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月17日发(作者:阿斯顿马丁女武神)

读书有感

浅析长篇小说《堂吉诃德》的艺术特点

任瑞羾

《堂吉诃德》是西班牙文艺复兴时期最杰出的现实主义作家塞万提斯的代表作。西班牙人民把《堂吉诃德》视为自己民族的骄傲。《堂吉诃德》的出世不仅摧毁了在西班牙风行一时的荒诞的骑士小说,而且为欧洲近代现实主义长篇小说奠定了基础。塞万提斯创作《堂吉诃德》的意图是讽刺当时广泛流行于西班牙和欧洲的骑士小说。《堂吉诃德》对骑士小说极尽讽刺嘲笑之能事,自《堂吉诃德》出版后,西班牙的骑士小说从此绝迹。但是,《堂吉诃德》的成就和意义远不止于此。

骑士制度是西欧中世纪贵族当中通行的一种武装制度。它发生在西欧封建制度刚刚进入全盛时期的十一世纪。到十五世纪,骑士已发展成为封建领主的武装奴仆,是维护封建地主利益的武装。当时风行的骑士小说,反映的是骑士阶级的生活理想。小说里充满魔法巨人和战争,它的内容是封建而荒诞的。情节是离奇而不可信的。它宣扬信奉上帝,忠于君主,忠于他所崇拜的贵夫人。它宣扬封建道德和等级观念,为了追求骑士荣誉,任何险阻都不放在眼里,甚至可以凭一把又钝又锈的短剑敢于向非洲雄狮挑战。

塞万提斯在描述堂吉诃德游侠的经历和遭遇中,既全面详尽而又生动形象地描绘了十六、十七世纪西班牙社会的广阔图景。全书出现的人物将近七百人,有公爵、地主、僧侣、牧师,有手工业者、农民、士兵,有禁卒、狱犯??,不同阶级、不同类型的人物无所不有。西班牙的平原、山谷、河流、乡村、城镇??,一一生动地展现在读者眼前。小说无情地讽刺和有力地抨击了阻碍当时西班牙社会前进的中世纪的封建残余,暴露了封建专制制度的黑暗腐败和教会的残酷统治,表现了对人民困苦处境的同情,表达了文艺复兴时期具有进步意义的人文主义思想。

塞万提斯在文章中大量采用讽刺手法,集讽刺、嘲笑于一体,行文挥洒自如,趣味横生,引人入胜。比如在描写堂吉诃德洗擦修补他那套甲胄时,着重写他洗擦修补的甲胄是“发霉生锈”的,是他“高高祖留下来”的,是残缺不全的,尽管“用厚纸板”和“铁条”修补也无济于事,这分明是在讽刺嘲笑骑士制度是“发霉生锈”早已过时的历史陈迹,这分明是在讽刺嘲笑那种妄图挽救骑士制度徒劳的努力。接着堂吉诃德

替他那匹骨瘦如柴的马取了个洛西南特的名字。骑士小说中的骑士,都是骑着骏马,神气活现的。堂吉诃德是个破了产的穷乡绅,他没有骏马,只有一匹皮包骨头、毛病百出的瘦马。但是,尽管如此,堂吉诃德却把这匹马当作了不得的千里马,认为亚历山大和熙德所骑的骏马都不如它。为了替这匹马取个名字,堂吉诃德苦思冥想,最后决定叫洛西南特。堂吉诃德认为,这个名字既堂皇又响亮,同时又可以表示这匹马虽然从前是匹驽马,但它的主人成了游侠骑士后,它就是一匹名列前茅、希世难得的千里马了。作者写他的这种考虑,是多么有趣的讽刺啊!

再接下去作者写堂吉诃德给自己取了个名字。堂吉诃德原名吉哈达,这个名字不符合游侠骑士身分相称的名字。为了替自己取个名字,他整整想了八天——比替他的马取名字多花了一倍时间——最后决定自称堂吉诃德。吉诃德和吉哈达声音相近。取上这样一个名字,即跟原名字相仿佛,又带有骑士意味,这大概就是他取名堂吉诃德的原因吧!但是,单取名堂吉诃德还不够,他想到西班牙骑士小说的鼻祖《阿马狄斯·台·高卢》中所写的骑士阿马狄斯为了为国争光,把国名附加在姓上,自称阿马狄斯·台·高卢。于是,他就仿照那位勇士的办法,自称堂吉诃德·台·拉曼却。他觉得这样可以标明自己的籍贯,而且以地名为姓,可以替本乡增光。堂吉诃德整整花了八天的时间才给自己取了这个名字,在取名字的时候,也要亦趋地学习那使他神魂颠倒的骑士小说上的办法,寥寥几笔,把堂吉诃德完全失掉理性后一心要做游侠骑士的疯颠情状生动地描绘了出来。作者故意模仿骑士小说中的装腔作势的语调和堂吉诃德的实际情况对比,构成极不协调的对照,作者既讽刺了荒诞骑士小说,又对堂吉诃德的以幻想代替现实的做法进行了嘲笑。

塞万提斯以讽刺夸张的艺术手法,巧妙地把堂吉诃德的荒诞离奇的幻想与苦难中的十六世纪末至十七世纪初的西班牙现实结合起来,以史诗般的规模,描绘了这个时代的广阔的社会画面。例如,书中“平原上的三、四十架像巨人一样高大的风车”的描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西班牙农村的面貌;以风车为动力,反映了西班牙的生产还处于中世纪水平,远远落后于西欧各国。作者塑造人物也是虚实结合,堂吉诃德的骑士漫游思想在当时的一些穷乡绅中是很有代表性的,是有生活基础的。堂吉诃德的离奇幻想,也是由于读荒诞的骑士小说中毒太深而引起的一种精神病态。作者从生活中观察到这种现象,以讽刺夸张的艺术手法加以集中概括塑造。堂吉诃德的荒诞行径是由他的离奇幻想引起的,作者通过

这个人物将犀利的讽刺笔锋指向黑暗腐朽的社会,指向骑士小说。同时,也是对堂吉诃德的脱离实际,以幻想代替现实,恢复历史陈迹的主观幻想的一种嘲笑,读者在笑声中否定了骑士小说,也否定了堂吉诃德的愚蠢可笑的做法,这正是作者要达到的目的。

讽刺与夸张是《堂吉诃德》写作艺术的显著特色,塞万提斯是运用这种艺术手法的大师。模仿骑士小说中所写的骑士行为和骑士“行话”,来讽刺嘲笑骑士小说以及当时残存的骑士制度,特别是讽刺嘲笑那种妄图用骑士打抱不平的方式来改造社会的空想,这是《堂吉诃德》运用讽刺艺术的主要目的。正是这种讽刺手法的运用,通过堂吉诃德做游侠骑士周游天下的形式,作者在广阔的背景上描绘了西班牙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收到了“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的讽刺效果。

讽刺需要夸张,在《堂吉诃德》中夸张手法的运用贯穿全书。塞万提斯运用夸张的手法刻画堂吉诃德,诚如高尔基所说,“并不是‘幻想的果实’,而是对事实的夸张,是完全合乎规律而且必要的诗的夸张。”这种夸张不仅毫不损害堂吉诃德这个人物的真实性,而且更概括、更集中地显现了人物的本质,使得这个人物形象得到了更突出、更鲜明、更生动的表现,堂吉诃德把风车当作凶恶的巨人同它进行搏斗的故事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

贵州省贵阳市青云路282号(550002)

更多推荐

堂吉诃德,骑士,讽刺,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