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3月15日发(作者:长安面包车价格)

长安一中2020级高三第二次质量检测

地理试题

一、选择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

题目要求)

下图为我国南方某地等高线地形图(单位:米),图中等高距均为20

米。据此完成下面1~3题。

1.图示区域最大高差可能是

A.80mB.100mC.120m

2.该地产业布局最合理的是

A.发展滨海旅游B.发展木材加工工

C.种植经济林木D.加大水电开发力

3.图示河流岸边P处的居民观察日出最佳的时间(地方时)最可能为

A.春分前后6时左右B.夏至前后5时左右

C.秋分前后7时左右D.冬至前后7时左右

藏东南帕隆藏布(雅鲁旅布江下游主要支流之一)流域泥石流频

发,极端泥石流事件输送巨量泥沙进入河道,常形成堰塞体。堰塞体

稳定后,河床即由原来的单一下切河道演变成纵向呈台阶状、平面呈

宽窄相间的“藕节状”形态。下图示意帕隆藏布干流纵剖面。据此完

成4~6题。

D.140m

4.堰塞体稳定后对帕隆藏布下游的影响是

A.调节作用增强,流量相对稳定B.整体落差增大,河流

下蚀增强

C.带来大量泥沙,河床淤积抬高D.河流水量增加,流域

面积扩大

5.图中稳定的堰塞体共有

A.2个B.3个C.4个D.5个

6.帕隆藏布河道由单一下切河道演变成“藕节状”形态的过程是

A.河道侵蚀—堰塞体堆积—湖区泥沙沉积—湖面变宽

B.堰塞体堆积—湖区泥沙沉积—河道侵蚀—湖面变宽

C.湖区泥沙沉积—湖面变宽—堰塞体堆积—河道侵蚀

D.湖面变宽—湖区泥沙沉积—堰塞体堆积—河道侵蚀

植物演替指植物群落被另一植物群落代替的过程。演替一般从耐

贫瘠耐旱的简单先锋植物开始,它首先占据裸露的岩石,然后随环境

变化演化到复杂植物。如图分别示意我国某局部区域高山先锋植物覆

盖度面积与气温、降水的关系。据此完成下7~9题。

7.推测图示高山4500m附近主导植被类型是

A.先锋植物B.高山荒漠C.高山草甸D.常绿阔

叶林

8.影响图示高山4500~4900m先锋植被覆盖度面积变化的主导因素是

A.土壤肥力下降B.气温降低明显

C.降水逐步增加D.其他植被入侵

9.随着全球气温升高,推测图示高山先锋植被变化最明显的是先锋植

A.下界明显下降B.上界略有上升

C.彻底消失D.完全占据主导

某科研机构在我国西北内陆绿洲灌溉区,开展灌溉农田水盐动态变化综

合观测实验。下图中的曲线示意膜下滴灌、大水漫灌、膜下滴灌组合非生育

期冬灌和膜下滴灌组合非生育期春灌4种灌溉方式的土壤盐分含量年变化。

据此完成下列10~12小题。

10.图中表示膜下滴灌土壤盐分含量年变化曲线的是

A.①B.②C.③D.④

11.与大水漫灌相比,膜下滴灌

A.淋盐短期作用突出B.使土壤盐分大幅降低

C.能有效避免盐碱化D.节约水资源效果明显

12.实验发现膜下滴灌组合非生育期春灌的淋盐深度有限,主要是因为

A.春季升温快多大风,蒸发量大B.春季地下水水位高,盐

分易富集

C.深层土壤解冻晚,下渗水量少D.春灌用水量少,影响灌

溉效果

北美五大湖水域面积广,水体储量大,冬季不会完全封冻。下图为美国

俄亥俄州东北部查尔顿周边地区某年11月9日至14日降雪量(mm)分布

示意图。据此完成13~14题。

13.符合查尔顿周边地区冬季降雪成因的是

A.B.

C.D.

14.冬季强风条件下该地区只能产生弱降雪,主要原因是气团经过湖面

A.驻留时间长B.增温速度快C.水汽补充少D.散失水

汽多

下击暴流属于突发性、局地性、强对流天气,多产生于发展成熟的强对

流云团之中。下击暴流发生时,通常表现为一股非常强烈的冷气流从云底部

向下

击出

,触地后会产生四散的直线型大风,越接近地面风速越大,最大

地面风力可达15级,气流运动方向的变化往往使飞机在起飞和着陆时造成

严重危害。下图示意下击暴流云层剖面和飞机穿越下击暴流区的着陆过程。

读图完成15~16题。

更多推荐

变化,河道,高山,滴灌,泥沙,面积,暴流,下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