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2月26日发(作者:上海大众甲壳虫报价)

发动机电子控制系统(联电M7系统)

目 录

第一章 电喷系统维修须知 ……………………………………………2

第二章 M7系统介绍 ……………………………………………………6

第三章 发动机管理系统元件介绍 ………………………………………11

第四章 M7系统根据故障现象进行检修的诊断流程 ……………………22

第五章 M7系统根据故障代码进行检修的诊断流程 ……………………32

第六章 故障诊断仪使用说明………………………………………………49

第七章 附件 ………………………………………………………………61

第一章 电喷系统维修须知

第一节 一般维修须知

1.1 只允许使用数字万用表对电喷系统进行检查工作。

1.2 维修作业请使用正品零部件,否则无法保证电喷系统的正常工作。

1.3 维修过程中,只能使用无铅汽油。

1.4 请遵守规范的维修诊断流程进行维修作业。

1.5 维修过程中禁止对电喷系统的零部件进行分解拆卸作业。

1.6 维修过程中,拿电子元件(电子控制单元、传感器等)时,要非常小心,不能让它们掉到地上。

1.7 树立环境保护意识,对维修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进行有效地处理。

第二节 维修过程注意事项

2.1 不要随意将电喷系统的任何零部件或其接插件从其安装位置上拆下,以免意外损坏或水份、油污等异物进入接插件内,影响电喷系统的正常工作。

2.2 当断开和接上接插件时,一定要将点火开关置于关闭位置,否则会损坏电器元件。

2.3在进行故障的热态工况模拟和其它有可能使温度上升的维修作业时,决不要使电子控制单元的温度超过80℃。

2.4 电喷系统的供油压力较高(350kPa左右),所有燃油管路都是采用耐高压燃油管。即使发动机没有运转,油路中也保持较高的燃油压力。所以在维修过程中要注意不要轻易拆卸油管,在需对燃油系统进行维修的场合时,拆卸油管前应对燃油系统进行泄压处理,泄压方法如下: 起动发动机使其怠速运转,连接诊断仪,进入“执行器测试”关闭燃油泵,直到发动机自行熄灭。油管的拆卸和燃油滤清器的更换应在通风良好的地方由专业维修人员进行。

2.5 从燃油箱中取下电动燃油泵时不要给油泵通电,以免产生电火花,引起火灾。

2.6燃油泵不允许在干态下或水里进行运转试验,否则会缩减其使用寿命,另外燃油泵的正负极切不可接反。

2.7对点火系统进行检查时,只有在必要的时候才进行跳火花检测,并且时间要尽可能短,检测时不能打开节气门,否则会导致大量未燃烧的汽油进入排气管,损坏三元催化器。

2.8由于怠速的调节完全由电喷系统完成,不需要人工调节。节气门体的油门限位螺钉在生产厂家出厂时已调好,不允许用户随意改变其初始位置。

2.9 连接蓄电池时蓄电池的正负极不能接错,以免损坏电子元件,本系统采用负极搭铁。

2.10 发动机运转时,不允许拆卸蓄电池电缆。

2.11 在汽车上实施电焊前,必须将蓄电池正极、负极电缆线及电子控制单元拆卸下来。

2.12 不要用刺穿导线表皮的方法来检测零部件输入输出的电信号。

第三节 维修工具一览

工具名称:

故障诊断仪

功能:

读取/清除电喷系统故障码,观察数据流,零部件动作测试等。

工具名称:

电喷系统转接器

功能:

检查电子控制单元每一针脚的电信号,检查线路的情况等。工具名称:

点火正时灯

功能:

检查发动机点火正时等。

工具名称:

数字万用表

功能:

检查电喷系统中的电压、电流、电阻等特征参数。

工具名称:

真空表

功能:

检查进气歧管中压力情况。

工具名称:

气缸压力表

功能:

检查各个气缸的缸压情况。

工具名称:

燃油压力表

功能:

检查燃油系统的压力情况,判定燃油系统中燃油泵及燃油压力调节器的工作情况。

工具名称:

尾气分析仪

功能:

检查车辆尾气排放情况,有助于对电喷系统的故障判断。

工具名称:

喷油器清洗分析仪

功能:

可对喷油器进行清洗分析作业。

第二章 M7系统介绍

第一节 系统基本原理

1.1 系统概述:M7-Motronic发动机管理系统

发动机管理系统通常主要由传感器、微处理器(ECU)、执行器三个部分组成,对发动机工作时的吸入空气量、喷油量和点火提前角进行控制。基本结构如图1所示。

诊断 诊断

传感器 执行器

ECU

发动机

图1 发动机电控系统的组成

在发动机电控系统中,传感器作为输入部分,用于测量各种物理信号(温度、压力等),并将其转化为相应的电信号;ECU的作用是接受传感器的输入信号,并按设定的程序进行计算处理,产生相应的控制信号输出到功率驱动电路,功率驱动电路通过驱动各个执行器执行不同的动作,使发动机按照既定的控制策略进行运转;同时ECU的故障诊断系统对系统中各部件或控制功能进行监控,一旦探测到故障并确认后,则存储故障码,调用“跛行回家”功能,当探测到故障被消除,则正常值恢复使用。

M7发动机管理系统的最大特点是采用基于扭矩的控制策略。扭矩为主控制策略的主要目的是把大量各不相同的控制目标联系在一起。这是根据发动机和车辆型号来灵活选择把各种功能集成在ECU的不同变型中的唯一方法。

M7发动机管理系统是一个电子操纵的汽油机控制系统,它提供许多有关操作者和车辆或设备方面的控制特性,系统采用开环和闭环(反馈)控制相结合的方式,对发动机的运行提供各种控制信号。系统的主要功能有:

● 以扭矩为基础的系统结构

● 由进气压力传感器确定汽缸负荷量

● 在静态与动态状况下改进了的混合气控制功能

● 闭环控制

● 燃油逐缸顺序喷射

● 点火正时, 包括逐缸爆震控制

● 排放控制功能

● 催化器加热

● 碳罐控制

● 怠速控制

● 跛行回家

● 通过增量系统进行速度传感

● 故障诊断功能

1.2 扭矩结构:基于扭矩控制的M7系统

在M7以扭矩为主的发动机管理系统中,发动机的所有内部需求和外部需求都用发动机的扭矩

或效率要求来定义,如图2所示。通过将发动机的各种需求转化为扭矩或效率的控制变量,然后这些变量首先在中央扭矩需求协调器模块中进行处理。M7系统可将这些相互矛盾的要求按优先顺序排列,执行最重要的一个要求,通过扭矩转化模块得到所需的喷油时间、点火正时等发动机控制参数。该控制变量的执行对其它变量没有影响。这就是以扭矩为主控制系统的优点。

图2 M7以扭矩为基础的系统结构

第二节 控制信号:M7系统输入/输出信号

M7系统中ECU的主要传感器输入信号包括:

? 进气压力信号

? 进气温度信号

? 节气门转角信号

? 冷却液温度信号

? 发动机转速信号

? 凸轮轴位置信号

? 爆震传感器信号

? 氧传感器信号

? 车速信号

? 空调压力信号

以上信息进入ECU后经处理产生所需的执行器控制信号,这些信号在输出驱动电路中被放大,并传输到各对应执行器中,这些控制信号包括:

? 怠速步进电机开度

? 喷油正时和喷油持续时间

? 油泵继电器

?

?

?

?

碳罐控制阀开度

点火线圈闭合角和点火提前角

空调压缩机继电器

冷却风扇继电器

第三节 系统功能介绍

3.1 起动控制

在起动过程中,要采取特殊计算方法来控制充量、喷油和点火正时。该过程的开始阶段,进气歧管内的空气是静止的,进气歧管内部压力显示为周围大气压力。节气门关闭,怠速步进电机指定为一个根据起动温度而定的固定参数。

在相似的过程中,特定的“喷油正时”被指定为初始喷射脉冲。

燃油喷射量根据发动机的温度而变化,以促使进气歧管和气缸壁上的油膜的形成,因此,当发动机达到一定转速前,要加浓混合气。

-1一旦发动机开始运行,系统立即开始减少起动加浓,直到起动工况结束时(600…700min)完全取消起动加浓。

在起动工况下点火角也不断调整。随着发动机温度、进气温度和发动机转速而变。

3.2 暖机和三元催化器的加热控制

发动机在低温起动后,气缸充量、燃油喷射和电子点火都被调整以补偿发动机更高的扭矩要求;该过程继续进行直到升到适当的温度阈值。

在该阶段中,最重要的是三元催化器的快速加热,因为迅速过渡到三元催化器开始工作可大大减少废气排放。在此工况下,采用适度推迟点火提前角的方法利用废气进行“三元催化器加热”。

3.3 加速/减速和倒拖断油控制

喷射到进气歧管中的燃油有一部分不会及时到达气缸参加接着的燃烧过程。相反,它在进气歧管壁上形成一层油膜。根据负荷的提高和喷油持续时间的延长,3储存在油膜中的燃油量会急剧增加。

当节气门开度增加,部分喷射的燃油被该油膜吸收。所以,必须喷射相应的补充燃油量对其补偿并防止混合气在加速时变稀。一旦负荷系数降低,进气歧管壁上燃油膜中包含的附加燃油会重新释放,那么在减速过程中,必须减少相应的喷射持续时间。

倒拖或牵引工况指发动机在飞轮处提供的功率是负值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发动机的摩擦和泵气损失可用来使车辆减速。当发动机处于倒拖或牵引工况时,喷油被切断以减少燃油消耗和废气排放,更重要的是保护三元催化器。

一旦转速下降到怠速以上特定的恢复供油转速时,喷油系统重新供油。实际上,ECU的程序中有一个恢复转速的范围。它们根据发动机温度,发动机转速动态变化等参数的变化而不同,并且通过计算防止转速下降到规定的最低阈值。

一旦喷射系统重新供油,系统开始使用初次喷射脉冲供给补充燃油,并在进气歧管壁上重建油膜。恢复喷油后,扭矩为主的控制系统使发动机扭矩的增加缓慢而平稳(平缓过渡)。

3.4 怠速控制

怠速时,发动机不提供扭矩给飞轮。为保证发动机在尽可能低的怠速下稳定运行,闭环怠速控制系统必须维持产生的扭矩与发动机“功率消耗”之间的平衡。怠速时需要产生一定的功率,以满足各方面的负荷要求。它们包括来自发动机曲轴和配气机构以及辅助部件,如水泵的内部摩擦。

M7系统以扭矩为主控制策略依据闭环怠速控制来确定在任何工况下维持要求的怠速转速所需的发动机输出扭矩。该输出扭矩随着发动机转速的降低而升高,随发动机转速的升高而降低。系统通过要求更大扭矩以响应新的“干扰因素”,如空调压缩机的开停或自动变速器换档。在发动机温度较低时,为了补偿更大的内部磨擦损失和/或维持更高的怠速转速,也需要增加扭矩。所有这些输出扭矩要求的总和被传递到扭矩协调器,扭矩协调器进行处理计算,得出相应的充量密度、混合气成分和点火正时。

3.5 ?闭环控制

三元催化器中的排气后处理是降低废气中有害物质浓度的有效方法。三元催化器可降低碳氢(HC),一氧化碳(CO)和氮氧化物(NOx)达98%或更多,把它们转化为水(H2O),二氧化碳(CO2)和氮(N2)。不过只有在发动机过量空气系数?=1附近很狭窄的范围内才能达到这样高的效率,?闭环控制的目标就是保证混合气浓度在此范围内。

?闭环控制系统只有配备氧传感器才能起作用。氧传感器在三元催化器侧的位置监测废气中的氧含量,稀混合气(??1)产生约100mV的传感器电压,浓混合气(??1)产生约900mV的传感器电压。当?=1时,传感器电压有一个跃变。?闭环控制对输入信号作出响应(??1=混合气过稀,??1=混合气过浓)修改控制变量,产生修正因子作为乘数以修正喷油持续时间。

3.6 蒸发排放控制

由于外部辐射热量和回油热量传递的原因,油箱内的燃油被加热,并形成燃油蒸汽。由于受到蒸发排放法规的限制,这些含有大量HC成分的蒸汽不允许直接排入大气中。在系统中燃油蒸汽通过导管被收集在活性碳罐中,并在适当的时候通过吹洗进入发动机参与燃烧过程。吹洗气流的流量是由ECU控制碳罐控制阀来实现的。该控制仅在?闭环控制系统闭环工作情况下才工作。

3.7 爆震控制

系统通过安装在发动机适当位置的爆震传感器检测爆震产生时的特性振动,转换成电子信号以便传输到ECU中并进行处理。ECU使用特殊的处理算法,在每个气缸的每个燃烧循环中检测是否有爆震现象发生。一旦检测到爆震则触发爆震闭环控制。当爆震危险消除后,受影响的气缸的点火逐渐重新提前到预定的点火提前角。

第四节 系统故障诊断功能介绍

4.1 故障信息记录

发动机电子控制单元不断地监测着传感器、执行器、相关的电路、故障指示灯和蓄电池电压等等,乃至发动机电子控制单元本身,并对传感器输出信号、执行器驱动信号和内部信号(如闭环控制、冷却液温度、爆震控制、怠速转速控制和蓄电池电压控制等)进行可信度检测。一旦发现某个环节出现故障,或者某个信号值不可信,电子控制单元立即在RAM的故障存储器中设置故障信息记录。故障信息记录以故障码的形式储存,并按故障出现的先后顺序显示。

故障按其出现的频度可分成“稳态故障”和“偶发故障”(例如由于短暂的线束断路或者接插件接触不良造成)。

图3 电喷系统故障诊断原理图

4.2 诊断仪连接

本系统采用“K”线通讯协议,并采用ISO 9141-2标准诊断接头,见图4。用于诊断发动机管理系统(EMS)的是标准诊断接头上的4、7和16号针脚。标准诊断接头的4号针脚连接车上的地线;7号针脚连接ECU的71号针脚,即发动机数据“K”线;16号针脚连接蓄电池正极。

图4 ISO9141-2标准诊断接头

发动机电子控制单元通过“K”线可与外接诊断仪进行通信,并可进行如下操作:

(各功能作用及诊断仪操作详见本手册“第六章”)

4.3 通过闪烁码读取故障信息

打开点火开关,利用发动机数据K线(即标准诊断接头7#)接地超过2.5秒后,如ECU故障存储器内记忆有故障码,此时发动机故障灯输出闪烁码即P-CODE值。如:P0203闪烁方式为:连续闪10次-间歇-连续闪2次-间歇-连续闪10次-间歇-连续闪3次。

第三章 发动机管理系统元件介绍

第一节 发动机管理系统元件布置介绍

图1发动机电控系统位置布置

A:怠速步进电机 B:节气门传感器 C:进气温度压力传感器

D:冷却液温度传感器 E:凸轮轴位置传感器 F:点火线圈

G:爆震传感器 H:曲轴位置传感器

I:前氧传感器 J:碳罐控制阀

K:喷油嘴 L:发动机ECM

发动机电控系统位置布置图3

ABCDI9A:怠速步进电机

1

2F:点火线圈

1212

J:碳罐控制阀

K:喷嘴

图2发动机电控系统位置布置

第二节 发动机电控系统端子定义

Pin4 Pin5

Pin24

Pin6

Pin25

Pin44

Pin63

Pin1 Pin2 Pin81

测试条件

发动机运行

发动机运行

点火开关ACC→ON

发动机运行

发动机运行

发动机运行

发动机运行

发动机运行

点火开关ACC→ON

点火开关ACC→ON

点火开关ACC→ON

始终

点火开关ACC→ON

点火开关ACC→ON

发动机运行

发动机运行

发动机运行

发动机运行

发动机运行

发动机运行

点火开关ACC→ON

点火开关ACC→ON

发动机运行

点火开关ACC→ON

点火开关ACC→ON

点火开关ACC→ON

标准值

小于1V

10-14V

10-14V

小于1V

0-5V

小于1V

5V

5V

小于1V

小于1V

小于1V

端子序号

1—车身

2—车身

3—车身

4—车身

5—车身

6—车身

7—车身

8—车身

12—车身

13—车身

14—车身

15—车身

16—车身

17—车身

18—车身

19—车身

20—车身

27—车身

28—车身

31—车身

32—车身

33—车身

34—车身

35—车身

36—车身

37—车身

配线颜色

W

W

W/B

W

W

R/B

O

B

R/W

B/O

B/W

W

P/W

B/W

Y

L

B/W

R/Y

P

R/Y

G/V

G

B

B/W

P/L

B/R

端子定义

点火线圈4

点火线圈2

点火地

点火线圈3

点火线圈1

第二缸喷油器

第三缸喷油器

发动机转速输出

持续电源

点火开关

主继电器

曲轴位置传感器A端

节气门位置传感器

传感器地1

前氧传感器

爆震传感器A端

爆震传感器B端

第一缸喷油器

后氧传感器

故障灯

5V电源2

5V电源1

曲轴位置传感器B端

传感器地3

传感器地2

进气压力传感器

39—车身

40—车身

44—车身

45—车身

46—车身

47—车身

48—车身

50—车身

51—车身

53—车身

55—车身

57—车身

59—车身

61—车身

63—车身

64—车身

65—车身

66—车身

67—车身

68—车身

69—车身

70—车身

71—车身

75—车身

76—车身

77—车身

79—车身

80—车身

W

R/Y

B

B

R/Y

Gr/Y

P

G

W/B

W/B

Y

G/B

V/W

W/B

B

P/W

G/Y

P/B

Gr/L

G/B

G/R

R/L

P/B

Y/R

G/R

B

Br/B

W/B

水温传感器

进气温度传感器

非持续电源

非持续电源

碳罐阀

第四缸喷油器

前氧传感器

低速水箱和空调冷凝风扇继电器

电子地2

电子地1

后氧传感器

空调中压开关

车速信号输入

功率地1

非持续电源

步进电机相位D

步进电机相位A

步进电机相位B

步进电机相位C

高速水箱风扇继电器

油泵继电器

空调控制

诊断K线

空调开关

动力转向开关

鼓风机

凸轮轴位置传感器

功率地

点火开关ACC→ON

点火开关ACC→ON

点火开关ACC→ON

点火开关ACC→ON

发动机运行

发动机运行

发动机运行

发动机运行

点火开关ACC→ON

点火开关ACC→ON

发动机运行

点火开关ACC→ON

点火开关ACC→ON

点火开关ACC→ON

点火开关ACC→ON

发动机运行

发动机运行

发动机运行

发动机运行

发动机运行

发动机运行

发动机运行

发动机运行

发动机运行

发动机运行

发动机运行

发动机运行

发动机运行

10-14V

10-14V

小于1V

小于1V

小于1V

小于1V

10-14V

小于1V

第三节 发动机电控系统基本参数

1.

进气压力温度传感器

特性数据

表1

最小

压力测试范围

运行温度

运行电源电压

在US=5.0V时的电流

输出电路的负荷电流

对地或对蓄电池的负载电阻

响应时间

20

-40

4.5

6.0

-0.1

50

典型

5.0

9.0

0.2

最大

115

125

5.5

12.5

0.1

kPa

?C

V

mA

mA

k?

Ms

单位

重量 27 G

图3 进气温度传感器特性曲线

2.节气门位置传感器

特性数据

表2

总电阻(端子1-2)

滑触臂保护电阻

(滑触臂在零位,端子2-3)

运行温度

电源电压

右极端位置的电压比

左极端位置的电压比

UP/US随节气门转角的增加率

重量

3.冷却液温度传感器

特性数据

表3

阻值(k序号

1

2

3

温度公差最小

8.16

2.27

0.290

1C

最大

10.74

2.73

0.354

温度公差最小

8.62

2.37

0.299

0C

最大

10.28

2.63

0.345

温度

(C)

-10

+20

+80

最小

1.6

710

-40

0.04

0.873

22

典型

2.0

5

0.00927

25

最大

2.4

1380

130

0.093

0.960

28

k?

?

?C

V

1/度

g

单位

4.爆震传感器

特性数据

表4

新传感器对5kHz信号的灵敏度

3至15kHz之间的线性度

共振时的线性度

阻抗

电阻

电容

其中电缆电容

漏泄电阻

(传感器两个输出端子之间的电阻)

温度引起的灵敏度变动

5.氧传感器

1) 特性数据

表5

储存温度

工作

温度

加热元件接通时的最大许可温度(每次最长10分钟,累计最多40小时)

陶瓷管端

壳体六角头

电缆金属扣环和连接电缆

连接插头

陶瓷管端处的排气

最小

-40

200

典型

最大

+100

850

?570

?250

?120

930

单位

C

C

C

C

C

C

26?8

5kHz值的?15%

15至39

?1

1200?400

280?60

4.8?15%

?-0.06

单位

mV/g

mV/g

M?

pF

pF/m

M?

mV/gK

壳体六角头

电缆金属扣环和连接电缆

630

280

?100

?350

绝对值?10

?20

C

C

K/s

C

?A

?A

陶瓷管端许可的温度变化速率

排气侧有冷凝水时陶瓷元件许可温度

350排气温度?350流电流

C下的连续直流电流

C、f?1Hz时的最大连续交许可的燃油添加剂

机油消耗和机油燃烧

2 ) 特性数据

无铅汽油,或允许含铅量达0.15g/L

许可值和数据必须由客户通过适当规模的试验确定。指导值:?0.7L/1000km

表6

特性数据成立的排气温度

=0.97(CO=1%)时

传感元件电压(mV)

=1.10时

传感元件电压(mV)

传感元件内阻(k?)

响应时间(ms)

(600mV至300mV)

响应时间(ms)

(300mV至600mV)

3) 传感器电气数据

表7

新传感器加热元件和传感器接头之间的绝缘电阻

插头上的

电源电压

室温,加热元件断电

排气温度350排气温度850额定电压

连续工作电压

至多能维持1%总寿命的工作电压(排气温度?850C)

至多能维持75秒的工作电压

(排气温度?350C)

试验电压

工作电压为13V、达到热平衡时的加热功率

(排气温度350C、排气流速约0.7 m/s)

工作电压为13V、达到热平衡时的加热电流

(排气温度350C、排气流速约0.7 m/s)

加热电路的熔断丝

4)使用寿命

氧传感器的使用寿命跟汽油含铅量有关,见下表8。

表8

汽油含铅量(g/L)

?0.6

?0.4

?0.15

?0.005(无铅汽油)

6.曲轴位置传感器

特性数据

寿命(km)

30000

50000

80000

160000

C

C

?30

?10

?100

12

12至14

15

24

13

12

5

8

单位

M?

M?

k?

V

V

V

V

V

W

A

A

350C

850C

250小时台架试验后

350C 850C

840±70

20±50

? 1.0

<200

<200

710±70

50±30

?0.1

<200

<200

840±80

20±50

?1.5

<400

<400

710±70

40±40

?0.3

<400

<400

表9

最小

室温20C下的电阻

电感

曲轴每分钟416转时的输出电压

7.凸轮轴位置传感器

极限数据

表10

最小

环境温度

安装间隙

供给电压

8.电子控制器单元

极限数据

表11

最小

蓄电池电压

耐受蓄电池过压的限值和时间

工作温度

储存温度

9.喷油器

1)极限数据

表12-1

最小

储存温度(原包装)

喷油器在汽车上的许可温度

(不工作时)

喷油器工作温度

喷油器进口的

燃油许可温度

连续

热起动后 (大约3分钟)短时间

连续

短时间(大约3分钟)

-40

-40

典型

最大

+70

+140

+110

+130

+70

+100

C

C

C

C

C

C

单位

正常运行

有限功能

26.0V

9.0

6.0至9.0

典型

最大

16.0

16.0至18.0

60

+70

+90

V

V

S

C

C

单位

-30

0.5

4.5

典型

最大

+130

1.5

24

C

Mm

V

单位

731

310

?1650

典型

860

370

最大

989

430

mH

Mv

单位

保持部分功能,可执行故障诊断

-40

-40

燃油流量相对于20C时的偏差可达到5%的温度

-35至-40C范围内O型圈泄漏许可

供电电压

绝缘电阻

能够耐受的内部燃油压力

能够耐受的弯曲应力

能够耐受的轴向应力

1) 特性数据

最大许可的振动加速度(峰值)

-40 +45 C

O型圈区域内允许燃油湿润,但不得滴漏

6

1

表12-2

400

16

1100

6

600

m/s

V

M?

KPa

Nm

N

2量

最小

工作压力(压力差)

20C时的喷油器电阻

11

典型

350

最大

17

单位

KPa

?

10.怠速执行器步进电机

? 安装使用两个M5?0.8?14的螺栓。

? 螺栓拧紧力矩4.0?0.4Nm。

? 安装使用弹簧垫圈,并用粘结剂粘接。

? 带步进电机的怠速执行器的轴不应该安装成水平状态或低于水平状态,以免冷凝水进入。

? 不得在轴向施加任何形式的力试图将轴压入或拔出。

带步进电机的怠速执行器装入节气门体之前,其轴必须处在完全缩进的位置。

11.点火线圈

1)特性数据

表13

最小

工作电压

性能参数

初级电阻20℃

次级电阻20℃

温度范围

12.碳罐控制阀

1)极限数据

表14

最小

工作电压

1分钟过电压

最小启动电压

最小电压降

许可工作温度

9

7

1.0

-30

典型

22

最大

16

+120

V

V

V

V

C

单位

6

0.70

9.68

-40

典型

14

0.8

11

最大

16.5

0.90

12.32

+110

kV

单位

短时许可工作温度

许可储存温度

可承受的进口和出口压力差

许可开关次数

产品上的许可振动加速度

压差为400mbar时的泄漏量

2)特性数据

-40

10

8+130

+130

800

300

0.002

3C

C

Mbar

m/s

m/h

2表15

额定电压

+20C电阻

额定电压下的电流

控制脉冲的频率

典型的

控制脉冲宽度

压力差=200mbar、占空比100%时的流量

表16

燃油分配管和O形圈正确连接时的工作温度

浸润状态下15分钟最高工作温度

最大许可振动加速度峰值

最小

-40

典型

最大

+120

+130

300

C

C

m/s

2值

最小

A型

B型

A型

B型

2.7

1.7

典型

13.5

26

0.5

7

6

3.0

2.0

最大

30

3.3

2.3

单位

V

A

Hz

Ms

Ms

m/h

m/h

33单位

第四章 M7系统根据故障现象进行检修的诊断流程

在开始根据发动机故障现象进行故障诊断的步骤之前,应首先进行初步检查:

1、确认发动机故障指示灯工作正常;

2、用故障诊断仪检查,确认没有故障信息记录;

3、确认车主投诉的故障现象存在,并确认发生该故障出现的条件。

然后进行外观检查:

1、检查是否有燃油管路存在泄露现象;

2、检查真空管路是否有断裂、扭结,连接是否正确;

3、检查进气管路是否堵塞、漏气、被压扁或损坏;

4、检查点火系统的高压线是否断裂、老化,点火顺序是否正确;

5、检查线束接地处是否干净、牢固;

6、检查各传感器、执行器接头是否有松动或接触不良的情况。

重要提示:如上述现象存在,则先针对该故障情况进行保养维修作业,否则将影响后面的故障诊断维修工作。

诊断帮助:

1、确认发动机无任何故障记录;

2、确认投诉之故障现象存在;

3、已按上述步骤检查,并无发现异常情况;

4、检修过程中不要忽略汽车保养情况、汽缸压力、机械点火正时、燃油情况等对系统影响;

5、更换ECU,进行测试。

若此时故障现象能消除,则故障部位在ECU,若此时故障现象仍然存在,则换回原有ECU,重复流程,再次进行检修工作。

第一节 起动时,发动机不转或转动缓慢

一般故障部位:1、蓄电池;2、起动电机;3、线束或点火开关;4、发动机机械部分。

一般诊断流程:

序号

1

操作步骤

用万用表检查蓄电池两个接线柱之间电压,在发动机起动的时候是否有8~12V左右。

点火开关保持在起动位置,用万用表检查起动电机正极的接线柱是否有8V以上的电压。

检测结果

4

如果故障仅在冬季发生,则检查是否因发动机润滑油及齿轮箱油选用不当而导致起动电机的阻力过大。

后续步骤

下一步

更换蓄电池

下一步

修理或更换线束

修理或更换起动电机

下一步

换合适标号的润滑油

下一步

2

3

拆卸起动电机,检查起动电机的工作状况。重点检查其是否存在断路或因润滑不良而卡死。

5

检查发动机内部机械阻力是否过大,导致起动电机不转或转动缓慢。

检修发动机内部阻力

诊断帮助

第二节 起动时,发动机可以拖转但不能成功起动

一般故障部位:1、油箱无油;2、燃油泵;3、曲轴位置传感器;4、点火线圈;5、发动机机械部分。

一般诊断流程:

序号

操作步骤 检测结果

2

接上电喷系统诊断仪,观察“发动机转速”数据项,起动发动机,观察是否有转速信号输出。

后续步骤

下一步

检修供油系统

下一步

检修曲轴位置传感器线路

下一步

检修点火系统

排除发动机机械故障

下一步

诊断帮助

检修相应的线路

1

接上燃油压力表(接入点为燃油分配管总成进油管前端),起动发动机,检查燃油压力是否在350kPa左右。

3

拔出其中一缸的分缸线,接上火花塞,令火花塞电极距发动机机体5mm左右,起动发动机,检查是否有蓝白高压火。

检查发动机各个气缸的压力情况,观察发动机气缸是否存在压力不足的情况。

接上电喷系统转接器,打开点火开关,检查12#、13#、44#、45#、63#针脚电源供给是否正常;检查3#、51#、53#、61#、80#针脚搭铁是否正常。

4

5

第三节 热车起动困难

一般故障部位:1、燃油含水;2、燃油泵;3、冷却液温度传感器;4、燃油压力调节器真空管;5、点火线圈。

一般诊断流程:

序号

操作步骤

接上燃油压力表(接入点为燃油分配管总成进油管前端),起动发动机,检查燃油压力是否在350kPa左右。

拔出其中一缸的分缸线,接上火花塞,令火花塞电极距发动机机体5mm左右,起动发动机,检查是否有蓝检测结果

后续步骤

下一步

检修供油系统

下一步

1

2

白高压火。

拔下冷却液温度传感器接头,起动发动机,观察此时发动机是否成功起动。(或在冷却液温度传感器接头处串联一个300欧姆的电阻代替冷却液温度传感器,观察此时发动机是否成功起动。)

检查燃油压力调节器真空管是否存在松脱或漏气现象。

检查燃油情况,观察故障现象是否由于刚好加油后引起。

接上电喷系统转接器,打开点火开关,检查12#、13#、44#、45#、63#针脚电源供给是否正常;检查3#、51#、53#、61#、80#针脚搭铁是否正常。

检修点火系统

检修线路或更换传感器

下一步

检修或更换

下一步

更换燃油

下一步

诊断帮助

检修相应的线路

3

4

5

6

第四节 冷车起动困难

一般故障部位:1、燃油含水;2、燃油泵;3、冷却液温度传感器;4、喷油器;5、点火线圈;6、节气门体及怠速旁通气道;7、发动机机械部分。

一般诊断流程:

序号

操作步骤

接上燃油压力表(接入点为燃油分配管总成进油管前端),起动发动机,检查燃油压力是否在350kPa左右。

检测结果

5

6

拆卸喷油器,用喷油器专用清洗分析仪检查喷油器是否存在泄露或堵塞现象。

检查燃油情况,观察故障现象是否由于刚好加油后引起。

检查发动机各个气缸的压力情况,观察发动机气缸是否存在压力不足的情况。

后续步骤

下一步

检修供油系统

下一步

检修点火系统

检修线路或更换传感器

下一步

清洗节气门及怠速气道

下一步

故障的更换

下一步

更换燃油

下一步

排除发动机机械故障

下一步

1

2

拔出其中一缸的分缸线,接上火花塞,令火花塞电极距发动机机体5mm左右,起动发动机,检查是否有蓝白高压火。

拔下冷却液温度传感器接头,起动发动机,观察此时发动机是否成功起动。(或在冷却液温度传感器接头处串联一个2500欧姆的电阻代替冷却液温度传感器,观察此时发动机是否成功起动。)

轻轻踩下油门,观察是否容易起动。

3

4

7

8

接上电喷系统转接器,打开点火开关,检查12#、13#、44#、45#、63#针脚电源供给是否正常;检查3#、51#、53#、61#、80#针脚搭铁是否正常。

诊断帮助

检修相应的线路

第五节 转速正常,任何时候均起动困难

一般故障部位:1、燃油含水;2、燃油泵;3、冷却液温度传感器;4、喷油器;5、点火线圈;6、节气门体及怠速旁通气道;7、进气道;8、点火正时;9、火花塞;10、发动机机械部分。

一般诊断流程:

序号

1

操作步骤

检查空气滤清器是否堵塞,进气道是否存在漏气。

检测结果

2

接上燃油压力表(接入点为燃油分配管总成进油管前端),起动发动机,检查燃油压力是否在350kPa左右。

拔出其中一缸的分缸线,接上火花塞,令火花塞电极距发动机机体5mm左右,起动发动机,检查是否有蓝白高压火。

检查各个气缸的火花塞,观察其型号及间隙是否符合规范。

拨下冷却液温度传感器接头,起动发动机,观察此时发动机是否成功起动。

7

8

拆卸喷油器,用喷油器专用清洗分析仪检查喷油器是否存在泄露或堵塞现象。

检查燃油情况,观察故障现象是否由于刚好加油后引起。

检查发动机各个气缸的压力情况,观察发动机气缸是否存在压力不足的情况。

10 检查发动机的点火顺序及点火正时是否符合规范。

后续步骤

检修进气系统

下一步

下一步

检修供油系统

下一步

检修点火系统

下一步

调整或更换

检修线路或更换传感器

下一步

清洗节气门及怠速气道

下一步

故障的更换

下一步

更换燃油

下一步

排除发动机机械故障

下一步

下一步

检修点火正时

诊断帮助

检修相应的线路

3

4

5

6 轻轻踩下油门,观察是否容易起动。

9

11

接上电喷系统转接器,打开点火开关,检查12#、13#、44#、45#、63#针脚电源供给是否正常;检查3#、51#、53#、61#、80#针脚搭铁是否正常。

第六节 起动正常,但任何时候都怠速不稳

一般故障部位:1、燃油含水;2、喷油器;3、火花塞;4、节气门体及怠速旁通气道;5、进气道;6、怠速步进电机;7、点火正时;8、火花塞;9、发动机机械部分。

一般诊断流程:

序号

1

操作步骤

检查空气滤清器是否堵塞,进气道是否存在漏气。

检测结果

2

3

4

5

6

检查怠速步进电机是否发卡。

检查各个气缸的火花塞,观察其型号及间隙是否符合规范。

检查节气门体及怠速旁通气道是否存在积碳现象。

拆卸喷油器,用喷油器专用清洗分析仪检查喷油器是否存在泄露、堵塞或流量超差现象。

检查燃油情况,观察故障现象是否由于刚好加油后引起。

检查发动机各个气缸的压力情况,观察发动机气缸压力是否存在差异较大的情况。

08 检查发动机的点火顺序及点火正时是否符合规范。

后续步骤

检修进气系统

下一步

清洗或更换

下一步

下一步

调整或更换

清洗

下一步

故障的更换

下一步

更换燃油

下一步

排除发动机机械故障

下一步

下一步

检修点火正时

诊断帮助

检修相应的线路

7

9

接上电喷系统转接器,打开点火开关,检查12#、13#、44#、45#、63#针脚电源供给是否正常;检查3#、51#、53#、61#、80#针脚搭铁是否正常。

第七节 起动正常,暖机过程中怠速不稳

一般故障部位:1、燃油含水;2、冷却液温度传感器;3、火花塞;4、节气门体及怠速旁通气道;5、进气道;6、怠速步进电机;7、发动机机械部分。

一般诊断流程:

序号

1

操作步骤

检查空气滤清器是否堵塞,进气道是否存在漏气。

检查各个气缸的火花塞,观察其型号及间隙是否符合规范。

卸下怠速步进电机,检查节气门体、怠速步进电机及怠速旁通气道是否存在积碳现象。

检测结果

2

3

后续步骤

检修进气系统

下一步

下一步

调整或更换

清洗相关零部件

4

拨下冷却液温度传感器接头,起动发动机,观察此时发动机是否在暖机过程怠速不稳。

拆卸喷油器,用喷油器专用清洗分析仪检查喷油器是否存在泄露、堵塞或流量超差现象。

检查燃油情况,观察故障现象是否由于刚好加油后引起。

检查发动机各个气缸的压力情况,观察发动机气缸压力是否存在差异较大的情况。

接上电喷系统转接器,打开点火开关,检查12#、13#、44#、45#、63#针脚电源供给是否正常;检查3#、51#、53#、61#、80#针脚搭铁是否正常。

下一步

检修线路或更换传感器

下一步

故障的更换

下一步

更换燃油

下一步

排除发动机机械故障

下一步

诊断帮助

检修相应的线路

5

6

7

8

第八节 起动正常,暖机结束后怠速不稳

一般故障部位:1、燃油含水;2、冷却液温度传感器;3、火花塞;4、节气门体及怠速旁通气道;5、进气道;6、怠速步进电机;7、发动机机械部分。

一般诊断流程:

序号

1

操作步骤

检查空气滤清器是否堵塞,进气道是否存在漏气。

检查各个气缸的火花塞,观察其型号及间隙是否符合规范。

卸下怠速步进电机,检查节气门体、怠速步进电机及怠速旁通气道是否存在积碳现象。

拨下冷却液温度传感器接头,起动发动机,观察此时发动机是否在暖机过程怠速不稳。

拆卸喷油器,用喷油器专用清洗分析仪检查喷油器是否存在泄露、堵塞或流量超差现象。

检查燃油情况,观察故障现象是否由于刚好加油后引起。

检查发动机各个气缸的压力情况,观察发动机气缸压力是否存在差异较大的情况。

接上电喷系统转接器,打开点火开关,检查12#、13#、44#、45#、63#针脚电源供给是否正常;检查3#、51#、53#、61#、80#针脚搭铁是否正常。

检测结果

2

后续步骤

检修进气系统

下一步

下一步

调整或更换

清洗相关零部件

下一步

检修线路或更换传感器

下一步

故障的更换

下一步

更换燃油

下一步

排除发动机机械故障

下一步

诊断帮助

检修相应的线路

3

4

5

6

7

8

第九节 起动正常,部分负荷(如:开空调)时怠速不稳或熄火

一般故障部位:1、空调系统;2、怠速步进电机;3、喷油器。

一般诊断流程:

序号

1

操作步骤

卸下怠速步进电机,检查节气门体、怠速步进电机及怠速旁通气道是否存在积碳现象。

观察开启空调时发动机输出功率是否增大,即利用电喷系统诊断仪观察点火提前角、喷油脉宽及进气量的变化情况。

接上电喷系统转接器,断开电子控制单元75#针脚连接线,检查开空调时,线束端是否为高电平信号。

检查空调系统压力、压缩机的电磁离合器和空调压缩泵是否正常。

拆卸喷油器,用喷油器专用清洗分析仪检查喷油器是否存在泄露、堵塞或流量超差现象。

接上电喷系统转接器,打开点火开关,检查12#、13#、44#、45#、63#针脚电源供给是否正常;检查3#、51#、53#、61#、80#针脚搭铁是否正常。

检测结果

后续步骤

清洗相关零部件

下一步

到步骤4

下一步

下一步

检修空调系统

下一步

检修空调系统

故障的更换

下一步

诊断帮助

检修相应的线路

2

3

4

5

6

第十节 起动正常,怠速过高

一般故障部位:1、节气门体及怠速旁通气道;2、真空管;3、怠速步进电机;4、冷却液温度传感器;5、点火正时。

一般诊断流程:

序号

1

操作步骤

检查油门拉索是否卡死或过紧。

检测结果

3

卸下怠速步进电机,检查节气门体、怠速步进电机及怠速旁通气道是否存在积碳现象。

拔下冷却液温度传感器接头上的线束接插件,起动发动机,观察此时发动机是否怠速过高。

检查发动机的点火正时是否符合规范。

后续步骤

调整

下一步

检修进气系统

下一步

清洗相关零部件

下一步

检修线路或更换传感器

下一步

下一步

2 检查进气系统及连接的真空管道是否存在漏气。

4

5

接上电喷系统转接器,打开点火开关,检查12#、13#、44#、45#、63#针脚电源供给是否正常;检查3#、51#、53#、61#、80#针脚搭铁是否正常。

检修点火正时

诊断帮助

检修相应的线路

6

第十一节 加速时转速上不去或熄火

一般故障部位:1、燃油含水;2、进气压力传感器及节气门位置传感器;3、火花塞;4、节气门体及怠速旁通气道;5、进气道;6、怠速步进电机;7、喷油器;8、点火正时;9、排气管。

一般诊断流程:

序号

1

操作步骤

检查空气滤清器是否堵塞。

检测结果

接上燃油压力表(接入点为燃油分配管总成进油管前端),起动发动机,检查加速时燃油压力是否在350kPa左右。

检查各个气缸的火花塞,观察其型号及间隙是否符合规范。

卸下怠速步进电机,检查节气门体、怠速步进电机及怠速旁通气道是否存在积碳现象。

检查进气压力传感器、节气门位置传感器及其线路是否正常。

拆卸喷油器,用喷油器专用清洗分析仪检查喷油器是否存在泄露或堵塞现象。

检查燃油情况,观察故障现象是否由于刚好加油后引起。

检查发动机的点火顺序及点火正时是否符合规范。

8

9 检查排气管是否排气顺畅。

后续步骤

检修进气系统

下一步

下一步

检修供油系统

下一步

调整或更换

清洗相关零部件

下一步

下一步

检修线路或更换传感器

故障的更换

下一步

更换燃油

下一步

下一步

检修点火正时

下一步

修复或更换排气管

诊断帮助

检修相应的线路

2

3

4

5

6

7

10

接上电喷系统转接器,打开点火开关,检查12#、13#、44#、45#、63#针脚电源供给是否正常;检查3#、51#、53#、61#、80#针脚搭铁是否正常。

第十二节 加速时反应慢

一般故障部位:1、燃油含水;2、进气压力传感器及节气门位置传感器;3、火花塞;4、节气门体及怠速旁通气道;5、进气道;6、怠速步进电机;7、喷油器;8、点火正时;9、排气管。

一般诊断流程:

序号

1

操作步骤

检查空气滤清器是否堵塞。

检测结果

接上燃油压力表(接入点为燃油分配管总成进油管前端),起动发动机,检查加速时燃油压力是否在350kPa左右。

检查各个气缸的火花塞,观察其型号及间隙是否符合规范。

卸下怠速步进电机,检查节气门体、怠速步进电机及怠速旁通气道是否存在积碳现象。

检查进气压力传感器、节气门位置传感器及其线路是否正常。

拆卸喷油器,用喷油器专用清洗分析仪检查喷油器是否存在泄露或堵塞现象。

检查燃油情况,观察故障现象是否由于刚好加油后引起。

检查发动机的点火顺序及点火正时是否符合规范。

8

9 检查排气管是否排气顺畅。

后续步骤

检修进气系统

下一步

下一步

检修供油系统

下一步

调整或更换

清洗相关零部件

下一步

下一步

检修线路或更换传感器

故障的更换

下一步

更换燃油

下一步

下一步

检修点火正时

下一步

修复或更换排气管

诊断帮助

检修相应的线路

2

3

4

5

6

7

10

接上电喷系统转接器,打开点火开关,检查12#、13#、44#、45#、63#针脚电源供给是否正常;检查3#、51#、53#、61#、80#针脚搭铁是否正常。

第十三节 加速时无力,性能差

一般故障部位:1、燃油含水;2、进气压力传感器及节气门位置传感器;3、火花塞;4、点火线圈;5、节气门体及怠速旁通气道;6、进气道;7、怠速步进电机;8、喷油器;9、点火正时;10、排气管。

一般诊断流程:

序号

1

操作步骤

检查是否存在离合器打滑、轮胎气压低、制动拖滞、检测结果

后续步骤

修理

轮胎尺寸不对、四轮定位不正确等故障。

2 检查空气滤清器是否堵塞。

下一步

检修进气系统

下一步

下一步

检修供油系统

下一步

检修点火系统

下一步

调整或更换

清洗相关零部件

下一步

下一步

检修线路或更换传感器

故障的更换

下一步

更换燃油

下一步

下一步

检修点火正时

下一步

修复或更换排气管

诊断帮助

检修相应的线路

3

接上燃油压力表(接入点为燃油分配管总成进油管前端),起动发动机,检查加速时燃油压力是否在350kPa左右。

拔出其中一缸的分缸线,接上火花塞,令火花塞电极距发动机机体5mm左右,起动发动机,检查高压火强度是否正常。

检查各个气缸的火花塞,观察其型号及间隙是否符合规范。

卸下怠速步进电机,检查节气门体、怠速步进电机及怠速旁通气道是否存在积碳现象。

检查进气压力传感器、节气门位置传感器及其线路是否正常。

拆卸喷油器,用喷油器专用清洗分析仪检查喷油器是否存在泄露或堵塞现象。

检查燃油情况,观察故障现象是否由于刚好加油后引起。

检查发动机的点火顺序及点火正时是否符合规范。

4

5

6

7

8

9

10

11 检查排气管是否排气顺畅。

12

接上电喷系统转接器,打开点火开关,检查12#、13#、44#、45#、63#针脚电源供给是否正常;检查3#、51#、53#、61#、80#针脚搭铁是否正常。

第五章 M7系统根据故障代码进行检修的诊断流程

1.故障码P0107、P108检查

● 检查电路

进气压力温度传感器40R/Y237发动机ECMB/R17413B/W33G

图1

● 检查步骤

序号

1

2

3

操作步骤

接上诊断仪及转接器,将点火开关置于“ON”。

观察数据流中“进气压力”项,是否为101kpa左右(具体数值与当时气压有关)。

拔下线束上进气压力传感器的连接器,用万用表检查该连接器端子3和1间的电压值是否为5V左右。

检查发动机ECM的端子17、33、37针脚分别与进气压力温度传感器端子1、3、4之间线路是否对地、对电源短路。

起动发动机,怠速运转。缓慢踩下油门到接近全开,观察诊断仪上“进气压力”项数值的变化,此时显示数值应该变化不大;快速踩下油门到接近全开,此时显示数值应该可瞬间达到90kpa以上。

检测结果

后续步骤

下一步

到步骤5

下一步

到步骤5

下一步

修理或更换线束

下一步

诊断帮助

4

5

否 更换传感器

2.故障码P0112、P0113检查

● 检查电路:图1

● 检查步骤

序号

1

操作步骤

接上诊断仪及转接器,将点火开关置于“ON”。

观察数据流中“进气温度”项,是否与进气管内温度相当(具体数值与当时发动机温度有关)。

注:此时若显示数值常为-40℃,则表示线路中可能出现断路故障。

检测结果

后续步骤

下一步

到步骤5

下一步

下一步

更换传感器

到步骤5

下一步

2

3

脱开进气压力温度传感器线束端连接器,用万用表检查传感器连接器端子1和端子2间的电阻值是否与其温度相称,进气温度传感器特性值见3.4节中图1。

脱开线束端进气压力温度传感器连接器,用万用表检查该端子1和端子2间的电压值是否为5V左右。

4

5

检查发动机ECM连接器端子17、40分别与传感器端子1、2之间线路是否断路或对电源短路、以及对地短路。

起动发动机,怠速运转。观察诊断仪上“进气温度”项数值的变化,此时显示数值应该随着发动机进气温度的升高而升高。

修理或更换线束

下一步

诊断帮助

更换传感器

6

3.故障码P0117、P0118检查

● 检查电路

冷却液温度传感器B/WCBY/G6BL2至组合仪表17发动机ECM39Y/GWA

图2

● 检查步骤

序号

1

操作步骤

接上诊断仪及转接器,将点火开关置于“ON”。

观察数据流中“冷却液温度”项,是否与发动机温度相当(具体数值与当时发动机温度有关)。

注:此时若显示数值常为-40℃,则表示线路中可能出现断路故障。

检测结果

后续步骤

下一步

到步骤6

下一步

2

3

脱开冷却液温度传感器线束端连接器,用万用表检查传感器端子A和端子C间的电阻值是否与其温度相称具体见3.4节中表3。

脱开冷却液温度传感器线束端连接器,用万用表检查该连接器端子A和端子C间的电压值是否为5V左右。

检查发动机ECM线束端连接器端子39、17分别与传感器连接器端子A、端子C之间线路是否断路或对电源、对地短路。

起动发动机,怠速运转。观察诊断仪上“冷却液温度”项数值的变化,此时显示数值应该随着发动机冷却液温度的升高而升高。

下一步

更换传感器

到步骤6

下一步

修理或更换线束

下一步

诊断帮助

更换传感器

4

5

6

4.故障码P0122、P0123检查

● 检查电路

节气门位置传感器32发动机ECM1635G/VP/W132B/W

图3

● 检查步骤

序号

1

2

操作步骤

接上诊断仪及转接器,将点火开关置于“ON”。

观察数据流中“节气门绝对开度”项,数值是否在4%-10%之间。

缓慢踩下油门到全开,观察数据流中“节气门绝对开度”项,数值是否随节气门开度增大而增大至85-95%左右。

重复步骤3,观察数据流中“节气门绝对开度”项,数值在变化的过程中是否存在跃变。

脱开节气门位置传感器线束端连接器,检查ECU连接器的端子32、35、16分别与传感器连接器端子1、2、3之间线路是否对地短路、对电源短路以及开路。

用万用表检查该连接器端子1和端子2间的电压值是否为5V左右。

检测结果

后续步骤

下一步

下一步

到步骤5

下一步

到步骤5

更换传感器

下一步

修理或更换线束

下一步

更换传感器

诊断帮助

3

4

5

6

5.故障码P0030、P0031、P0032检查

● 检查电路

电喷主继电器前氧传感器148PP/LY234发动机ECM36λ18

图4

● 检查步骤

序号

1

2

3

5

操作步骤

接上诊断仪及转接器,将点火开关置于“ON”。

脱开氧传感器线束端连接器,用万用表检查该连接器端子1对地间的电压值是否为12V左右。

用万用表检查氧传感器端子1与2间的电阻值在

20℃下是否在2~5Ω之间。

检查氧传感器端子2与发动机ECM连接器端子48间,主继电器与传感器连接器端子1之间的线路是否断路

或对电源或对地短路。

检测结果

后续步骤

下一步

下一步

修理或更换线束

下一步

下一步

修理或更换线束

6.故障码P0130检查

● 检查电路 见图4

● 检查步骤

序号

1

操作步骤

接上诊断仪及转接器,将点火开关置于“ON”。

起动发动机,怠速运行至冷却液温度达到正常值。观察诊断仪上“氧传感器电压”项数值的变化,此时显示数值应该在100mV~900mV之间快速变化。

检查线束端接ECU连接器的端子 36、端子18分别与传感器连接器端子3与、端子4间线路是否对地短路。

检测结果

诊断帮助

后续步骤

下一步

诊断帮助

下一步

修理或更换线束

2

3

A、 检查进气系统中是否存在较为严重的漏气;

B、 喷油器是否堵塞;

C、 火花塞是否间隙过大;

D、 分火线电阻过大;

E、 进气门导管磨损;

下一步

根据诊断情况进行检修

诊断帮助

4

7.故障码P0132、P0134检查

● 检查电路

● 检查步骤

序号

1

操作步骤

接上诊断仪及转接器,将点火开关置于“ON”。

起动发动机,怠速运行至冷却液温度达到正常值。观察诊断仪上“氧传感器电压”项数值的变化,此时显示数值应该在100mV~900mV之间快速变化。

检查线束端接ECU连接器的端子36、端子18分别与传感器接连接器端子3、端子4之间线路是否对电源短路、断路。

检测结果

后续步骤

下一步

诊断帮助

下一步

修理或更换线束

诊断帮助

2

3

8.故障码P0171检查

● 检查步骤

(注:以下诊断流程适用于进气压力传感器、碳罐控制阀、氧传感器等故障码没有同时发生,若有关故障码同时存在请先处理其他故障,然后再按下述流程进行检修)

序号

1

操作步骤

接上诊断仪及转接器,将点火开关置于“ON”。

起动发动机,怠速运行至冷却液温度达到正常值。

全工况下,观察诊断仪上“氧传感器电压”项数值的变化,此时显示数值是否在某些工况下长时间保持在100mV附近变化不大。

在燃油系统进油管端接上燃油压力表,观察全工况下,油压是否保持在350kPa左右。

检测结果

后续步骤

下一步

下一步

诊断帮助

下一步

检修燃油系统

修理或更换线束

下一步

根据诊断情况进行检修

诊断帮助

2

3

4

检查线束端接ECU的连接器端子36、端子18分别与传感器连接器端子3、端子4之间线路是否对地短路。

A、 检查进气系统中是否存在较为严重的漏气;

B、 喷油器是否堵塞;

C、 火花塞是否间隙过大;

D、 分火线电阻过大;

E、 进气门导管磨损;

5

9.故障码P0172检查

(注:以下诊断流程适用于进气压力传感器、碳罐控制阀、氧传感器等故障码没有同时发生,若有关故障码同时存在请先处理其他故障,然后再按下述流程进行检修)

序号 操作步骤 检测结果 后续步骤

1 接上诊断仪及转接器,将点火开关置于“ON”。

起动发动机,怠速运行至冷却液温度达到正常值。

全工况下,观察诊断仪上“氧传感器电压”项数值的变化,此时显示数值是否在某些工况下长时间保持在900mV附近变化不大。

在燃油系统进油管端接上燃油压力表,观察全工况下,油压是否保持在350kPa左右。

检查线束端接ECU连接器的端子36、端子18分别与传感器连接器端子3、端子4之间线路是否对电源短路。

下一步

下一步

诊断帮助

下一步

检修燃油系统

修理或更换线束

下一步

根据诊断情况进行检修

诊断帮助

2

3

4

5

A、 喷油器是否存在滴漏;

B、 排气管是否漏气;

C、 点火正时是否不正确;

10.故障码P0201、P0202、P0203、P0204检查

● 检查电路

配电盒电喷主继电器B17B63B/OI11点火开关14BK1B19B18J162HB/W1BL34BL314I84#喷油器21Gr/Y47I73#喷油器21B/YB1AM1IG12B/W2G接线盒220A 2#点火O7发动机ECM619BK1配电盒30A 2#点火开关电源B1330A 电喷B16BEA2I62#喷油器21R/BI51#喷油器21R/Y27蓄电池1214191914BBBAAAABBBAAAAI114114J1BK126EA22G2H

图5

● 检查步骤

序号

1

操作步骤

接上诊断仪及转接器,将点火开关置于“ON”。

检测结果

后续步骤

下一步

2

脱开线束端接喷油器的连接器,用万用表检查连接器端子2与电源负极间的电压值是否为12V左右。

检查喷油器接连接器端子1与主继电器之间线路是否断路或对地短路。

用万用表检查喷油器端子1和端子2之间的电阻值在20℃下是否在11~13Ω之间。

用万用表检查一缸喷油器端子1与电源负极间的电压值是否为3.7V左右。

检查线束端喷油器连接器端子2与ECU的相应端子之间线路是否断路或对电源或对地短路。

到步骤4

下一步

修理或更换线束

下一步

下一步

更换喷油器

诊断帮助

下一步

修理或更换线束

诊断帮助

3

4

5

6

11.故障码P0230检查

● 检查电路图

配电盒电喷主继电器B17B63B/OI11点火开关14BK1B19B18J110BL120A 2#点火62HB/Y接线盒72F92E燃油泵420BL269发动机ECMB/W1BL34BL3B/W14接线盒21AM1IG12B/W2G19BK1配电盒30A 2#点火开关电源B1330A 电喷B16BEA272HB/RF11M燃油泵1W/B蓄电池1214191914BBBAAAABBBAAAABG6/7I1110J1BKEA214BL179BL22BL376F112E2F2G2H

图6

● 检查步骤

序号

1

2

操作步骤

接上诊断仪及转接器,将点火开关置于“OFF”。

拔下油泵继电器,将点火开关置于“ON”,分别检查检测结果

后续步骤

下一步

到步骤4

油泵继电器供电端即继电器2G-2、2H-7插脚与电源负极间的电压值是否在12V左右。

3 检查继电器供电端线路是否断路或对地短路。

下一步

修理或更换线束

到步骤2

更换油泵继电器

下一步

修理或更换线束

诊断帮助

4

用万用表检查油泵继电器控制端即继电器2F-7插脚与电源负极间的电压值是否为3.7V左右。

检查继电器控制端即继电器2F-7插脚与ECU的2E-9针脚之间线路是否断路或对电源或对地短路。

5

12.故障码P0325检查

● 检查电路

爆震传感器20B/W发动机 ECM2119L

图7

● 检查步骤

序号

1

2

操作步骤

接上诊断仪及转接器,将点火开关置于“OFF”。

脱开线束端接爆震传感器连接器,用万用表检查爆震传感器端子1与端子2之间的电阻值是否大于1MΩ。

检查线束端爆震传感器连接器端子1、端子2分别与ECU连接器端子19、端子20之间的线路是否断路或对电源或对地短路。

按照规范,更换爆震传感器,试车并使发动机转速超过2200转/分。重新检查故障代码P0325是否再次出现。

检测结果

后续步骤

下一步

下一步

更换传感器

修理或更换线束

下一步

诊断帮助

检查是否为偶发故障

3

4

13.故障码P0335、P0336检查

● 检查电路

曲轴位置传感器15BW12358X发动机ECM34

图8

● 检查步骤

序号

1

操作步骤

接上诊断仪及转接器,将点火开关置于“OFF”。

脱开线束端接曲轴位置传感器连接器,用万用表检查曲轴位置传感器端子1与端子2之间的电阻值在20℃下是否在770~950Ω之间。

检查接曲轴位置传感器端子1、2分别与接ECU连接器端子 15、端子34之间的线路是否断路或对电源或对地短路。

检查飞轮信号盘是否完好。

检测结果

后续步骤

下一步

下一步

更换传感器

修理或更换线束

下一步

诊断帮助

更换信号盘

2

3

4

14.故障码P0340、P0342、P0343检查

● 检查电路

相位传感器32发动机 ECM3579G/VBr/BB/W123

图9

● 检查步骤

序号

1

操作步骤

接上诊断仪及转接器,将点火开关置于“ON”。

脱开线束端接相位传感器的连接器,用万用表检查相位传感器连接器端子3与端子1之间的电压值是否在5V左右。

检查相位传感器连接器端子2与电源负极之间的电压值是否在12V左右。

检查线束端相位传感器连接器端子1、2、3与接ECU连接器端子32、79、35之间的线路是否断路或对电源或对地短路。

检查凸轮轴信号盘是否完好。

检测结果

后续步骤

下一步

到步骤3

下一步

到步骤5

下一步

修理或更换线束

下一步

诊断帮助

更换信号盘

2

3

4

5

15.故障码P0443、P0444、P0445检查

● 检查电路

配电盒电喷主继电器B17B63B/OI11点火开关14BK1B19B18J162HB/W1BL34BL3B/W14B发动机ECMB/YBAR/Y4621AM1IG12B/W2G接线盒20A 2#点火19BK1配电盒30A 2#点火开关电源B13EA230A 电喷B16BA3碳罐吸附控制阀蓄电池114I11BBBAAAABBBAAAA2EA2BK16BL3J12G

图10

2H

● 检查步骤

序号

1

2

操作步骤

接上诊断仪及转接器,将点火开关置于“ON”。

对开线束端接碳罐控制阀的连接器,用万用表检查该接连接器端子B与电源负极间的电压值是否为12V左右。

检查碳罐控制阀供电端线路是否断路或对地短路。

用万用表检查碳罐控制阀端子1与端子2之间的电阻值在20℃下是否在22~30Ω之间。

用万用表检查碳罐控制阀连接器端子1与电源负极间的电压值是否为3.7V左右。

检查碳罐控制阀连接器端子A与接ECU连接器的端子46之间的线路是否断路、对地短路以及对电源短路。

检测结果

4

5

后续步骤

下一步

到步骤4

下一步

修理或更换线束

到步骤2

下一步

更换控制阀

诊断帮助

下一步

修理或更换线束

诊断帮助

3

6

16.故障码P0480检查

● 检查电路

配电盒W/RB05B/YB06风扇2#继电器B/WB/YB57B56风扇1#继电器B09B/YB/WB64B66风扇3#继电器30A

电子风扇B58B100A 主电源EA2配电盒2A2B50WI11

点火开关1AM1IG12142F2A14B65B12GG/Y2M1R3冷凝风扇W/BB11B/R21MR1冷却风扇W/BG/B10BL3G/B68B08B0757发动机ECMB10G6BL3503BL32G/BL/WA4空调压力开关1W/B25A

I#点火开关电源1#点火2F1112F2W/B10A 车载ECU蓄电池BG12/13BG4/5BG2/32C6接线盒12366121I11EA26R1R21411R3A4BL32A2C2F

图11

● 检查步骤

序号

1

操作步骤

接上诊断仪及转接器,将点火开关置于“OFF”。

拔下1#风扇继电器与3#风扇继电器,将点火开关置于“ON”,检查该继电器供电端即继电器B57和B56、B64和B66端子与电源负极间的电压值是否在12V左右。

检查1#风扇继电器与3#风扇继电器供电端线路是否断路或对地短路。

检测结果

后续步骤

下一步

到步骤4

下一步

修理或更换线束

2

3

用万用表检1#风扇继电器与3#风扇继电器B10、B65端子与电源负极间的电压值是否为3.7V左右。

到步骤2

更换继电器

下一步

修理或更换线束

诊断帮助

4

5

检查继电器控制端B10及B65与ECU的50号端子之间的线路是否断路或对电源或对地短路。

17.故障码P0500检查

● 检查电路图

1#点火继电器132F10A

仪表车速传感器R/L3BL113V/W59发动机ECM332BL113123W/BBG12FT2

图12

● 检查步骤

序号

1

2

操作步骤

接上诊断仪及转接器,将点火开关置于“OFF”。

检查车速表指针是否工作正常。

检测结果

3 检查车速传感器工作是否正常,以及仪表板线束。

后续步骤

下一步

到步骤4

下一步

下一步

更换车速传感器或仪表板线束

修理或更换线束

诊断帮助

4

检查车速传感器信号线与接ECU的59#针脚之间的线路是否断路或对电源或对地短路。

18.故障码P0506检查

● 检查步骤

序号

1

2

操作步骤

接上诊断仪及转接器,将点火开关置于“OFF”。

检查节气门调节螺钉、油门拉索、节气门工况等是否检测结果

后续步骤

下一步

下一步

工作良好。

进行必要的检修、保养

下一步

进行必要的检修、保养

进行必要的检修

诊断帮助

3 检查怠速调节器的工作状况是否良好。

4

B、 检查供油系统的压力是否过低;

C、 检查喷油器是否存在堵塞;

D、 检查系统排气是否不畅。

19.故障码P0507检查

● 检查步骤

序号

1

2

操作步骤

接上诊断仪及转接器,将点火开关置于“OFF”。

检查节气门调节螺钉、油门拉索、节气门工况等是否工作良好。

检测结果

3 检查怠速调节器的工作状况是否良好。

后续步骤

下一步

下一步

进行必要的检修、保养

下一步

进行必要的检修、保养

进行必要的检修

诊断帮助

4

A、 检查系统是否存在漏气;

B、 检查喷油器是否存在滴漏;

C、 检查供油系统的压力是否过高。

20.故障码P0508、P0509、P0511检查

● 检查电路

怠速步进电机66P/BGr/LBCDA

图13

发动机67ECMP/W6465G/Y● 检查步骤

序号

1

2

操作步骤

接上诊断仪及转接器,将点火开关置于“ON”。

脱开线束端接怠速调节器连接器,用万用表分别检查怠速调节器端子A和D、B和C之间的电阻值在20℃检测结果

后续步骤

下一步

下一步

下是否在53±5.3Ω左右。

分别检查怠速调节器连接器端子A、B、C、D与ECU连接器端子65、66、67、64之间线路是否对地短路、对电源短路以及断路。

更换步进电机

修理或更换线束

诊断帮助

3

21.故障码P0560检查

● 检查电路

R/WBL35R/WB1244R/WR/WB63B19电喷主继电器BBB18B174BL3456344BB发动机ECM1BL3R/W30A 电喷B16EA2FL MAIN蓄电池 2.0LB1431834910BL3图14

● 检查步骤

序号

1

2

操作步骤

接上诊断仪及转接器,将点火开关置于“OFF”。

用万用表检查电瓶电压是否在12V左右。

检查接ECU连接器端子44、45、63别与主继电器B18端子之间的线路是否断路或对地短路。

起动发动机,检查发电机充电电压在不同转速范围内是否都在9-16V之间。

检查发动机线束接地点是否良好。

检测结果

5

后续步骤

下一步

下一步

更换电瓶

修理或更换线束

下一步

下一步

更换发电机

诊断帮助

修理或更换线束

3

4

22.故障码检查

● 检查电路 图14

● 检查步骤

序号

1

2

操作步骤

接上诊断仪及转接器,将点火开关置于“OFF”。

用万用表检查电瓶电压是否在12V左右。

检测结果

后续步骤

下一步

下一步

3

检查接ECU连接器端子44、45、63分别与主继电器端子B18之间的线路是否电阻过大。

起动发动机,检查发电机充电电压在不同转速范围内是否都在9-16V之间。

检查发动机线束接地点是否良好。

5

更换电瓶

修理或更换线束

下一步

下一步

更换发电机

诊断帮助

修理或更换线束

4

23.故障码P0563检查

● 检查电路 图14

● 检查步骤

序号

1

2

3

操作步骤

接上诊断仪及转接器,将点火开关置于“OFF”。

用万用表检查电瓶电压是否在12V左右。

起动发动机,检查发电机充电电压在不同转速范围内是否都在9-16V之间。

检查发动机线束接地点是否良好。

检测结果

4

后续步骤

下一步

下一步

更换电瓶

下一步

更换发电机

诊断帮助

修理或更换线束

24.故障码P0601、P0602检查

● 检查步骤

序号

1

2

3

操作步骤

接上诊断仪及转接器,将点火开关置于“ON”。

清除故障代码,并再次确认该故障是否为稳态故障。

更换ECU。

检测结果

后续步骤

下一步

下一步

系统正常

结束

5.故障码P1651检查

● 检查电路

点火开关接线盒BB/OJ1B/O3220A 2#点火265AM1IG16B/W2G2HST2配电盒B/R30A

2#点火开关电源19BK1B13EA2发动机故障灯组合仪表EA2B蓄电池1919BBBAAAABBBAAAA5633R/Y31J16I11发动机ECMBK12G22H

图15

● 检查步骤

序号

1

操作步骤

接上诊断仪及转接器,将点火开关置于“ON”。

利用诊断仪“执行器动作测试”项对发动机故障灯进行动作测试,观察其是否一直处于熄灭状态或点亮状态。

检测结果

4

检查发动机故障灯控制端与ECU连接器端子29之间的线路是否断路或对电源或对地短路。

5 检查发动机故障灯是否工作正常。

后续步骤

下一步

下一步

系统正常

修理或更换线束

下一步

修理或更换线束

下一步

诊断帮助

更换组合仪表

2

3 检查发动机故障灯供电端线路是否断路或对地短路。

第六章 故障诊断仪使用说明

BYD-ED300汽车故障诊断仪是比亚迪最新一代汽车故障诊断仪,它能对比亚迪汽车有限公司所有现有车型进行随车故障诊断,也能非常方便地进行在线升级,以支持对比亚迪汽车有限公司后续新车型新系统的故障诊断,同时它还具备一些波形显示等扩展功能,可以作为一个简易版的示波器设备使用。

第一节 使用BYD-ED300 进行汽车诊断前的准备

1.1 汽车诊断的准备与连接

1.1.1 使用BYD-ED300 的准备

1.1.1.1. 一般测试条件

1) 打开汽车电源开关;

2) 汽车电瓶电压应在11~14V,BYD-ED300 的额定电压为12V。

1.1.2 连接BYD-ED300

BYD-ED300 的连接步骤如下:

? 将诊断卡插入BYD-ED300 的诊断卡插槽内,注意使印有“向上 UP SIDE”字样的一面朝上,且确保插入到位。

? 将BYD-ED300 诊断连接线DB15端插入主机“数据接口 DATA I/O”

? 将BYD-ED300 诊断连接线的另一端OBDII接口与连接至汽车诊断座。

说明:如果所测汽车的诊断座电源不足或其电源引脚损坏,可通过以下任一方式获取电源:

1. 通过点烟器线:取出点烟器,将点烟器线的一端插入汽车点烟器孔,另一端与BYD-ED300 测试主线的电源插头连接。需关闭点火开关时应先关闭BYD-ED300,以防止非法关机。

2. 通过双钳电源线:将双钳电源线的电源钳夹在电瓶的正负极,另外一端插入BYD-ED300 测试主线的电源插头。

3. 通过扩展转接线:将扩展连接线的DB25端与主机“扩展接口”相连,再扩展转接线的DV端子与专用电源适配器的开关电源插孔相连,再将电源适配器另一端插入100-240V 交流电源插座。

1.2 开始汽车诊断

当以上准备工作都完成后,可以使用诊断仪进行诊断。

更多推荐

是否,发动机,检查,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