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3月31日发(作者:长安汽车cs55图片)
2022年上海展会时间表[350项活动在第20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展
开]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在屈原名句中,交响神话《创世秘符》昨晚在上
海交响乐团音乐厅全球首演,就此为第20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拉开帷幕。演出结束后,主创
手拉手向观众致意,全场响起经久不息的掌声。
即日起至11月22日,350项活动在艺术节舞台展开,吸引超过60个国家和地区的艺术
家、艺术机构与制作人参与,预计覆盖观众约400万人次,文化“码头”与“源头”建设齐头
并进,提升城市能级和核心竞争力,助力上海打造亚洲演艺之都。
名家竞技,舞台不断延伸
《创世秘符》由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委约中国音乐家协会主席叶小纲作曲,陈钦智任文学
策划,余隆指挥,上海交响乐团与沈洋、石倚洁、周正中、韩蓬、刘珅、宋元明、朱慧玲联袂
演出。全曲七个乐章,以屈原《天问》为线索,串联盘古开天、共工怒触不周山、女娲造人、
后羿射日、嫦娥奔月、娥皇与女英、大禹治水等创世神话,令观众感受中华传统文化浪漫想象
力、杰出创造力以及勇于追求梦想的民族精神。叶小纲表示,《创世秘符》旨在以西方交响乐
形式讲述中国故事、传递中国声音、塑造中国形象,因此乐曲中有大量江南音乐、上海民歌元
素。他将大禹设定为上海人,共工是浦东人,嫦娥则是杭州人。
演出开始前,观众们拿起节目册仔细阅读,窃窃私语,对这部用西方音乐语言讲述中国神
话故事的交响作品充满了好奇。“屈原与后羿、嫦娥一起登台,挺有趣”“女娲是谁唱”……
《创世秘符》结束已接近晚上九点,急着赶地铁的观众一边向外走,一边还在讨论着这部交响
神话作品的旋律、东西音乐结合等问题,意犹未尽。
昨晚几乎同时,名团名家宛若打起擂台:西班牙玛利亚·佩姬舞团、纽约城市芭蕾舞团、杨
丽萍《春之祭》在文化广场、上海大剧院、上海国际舞蹈中心舞台开演,被称为交响乐团“梦
之队”的琉森音乐节管弦乐团在音乐总监里卡尔多·夏伊带领下献演杨浦区共青森林公园,拉开
艺术节“艺术天空”帷幕,令申城观众目不暇接。值得一提的是,琉森音乐节管弦乐团18日刚
刚在上交音乐厅完成沪上首秀,昨天他们马不停蹄转场,在森林中带给上海市民美妙而独特的
享受后,今晚又将回到上交音乐厅,继续一连五场驻场演出“琉森音乐节在上海”。昨晚带着
新作《我,卡门》亮相文化广场前,西班牙著名舞蹈家玛利亚·佩姬已在复旦大学进行了一场弗
拉明戈舞工作坊。面对零基础学生,佩姬像面对职业舞者一样严肃:不断提问,启发学生们去
聆听节奏。一个看上去四肢不太协调的男孩,总是找不准节奏。佩姬让乐手重复奏乐,直到男
孩可以用双手打出精确节拍。在上海这个充满浓郁观演氛围的文化大码头,中外顶尖艺术家绞
尽脑汁,想给大家不一样的惊喜。
未来一个月,好戏连台。澳大利亚芭蕾舞团《睡美人》、挪威国家芭蕾舞团《群鬼》以肢
体之美展现大洋洲与欧洲舞蹈最高水平。罗伯特·威尔逊与杜塞尔多夫戏剧院《睡魔》、巴黎北
方剧院《茶花女》折射欧洲经典戏剧光芒。中国艺术家更把上海国际艺术节视为最重要展示平
台。歌唱家雷佳以“寻根之旅”为主题举办独唱音乐会,唱响充满生机的经典民歌。中央芭蕾
舞团《敦煌》、宁夏秦腔剧院《王贵与李香香》、山西晋城上党梆子剧院《太行娘亲》、绍兴
小百花越剧团《王阳明》,四川人艺《茶馆》将地域文化与民族传统共冶一炉。
眼光独到,将新人推向世界
明星在舞台闪耀,各国幕后功臣们同样度过富有收获的一天。昨天,2022丝绸之路国际艺
术节联盟年会以圆桌会议形式在艺术节进行。爱沙尼亚、意大利、立陶宛、哥伦比亚等国家地
区艺术节、艺术机构、艺术联盟以及政府文化决策部门代表,“一带一路”艺术节合作网络的
新老朋友,共同探讨丝绸之路国际艺术节联盟成立一年来取得的成果和实绩,唇枪舌剑的交锋
中,节目展演、合作制作、共同委约、人才等合作意向以及扩大合作、深化交流的行动指南逐
步成形。延续上海国际艺术节历年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文化交流传统,今年罗马尼亚锡比
乌国家剧院《俄狄浦斯》、格鲁吉亚科捷·马加尼什维里国立戏剧院《皆大欢喜》、立陶宛室内
乐团、华沙交响乐团等将亮相上海,艺术家们还将走向青少年,开展“中波青少年舞蹈训练
营”。
今年是艺术节20岁生日,明天,由国家话剧院副院长田沁鑫任总导演,以“大家·回家”
为主题,邀请在全球获得极大知名度的华人艺术家们共同庆祝。20年来,来自70多个国家和
地区的4万余名艺术家、700余个中外艺术团体在艺术节上演中外剧(节)目1034台,超过
465万观众走进剧场。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60多个城市的1000多家中外著名艺术节、演
出经纪机构、演出团体参加交易会,每年有万余个节目通过艺术节进行展示和交流交易。
回忆第一次在艺术节亮相,推出作品《生死场》,田沁鑫坦言,“20年前,我是没有名的
小导演,被借去排《生死场》。来艺术节前,我不知道上海观众会不会喜欢抗日时期哈尔滨农
村的。”事实证明,富有眼光的上海观众给予《生死场》热烈支持。《生死场》后,田沁鑫正
式进入国家话剧院。去年90后新生代作曲家龚天鹏以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地上海为主题背景,创
作交响合唱作品《启航》,成为第19届艺术节开幕演出,“我知道很多人质疑,为什么把给小
孩?毕竟艺术节开幕式演出竞争非常激烈。”最终龚天鹏以《启航》品质证明艺术节睿智眼光。
2022年至今艺术节委约71位家创作了59部原创作品,这些“艺术节智造”已遍布世界各个
舞台,他们将成为上海创作源头生力军。
更多推荐
上海,艺术节,中国,国际,观众,国家,文化,演出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