贵一万多 元。如,捷达1.9SDI轿车比汽油捷 达前卫1.6T轿车要贵1.2万元,宝来 TDI轿车比同类1.6T宝来轿车贵1.5万 元,奥迪A6 2.5 rDI轿车比奥迪2.4T 30%。但这只是影响消费者选择 柴油机轿车的部分因素,而非全 部因素。事实上,消费者在选择 轿车时,一般都要对不同轿车进 行多方对比,之后作出最终的购 配件不齐全,一般都需要提前预 订。另外,柴油机轿车配件以进口 为多,价格比较高,譬如汽油滤清 器一套只要一百多元,而柴油滤清 器一套就要三百多元。这些都导致 目前的柴油机轿车的维修费用高居 不下,至少让消费者对维修的便利 豪华舒适型轿车贵1.55万元。尽管 在解释柴油机轿车售价较高时,往 往都要补充道:柴油机轿车油耗低, 柴油价格低,而且柴油发动机后期 养护成本也低,仅节省的油钱就可 以很快收回这一成本;如果用车比 买决定。尽管柴油机轿车本身的 性能具有突出的优势,但综合相 关因素后,在我国目前的轿车市 场上,其优势不足就很明显。 第一,产品品种少,难以满足 性和费用都心中无底,从而不愿意 

维普资讯

购买柴油机轿车。 3.相关厂商缺少集体行动。难 以促进柴油机轿车市场的发展 汽车业界早有共识,柴油机轿 车是21世纪轿车发展的方向之一。 再有,作为绿色柴油机行动的 发起者之一、拥有世界最先进的绿 2.柴油品质亟待提高 以往的柴油车之所以有“墨斗 鱼”之称,一方面,由于柴油机技 色柴油机技术的博世公司近几年也 在中国不遗余力地宣传与推广绿色 柴油机,甚至将2003年定为“博世 术水平较低;另一方面,由于柴油 的质量较差。20世纪80年代,柴油 机轿车在欧洲应运而生,经过不断 为了增进人们对现代柴油机和柴油 康明斯、卡特彼勒、戴姆勒一克莱 斯勒、德纳、五十铃和沃尔沃等7 家汽车制造商和零部件制造商在北 京市共同发起了“绿色柴油机行 机轿车的认识,2000年3月,博世、} 中国柴油技术年”:在这一年中, 博世公司先后邀清德国专家为中国 用户作技术演讲,参加国内举办的 相关展览,作为绿色柴油机组织成 员与国家环保总局共同举办技术研 讨会,为公众举办柴油机轿车的试 车活动等。 这些厂商的如此行为,旨在改 的改进,今天的轿车用柴油机由于 采用了直接喷射和涡轮增压等新技 术,彻底改变了原来那种令人厌恶 的冒黑烟、功率低的旧形象。这些 轿车用的柴油机因环保、燃油效率 动”计划,旨在宣传与推广最具世 界先进水平的绿色柴油机——一种 高、经济性和动力性强,而被称为 绿色柴油机。不过,轿车要达到欧 环保的、燃油效率高、经济性和动 力性强的柴油发动机。 此外,作为柴油机轿车的先行 者,大众公司近几年在北京、上海 等城市举办了14次国际性的柴油机 技术研讨会,反复宣传冒黑烟的柴动机是高效、节能、环保、面向未 来的技术”,并强调,在西欧有40 %以上的新增轿车为柴油机轿车, 变政府官员和消费者对柴油机轿车 的偏见,促进政府相关政策的调 整,扩大柴油机轿车的市场份额。 Ⅱ排放标准,所使用的柴油含硫量 要小于500ppm;达到欧Ⅲ标准,柴 油含硫量应小于350ppm。然而,我 国柴油的含硫量还普遍停留在 这实质上是努力把我国柴油机轿车 : 由市场导人期提速到成长期。 一800ppm水平。柴油质量明显滞后于 柴油机技术的发展,不但不能发挥 柴油机轿车的环保优势,反而导致 柴油机轿车的环保难以达标,这对 国内柴油机轿车市场的发展造成了 很大的阻碍。 油机轿车已是历史, “现代柴油发} 个新产品由导人期经过一定 的时间就进入了成长期,如果要加 快这一进程,必须由相关利益者实 施“集体行动”,才能够实现该产 ! 品市场的跨越式发展(图2)。 大部分出租车,甚至辉腾等豪华轿车都采用柴油发动机。 图2基于“集体行动”的新产品市场的跨越式发展 尽管这些厂商发起了多次旨在 扩大柴油机轿车市场份额的行动, 但是这些行动还是各自厂商的“单 打独斗”,影响面小。此外,众多 度,迟迟不加入柴油机轿车生产行 列,也大大地影响了柴油机轿车厂 拥有柴油机轿车生产技术的厂商还 在抱以“观望”和“搭便车”的态 商的市场势力。 

维普资讯

三、制约我国柴油机轿车 市场发展的因素分析 1.柴油机轿车市场发展还受制 于互补品的发展 轿车同样的待遇。然而,在汽车保 有量最多的几个大城市,如北京、 税政策则促进了节油技术的发展和 小型车的普遍使用。此外,欧洲国 家因燃油税的调节,使柴油的价格 降低,只有汽车价格的2/3。因此, 促进了欧洲国家柴油机轿车普及率 的提高;而美国汽油低税率的结果 上海和广州等城市,却仍然见不到 柴油机轿车。原因在于,地方政策 控制的是柴油机轿车的最终排放, 它不仅涉及到柴油发动机的先进与 无论是汽油机轿车还是柴油机 轿车,它们的市场发展一方面取决 于自身的技术水平与性价比;另一 方面还受制于燃料这一互补品的供 应情况,如油品质量、油价与油的 供给条件等。随着一个多世纪的发 展,汽油机轿车不仅自身成熟,汽 油这一互补品的发展也十分成熟, 两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也就是 说,如果柴油机轿车要想替代汽油 机轿车,不仅依赖自身的技术成熟 与性能优越,还要有相应的柴油供 应方面的优势,至少不构成劣势, 否则仍然是一厢情愿。 2.相关政策还在阻碍着柴油机 轿车市场的发展 一是地方政策“铁面”限行, 柴油机轿车行路难。我国柴油机轿 车是从2002年开始起步的。但是, 自1998年起,我国许多城市以地方 规章或立法方式,不再给柴油车发 牌照,禁止柴油车在市区行驶,理 由是柴油车污染严重。这意味着, 我国柴油机轿车下线之际就面临着 不能上牌照的尴尬局面。2003年1 月,国家环保总局发布了《柴油车 排放污染防治技术政策》,其中明 确提出: “随着柴油车和车用柴油 机技术的发展,对技术先进、污染 物排放量低的发动机产品的生产和 使用,不应采取歧视性政策。”根 据这项政策,全国各地对于已经达 到排放标准的柴油机轿车必须取消 过去的歧视性政策,给予与汽油机 否,还与柴油的品质紧密相关。 二是限制柴油价格,阻碍了柴 油品质的提高。目前,国内的柴油 质量几乎难以满足高档柴油机轿车 的需要。其原因并非柴油供应商由 于技术所限生产不出高品质的柴 油,而在于经济效益不合算。一方 面,由于国内柴油机轿车数量有 限,对高品质柴油的需求量不大, 高品质柴油所形成的利润还不能吸 引柴油供应商的目光;另一方面, 由于柴油长期以来都是农用车辆和 工程机械的主要能源,被政府定为 农业生产的主要燃料,长期对柴油 采取低价的保护性政策,如国内同 等质量的柴油要比新加坡进口的柴 油每吨低一千元左右。结果,石油 公司在销售柴油时就没有多大的利 润了,自然也就没有动力去生产质 量达标的柴油。这表明,我国现行 柴油价格的管制政策严重地影响了 石油公司生产高品质柴油的积极性, 从而影响了柴油机轿车市场的发展。 三是燃油税迟迟不开征,柴油 机轿车的经济性难以体现。据不完 全统计,目前世界上已有一百三十 多个国家开征了汽车燃油税。不同 的燃料税率导致不同燃料轿车发展 程度的不同。以汽油为例,美国征 收了30%的税率,日本是120%, 德国是260%,法国是300%。美国 的低油税政策导致了其轿车普遍偏 大、偏重、油耗偏高,欧洲的高油 是柴油与汽油价格相近,导致美国 柴油机轿车的普及率只有0.26%。 尽管我国的燃油税改革方案早 已成熟,政府有关部门一直择机在 全国公布推行,但由于种种原因至 今仍然没有出台。燃油税迟迟不能 开征,严重地影响了柴油机轿车的 推广。目前,消费者对轿车价格、 维修、品牌、车型、性能,甚至颜 色的关心远远超过对油价的考虑, 柴油机轿车的经济性优点难以展示 而其他缺点却很明显。 3.制约我国柴油机轿车市场发 展诸因素的实际调查 2005年6月,新浪网的汽车栏以 “你认为是什么限制了中国柴油机轿 车的发展”为题进行了网上调查。 截至到2005年6月28日,共有553人 回答了问题,结果如表2所示。 表2限制中国柴油机轿车发展的 网上问卷调查结果 根据问卷结果,可以明显地看 出影响我国柴油机轿车市场发展有 产品自身、互补品的发展状态、政 策与柴油机轿车厂商的推广力度等 4个因素,但关键还在于柴油的质 量与政策,而柴油质量欠佳的原因 也是相关政策影响的结果。■ (责任编辑臧姝) 

更多推荐

轿车,柴油机,柴油,发展,轿车市场,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