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2月1日发(作者:五菱之光2020新款图片)
石油危机对中国石油贸易的战略启示
国际石油价格飞涨使新一轮石油危机凸现。在这个大背景下,本文具体分
析了中国石油贸易存在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标签: 石油危机 石油贸易 石油安全
一、新一轮石油危机凸现
2001年以来,由于各国纷纷出台宽松的经济政策刺激本国经济,全球经济
开始复苏。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原油需求量增加,使得石油价格总体上呈现着
上升的趋势,并在2008年1月2日突破了100美元/桶年均价格。到目前,平均
油价一直100美元/桶以上。油价的持续高位运行已预示着新一轮石油危机的到
来。
二、中国石油贸易存在的问题
1.油价高涨,外汇开支增加。世界原油价格蹿升,增加了中国石油贸易中的
外汇支出,进一步加剧了中国外汇平衡压力。当进口达到1.5亿吨时(IEA预测
中国2015年进口量),中国需要多支付11亿美元。同时油价上涨也加大了国内
企业生产成本,压缩了企业利润空间,带动国内相关产业的产品价格上扬,形成
新的涨价因素,加剧了潜在的通货膨胀压力,增加了居民消费支出。
2.运输方式、线路单一,隐患重重。目前,我国原油进口90%是通过海上运
输,只有少量原油通过满洲里、二连、阿拉山口等铁路运输,而管道运输尚未形
成规模,海路运输路线85%以上要经过波斯湾(霍尔木兹海峡)——印度洋——马
六甲海峡——南中国海——台湾海峡航线。在这条线路上,日本、美国、南海诸
国都虎视眈眈,想控制通道,以军事力量掠夺石油资源。运输方式、路线的单一
使得我国的石油运输安全处于极为不利的局面。
3.国家间石油贸易摩擦不断。中国是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石油消费国,两国
石油从中东、非洲进口的数量都很多,来源高度重叠,竞争激烈。美国凭借军事、
政治力量钳制中国石油资源的获取。不断向油气资源丰富的中亚地区渗透,通过
控股及参股等形式,竭力插手哈萨克斯坦和土库曼斯坦同我国的油气投资及合作
项目。中日两国能源对外依存度相似,主要进口油气资源同源,再加上地缘政治
因素,两国的石油贸易竞争不可避免。日本通过各种手段对中俄输油管道项目施
加影响,阻碍中俄能源合作的顺利进行。我国利用国际石油资源的环境并不理想,
石油贸易中存在巨大经济、政治风险。
4.石油企业国际竞争力不强。国际石油公司纷纷采取兼并与收购的方式占据
市场,提高竞争力。如埃克森美孚通过并购提升市场价值。同时,世界石油工业
的科技进步也日新月异。相比之下,我国石油企业在市场化程度、规模、高新技
术、资源储量等方面存在着差距。同时,政治上的阻力、自身缺乏商业经验和谈
更多推荐
中国石油今晚12点要涨价吗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