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3月13日发(作者:雪佛兰科帕奇停产了吗)

电气传动2022年第52卷第11期

ELECTRICDRIVE2022Vol.52No.11

三相不平衡配网下电动汽车有序充电控制策略

陈璐

1

,王璨

2

,胡昊

1

,周杨俊冉

1

,杨文涛

1

,马鑫

3

(1.国网合肥供电公司,安徽合肥230022;2.国网安徽电力公司,

安徽合肥230022;3.国网固原供电公司,宁夏固原756000)

摘要:随着我国电动汽车使用率的逐年攀升,高渗透率电动汽车使得城市配电网的三相不平衡率日益升

高,造成配网电压波动和网损增大等问题,同时,高三相不平衡率的配网也会对电动汽车电池造成损害。提出

了一种三相不平衡配电网下电动汽车有序充电控制策略。首先,通过分析电动汽车充电逆变器的无功支撑能

力,建立了三相不平衡配电网下电动汽车无功补偿数学模型。在全面考虑配网运行和用户充电需求下,对电

动汽车充电需求进行紧迫度分级,建立了基于理想解法的电动汽车有序充电排序方法。最后,通过某真实三

相不平衡配电网的仿真验证,结果表明,该方法既能保证电动汽车的有序充电,同时还可以改善配电网的电压

水平、网络损耗以及三相不平衡率等。

关键词:电动汽车有序充电;逆变器无功控制;三相不平衡;主动配电网

中图分类号:TM28文献标识码:ADOI:10.19457/22278

OrderlyChargingControlStrategyforElectricVehiclesinThree-phaseUnbalancedDistributionNetwork

WANGCan

2

,HUHao

1

,ZHOUYANGJunran

1

,YANGWentao

1

,MAXin

3

CHENLu

1

(ridHefeiElectricPowerSupplyCompany,Hefei230022,Anhui,China;

ridAnhuiElectricPowerCo.,Ltd.,Hefei230022,Anhui,China;

ridGuyuanElectricPowerCompany,Guyuan756000,Ningxia,China)

Abstract:Withtheincreasingutilizationrateofelectricvehicles(EVs)inChina,highpermeabilityEVsmake

thethree-phaseimbalancerateofurbandistributionnetworkincreasedaybyday,whichcausesproblemssuchas

voltagefluctuationandnetworklossincrease,andthedistributionnetworkwithhighthree-phaseimbalanceratealso

rlychargingcontrolstrategyforEVinthree-phaseunbalanceddistribution

y,byanalyzingthereactivepowersupportingcapacityofEVcharginginverter,the

reactivepowercompensationmathematicalmodelofEVunderthree-phaseunbalanceddistributionnetworkwas

eringtheoperationofthedistributionnetworkandthechargingneedsofusersinacomprehensive

way,thechargingdemandsofEVswereclassifiedontheurgencylevel,andanorderlychargingorderingmethodof

y,throughthesimulationofarealthree-phase

unbalanceddistributionnetwork,theresultsshowthatthismethodcannotonlyensuretheorderlychargingofEV,but

alsoimprovethevoltagelevelofthedistributionnetwork,networklossandthree-phaseunbalancedrate.

Keywords:electricvehicle(EV)orderlycharging;reactivecontrolofinverter;three-phaseunbalance;active

distributionnetwork

出于对未来环境和经济的考虑,电动汽车

(electricvehicle,EV)作为一个可以替代传统交通

工具的交通方式在全世界范围内引起了广泛的

关注。我国也在积极推动电动汽车发展,在2020

年我国电动汽车的保有量将会达到500万辆

[1-2]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1777101)

但由于电动汽车充电时间、地点的随机性,大规

模电动汽车接入电网会导致负荷峰谷差加大、电

压水平下降等系列问题

[3-4]

。同时,电网中分布式

电源的波动性和反调峰性也会进一步加重上述

问题。故需对电动汽车的充电行为进行有序优

作者简介:陈璐(1981—),男,本科,高级工程师,Email:

42

陈璐,等:三相不平衡配网下电动汽车有序充电控制策略

化控制,以缓解上述问题并提升电网运行的安全

稳定与经济性。

文献[5-6]在电网层面对电动汽车进行了有

序控制研究。其中文献[5]根据每个充电站的负

荷裕度生成各用户充电起始时刻的概率分布,

并以此确定电动汽车起始充电时刻。该方法对

削峰填谷、平抑负荷波动效果显著,但随机性较

大,且电动汽车为连续充电可控性较低;文献[6]

对电动汽车的充电功率进行控制,在充电负荷

与常规负荷之和不高于变压器功率限制的前提

下尽可能满足电动汽车充电需求。文献[7-9]在

电网层面的基础上同时又考虑了用户层面。其

中文献[7]建立了包含用户充电成本、充电需求

满意度和负荷平稳度的多目标优化模型,并对

电动汽车充电序列进行优化求解。文献[8]采用

主成分分析法研究用户的出行特性,并据此对

电动汽车进行有序充电控制,有效降低了负荷

峰谷差。文献[9]针对居民小区存在的变压器容

量越限和电动汽车缺乏管理等问题,提出了一

种防止变压器过载和实现充电收益最大化的有

序控制策略,有效实现了削峰填谷和降低充电

成本。另外,随着可再生能源的大量并网,越来

越多的文献将电动汽车与可再生能源结合考

虑,用以提升可再生能源的消纳并改善配电网

的电能质量。文献[10]结合电动汽车储能系统提

出了一种四阶段控制方法,以降低光伏充电站、

储能系统以及电动汽车充电的总成本;文献[11]

针对高渗透率光伏系统,提出了一种电动汽车

优化充电模型来提升光伏发电的利用率,并采

用分散自治的方法来提高控制系统的效率;文

献[12]结合电动汽车电池管理系统与光伏有功

功率削减,来降低高渗透率光伏对配电网的影

响。文献[13]提出了一种单相双向电动汽车逆

变器模型(整合至智能充电桩中),该逆变器可

以支持电动汽车在PQ平面的四个象限充电运

行。基于该逆变器模型,若电动汽车在充电的

同时通过逆变器对网络注入无功,不仅可以缓

解因充电造成的电压下降、电压不平衡等问

[14-16]

,同时也可降低因装设无功补偿装置而带

来的投资成本,且逆变器作为电力电子器件能

有效满足主动配电网快速调控的需求。

综上所述,目前研究主要存在以下2个不

足:1)主要集中于对电动汽车有功进行控制,实

现充电负荷的平移,未考虑电动汽车参与配电

电气传动2022年第52卷第11期

网的无功补偿控制;2)均假设电动汽车在三相

平衡配电网中充电,然而,中低压配电网具有显

著三相不平衡特征。基于此,本文通过分析电

动汽车逆变器对配电网络的无功补偿能力,结

合三相不平衡主动配电网以及分时电价,提出

了一种基于逼近理想解排序方法(techniquefor

TOPSIS

orderpreference

)的三相不平衡配电网下电动汽车有序

bysimilaritytoidealsolution,

充电控制模型,该模型在满足用户充电需求与

网络约束的前提下,尽可能将电动汽车安排在

谷时充电;对于无法在谷时充电的电动汽车,根

据其充电紧迫度进行分组优化,最大限度降低

用户充电和有功/无功网络损耗的综合成本。最

后通过某真实不平衡主动配电网进行案例仿真

分析,验证本文所提方法的可行性与有效性。

1.1

1电动汽车有序充电模型

电动汽车无功补偿模型

图1为各居民用户通过公共耦合点(pointof

common

家用负载、

coupling

屋顶光伏和电动汽车等元件。

,PCC)接入外部电网,对内连接

图1含电动汽车用户经公共耦合点并网接线

公共耦合点处的有功与无功关系如下:

Fig.1ResidentialconnectionwithEVthroughPCC

P

Q

G,k

(t)=P

L,k

(t)-P

PV,k

(t)+P

PEV,k

(t)

(1)

G,k

式中:P

(t)=Q

L,k

(t)-Q

PV,k

(t)-Q

PEV,k

(t)

(2)

网注入有功、

G,

k

t),Q

无功功率;

G,

k

t)分别为节点k在t时刻的电

P

分别为节点k在t时刻的居民常规有功负荷、

L,

k

t),P

PV,

k

t),P

PEV

光伏

k

t)

有功出力、电动汽车充电负荷;Q

Q

L,

k

t),Q

PV,

k

t),

荷、

PEV

光伏无功出力、

k

t)分别为节点k在t时刻的居民常规无功负

电动汽车无功注入。

1.2

1.2.1

电动汽车参数计算

本文对电网数据采集的时间间隔为

电动汽车停留时间段数

15min。

假设第i辆电动汽车的到达时刻和离开时刻分别

是T

i

a

和T

i

l

,并以15min的间隔进行取整,则其停

留时间段数T

i

s

可由下式计算得到:

43

电气传动2022年第52卷第11期

T

i

s

=(

?

T

i

l

?

-

é

T

i

a

ù

式中:

?

x

?

é

x

ù

分别为对x向上、

)/Δ

下取整。

t

(3)

1.2.2

本文假设电动汽车充满电后最大行驶距离

电动汽车返回荷电状态

d

一次充电的范围设定在

m

为150km。同时考虑对电池的保护,电动汽车

70%

[17-18]

,即其荷电状态

(stateofcharge,SOC)范围在20~90%。当荷电状

态达到90%时,就认为电动汽车已充满。

SOC

a

i

式中:

SOC

a

=(0.9-d

a

i

/d

m

)×100%

(4)

i

为第i辆电动汽车返回时的荷电状态;

d

a

1.2.3

i

为其一天内的行驶里程。

假设电动汽车的电池容量为

电动汽车充电所需时段数

E

PEV

T

=

ê

ê

?

(SOC

r

i

-SOC

a

i

i

c

)×E

PEV

ú

式中:

Δt×P

PEV,i

(t)×η

ú

?

(5)

T

i

c

为电动汽车充至要求荷电状态

SOC

r

i

所需

时段数;Δt为此时间段所用的时间;

P

动汽车在t时刻充电功率;

η

PEV,i

为电动汽车充电效

(t)

为电

率,

1.2.4

本文假设充电效率为

由于电网带负荷能力的限制,

电动汽车充电紧迫度

0.95。

用电高峰期不

能保证每辆电动汽车都能即来即充。为充分兼

顾用户充电需求和电网运行性能,本文提出了电

动汽车充电紧迫度的概念并定义如下:

PEV

i

imp

式中:

PEV

=T

i

c

/T

i

s

(6

i

imp

为第i辆电动汽车的紧迫度,定义为

除去谷时之后的剩余充电所需时段数与剩余停

留时段数的比值。

PEV

i

imp

留时段数,

≥1

该电动汽车立即进行充电。为保证控

时,即充电所需时段数大于或等于停

制效果并减少运算成本,本文将电动汽车充电紧

迫度划分为四档,取值范围分别是(1,0.75],

(0.75,0.5],(0.5,0.25]和(0.25,0),并根据有序控

制策略依次进入优化程序进行寻优。

1.3充电优化控制模型

本文综合考虑电网和用户收益,

的网络有功损耗(

f

p

本(

f

c

),无功损耗()和用户的充电成

旨在降低配网

f

q

产生的收益

),同时提升电动汽车向电网输送无功功率所

f

d

各目标转换为成本的形式,

)。由于各目标量纲不同,

目标方程定义如下:

故统一将

ì

minF=

?

minf

p

(t)

cost

?

í

?

minf

q

(t)

?

?

minf

c

(

(7)

44

minf

t)

d

(t)

陈璐,等:三相不平衡配网下电动汽车有序充电控制策略

其中

f

p

(t)=

96

e(t)P

loss

(

(8)

m=1

t)Δt

m

f

q

(t)=

96

e(t)Q

loss

(t)Δt

m

(9)

m=1

f

c

(t)=

96

N

e(t)P

m=1k=1a,b,c

PEV,

(10)

f

d

(t)=

96

N

p

k

(t)Δt

m

e(t)Q

p

(11)

m=1k=1a,b,c

PEV,k

(t)Δt

m

×c

式中:

Δt

中节点总数;

m

为第m个时间段所用的时间;N为网络

e(t)

为分时电价;

P

loss

为在t时刻的有功、无功损耗;

P

(t)

Q

loss

(t)

分别

PEV,

p

k

别为节点k第p相的电动汽车在t时刻的有功、

(t)

Q

PEV,

p

k

(t)

功注入;c为无功电价占实际有功的百分比,本文

假设即c=10%

[19]

相关约束条件有:

其中

-

-

Q

P

1)

p

p

L,k

节点功率平衡方程约束:

(t)+P

p

PV,k

(t

)

)

+

-

Q

P

p

PEV,k

(t)+P

p

G,k

(t)=0

(12)

L,k

(t)+Q

p

PV,k

(t

p

PEV,k

(t)+Q

p

G,k

(t)=0

(13)

P

p

N

G,k

(t)=V

k

p

(t)

V

j

pp

j=1

(t)[G

kj

cosδ

p

kj

(t)+B

p

kj

sinδ

p

kj

(t)]

(14)

Q

p

G,k

(t)=V

k

p

(t)

N

V

j

p

j=1

(t)[G

p

kj

sinδ

p

kj

(t)-B

p

kj

cosδ

p

kj

(t)]

式中:

P

p

L,k

在t时刻的有功负荷、

(t)

15)

P

p

PV,k

(t)

P

p

G,k

光伏出力和网络注入功率;

(t)

分别为节点k第p相

Q

p

L,k

(t)

Q

p

PV,k

(t)

Q

p

G,k

刻的无功负荷、光伏出力和网络注入功率;

(t)

分别为节点k第p相在t时

V

k

p

为节点k第p相在t时刻的电压幅值;

δ

p

(t)

kj

刻节点k,j之间的相角差;

G

p

(t)

为t时

kj

,B

p

kj

为t时刻节点k,j

之间的支路导纳。

voltage

2)电压不平衡度。通常由电压不平衡系数

unbalancefactor,VUF)表征,并定义为电

压负序分量与正序分量幅值的比值

[20]

VUF

V

k

-

k

(t)=|

V

(t)

k

+

(t)

|×100%≤VUF

max

(16)

式中:VUF

k

t)为三相节点k在t时刻电压不平衡

系数;

V

k

-

的负、正序分量;

(t)

V

k

+

(t)

分别为三相节点k在t时刻电压

VUF

限,本文设定VUF

max

为电压不平衡系数的上

max

=2%

[21]

3)电压幅值约束:

ΔV

k

(t)=|V

k

(t)-V

N

|≤ΔV

max

(17)

陈璐,等:三相不平衡配网下电动汽车有序充电控制策略

式中:

量;

V

ΔV

k

(t)

为节点k在t时刻电压幅值的变化

限。根据仿真澳洲配网所属电网运行规范,

N

为额定电压;

ΔV

max

为电压幅值变化量的上

电压

幅值变化范围为±6%

[22]

,故本文设定

ΔV

(相电压额定值240V)。

max

=14.4V

4)电动汽车荷电状态约束:

SOC

式中:SOC

min

≤SOC

i

≤SOC

max

(18)

max

,SOC

min

分别为荷电状态的上、下限。

如上文所述,本文设定电动汽车荷电状态介于

20~90%

1.4基于理想解法的电动汽车有序充电算法

之间。

上述电动汽车有序充电模型的目标函数为

多目标函数,因此,本文采用TOPSIS算法

[15]

进行

求解。该算法属于一种典型的多目标求解算

法,具有求解速度快、灵活性好和决策效果合理

的特点。本文设计的电动汽车有序充电算法流

程图,如图2所示。

图2有序充电算法整体流程图

Fig.2FlowchartofEVchargingschedulingalgorithm

电气传动2022年第52卷第11期

2电动汽车有序充电控制策略

本文基于一种单相双向电动汽车逆变器模

PQ

(整合至智能充电桩中)

平面的四个象限充电运行。

,可以支持电动汽车在

具体来说,电动汽车有序充电控制策略如

下:电动汽车返回并接入充电桩后,用户设定的

离开时间、电动汽车当前荷电状态和目标荷电状

态等信息将自动采集至中央协调控制器,中央控

制器根据上传信息确定各电动汽车充电策略。同

时基于负荷水平将一天划分为3个时段,即平时

00~6

6:00~17

:00)、峰时(17:00~21

由于谷时负荷电价水平较低,

00),并对应不同电价。

:00)和谷时(21:

故优先考虑将

电动汽车安排在谷时充电以实现削峰填谷、降低

充电成本的效果。根据电动汽车谷时停留时段

与所需充电时段的关系,有以下三种情况划分:

若电动汽车谷时停留时段不小于所需充电时段,

则充电时段均匀分配在谷时;若电动汽车谷时停

留时段小于其所需充电时段,则其谷时停留部分

全部用于充电,剩余所需充电时段在峰时和平时

优化决定;若电动汽车不存在谷时停留时段(即

全部在峰时或平时),则所有充电时段均由优化

决定。

具体示意如图3所示,其中情况1的电动

汽车所需充电时段等于停留时段,即充电紧迫

度为1,即使是峰时也立即开始充电;情况2的

电动汽车因在谷时停留时段大于其充电所需

时段,故全部在谷时充电;情况3的电动汽车

由于在谷时停留时段小于其充电所需时段,其

谷时停留部分全部用于充电,剩余所需充电时

段由峰时和平时优化决定;情况4的电动汽车

停留时段均不在谷时,故其充电所需时段全部

由优化决定。

图3电动汽车充电策略示意图

对于上述情况

Fig.3Schematicof

3、

proposed

情况4

PEV

,部分或全部电动汽

chargingstrategy

车充电时刻需通过有序优化控制确定,故本文

提出如图4所示优化充电策略。

45

电气传动2022年第52卷第11期

图4电动汽车有序控制流程图

Fig.4FlowchartofcoordinatedchargingofPEV

电动汽车充电策略具体步骤如下:

辆,计算并更新各电动汽车停留时段和充电所

1)在任意时刻,首先检测到来与离开的车

需时段。

电时段,

2)基于各电动汽车谷时停留时段与所需充

采用上述图3策略确定其充电时段,其

中情况1、情况2充电时段直接确定,情况3、情

况4则需优化确定。

步骤

3

2

情况

判断结果进一步更新电动汽车剩余停留

3、情况4优化确定充电时段时,基于

时段和剩余所需充电时段,并依式(9)更新此时

其充电紧迫度。

情况

4

4

在峰时或平时的有序充电时刻。对重要

根据充电紧迫度,通过优化确定情况3、

度为1的电动汽车,立即进行充电;对重要度在

1,0.75]之间的电动汽车首先进行优化,根据第

1.3

时刻;

节所提充电优化模型确定相关电动汽车充电

如此依次确定剩余重要度区间的电动汽

46

陈璐,等:三相不平衡配网下电动汽车有序充电控制策略

车优化充电时刻。在低重要度优化时,高重要

度电动汽车充电优化结果作为已知固定条件。

骤1)

5

)判断是否还有下一时刻,如有则返回步

上述步骤循环往复,直至1天24h充电决策

完成。

值得注意的是,断续充电会增加日充电次

数,对电池寿命产生影响,为此本文以锂电池电

动汽车为研究对象。根据文献[18],锂电池对充电

具有无记忆性优点,间歇性充电对其造成的影响

可以忽略不计。而对其它类型电动汽车,为限制

断续充电对电池造成的影响,可在目标函数计及

电池损耗。

3.1

3仿真验证

仿真网络

为验证本文所提基于逆变器无功能力的电

动汽车有序充电控制的可行性与有效性,基于某

真实配电网进行仿真分析

[21]

图5为某真实配电网415/240V101节点测试

网络示意图。

图5某真实配电网415/240V101节点测试网络

Fig.5415/240V101nodes

图5中,

real

power

415/240

distribution

test

V低

network

networkofone

压配网由容量为

200

供应,

kV·A

共有

、电压等级为

101个节点与

22

77

kV/415

家用户,

V的配电变压器

且各用户均装

有智能电表(数据采集频率15min每次)。其中

光伏接入情况与典型功率曲线分别如表

51家用户单相接入,34家用户装有单相屋顶光伏,

1和图6

所示。由于本文基于不平衡网络模型,故图5中位

置由节点和相位共同表征,如6B代表位于6节点

B相的单相节点,2代表位于2节点的三相节点。

陈璐,等:三相不平衡配网下电动汽车有序充电控制策略

表1仿真网络用户及光伏接入情况

Tab.1LoadandPVconnectionsinthetestnetwork

用户数

PV

数量

并网PV并网容量PV

渗透

/%

A

B

13

1121.31

kW

P/

三相

C

18

2016

713.07

10.70

6.50

29.43

14.70

总计

26

77

3463.81

31.90

图6仿真网络三相日负荷曲线与光伏出力情况

3.2

Fig.6

仿真设置

DailyloadandPVprofilesofthesimulatednetwork

根据市面电动汽车典型参数,设定电动汽车

容量26kW·h,恒定充电功率2kW。24h仿真时

间窗口选为早晨6:00至第二天6:00。此外,光

伏仅作为功率注入出现,本文不涉及光伏出力的

控制,并做如下假设:

电的同时向电网提供

1)电动汽车为2kW

2kvar

恒功率单相充电,

无功注入,上述功率

且充

均满足逆变器容量限制。

车平均分布于

2)电动汽车渗透率设为

A,B,C三相,图

30%

5中粗字体为电动

,共36辆电动汽

汽车所在节点(三相节点处的电动汽车平均分布

在三相)。

3)对应平时、峰时和谷时,采用澳大利亚真

电气传动2022年第52卷第11期

实配网所在电网的分时电价

[23]

,如表2所示。

表2配电网分时电价

Tab.2Distributiontime-of-usetariff

时段电价/[cent·(kW·h)

-1

17

6

00~21

00~17

:0020.08

]

21:00~6:

00

00

30.64

10.86

本文设置三种仿真对比案例。其中,案例1

为电动汽车无序充电控制,即电动汽车到家便充

电,不考虑负荷峰谷情况;案例2为不计及逆变器

无功能力的电动汽车有序充电控制,即根据本文

提出的有序充电控制方法仅进行有功充电管理;

案例3为计及逆变器无功能力的电动汽车有序充

电控制,即在案例2的基础上考虑逆变器的无功

注入。

3.3仿真结果分析

鉴于本文所定义充电优化控制模型主要涉

及经济性和电网运行水平,故此处对比分析也

围绕这两个方面展开。其中经济性如式(7)所

示,主要含用户有功充电成本、无功注入收益和

网络有功/无功损耗成本;电网运行水平如式

16)、式(17)所示,含电压幅值偏移和电压不平

衡度。在电压幅值对比分析时,由于文章篇幅

限制,仅选取了负荷和光伏接入最多的C相进行

展示。

果如表

3.2

3

节设置的三种方案的经济性方面对比结

和图7所示。

表3三种方案的经济性比较($)

Tab.3Economiccomparisonofthreecases($)

案例充电成本无功收益

功率损耗成本总成本

1

2

61.70

17.43

3

47.73

47.54

4.75

13.26

/11.1890.31

11.55

/

/

8.26

7.05

69.52

61.39

图7三种案例24h有功网损曲线图

Fig.7Activenetworklossofthreecasesover24hours

47

电气传动2022年第52卷第11期

由表3可知,在案例1电动汽车无序充电控

制情况下,多数用户会在晚上下班回家后(峰

时)进行充电,导致负荷峰值加重并产生高昂的

充电成本61.70$和有功/无功损耗成本17.43/

11.18

例2进行电动汽车有序充电控制,

$,累计总成本90.31$。为

由于所提策略

此采用了案

对充电负荷进行了优化平移,在兼顾用户需求

的前提下起到了削峰填谷的作用,此时总体费

用降为了69.52$,其中用户充电成本和有功/无

功损耗成本分别降为47.73$,13.26/8.26$,总体

降幅为23.02%。

值得注意的是,如图7所示,有序充电虽降低

了峰时负荷但同时加重了谷时负荷并导致谷时

网损增加,这是由于案例2实现的仅是充电负荷

的平移并未消除。同时案例3与案例2通过优化

使得电动汽车避开了峰时充电,这也是两者峰时

网损相同的原因。为了缓解上述问题,在案例2

的基础上提出了计及逆变器无功能力的有序充

电控制,即案例3。由图7可知,通过电动汽车逆

变器的无功注入,可有效缓解有功充电负荷导致

的谷时电压下降和网损上升的问题,其中用户充

电成本与案例2大致相同,有功/无功损耗成本降

为11.55/7.05$,考虑无功注入的收益为4.75$。

总体而言,案例3的总成本较案例1降低了

11.69%

32.02%

,为61.39$,而相比于案例2则下降了

本文对于电压偏移量的定义为96个时间段

各相电压减去额定电压后的绝对值之和的平均

值,即平均每个时刻的电压偏移。

图8~图10分别为案例1~案例3中配电网C

相电压仿真结果。图11~图13分别为案例1~案

例3中配电网VUF仿真结果。图14为案例1~案

例3电网运行水平方面仿真对比结果图。

图8案例1配电网C相电压

48

Fig.8C-phasevoltageofdistributionnetworkincase1

陈璐,等:三相不平衡配网下电动汽车有序充电控制策略

图9案例2配电网C相电压

Fig.9C-phasevoltageofdistributionnetworkincase2

图10案例3配电网C相电压

Fig.10C-phasevoltageofdistributionnetworkincase3

图11案例1配电网VUF

Fig.11VUFofdistributionnetworkincase1

图12案例2配电网VUF

Fig.12VUFofdistributionnetworkincase2

陈璐,等:三相不平衡配网下电动汽车有序充电控制策略

图13案例3配电网VUF

Fig.13VUFofdistributionnetworkincase3

图14三种案例电网运行水平对比

Fig.14

由图14

Comparison

可知,在案例

ofgridoperation

1无序充电情况下,

levelsinthreecases

压下降和三相不平衡严重,电压偏移量为1224V,

电压最小值为218.64V(即电压偏移率8.90%),

超出了式(17)给定的6%约束范围;电压不平衡

系数最大值为2.46%,也超过了式(16)给定的2%

约束。在案例2有序充电控制情况下,电压偏移

量减少为1099V,电压最小值上升为223.53V

6.86%,但仍越限);电压不平衡系数最大值

下降至1.92%,满足给定约束;而案例3在引入电

动汽车逆变器无功控制后,网络运行水平得到明

显提升,电压偏移量下降至951V(相比案例2降

幅148V),电压最小值上升为226.10V(即

5.79%

不平衡系数也进一步下降至

),满足了给定6%的边界约束,

1.44%。

且最大电压

通过经济性可以看出,用户充电成本在总成

本中的比例最高,对电动汽车充电序列决策起

到了较大影响。案例2和案例3更倾向于在低

电价时进行充电以减少有功充电的成本,有功/

电气传动2022年第52卷第11期

无功损耗成本通过充电序列优化和无功补偿均

不同程度降低。同时,采用本文所提电动汽车

有序充电控制,电网运行水平也得到了显著提

升,对提升网络负荷容量及其对光伏的消纳能

力具有一定帮助。

4结论

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逆变器无功能力的新

型不平衡主动配电网电动汽车有序充电控制

方法。

首先基于三相不平衡配电网模型并考虑分

时电价的影响,建立了含网络有功/无功损耗成

本、用户充电成本及无功注入收益的多目标优化

充电模型,并采用离散粒子群优化算法和直接潮

流算法进行联合求解;接着基于充电紧迫度概念

并综合考虑电网运行要求和用户充电需求,提出

了一种计及逆变器无功能力的电动汽车有序充

电策略;最后通过对某真实配电网进行24h仿真

分析验证。

仿真结果表明:本文所提基于逆变器无功能

力的不平衡主动配电网电动汽车有序充电控制

方法是可行且有效的。所提方法能充分兼顾电

网和用户需求,降低有功无功网损和用户充电成

本,并为参与用户带来经济收益;同时利用逆变

器闲置容量为电网提供无功支持,降低了充电负

荷的不利影响,提升了网络负荷容量及对可再生

能源的消纳能力。

参考文献

[1]胡泽春,

用[J].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宋永华,徐智威,等

2012

.电动汽车接入电网的影响与利

,32(4):1-10.

Hu

lization

Zechun

of

electric

SongYonghua

vehicles

,Xu

integration

Zhiwei,sanduti‐

ProceedingsoftheCSEE,2012,32(4):1-10.

intopowersystems[J].

[2]

术,

高赐威,

2011,

张亮

35(2

.

电动汽车充电对电网影响的综述

:127-131.

[J].电网技

Gao

hicle

Ciwei

charging

,yofinfluenceofelectricsve‐

2011,35(2):127-131.

onpowergrid[J].PowerSystemTechnology,

[3]王毅,

入控制策略

王飞宏,

[J].

侯兴哲,

电力系统自动化,

等.住宅区电动汽车充电负荷随机接

2018,42(20):59-64.

Wang

control

Yi

residential

strategy

,WangFeihong,HouXingzhe,access

area[J].

ofcharging

Automation

forhousehold

ofElectric

electric

Power

vehicle

Systems

in

2018,42(20):59-64.

[4]齐先军,李冬伟,纪姝彦.采用功率限制的住宅区电动汽车

49

(即

电气传动2022年第52卷第11期

有序充电控制策略[J].电网技术,2016,40(12):3715-3721.

Qi

control

Xianjun,LiDongwei,

limitation[J].

strategyfor

Power

electric

Ji

System

vehicles

Shuyan.

Technology

in

Acoordinated

residential

,2016,

area

charging

40(12

with

3715-3721.

power):

[5]师瑞峰,

有序充电策略

梁子航,

[J].

马源

电力系统自动化,

.基于TOPSIS方法的居民区电动汽车

2018,42(21):141-150,

219.

Shi

orderly

Ruifeng,LiangZihang

area[J].Automation

chargingstratrgy

Electric

for

,Ma

Power

electric

Yuan.

Systems

vehicles

TOPSISmethod

,2018

in

based

residential

141-150,219.

of42(21):

[6]苏粟,

车有序充电策略

刘紫琦,王世丹,

[J].电力自动化设备,

等.基于用户驾驶行为特性的电动汽

2018,32(11):11-15.

Su

ofelectric

Li,Liu

vehicles

Ziqi,Wang

based

Shidan

onusers

,etal

driving

.Ordered

behavior[J].

chargingstrategy

PowerAutomationEquipment,2018.32(11):11-15.

Electric

[7]

[J].

王姝凝,

电力系统自动化,

杨少兵.居民小区电动汽车充电负荷有序控制策略

Wang

2016,40(4):71-77.

strategy

Shuning,inatedchargingcontrol

Automation

forelectric

of

vehicles

ElectricPower

charging

Systems

load

,2016

inresidential

71-77.

area[J].,40(4):

[8]Yan

duction

Q,Zhang

foranEV

B,

charging

Kezunovic

station

zedoperationalcostre‐

gystorageandPVgeneration[J].IEEE

integrated

Transactions

withbattery

onSmart

ener‐

[9]杨晓东,

Grid,2019

张有兵,

,10(2)

任帅杰,

:2096-2106.

网中的电动汽车优化调度方法

等.含高渗透率光伏发电并网型微

[J].电力系统自动化,2016,

40

Yang

(18):15-23.

scheduling

Xiaodong

scheme

,Zhang

ofelectric

Youbing

vehicles

,RenShuaijie

ingrid

-connected

l

crogrid

mi‐

[10]

of

Zeraati

Electric

with

cooperative

M,

Power

highpenetration

Golshan

Systems

controlof

M

PEV

E

H

2016

photovoltaicpower[J].Automation

battery

Guerrero

,40(18):15-23.

and

J

PV

M.

active

Aconsensus

powercurtail‐

-based

ment

Transactions

forvoltage

onSmart

regulation

Grid,

in

2019

distribution

,10(1):

networks[J].IEEE

[11]Restrepo

abidirectional

M,Morris

smart

J,Kazerani

charger

M,ng

670-680.

of

andtesting

on

for

Smart

distribution

Grid,

system

2017,

EV

9(

inte‐

152-162.

gration[J].IEEETransactions1):

[12]田立亭,

模方法[J].

史双龙,

电网技术,

贾卓

2010

.电动汽车充电功率需求的统计学建

,34(11):126-130.

TianLiting,ShiShuanglong,sticalmodelfor

50

陈璐,等:三相不平衡配网下电动汽车有序充电控制策略

charging

126-130.

powerdemandofelectricvehicles,2010,34(11):

[13]Federal

tion

rtment

[14]

pub/.

[EB/OL].2009[2020-08-08].http://.

oftransporta‐

gov/2009/

张良,

站内有序充电策略

严正,冯冬涵

[J].

.采用两阶段优化模型的电动汽车充电

电网技术,2014,38(4):967-973.

Zhang

model

Liang

based

,Yan

coordinated

Zheng,Feng

charging

for

-stageoptimization

PowerSystemTechnology,2014,38(4):

EV

967-973.

chargingstation[J].

[15]

气传动,

杨羊,马玉秋

2019,

.

49

电动汽车智能充电系统控制策略研究

(12):64-70.

[J].电

Yang

vehicle

Yang

intelligent

,MaYuqiu.

charging

Research

system[J].

oncontrol

Electric

strategy

Drive,

of

2019

electric

(12):64-70.

,49

[16]Hasanpour

strained

market

134.

power[J].

active

S,Ghazi

and

Electrical

reactive

R,Javidi

Engineering

power

M

pricing

e

,2013

considering

security

,95(2)

reactive

con‐

:127-

[17]Pillay

IEEEPower

P,Manyage

Engineering

M.

Review

Definitions

,2001

of

voltage

5(5):50-51.

unbalance[J].

[18]Bollen

Engineering

MHJ.

Review

Definitions

,2002

of

,5(

voltage

11):49-50.

unbalance[J].IEEEPower

[19]Association

patibility(EMC

JS

.

-

AS61000.3.100

limits-

—omagneticcom‐

[20]

tricity

Kennedy

systems[S].

ticle

J,Eberhart

Australian

steady

RC.A

Standard

statevoltage

discrete

binary

2011.

limitsinpublicelec‐

version

on

tics

Systems

swarm

andSimulation.

algorithm[C]//1997

Man,

IEEE

andCybernetics.

IEEEInternational

,1997.

Computational

Conference

ofthepar‐

Cyberne-

[21]Rameshkumar

Discreteparticle

K,

swarm

Suresh

optimization

RK,Mohanasundaram

(DPSO)algorithm

KM,

for

et

per‐

al.

mutation

tureNotes

flowshop

inComputer

scheduling

Science,

to

2005

minimize

,3612

makespan[J].

Lec‐

[22]Teng

solutions

JH.

[J].

Adirect

IEEE

approach

Transactions

for

on

distribution

PowerDelivery

system

572-5811.

load

2003

flow

(3):882-887.

,18

[23]Su

power

X,Masoum

mance

control

ofunbalanced

and

MA

real

S,Wolfs

four

power

P

-wire

curtailment

lPV

LVdistribution

to

inverter

improve

reactive

networks[J].

perfor‐

IEEE

977.

TransactionsonSustainableEnergy,2014,5(3):967-

收稿日期:2020-08-08

修改稿日期:2020-09-20

更多推荐

充电,电动汽车,有序,电网,用户,优化,负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