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4月2日发(作者:二手车报价哪个软件准)
龙源期刊网
领袖天下
作者:莽 超
来源:《汽车与运动》2008年第10期
去年,奥迪ABL在中国狂销7万余辆,是奔驰E级与宝马5系总和的3倍之多!但这只是
开始,2008款奥迪A6L继往开来,全球同步登场继续领衔中国豪华车市场。
奥迪全球第二大市场,在中国。对于一个泱泱大国来说,这没有什么稀奇。但对拥有百余
年历史的奥迪来说,这是一个伟大的成就!能够在全球最具潜力的市场上,以3倍于奔驰、宝
马的销量荣登宝座,实现如此酣畅淋漓的完胜,奥迪的第二个百年拥有了完美的开端。
延续成功,就要不断进取。一汽-大众和奥迪在新一代A6L推出3年之后,又一次在中国
全球同步奉上小改款车型。此次3.0TFSI V6发动机完全取代4.2L FSI V8,成为新一代动力旗
舰:在外观方面,与前杠融为一体的下唇与喷张的大嘴一点也不收敛、流行的LED(发光二极
管),成就了前卫的日间行车灯和新潮的多边形尾灯。
简而言之,更具诱惑的动力、更具霸气的造型,再加上一如既往的舒适操控,巩固了奥迪
A6L在豪华车市场的领袖地位。
家族壮大,又添新了 3.0TFSI发动机成为新旗舰
奥迪在中国的发动机产品线算是最复杂的了,仅奥迪A6L,就前后搭载过2.0TFSI、
2.4V6、2.8FSI、3.0V6、3.2FSI、4.2V8和4.2FSI共7种发动机。即便经过升级换代、重新优
化,2008款奥迪A6L仍然具备4种动力:2.0TFSI、2.4L V6、2.8FSI V6和全新3.0TFSI V6。
最引人瞩目的当数3.0TFSI发动机,但其中的“T”已经不再是“Turbocharger”(涡轮增压)的
意思,而是泛指奥迪所有的强制进气技术,比如涡轮增压(1.8T)、双增压(1.4TSI)和最新的机械
增压。
作为2008款奥迪A6L的旗舰动力,也是奥迪V6发动机系列的顶级版本,3.0 TFSI发动
机的最大功率高达213kW/5000rpm,升功率逼近了100hp/L,惊煞众人。而420Nm的强大扭
矩更是几乎达到了原来4.2FSI V8发动机(440Nm)的水准,而且是在2500~4850rpm的超广范
围之内喷薄而出,足以使得1900kg的车身在6.6s之内便从静止突破100km/h,最高车速高达
251km/h,算是性能最高的国产车了,实在惊人。这一切的实现,都得益于汽油直喷(FSI)和机
械增压的完美结合!
由于试车时2008款奥迪A6L尚处于保密阶段,因此,奥迪并没有过多透露新发动机增压
器的结构,只是说它藏在进气歧管中,内部叶片与壳体的间隙仅有千分之几毫米,制造非常精
密。两个旋转活塞最高转速可达23000rpm,相当于1秒就要旋转将近400圈!于是,一个惊人
的数字,奥迪3.0TFSI发动机每小时最多可以吞噬1000Kg的空气!
龙源期刊网
其余3款发动机也是当今奥迪最先进的动力核心。
2.0TFSI发动机已经达到上一代奥迪A6 2.8L V6发动机的水平。尽管最大功率尚且只有
125kW(实际在A4上已经可以达到147kW),但最大扭矩280Nm却可以在1800rpm-4200rpm之
内随叫随到。无论是响应速度还是燃油效率,2.0TFSI发动机比老款2.8L V6都有过之而无不
及。2.4L发动机虽然没有使用FSI技术,但V6结构的平稳输出却无人能及。这也就不难解
释,为何它与2.0TFSI一起,可以成为奥迪A6L的主力销售车型了。
不过,我们认为2.8FSI发动机却是最具潜力的。无论是成熟的FSI、最先进的AVS(Audi
Valvelift System,奥迪可变气门升程技术),还是降低发动机内部摩擦力的传统做法,都可以在
普通2.8L V6发动机的基础上节油5%左右,综合起来就是相当可观的15%节油率!难怪重达
1.76t的2008款奥迪A6L 2.8FSI在90km/h下的平均油耗却仅有区区7.1L/100km,与上海大众
帕萨特领驭2.0、长安福特蒙迪欧·致胜2.3、广州本田雅阁2.4以及东南三菱戈蓝2.4这些B级
直列四缸发动机车型的标称数据完全一致。
让空气来得更猛烈些吧!
透视奥迪机械增压技术
我们当然不会只给您这样笼统的信息。针对发动机的剖析,后面会有专文叙述,这里先来
讲讲大家最为关心的奥迪机械增压器。
据我所查,这款机械增压器使用了鲁氏结构(Roots blower),属于目前使用最广泛的增压结
构,另外还有叶片式(Vane)和汪克尔式(Wangkle,听着耳熟?就是转子发动机)。一般的鲁氏增
压器都是双叶或者三叶转子,但奥迪却使用了多达4叶。由此可见奥迪的强制进气,毫不留
情。
与大家熟知的废气涡轮增压不同,机械增压器的驱动力来自发动机曲轴,通过皮带间接将
曲轴运转的扭力带动增压器,达到增压目的。奥迪3.0TFSI发动机也是如此。此外,增压器与
驱动皮带之间有电磁离合器,在不需要增压时,比如定速巡航等情况下,发动机系统会放开离
合,暂停增压,以实现极低的燃油消耗。
在试驾时,我们很容易感受到机械增压的非凡之处。在很低的转速下,哪怕是在路口怠速
起步,都能感受到强劲扭矩所给予的推背感,且毫无迟疑。如果说这是普通3.0LV6发动机就
已具备的优势,那么随着转速的提高,增压器的发力更加充分,你感受到的完全是4.2FSI V8
发动机都少见的浑厚动力。而且因为机械增压器的气路非常短,所以转速提升非常之快,稍不
留神,转速指针就义无反顾地冲向6500rpm的红线区域。
由于增压器是随曲轴运转,所以增压的动力输出也与曲轴转速成正比。这样一来,转速越
高,机械增压发动机的特点就越显著,而且还没有延迟!这个太关键了,要不是我们早有准
龙源期刊网
备,肯定会认为这是一台自然吸气的大排量发动机,因为它们简直像极了。而且,油门的响应
也无可挑剔,除了机械增压的功劳外,V6结构相对较少的气缸数量也不容忽视。
机械增压发动机也有不足,比如始终都是损耗了发动机自身的动力,而且在高转速下工作
效率不如涡轮增压高。但这一切,对于3.0 TFSI V6发动机来说,实在不值一提。
用运动外观告别中庸
汲取奥迪S-line的精华
在外观和内饰上,2008款奥迪A6L分别拥有12项和11项改变。最直接的结果就是,奥
迪A6L更加运动了。
带动态转向功能的双氙气前大灯“描了眉”,不过就像黄宏和宋丹丹的小品似的,画在了下
面。不过你还别说,这样的点缀真是恰到好处。这一串白色亮晶晶的光条,学名是LED(发光
二极管)日间行车灯。
最开始,它是在奥迪的S-line(运动款)车型中使用,比如说奥迪S6。不过那时,它是安装
在前保险杠上,位于车身较低的地方,赋予车辆十分低矮前冲的外观。但缺点是把雾灯“赶”到
了大灯里,降低了实用性。2008款奥迪A6L避免了这一问题,经过重新设计之后,6只LED
灯管为一组,呈水平条状排列,无论在白天还是夜晚,你都能一眼辨认出这是2008款奥迪
A6L。
除了美观,LED日间行车灯还有实用的一面。在欧洲的一些国家,法规要求行驶的车辆
必须开启大灯,不分昼夜,以让周围的车辆与行人能随时发现你的存在。这种出于安全的考
虑,在无形当中增加了油耗。因为车辆的大灯功率一般为55W,一对儿就是110W,加上示宽
灯、拍照灯和车内的背景灯,加起来至少150W,这对发动机来说是个不小的负担。而LED日
间行车灯的出现,却将这一功耗降低到几瓦,而且两万小时以上的寿命完全达到了“终身制”。
我打赌,LED日间行车灯绝对会成为引领未来几年的改装项目,就像红极一时的BMW天
使眼。
此外,尾灯也像奥迪S6旅行款一样,使用了LED的设计。与原来相比,行李箱的边缘线
条更加缓和,排气管也变成更有气势的直排。保险杠上的恰到好处地点缀了铬条装饰,与贯穿
整个车身侧面的铝装饰条遥相呼应,突出了时尚与动感。
车内的舒适性提升是2008款奥迪A6L的重点。后排座椅变得更软,对噪声的隔离也是前
所未有地好。行驶中静静的脚步声轻拂双耳,舒适韧性的空气悬架,抚平了来路的每处坎坷。
用奥迪的话来说,就是为驾乘者营造身体和心灵双重静享的空间。真让人羡慕。
龙源期刊网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木条装饰。极富质感的实木取代了原来光亮得连苍蝇都站不住脚的桃
木,表面的纹路就像是老家具,在现代的科技中体味一种怀旧,还真有点咱东方的感觉,妙不
可言啊。
让你轻松驾驭的猛兽
享受最新一代quattro全时四驱
奥迪的quattro全时四驱,想必大家都很了解。那你知道它的代言人是谁吗?没错,是壁
虎。据说,壁虎能够在垂直竖立的抛光玻璃表面、甚至在天花板上以1m/s的速度向上高速攀
爬,而且“只靠一个指头”就能够把整个身体稳当地悬挂在墙上,这一绝技令其他动物望尘莫
及。
不要以为壁虎的掌上有什么所谓的“吸盘”,其强大的“附着力”仅仅来源于宇宙中最基本的
物理学原理——分子引力。因此,壁虎理论上能够毫不费力地提起40kg的重物,你能吗?
以“壁虎”为形象代言的奥迪quattro系统,同样是一种最机械化的四驱解决方案,而其核
心技术便是拓森差速器。之前的奥迪A6L也装备quattro系统,不过那是第二代产品,扭矩的
分配能力还比较有限。而2008款奥迪A6L开始向极为成功的奥迪Q7看齐,配备了最新一代
quattro系统。一般情况下,前后轮的扭矩分配被固定在40:60。而在行驶情况发生改变时,差
速器就会主动将动力迅速转移,从而稳固车辆的循迹性能。理论上讲,前轮最多得到总扭矩的
65%,后轮高达85%。
此外,2008款奥迪A6L向国内首次引入了侧向辅助系统。我们专门做过测试,如果在时
速超过60km/h时并线,奥迪侧向辅助系统就会介入。依靠雷达感应器的帮助,奥迪侧向辅助
系统可以探测到侧后方最远50m处的车辆,若此时并线会有危险,比如后面的车比我们要
快,或者距离很近,后视镜上就会亮起信号灯。如果我们置之不理,仍然打开转向灯准备并
线,警示灯会增加亮度并开始闪烁。据我所知,奔驰也拥有类似的技术,名为BSA(Blind Spot
Assist,盲区辅助系统),它可以发出声音警告,但只侦测车辆左右两侧3m、后方3m的区块。
两者的技术算是各有千秋吧。
在底盘方面,2008款奥迪A6L并没有明显变化,依旧保持着扎实的作风。变速器依然有
Multitronic和Tiptronic两种,二者分别应付前驱和quattro系统,换挡性能似行云流水般乘风
来去。
小结
从最开始的3.0L V6发动机,到后来的3.2FSI,再到如今的3.0TFSI和2.8FSI,在提倡高
效动力之外,无形当中也恰好迎合了消费税的新政策。为了鼓励小排量汽车,4.0L以上车型的
消费税翻了一番,对动辄数10万的奥迪A6L来说就是10万元以上的成本增长,而这只能由
消费者买单。即便买奥迪的人很有钱,他们也会对“涨价”极为排斥。因此降低排量、回到更低
龙源期刊网
的门槛,则成为必然。尽管这次2.8FSI和3.0TFSI发动机都属于全球性的革新,并非一汽-大
众有意为之,但受惠的还是中国的消费者。
开着“大奔”的人,十之八九是司机,于是有了三排座的加长奔驰:开着宝马的人,多半可
谓年轻有为,紧凑的双门造型更受追崇,可谁又能预测,那手握奥迪方向盘的同志是何等人物?
驾乘两相宜的奥迪A6L,淡化了“司机”与“老板”的界限。
如今,2008款奥迪A6L的个性更鲜明、性能更出色、配置更豪华。这对刚刚找到感觉的
华晨宝马和仍旧在混沌中的北京奔驰来说,是个不小的打击。如果说2008款奥迪A6L的推出
可以夯实领军的地位,那么铁定国产的Q5和新A4则是整个奥迪品牌称雄的开始。
中国传奇 奥迪A6L在中国
车型:保持每年一改款
2005年6月,代表国产商务和行政级别轿车最高基准的奥迪A6L诞生,引领了国产高档
豪华轿车市场的一个全新时代。
2005年9月,奥迪A6L正式上市,形成了4款发动机的完整产品线。同时,它也成为国
内首个应用个性化订单产销模式的车型,用户选择多达7840款。
2006年11月,奥迪A6L 07年型推出,同时3.2FSI和4.2FSI车型上市,至此,除2.4L
外,奥迪A6L全系车型均配备了FSI燃油直喷发动机。
2007年9月,奥迪A6L 08年型上市,11月奥迪A6L推出了绿色高效的2.8FSI车型,产
品线进一步扩大。
2008年9月,新奥迪A6L上市,其更为动感的外观、舒适的内部空间、高科技的主动安
全配置以及绿色高效发动机,使奥迪A6L全面晋级中国高档商务轿车市场的全能冠军。
中国传奇 奥迪A6L在中国
销量:首破20万辆的国产高档车
2005年,奥迪A6L上市当年就取得了25368辆的销售成绩,
2006年,奥迪A6L销量跃升至57530辆:
2007年4月,仅用了不到两年的时间,第10万辆奥迪A6L下线:同年,奥迪A6L共售
出79501辆,同比增长38%;
龙源期刊网
2008年6月,奥迪A6L成为首个销量突破20万辆的国产高档车。
赞助合作:社会事业成就品牌内涵
延续了奥迪全球一贯的对各种顶级社会活动的支持,奥迪A6L积极参与各种国内一流政
治、经济、体育以及文化艺术活动。奥迪A6L先后成为博鳌亚洲论坛,亚洲合作对话第三次
外长会议以及大连2007达沃斯年会的惟一指定高级用车,同时,它的身影还出现在芭莎慈善
夜、风尚大典、北京国际音乐节等文化盛典中。
2008年北京奥运会上,奥迪A6L作为正式高级用车,让全球观众领略到了其尊贵优雅的
风采。2008年6月13日至7月22日,奥迪为期长达40天的“激情·为奥运而动”奥运倒计时品
牌体验活动在北京奥迪金港汽车公园火热上演,超过2200名车迷体验到了奥迪全系列车型。
2008年8月15日,第10万辆奥迪A6L轿车被赠予奥运会主题歌词曲作者陈其钢先生。
增压新秀
解析奥迪30.T FSI VB发动机
以四环为标志的奥迪品牌,拥有使用超级动力发动机的悠久传统。奥迪的前身汽车联盟
(Auto Union)早在20世纪30年代生产的欧洲GP汽车大奖赛参赛车辆就已经装备了增压器,使
动力强劲的16缸和12缸发动机输出440kW(约600hp)的动力。20世纪70年代末以后,奥迪
开始重点研发涡轮增压器技术,该项技术帮助奥迪雄霸世界赛车运动。也就是从那时起,奥迪
涡轮增压发动机开始在市场上取得成功,并引起巨大轰动。
动力至上
机械增压器如今卷土重来,为新款3.0TFSI V6发动机提供了理想的机械增压技术。字母
“T”在奥迪发动机系列中已不再仅仅代表涡轮增压,而是代表发动机的强制进气。
这款新发动机本身属于奥迪划时代的V型发动机系列。除了具备标准的90度角气缸,其
特点之一是轻量化构造——铝硅合金铸造的曲轴箱仅重33kg。包括机械增压器在内的发动机
仅重189kg,缸径84.5mm,冲程89mm,排量2995ml。集成安装的两个铝制的水冷式中冷器
分别连接在一个独立冷却回路上,经过其中的被压缩的热空气将再次冷却,从而提高了进入燃
烧室空气的含氧量。这一系列措施,使机械增压器的噪声降到最低。
高效动力
3.0TFSI发动机完全可以当之无愧地获得燃油效率的最高分。其强大的牵引力可以配合使
用更大范围的变速器传动比,使本已卓尔不群的燃油效率得到进一步提升。其实,这款3.0
TFSI发动机装用在任何一款纵置发动机奥迪车型上,其平均油耗都不会超过10L/100km。该
发动机尾气排放已经达到了尚未实施的欧5标准——这代表了奥迪最新发动机的标准。
龙源期刊网
符合FSI原理的奥迪汽油直喷技术是实现业界领先的燃油效率的首要前提。与传统的理念
不同,FSI技术的使用允许将机械增压器布置在节流阀之后。这样在低负荷或循环状态下通过
增压器的空气密度很低,转子几乎是自由转动,这样所需的驱动力微乎其微。
该发动机高达10.5:1的压缩比,也对提高效率起了很大的作用。同样是使用FSI燃油直喷
技术的原因,剧烈旋转的燃料涡流将燃烧室迅速冷却下来,降低了发动机爆震的概率。
强化曲轴箱
奥迪在3.0 TFSI发动机上采用了一系列的高科技,提高了曲轴箱的应力水平,降低了相关
部件间的摩擦阻力。两个进气凸轮轴相位调整范围达到42度曲轴转角,从而在进气道内形成
更利于油气混合的进气涡流。
喷射燃油系统是一项全新的设计,共轨喷射系统所带的6孔燃油喷嘴,以150bar的高压
将燃油直接喷射进燃烧室。燃油喷嘴的出色响应能力,可以使其在每个压缩行程进行多达3次
的燃油喷注,从而优化了燃烧过程,进一步提升了新款3.0 TFSI发动机的性能。
延续38年的辉煌 奥迪A6历史
第一代奥迪A6(C1)
这款奥迪产品编号C1的车型自1970年正式投产之后的短短6年间,销售了827474辆(包
括30687辆Coupe S)。其实,当初大众公司从奔驰手中收购汽车联盟的时候,想法很简单,就
是为解决大众甲壳虫产能不足的问题。原奥迪的工程师Ludwig Kraus不是这样想的,他几乎
是违背集团的意思“私下”里完成了奥迪100原型车的设计工作。而老板Heinrich Nordhoff先生
在第一眼看到这个“课外作业”的时候,就被Kraus的设计所打动,决定让奥迪品牌投产该款新
车。一个小小的“意外”诞生了奥迪C级车的鼻祖,创造了一个销售奇迹。这一次,奥迪人自己
完成了奥迪品牌自身的救赎。
当第一辆真正意义上现在奥迪品牌C级车的前身——Audi 100 Coupe S出现在1969年的
法兰克福车展时,人们都被其鲜明的意大利汽车设计风格所吸引。从此,Audi 100 Coupe S一
直是个性化的典范,成为了汽车收藏家们梦寐以求的目标。而在同时上市的LS四门轿车上,
似乎隐约看到了NSU Ro 80的影子……这台当选1967年度轿车的著名车型,产自1969年与奥
迪合并的NSU公司——NSU Ro 80装用了著名的双转子汪克尔发动机(85kW),后来该技术被
转让给日本马自达公司。如今,慕尼黑美术馆展出了一辆NSU Ro 80,已然成为了德国汽车卓
越设计的范例。
第二代奥迪A6(C2)
1976年,奥迪C2投产。这款在美国叫做奥迪5000的车型,自诞生之日就好像是创新的
代名词,先是功率达74kW(后来升级到100kW)的直列5气缸汽油发动机,创造了一个“6缸动
龙源期刊网
力,4缸油耗”的神话。C2的高端型号被称为奥迪200,1979年这款车型的2.1L直列5缸发动
机同时配备了当时最先进的汽油喷射系统和废气涡轮增压器,功率高达125kW。
1982年,奥迪还为C2车型的柴油发动机配备了涡轮增压器,这种早期的增压柴油机被称
为TurboDiesel,是后来TDI技术的前身。
遗憾的是,曾经名噪一时的Coupe S并没在C2车型里延续,而是被C2旅行版轿车所替
代,奥迪品牌少了些许浪漫的气息。
但销售成绩不会骗人,C2旅行轿车总共销售了49625辆,超过Coupe S将近1倍,可还是
只占了整个C2系列988581辆销量的很小部分。
第三代奥迪A6(C3)
时间进入上世纪80年代,奥迪品牌堪称传奇的一款名车C3诞生了。其标志性的风阻仅
0.3的流线型线条被尊为一种时尚,成为后来本田雅阁和克莱斯勒K系列争相模仿的对象。
C3上应用了诸如每缸5气门结构、quattro四轮驱动、Procon-ten主动安全等等大量先进技
术,更使得奥迪C3 100/200成为上世纪90年代汽车业的典范。在1991年,德国方面宣布停产
的时候,C3已在世界各地销售了将近108万辆。而装上V8发动机的C3形成了独立的V8车
型,是现今奥迪A8的前身。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从80年代后期,奥迪100 C3被引进中国生
产,成为新中国诞生后第一款大批量国产豪华轿车。时至今日,C3底盘仍被装载在国产红旗
轿车上继续着她的传奇。
第四代奥迪AB(C4)
作为过渡车型的奥迪100 C4寿命只有短暂的4年,在我国也小批量组装过C4,期间奥迪
还为中国市场开发了一款特殊车型,装用V6发动机的简称C3V6。而1994年到1997年的第
一批打着奥迪A6标识销售的,其实是C4车型,这一代在奥迪产品系列中被称为A6C4。
第五代奥迪A6(C5)
在继C3V6的本地化尝试之后,A6 C5产品的国产列上日程,并进行了大量适应性改进轴
距加长了90mm,行政版加装了后排娱乐设备和冰箱等豪华装备,继续在国产豪华轿车中保持
了绝对的领先优势。
第六代奥迪A6L(CB)
更多推荐
发动机,增压,增压器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