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3月30日发(作者:二手车直卖网买车)
维普资讯
Chinese Journal of Coal Industry MedicineVi.,a ̄h 2002.W 5,No 3
文章编号1007—9564[2OO2l 03—0264—02
丙种球蛋白静脉滴注治疗川崎病并发
冠状动脉病变的临床分析
274014山东省菏泽市牡丹区中心医院儿科
中圈分类号R597 文截标识码B
刘学峰张翠兰
低电压2例,心室增大2倒,Q—T间期延长3倒
1 4心脏x线检查两组病例各有2例心脏轻度增大。
川崎病(kawasaki disease)又称皮肤粘膜淋巴结综台征
(Muco—cutanec ̄s Lymph node Syndrome MCLS),是一种病因
尚未明确的小儿急性垒身血管必性疾病,其临床主要特点为
发热、皮疹、手足红斑和硬性水肿、球纬膜充血、口腔粘膜充
血、舌乳头增生和颈部淋巴结肿大,可致儿童冠状动脉损害。
近年来,诊断病倒不断增多,日益受到人们重视。但目前尚无
特效治疗方法,为防止或减少心血管并发症的发生,我科对诊
1 5心脏彩色多蔷勒(2一DE)检查观察组冠状动酥>
3ram10例,其中左冠状动脉扩张7例.右冠状动脉扩张3倒,
左冠状动脉瘤1倒(7~8ram),右冠状动脉瘤1倒(5~6ram)。
对照组冠状动脉扩张8例,其中左冠状动脉扩张6例,右冠状
动脉扩张2例,左冠状动脉瘤2例(4rnm1倒、5ram1倒)
1 6实验室检查观察组血WBC>12 0×10 门 13例,卜Ib
<110g/1 12例,PLT>300×10 /1 12例,ESR>25ram/h 13
例,CRP(+)4例。对照组WBC>12 0×10 ,1 14倒.卜Ib<
llOg/l 10例,PI >300 x1 /L 1O例,ESR>25mm/h 12
断为川崎病并发冠状动脉病变患儿采用静滴丙种球蛋白
(WIG)治疗.进行观察研究,以探试其l临床疗效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1990年1月一1997年12月诊断MCLS 60
倒.均符合日本MCLS研究会诊断标准uj,其中对并发心血
管临床表现32例重点观察,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l6例,男9
例,女7倒,年龄<1岁2例,1~岁6例,4~7岁8例;住院时
平均病程(6.5±1 4)d 对照组16倒,男10例,女6倒,<1
岁3例,1~岁4倒,4~7岁9倒;住院时平均病程(6.5±1 3)
d
倒,CRP(+)3例。两组病例ASO均正常。两组临床资料经
统计学处理差异均无显著性(尸>0 05)
2治疗方法与结果
2,1诒疗方法观察组使用IV1G 400mg/(kg?d)静滴 (先
甩注射用水5ml完全溶解干糟,再甩50g/[ 葡萄糖稀释到
3%~5%的浓度,开始以4—6滴/rain滴速滴^,10~15min
后若无不良反应,逐渐加快滴速,以0 fi~1 Oral/min于1~
2h滴完),连用5d,同时服用阿斯匹林50mg/(I‘g?d),分3次
IZl服,热退后减至5rag/(I‘g-d),1/d口服。对照组单用阿斯
1.2心脏听诊异常观察组9倒,其中第一心音低钝3例,
奔马律1例,心尖区收缩期杂音2~3/6级5倒 对照组8
匹林50rag/(1‘g?d).热退后减至5rag/(kg?d)。治疗前后行心
脏彩色多普勒检查,观察冠状动脉病变变化、心血管表现及辅
助检查恢复正常时间。统计结果采用 检验、 检验。
2,2治疗结果
倒.第一心音低钝4倒、奔马律1倒,心尖区收缩期杂音
2/6—3/6级3例。
1.3心电图变化两组病例均有心电图异常,观察组心律不
齐3倒.ST—T段改变8例,低电压1例,心室增大1例,Q—
T问期延长3例。对照组心律不齐2倒,ST—T段改变7例,
2.2.1临床观察指标恢复正常时间对比见表1
表1临床观察指标恢复正常射阃对比{三± ,d
注 各 观察指标观察组与对j!}【蛆比较,P均<o Ol
2 2 2治疗前后2一DE冠状动脉病变变化治疗前观察组
访观察,观察组平均(15 2±6 9)十月,未发现冠状动脉扩张
冠状动脉直径>3ram者10例 其中左冠状动脉瘤样扩张1
现象。对照组(i5 5±6.8)个月,除2倒原左冠状动脉瘤患儿
倒、直径7~8ram,右冠状动脉瘤样扩张1例,直径5ram。常 无变化外,1倒治疗前左冠状动脉直径>3ram者呈瘤样扩张,
规组冠状动脉直径>3tara 8例。其中2倒左冠状动脉呈瘤样
直径4~5ram。
扩张,直径分别为4mm、5ram各1倒。治疗1周后复查,观察
3讨论
组轻度扩张者恢复正常,左冠状动脉瘤样扩张者缩小至5mm,
川崎病病因未明,但目前研究认为其发病和立克次体、病
右冠状动脉瘤样扩张者缩小至4ram。对照组轻度扩张有2倒
毒及口溶血性链球菌感染有关,是一种病原微生物毒素刺激
恢复正常,4例无变化,2例左冠状动脉瘤样扩张亦无变化。2
机体免疫系统产生的超抗原免疫反应性疾病 由于心血管系
个月、6十月分别复查.观察组冠状动脉直径恢复至3ram 对
统广泛受累,尤其是冠状动昧受累较为严重.其损害主要是冠
照组4倒轻度扩张及2侧左冠状动脉瘤样扩张均无变化。随
状动脉扩张、冠状动脉瘤和血栓形成,致使心脏的传导系统和
维普资讯
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2002年3月第5卷第3期
265
心肌发生病变.产生一系列临床表现。造成患者死亡的主要 生性生长因子和减少内皮细胞凋亡,从而促进了冠状动脉病
原因是冠状动脉瘤破裂引起的猝死。本组病例研究提示,使 变或冠状动脉瘤的修复。
用IVIG治疗MC[ S并发冠状动脉病变,其心血管表现比单纯 4参考文献
使用阿斯匹林消失快.其辅助检查指标恢复正常的时间比单
用阿斯匹林明显缩短(尸<0 01),对冠状动脉扩张或已形成的
冠状动脉瘤有促进修复的作用。王宏伟等’ 研究认为单核细
胞表达血小板衍生性生长因子增多及单核细胞舟导的内皮细
[1】王令倪皮肤粘膜淋巴结综合征见:宋名通.主编儿科学第
2板北京:^民卫生出版社.】985 310
【2】罗鹏飞.川崎病几个问题的探讨实用儿科临床杂志.1993,8
(3):141
胞凋亡.可能参与了川崎病患儿冠状动脉并发症的形成;[VIG
能显著抑制MCI S患儿血清所诱导的单核细胞表达血小板衍
文章组号1007—9564【2002103—0265—01
[3 J王宏伟.程佩萱.王华.丙种球蛋白防治川崎病并发冠壮动脉
病韭的机理探讨中华儿科杂志,1998.36(6):350
[2∞l—lO—l5收稿2o01—12—29修回】
纳洛酮在新生儿窒息中的应用
211100 江苏省南京市讧宁区人民医院黄朝霞
中圈分类号R722 12 文献标识码B
2)用药后Apgar评分在5rain、10rain观察组均高于对照
组,差异有高度显著性(P<0.01).见表2。
新生儿窒息是胎儿在子宫内缺氧及酸中毒的继续,以出
生时呼吸及循环功能不垒为主要表现的综合征,是造成新生
儿死亡及小儿智力障碍的主要原因。我院用阿片受体拮抗剂
{冉洛酮治疗新生儿窒息.取得显著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 1一般资料选白产科住院分娩的窒息新生儿,其中男
34倒,女26例,孕37~周47倒,40~4l周13例,出生体重
2 500--3 950g 54例.≥4 000g 6例,所有病例在出生前均未
行特殊处理.出生时Apga ̄评分1mIn均<7分.随机分为观
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O例.其孕周、体重、Apgar评分等差异
无显著性(P>0 05)。
1.2方法两组胎儿娩出后立即清理呼吸道、断脐、保暖、吸
氧、改善通气、纠酸。观察组用纳洛酮0.4mg加0 9%NS 2ml
经脐静脉推人。对照组用氨茶碱5rag/kg肌注,待出现自主呼
吸、皮肤红润及哭声时,给予青霉素20万u及VK 10rag肌
注,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的生命体征、艋床表现及Apgar评分。
2结果
3)纳格酮束见副反应。
3讨论
新生儿窒息是产科常见的新生儿危象,由于低氧、高碳酸
血症.首先累及呼吸、循环系统,机体血液重新分布,随着窒息
的持续,心脑血流逐渐下降,不能维持正常的血压和心率…。
由于患儿颅内缺血、缺氧。则引起细胞膜通透性增加,钙泵失
灵,导致钙离子通透性改变.钙离子平衡失调。这就是造成脑
损害的主要原因 】。而脑损害时问过长,程度过探。则不可逆
影响到新生儿的智力发育,甚至造成新生儿死亡。窒息时犬
量的p一内啡肽释放人血,困p~内啡肽对呼吸有抑制怍用。
故p一内啡肽含量越高。窒息儿呼吸抑制越重.Apgar评分越
低。
纳洛酮为特异性阿片受体拈抗剂。其与吗啡受体亲和力
比口一内啡肽或吗啡大,从而阻断后两者作用.可解除9一内
啡肽对呼吸的抑制作用。缓解中枢性呼衰 J。纳洛酮并可直
接作用于神经细胞,稳定细胞膜对钙离子的通透性,而改善颅
内缺氧状态。观察组治疗后临床表现恢复至正常的时问较对
1)观察组用药后新生儿皮肤迅速转红、哭声响亮,同时伴
均匀自主呼吸,心跳、反射及肌张力也明显改善.较对照组恢
复至正常时间明显缩短,差异有显著性(P<0.05)。见表1。
表1两组治疗前后临床表现e;± .mJn】
照组明显缩短(P<0 05)。Apgar评分5rain、10rain评分数迅
速上升(P<0.01)。
综上所述,纳洛酮对新生儿窒息抢救疗效显著,它能迅速
改善因缺血缺氧体内口一内啡肽增多引起的呼吸抑制、窒息、
高碳酸血症、心动过缓等一系列症状,提高新生儿存活率,减
少儿童智力障碍的发生。并且无副作用及毒性.适于临床应
用。
洼:观寨组与对照组比较.*P均(o 05
4参考文献
[1]黄禧琨新生儿疾病学北京一^民卫生出版社,1989 95
[2]虞人杰.新生儿饿血饿氧性掂病发病机制及治疗新进展临床
儿科杂志,1990,1l(1):3
[3] 曹蕾内源性阿片样物质在围产期窒息中的作用及其与脑损
伤的关系中国实用儿科杂志,1994,9(2):96
[2OOl一09—13收稿。001—11--29修回]
表2两组Apgar评分比较
更多推荐
观察,新生儿,治疗,窒息,临床,病变,呼吸,川崎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