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3月10日发(作者:大众辉昂汽车价格图片)
文后附知识点梳理
人教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考试测试卷及答案(一)
1.加点字读音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
A.小篆
.
(zuàn) 湖畔
.
(pàn) 皇冠
.
(guàn)
B.蜷
.
缩(juán) 乾
.
坤(qián) 撇捺
.
(nà)
C.狩
.
猎(shòu) 纤
.
细(qiān) 遨
.
游(áo)
D.楷
.
模(kǎi) 应
.
声(yìng) 祭祀
.
(sì)
2.下列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隋代的李春是著名的桥粱专家。
B.中国的历史渊源流长。
C.这家企业在凤凰涅盘中欲火重生。
D.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3.下列猜字谜答案正确的一项是( )
A.十字尾巴弯弯,算算数目少三。(士)
B.左看马靠它,右看它靠马,两边一起看,脚踩万里沙。
C.二十四小时,莫当日字猜。(甲)
D.十个哥哥力量大,一切困难都不怕。(手)
4.下列有关“汉字”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是抽象性与形象性,哲理性与艺术性的统一。
B.汉字已经有两千年的历史。
C.是中华文化的唯一载体。
D.所有中华文化都是通过它来记载和传播的。
驼) (
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小篆是我国最早的统一的文字。
B.“李”姓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姓氏。
C.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
D.楷书字形方正,笔画规整平直,是通行至今的字体。
6.下面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人类早期没有文字的时候,曾使用过“结绳记事”“物语”等方
式进行表达交流。
B.汉字字体的演变顺序是“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楷书”。
C.行书的特点是端庄秀丽。
D.“册”是一个象形文字,指用绳子把竹简编穿成册。
7.改正街头商铺招牌中的错别字。
(1)抄饭( ) (2)补胎冲气( ) (3)另售( )
(4)大排挡( ) (5)装璜( ) (6)洗车打腊
( )
8.你知道下面的人名各取自什么成语吗?
杜鹏程( ) 王任重( ) 刘海粟( )
丁慧中( ) 甘如饴( ) 焦若愚( )
9.根据要求完成下列句子练习。
(1)优美而独特的汉字是美妙的艺术品。(改成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
(2)甲骨文是我国古代唯一的一种文字。(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
参考答案
1. D 2.D 3.B 4.A 5.B 6.C
7. 炒 充 零 档 潢 蜡
8. 鹏程万里 任重道远 沧海一粟 秀外慧中 甘之如饴 大智若
愚
9. (1)优美而独特的汉字难道不是美妙的艺术品吗?
(2)甲骨文是我国古代的一种文字。
人教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考试测试卷及答案(二)
一、我是小小书法家。(4分)
眉头无一事,笔下有千年。
二、选择题。(20分)
1.下列字与“痕”结构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2分)
A.偶 藏 枯 B.病 磨 遗 C.苦 装 延 D.困 国 厅
2.根据图片,选择正确的字。(填序号)(4分)
A.北 B.册 C.并 D.秉
( ) ( ) ( ) ( )
3.选一选。(填序号)(6分)
A.李耳 B.李冰 C.李世民 D.李清照 E.李时珍 F.李大钊
(1)中国共产党创始人之一:( )。 (2)南宋女词人:( )。
(3)明代医药学家:( )。 (4)唐太宗:( )。
(5)春秋时期思想家:( )。 (6)战国时期水利家:( )。
4.一次,考官张岳给汤显祖出了个字谜:“半边大,半边小,半边跑,半边跳。半边
奔驰疆场上,半边偷偷把人咬。”汤显祖翻开爱国诗人屈原的著作,指着一首名诗
的题目说:“老师,字谜便在其中。”你知道谜底是什么吗?(2分) ( )
A.魂 B.骚 C.歌 D.涉
5.下列句子中歇后语的运用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服务员走过来问他吃什么,他头也不抬:“外甥打灯笼——照旧(舅)。”服务员
一笑,转身奔向后厨。
B.他废寝忘食地发明了一个洗碗的小玩意儿,可这对我们来说,完全是“梁山泊的
军师——无(吴)用”啊!
C.公鸡在鸡舍里打鸣,响亮的声音传到了村外,我不禁感叹:“这可真是‘隔着门
缝吹喇叭——名(鸣)声在外’啊!”
D.哥哥严肃地对我说:“我们‘咸菜烧豆腐——有言(盐)在先’,你要是把我的书
弄坏了,可是要赔的!”
6.下列关于隶书的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2分)
A.隶书通行于战国晚期,形成于两汉。
B.隶书将篆书圆转的线条改为了直笔或方笔。
C.隶书的象形意味已经完全消失,它的笔画简化,书写方便。
D.隶书中,汉字的点、横、竖、撇、捺等基本笔画已经形成,成为汉字发展史上的
分水岭。
7.下列关于研究性报告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需要有一个标题,要写出研究的目的。
B.要写清楚研究的具体内容。
C.要把研究结果整理出来。
D.研究性报告的形式有很多种,但不论哪种,研究的目的、内容、结果都是不可缺
少的。
三、根据要求完成练习。(12分)
1.给“扁”加偏旁变成新字后填空。(6分)
(1)这里虽然( )僻,但是( )地都是葱翠、挺拔的大树。因此,这儿吸引了
许多文人墨客,他们写下了一( )( )好文章。
(2)( )蝠在空中飞舞,让我浮想联( )。
2.给“隹”加上偏旁,变成新字再组词。(6分)
例:隹+口=唯(唯一)
隹+ = ( ) 隹+ = ( )
隹+ = ( ) 隹+ = ( )
隹+ = ( ) 隹+ = ( )
四、阅读短文,完成练习。(11分)
练就古诗文的“童子功”
丁雅诵
看中国诗词大会,很多人有这样的感受:自己脑子里残存的诗词记忆好像一
下子被激活了。当电视屏幕上那些零零散散的字句呈现出来的时候,或许你已记
不清诗的作者是谁,也说不出上下句还有些什么内容,但那些很久以前、在学生时
代念过的诗,似乎自然而然地就被勾了出来。
我们常有这样的体会,小时候熟记的古诗文,长大后也很难忘记,即使长时间
不用,但只要一提起,与之相关的记忆便会不由自主地流露出来。这种扎根在脑海
深处的诗词印象、浸透在血液之中的古文积淀,正是传统文化内化于心的表现,
也是“童子功”的厉害之处。
俗话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想要练就古诗文的“童子功”,
多读多记是必要条件。若是腹内草莽,必然不可能口吐莲花。诗词大会舞台上,
选手们出口成章的背后,又何尝不是从小的阅读背诵和长年的储存积累。
1.短文想表达的主要“观点”是 (2分)
2.你是怎么理解“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这句话的?(3分)
3.“中国诗词大会”是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于2016年推出的大型演播室文化益
智节目。请根据自己的了解回答以下问题。(6分)
(1)你觉得中央电视台推出这档节目的意义是什么?
(2)请写出两句带“花”的诗句。
五、阅读下面的非连续性文本,完成练习。(23分)
材料一: 材料二:
材料三:
材料四:
故宫博物院近日推出包括“数字文物库”在内的数款数字产品,借助先进的
技术手段,挖掘数字文物新价值。这几款数字产品分别是:
网站:“故宫名画记”“数字多宝阁”“数字文物库”“全景故宫”
app:“紫禁城600”
微信小程序:“故宫口袋宫匠”“玩转故宫”
此外,官网全新改版上线的“全景故宫”已涵盖故宫所有开放区域。打开网
页,壮美紫禁城尽收眼底;未来,“全景故宫”还将通过记录不同季节、天气、时
间的故宫,为古建筑打上“时间的烙印”。
1.从材料一的微博中,我知道了 这一消息,它
是在 年 月 日正式上线的。(5分)
2.我们想足不出户地游览故宫,除了网站查询之外,还可以下
载 ,搜索微信小程序“ ”
“ ”。(3分)
3.根据材料内容,判断下列说法的对错,对的打“√”,错的打“×”。(8分)
(1)在“数字文物库”中,可以看到故宫最全的藏品信息,其中涵盖了26大类文物
信息。 ( )
(2)材料二中“数字文物库”的页面上显示了17种藏品分类。 ( )
(3)“全景故宫”已涵盖故宫所有区域,打开网页,就能看到壮美的紫禁城。
( )
(4)“全景故宫”可以通过记录不同季节、天气、时间的故宫,为古建筑打上“时
间的烙印”。 ( )
4.如右图,这是 的作品《 》。玲玲想从“数字文物库”中检索
这幅作品来欣赏。(7分)
(1)她可以在“高级搜索”页面进行操作:在“关键字”一栏输入 ,在“选
择分类”选择 ,在“选择朝代”一栏选择 ,点击“搜索”即可。
(2)玲玲按照步骤操作,搜索出来的结果是“暂无影像信息”,这表
明 。
六、习作。(30分)
有首歌中唱“最爱写的字儿是先生教的方块字,横平竖直堂堂正正做人也像
它。”是的,毫不夸张地说,我们中国字是世界上最美丽的文字之一,横平竖直方方
正正,藏着我们的品格。我们从小学习汉字,在学习过程中,你有没有哪些难忘的
事?或有趣的,或让你有所感悟的,抑或其他。把你和汉字的故事写下来吧!题目自
拟,不少于400字。
参考答案
一、略
二、1.B 2.D A C B
3.(1)F (2)D (3)E (4)C (5)A (6)B
4.B 5.C 6.A 7.A
三、1.(1)偏 遍 篇篇
(2)蝙 翩
2.例:口 售 售票 ㄡ 难 困难
冫 准 准确 扌 推 推手
钅 锥 锥子 氵 淮 淮安
四、1.我们要从小多读多背古诗词。
2.示例:“三百首”是虚指,意思是我们多读诗背诗,读背多了,积累就多。这样我
们在平时的语言和写作实践中,就能出口成章,落笔成文。
3.(1)我觉得意义在于让更多的学生、家长、老师以及观众们接触、学习并热
爱中国古诗词,让国学传统文化得以更好地继承,不断发扬光大。
(2)示例:①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②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五、1.故宫博物院数字文物库正式上线 2019
7 16
2.“紫禁城600”app 故宫口袋宫匠
玩转故宫
3.(1)√ (2)√ (3)× (4)×
4.欧阳询 千字文
(1)欧阳询 书法 唐朝
(2)欧阳询的相关信息还未收录到“数字文物库”中
六、略
人教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考试测试卷及答案(三)
一、 基础训练营(36分)
1.看看这些字是怎么从图变成字的,把现在的字写在后面的括号里。
(4分)
2.将下列汉字各减一笔或加一笔变成一个新字。(6分)
3.把下列物品名称写错的字画上圈,并在括号里写上正确的字。
(4分)
4.猜字谜。(4分)
(1)半青半紫。
(2)三面有墙一面空,一个小孩坐当中。
谜底( )
谜底( )
(3)一阴一阳,一短一长,一昼一夜,一热一凉。 谜底( )
(4)有心走不快,见水装不完。长草难收拾,遇食就可餐。
谜底( )
5.用“______”画出广告语中的错字,并改正过来。(6分)
默默无蚊( ) 无可替带( ) 百衣百顺( )
天尝地酒( ) 衣名惊人( ) 无屑可击( )
6.把下面的歇后语补充完整,并选择恰当的歇后语填空。(填字母)
(9分)
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照旧(舅)
B孔夫子搬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咸菜烧豆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D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开动(冻)了
E梁山泊军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F隔着门缝吹喇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莫言获得2012年诺贝尔学奖,如今他已是
(2)他沉迷于网络游戏无法自拔。老师批评,父母责骂,他仍是
________
(3)明明周末和爸爸下棋,他一次也没赢,他不好意思地说:“我今
天真是________。”
7.选择正确答案填序号。(填字母)(3分)
(1)下列汉字起笔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A.门 尖 必 为 B.月 光 长 丸
C.丑 民 司 君 D.玫 革 在 成
(2)下列汉字都是形声字的一项是( )
A.休 刘 明 鸟 B.凤 凰 虫 星
C.花 供 简 堡 D.林 丛 清 国
(3)最合适夸奖同学表达能力强的一句歇后语是( )
A.飞机上吹喇叭——高调儿
B.百货大楼卖西装——一套一套的
C.竹筛子兜水——漏洞百出
D.洞庭湖吹喇叭——想(响)得宽
二.综合展示厅(8分)
8.根据上联发现的规律,填写下联。
山石岩古木枯,白水( )上( )( )明。
9.能言善辩(5分)
路明同学的汉字写得不好,同学们劝他认真练习,他却说:
“现在电脑和智能手机已经很发达了,都有汉字输入功能,以后
就用不着用笔在纸上写字了,写得不好也没关系。”如果你是他
的同学,你会如何反驳他?
三.课本直通车(13分)
10.汉字产生于几千年前,是世界上最________的文字之一,经历了
漫长的演变过程,在演变过程中,字体发生了很大变化,其中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五种字体
最为典型。
11.________是世界上使用人口最多的文字。
12. _______朝的________是第一个发现和研究甲骨文的人。
13.汉字书法是一门独特的________。古往今来,我国涌现了许多著
名的书法家,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四.阅读检阅台(18分)
(一)阅读材料,完成练习。(5分)
材料:一项调查显示,98.8%的受访者坦言自己曾遇到过
提笔忘字的情况,其中29.5%的受访者表示自己经常遇到这种
情况。受访者中仅38.9%的人经常手写汉字,41.2%的受访者
表示自己手写汉字的频率一般,19.0%的受访者表示自己不经
常手写汉字。
14.读材料,说说人们提笔忘字的原因。(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我们应该怎样避免出现材料中所说的情况?(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短文,完成练习。(13分)
人类在创造文字之前,常常用一些奇妙的方法来帮助记忆。我国
古代就有“结绳记事”的方法。发生了一件事儿,人们就在绳子上打
一个结(jiejie)。各个结大小不同,形式也各有区别,表示那些事儿重
..
(chong zhong)要不总要,属于什么种类。人们往后看了这些绳结,
就可以记起以前经历的许多事儿。
现在世界上还有一些民族没有文字,他们还用“结绳记事”的方
法。还有一些民族用贝壳代替绳结。贝壳大小不一,颜色形状也有许
多种,比绳结容易分辨。一条穿着好些贝壳的带子,在他们看来,就
是一本书,“读”了这本“书”,他们就可以知道本民族的许多故事。
//
不但如此,在文字创造之前,有些民族已经有了通信的方法。跟
记事用绳结或贝壳一样,他们也用一些东西来表示意思。譬如这一族
送给那一族一杆枪或者一支箭,这就是一封宣战书。那一族收到了,
就拿起武器来,准备战斗,决不会误会成别的意思。
从前有一个民族送给相邻的民族一封信。这封信一共四样东西:
一只死鸟,一只死老鼠,一只死青蛙,还有五支箭。这些东西包含着
什么意思呢?就是说:“你们能像鸟儿一样在天空中飞,像老鼠一样
在地底下藏,像青蛙一样在湖面上跳跃吗?如果不能,休想跟我们打
仗。什么时候你们的脚踏上我们的土地,我们就用乱箭来对付你们!”
//
如果有一天,我们从邮递员手里收到一个包裹,打开一看,没有
别的,只是死鸟、死老鼠这些东西,我们唯有连(lian nian)声叫怪,
.
猜想是哪一个淘气的朋友寄来开玩笑的。谁知道在古代,这样一包东
西却是一封严厉的信。 (有改动)
16.文中加点字应该怎么读?用“”划去错误的读音。(3分)
17.读第二自然段中画线的句子,“这本‘书’”在文中指___________
(1分)
更多推荐
故宫,下列,数字,文物,民族,文字,诗词,练习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