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2月15日发(作者:新款伊兰特油耗)

第4课 希腊城邦和亚历山大帝国

一、选择题

1.下表所示内容体现了古代希腊城邦的特点是( )

城邦 面积(平方千米) 人口(万)

雅典 约30

2 500

斯巴达 约40

8 400

A.等级森严 B.“小国寡民”

C.自给自足 D.军事独裁

2.古代文明深受自然环境的影响。以下四个古代文明中,自然环境明显不同于其他三个的是( )

A.古埃及文明 B.古代印度文明

C.古希腊文明 D.古中国文明

3.穿越沧桑岁月,遗址承载着厚重的历史。右图是某地区古代公民大会的会场和演讲台遗址,考察此地有助于我们了解( )

A.古代埃及的君主专制

B.古巴比伦的法律审判

C.古代印度的等级制度

D.古代雅典的民主政治

4.公民大会每年召开40次,其中10次“主要会议”有一项固定议题:审查在任公职人员的表现,就其去留问题进行表决。材料中“进行表决”的人应是雅典的( )

A.所有居民 B.成年男性公民

C.外邦人 D.广大妇女

5.漫画是人们喜闻乐见的一种艺术表现形式。右边这幅漫画反映的历史是( )

A.雅典民主政治的实质

B.古埃及法老至高无上的权威

C.古代印度种姓制度的特点

D.古巴比伦君主专制制度

6.古代希腊作为一个文明古国,曾经在科技、医学、哲学、文学等方面作出巨大的贡献,成为后代欧洲文明发展的源头。古希腊文化在公元前4世纪传播到了东方,也受到东方文化的渗透,这得益于( )

A.古埃及帝国 B.亚历山大帝国

C.波斯帝国 D.古罗马帝国

7.《剑桥古代史》记载:“雅典公民不仅可以享受阿提卡的橄榄油和葡萄酒,而且可以食用黑海的谷物和干鱼,可以穿波斯的拖鞋……枕迦太基的枕头。”这表明雅典( )

A.农业经济发达 B.殖民扩张频繁

C.大量种植经济作物 D.海外贸易发达

8.公元前427年,希腊小邦密提林背叛了雅典,投靠斯巴达。雅典民情激愤,公民大会迅速作出决议,将密提林成年男子全部处死,妇女儿童罚作奴隶。第二天,民众情绪趋于平静,公民大会撤销了原决议。据此可知,在古代( )

A.希腊小邦缺乏政治自主权

B.公民决定雅典城邦重大决策

C.大邦争霸阻碍了希腊统一

D.雅典公民大会有时违背民意

9.(揭阳市期末)关于古希腊的民主政治,苏格拉底说:“没有人愿意用抽签的方法雇一位舵手、建筑师、吹笛手或其他行业的人,而这类事若出错的话,危害还比在管理国家事务上出错轻得多。”这段话( )

A.认为抽签选举危害性很小

B.高度评价雅典的民主政治

C.揭示了雅典民主的弊端

D.没有人愿意通过抽签参与政治

10.(普宁市期末)“陶片放逐法”是雅典公民实行民主的一种重要方式。美国考古学家在希腊发现了刻有铁米斯托克里(公元前5世纪雅典著名政治家,史书记载他曾被陶片放逐)名字的陶片190枚,辨认字迹确定是由14人刻写。由此可以看出“陶片放逐法”( )

A.充分体现了公民的意志

B.是审判民主敌人的最佳方式

C.不能真正保障雅典的民主

D.实际上被少数人所控制

11.民主政治是近代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雅典民主政治则是人类民主政治的起源。下列有关雅典民主政治的叙述,符合史实的是( )

①伯里克利时期,雅典奴隶制民主政治达到全盛 ②亚历山大东征毁灭了雅典文明

③民主政治导致城邦的突出特点是“小国寡民” ④公民大会是雅典最高权力机构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③④

12.(河南中招)公元前4世纪,亚历山大东征,他每征服一个地方就要在当地兴建一座城市,各城市中希腊式的神庙、体育场等建筑也兼具了所征服地区的文化元素。这段话强调了( )

A.希腊文化的优越性 B.希腊文化的东方化

C.文化交流的双向性 D.东方文化的希腊化

13.假如你生活在公元前5世纪中期的雅典,你不可能看到的现象是( )

A.很多公民担任政府公职

B.公民家庭的女孩在家练习读写

C.公民家庭的男孩在学校练习乐器演奏,学习诗歌等

D.全国崇尚武力,社会如同军营

14.下列关于前5世纪后半期雅典繁荣的表述,正确的是( )

A.手工作坊中严禁奴隶劳动

B.妇女在公民大会上发表言论

C.国家大事由公民大会决定

D.外邦人担任政府公职

二、非选择题

15.(11分)政治体制改革中最重要的是有序扩大民主。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我们不模仿我们的邻人,但我们是他们的榜样。我们的政体确可以称为民主政体,因为行政权不是掌握在少数人手里,而是握在多数人手中。当法律对所有的人都一视同仁、公正地调解人们的私人争端时,民主政体的优越性也就得到确认。一个公民只要有任何长处,他就会受到提拔,担任公职,这是作为对他优点的奖赏,跟特权是两码事。贫穷也不再是障碍物,任何人都可以有益于国家。

——伯里克利在葬礼上的演说

材料二 雅典公民大会由年满20岁的全部男性公民组成,每10天在雅典卫城召开一次会议。在会上公民都可以登台演说,发表自己的意见。大会演说通常是针锋相对的激烈辩论。辩论结束后再对议案进行表决。表决用举手或投石子、贝壳、陶片等方式进行,遵照“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裁决。雅典的重大事务就是这样在公民大会上决定的。

——蒋云芳、胡长林《雅典民主政治的特征及对西方民主的影响》

材料三 这种制度的根本缺陷,在于它不要求其领导者具有任何特殊的知识,它将社会的命运委之于缺乏真知灼见的人们的手中。

——[古希腊]苏格拉底

(1)材料一表述的“民主政体”源于哪个国家(或城邦)?根据材料一指出这一制度民主性的表现(至少写出两点)。(3分)

(2)材料二中公民大会通过议案的原则是什么?概括材料二中年满20岁男性公民参与政治活动的形式(至少写出两点)。(3分)

(3)根据材料三,指出该“政治制度”的根本缺陷。该缺陷可能会导致什么危害?(3分)

(4)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雅典“民主”的认识。(2分)

第5课 罗马城邦和罗马帝国

1.孪生兄弟罗慕路斯和勒穆斯的母亲是一位国王的女儿,她的叔叔篡夺了王位,并派人把她生下的这对孪生兄弟抛入台伯河。两个孩子被冲到河岸上,一只母狼照料他们。后来,一对牧羊夫妇收养了他们。兄弟二人长大后,得知自己的身世,合力杀死篡位者,恢复了王位,建立了新城。该故事记载了有关哪一城市起源的传说 ( )

A.雅典 B.斯巴达 C.罗马 D.迦太基

( ) 2.罗马共和国建立于公元前509年,这一时间大致位于以下年代尺中的

3.罗马共和国时期没有君主,国家统治的决策权掌握在谁的手里 ( )

A.元老院 B.公民大会 C.五百人议事会 D.陪审法庭

4.罗马共和国时期,平民和贵族展开了长达两个多世纪的斗争,斗争的成就主要体现为所颁布的一系列法律。恩格斯曾评论说:“氏族贵族和平民不久便完全融化在国家中了。”这一长期斗争所取得的成就的第一步是 ( )

A.取消了贵族解释法律的权力 B.设置了两名保民官

C.颁布了《十二铜表法》 D.废除了元老院

5. 西方古典作品《阿提卡之夜》记载,“一个审判官或仲裁官,受命于出庭辩论时(审讯案件),而他被揭穿在(这个)案件中接受金钱贿赂,依据《十二铜表法》第九表第三条应被处以死刑”。关于《十二铜表法》,不能直接从上述材料中得出的是( )

A.使量刑定罪有了文字依据

B.有利于调节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秩序

C.实质是维护奴隶主的利益

D.一定程度上遏制了贵族对法律的滥用

6.右图中的十二块铜表陈列于罗马广场,详细列出了诉讼程序、所有权和债务权、宗教法等许多方面的内容。此举的历史意义主要在于 ( )

A.维护了奴隶主的利益

B.一定程度上遏制了贵族对法律的曲解和滥用

C.彻底消除了平民与贵族的矛盾

D.作为罗马的基本法,标志着罗马法制建设基本完成

7.“罗马从意大利半岛上的一个共和国转变为一个庞大的帝国,是突然而惊人的,这使人联想起亚历山大的征服。”下列对材料理解表述正确的是 ( )

A.罗马帝国与亚历山大帝国几乎同时建立

B.亚历山大征服迦太基后建立了罗马帝国

C.屋大维征服迦太基之后建立了罗马帝国

D.罗马取得布匿战争胜利后称霸西地中海

8.[汝阳县期中] 罗马共和国在扩张过程中,大量被征服地区的人被掠为奴隶,奴隶成为罗马共和国的主要生产者。哪一事件沉重打击了奴隶制度,使罗马共和国进一步衰落 ( )

A.与迦太基战争失败

B.日耳曼人入侵

C.斯巴达克起义

D.凯撒控制元老院

9.凯撒是古代罗马的军事统帅、政治家,曾集大权于一身,实行独裁统治。他在《高卢战记》中写道:“如果按照教科书的指示行动,是无法获胜的。”这表明

A.他的政策受到普遍欢迎

B.他的作战方法富有创造性

C.他是罗马帝国的皇帝

D.他酷爱希腊的古典文学

10.《蓝色的地中海文明》一文中有这样一段描述:“帝国初年,地中海已成了帝国的内湖,地中海各地之间的交通畅通无阻,海上航路、内陆河道、陆上通道和古老商道都成了内外贸易的( ) 动脉,商旅往来,络绎不绝。”文中的“帝国”处于黄金时期是

A.公元前27年

( )

B.公元前2世纪 C.2世纪 D.476年

11.据统计,1世纪时,罗马全年的节庆娱乐日为66天;2世纪时,节庆娱乐日有123天;4世纪时,节庆娱乐日增至175天。在节日里,奴隶角斗、斗兽、戏剧、赛车等活动皆由国库开支。依据材料分析罗马帝国衰亡的重要原因是 ( )

A.罗马公民能歌善舞

B.社会奢靡享乐之风盛行

C.奴隶喜欢现实生活

D.罗马人天性好斗贪玩

12.下面是小丽同学在读史活动中摘抄的有关“罗马帝国兴衰”的读书笔记,由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

·前27年,罗马共和国演变为帝国;1世纪,在帝国统治下的巴勒斯坦地区诞生了基督教,后来被定为国教,得以广泛传播,成为世界三大宗教之一。

·2世纪初,罗马帝国成为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拉丁文也随之不断向外传播,逐渐成为被征服地区的官方语言。

·395年,罗马帝国分裂为东西两部分,东罗马帝国保存了大量古希腊、罗马文化,曾繁荣一时。

A.帝国起源于地中海区域

B.帝国的扩张给被征服地区带来了灾难

C.帝国实行奴隶制民主政治

D.帝国的扩张客观上促进了人类文明的传播

13.读图,回答问题。

图一 亚历山大东征示意图 图二 古代罗马的扩张示意图

(1)两幅地图所反映的事件有何相同点和不同点?(2分)

(2)观察图二,指出罗马帝国疆域涵盖了哪些古代文明。请你据此说说罗马帝国扩张的影响。(3分)

参考答案

1.C 2.B 3.A4.C

5.C 6.B 7.D 8.C 9.B 10.C 11.B 12.D

13.(1)相同点:扩张路线都有向东扩张;扩张结果都形成了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任写一点即可)不同点:亚历山大东征开始于希腊北部的马其顿,古罗马的扩张开始于意大利的台伯河畔;亚历山大东征到达了印度河流域,古罗马的扩张仅到两河流域。(任写一点即可)

(2)涵盖了古罗马文明、古希腊文明、古埃及文明、古代两河流域文明。(答出任意两点即可)罗马帝国的扩张在客观上有利于不同文明之间的交流。

第6课 希腊罗马古典文化

一、选择题

1.下列关于希腊罗马文化有误的一项是( )

A.希腊神话特点是“神人同形同性”

B.《掷铁饼者》是希腊雕塑艺术中的杰作

C.德谟克利特提出了“分子论”

D.凯撒命人以太阳历为蓝本编制新的历法

2.凯旋门正如其名,是一座迎接外出征战的军队凯旋的大门,它是现今世界上最大的一座圆拱门,它的建筑艺术特点属于( )

A.古巴比伦

B.古希腊

C.古罗马

D.古印度

3.他是古希腊哲学的集大成者,是一位“百科全书”式的学者,被马克思誉为“古代最伟大的思想家”。它是( )

A.欧几里德

B.亚里士多德

C.阿基米德

D.德谟克利特 4.这是一部伟大的文学名著,它再现了古代希腊社会的图景,是研究早期希腊社会的重要史料。这部文学名作是( )

A.《荷马史诗》

C.《十二铜表法》

B.《圣经》

D.《查士丁尼法典》

5.古希腊古罗马创造了辉煌的成就,下列组合搭配正确的是( )

A.《荷马史诗》——了解古罗马社会的主要文献

B.亚里士多德——“原子论”的提出者

C.百科全书式的学者——柏拉图

D.《十二铜表法》——古代欧洲法学的渊源

6.古希腊哲学家中,提出“原子论”,认为宇宙万物是由微小的“原子”组成的是( )

A.苏格拉底

B.凯撒

C.阿基米德

D.德谟克利特

7.万神庙是古罗马精湛建筑技术的典范。下面图片展现了它最突出的建筑特色是( )

A.玻璃装饰

B.榫卯(sǔn mǎ o)结构

C.宏伟穹顶

D.塔尖高耸

8.希腊神话影响广泛,其特点是“神人同形同性”。其中的代表作是( )

A.《天方夜谭》

B.《荷马史诗》

C.《奥赛罗》

D.《奥德赛》

9.古希腊在文化上取得了辉煌成就,为人类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下面有关古希腊文化成就的搭配,正确的是( ) A.苏格拉底﹣﹣百科全书式学者,创立了逻辑学

B.《天方夜谭》﹣﹣了解早期希腊社会的主要文献

C.帕特农神庙﹣﹣希腊建筑艺术的典型代表

D.亚里士多德﹣﹣提出了“原子论”,认为宇宙万物是由微小的“原子”组成的

10.下面是某同学制作的有关公历缘起的一份简介,其中有一处错误,该处是( )

公历的缘起

来源:罗马历法来源于古埃及人的太阳历

编制:屋大维命人编制新的历法,称“儒略历”

确立:4世纪,罗马皇帝以此作为基督教历法

地位:儒略历后来成为今天人们使用的公历的基础

A.来源 B.编制 C.确立 D.地位

11.地中海边城市安塔利亚有一处建筑名为“哈德良门”,公元130年罗马帝国的哈德良皇帝为了纪念其对这个城市的统治,下令修建了这座大门。以下有关此建筑说法正确的有( )

①从修建时间看,此建筑的建造早于罗马大斗兽场

②从建筑风格看,此建筑呈现出希腊和罗马建筑艺术融合的特征

③从建筑功能看,作为了国家统治的象征

④哈德良皇帝统治时期还修建了另一重要建筑“万神殿”

A.②③

B.②④

C.①④

D.③④

12.下列属于古罗马文化的是( )

A.伊斯兰教

B.太阳历

C.金字塔

D.《一千零一夜》

13.某学校历史社团收集到两幅有关希腊罗马古典文化的图片,主要用来研讨( ) A.雕塑艺术

B.建筑艺术

C.绘画艺术

D.声乐艺术

14.“虽然古代希脂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国家……但她……在文学、史学、科学、哲学、艺术诸方面独领风骚。”以下四项中不能为上述言论提供论据的是( )

A.雕塑艺术中的杰作《掷铁饼者》

B.宝贵的文学遗产《荷马史诗》

C.代表性建筑万神庙

D.德漠克利特提出了“原子论”

15.发祥于巴尔干半岛南端的希腊,缺少开阔平原,是人类生存发展的自然局限,希腊人凭着超凡的智慧和毅力,开辟出一个理想的生存空间,创造者以其特出的理性和智慧建构起来的巍峨宏阔的文化大厦,至今仍令世人惊叹不已!以下文明成就成充分体现希腊这一伟大贡献的是( )

①伯里克利时代奴隶制民主政治发展到高峰

②辉煌的希腊文化被拜占庭帝国兼收并蓄并成为它文化的一部分

③以大竞技场为代表的希腊建筑对后世建筑风格产生了深远影响

④古希腊哲学成就突出

A.①②③

B.①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二、材料分析题

16.文化是文明的标志。希腊、罗马古典文化是人类宝贵的精神遗产。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希腊宝贵的文学遗产,也是了解早期希腊社会的主要文献是什么? (2)希腊的人物雕刻艺术完美。请写出希腊雕塑艺术的作品一例。

(3)希腊罗马的建筑艺术风格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雅典神庙的典型代表是什么?

(4)古希腊一位百科全书式的学者,创立逻辑学的人是谁?

参考答案

16.(1)《荷马史诗》

(2)宙斯像或《掷铁饼者》

(3)雅典帕特农神庙

(4)亚里士多德

参考答案

1——10 BCDBABDBCC 11——14 CCDC

15.

(1)国家:希腊(或雅典)。(1分)表现:政权掌握在全体公民手中,公民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2分)

(2)原则:“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1分)形式:参加公民大会,投票对相关方案进行表决。(2分)

(3)缺陷:选举方式:直接选举(或抽签选举)。(1分)危害:抽签选举产生国家公职人员的方式难以保证真正的人才掌握国家政权,容易导致庸才误国。(2分)

(4)雅典的民主政治仅适用于雅典的成年男性公民,妇女、奴隶和外邦人没有政治权利;实质上是少数奴隶主的民主政治。(2分)

更多推荐

希腊,罗马,公民,雅典,民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