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3月31日发(作者:最便宜又耐用的合资车)
C
封面故事
over story
两会重塑车业未来
国企们的2021
—集体孵化新品牌
除了一汽,东风的岚图、长安的阿维塔,上汽的智己和非
凡,广汽的埃安、北汽的极狐,已经形成了国企孵化新势
力的一个“集团”。
文
/
齐策
2021年最后一段时间,对中国汽
车产业来说是一个标志性的节点。因
为在11月,长安成为最后一个拿出独
立新品牌的大型国企。这些新品牌都
是单独成立公司或者事业部运营、研
产销三条线的人才、管理机制和运维,
都独立于母公司。资本层面上都计划
对外融资,都谋求上市。实际上走的是
一种孵化机制,类似于新势力。只不过
孵化的母体是大型国企。
所谓“大型国企”在90年代有严
格定义,即三个央企国家队:一汽、东
风、长安,三个大型地方国企:上汽、
广汽和北汽。在他们当中,唯独一汽
在新品牌的做法上很特殊,没有创建
独立新品牌,而是采取“再造红旗”
战略,实施“总部直管”的运营方式。
目前也没有对外融资和独立上市的目
标,这是因为一汽拥有红旗这一独一
无二、土生土长的豪华品牌。抛弃红
大环境是什么?从2018年开始,中
国车市开启了一波三连跌。这就不能叫
旗另觅他途,才有暴殄天物之嫌。在客
观上,仍然可以将红旗视为新品牌,因
为其在2018年之后的很多做法,都与
以前有根本性差异。业内称之为“新
红旗”,有些道理。
除了一汽,东风的岚图、长安的阿
维塔,上汽的智己和非凡,广汽的埃
安、北汽的极狐,形成了国企孵化新势
力的一个“集团”。
这些品牌筹备、推出的时间基本
集中在这三年,就连红旗的“重生”,
距离今天也只有三年多。大家的选择
趋同,显然不是巧合,而是受到内外环
境变化驱动,平衡自身实力与目标的认
知才做出的战略动作。
“回调”,而是衰退,只不过业内避讳
下这个定义。增量消失,存量开始受
损。蛋糕不再变大,争食的反倒多起
来,竞争烈度大大提升。
2018年的数据,2019年初才知
道。其实车企不必等到第二年,他们在
这一年的艰辛、挣扎和使出浑身解数
保市场份额,任何数字都无法体会这
么深刻。
但与此同时,BBA高歌猛进,豪华
车市场无视大盘,走出独立行情。而
且,这个规律直到今天仍然有效。二
三个外环境
20
2022
线豪华品牌斗得不亦乐乎,名次变来
变去,但任何一家都无法给BBA造成
威胁。
这一细分市场,中国品牌看得相
当神往。原来中国品牌的“天花板”是
10万元,后来抬到20万元,证明天花板
高度也是可变的。但没有一个品牌能
做出“豪华属性”来。有人说,这是历
史积淀。这就好比说豪华品牌是贵族
出身,无法改变血统一样。但实际上,
时间只能充当市场考验的尺度。豪华
品牌只是一段时间的幸存者。
中国品牌自觉实力增长,开始寻
求建立高价值豪华品牌,这是正常规
律。也顺应了消费升级的社会潮流。
当然,跻身豪华品牌绝不容易。
而且豪华品牌本身也在积极拓展产品
线,采取攻势策略。中国被迫内线作
战,与豪华品牌下延产品线竞争。这样
无论打输打赢,没有抓住战略主动权。
而新势力的诞生,实际上为新品
牌如何奠定豪华属性提供了现实路
径。尽管新势力还远未到证明自身商
业模式的可靠性。但如果等到一切尘
埃落定,商业机遇也就失去了。
“新四化”为代表的新技术迅猛
发展,从互联网蔓延到汽车圈。对于圈
内所有人来说都是新事物。而跨国品
牌要固守旧的价值规律,显得对新技
术接纳程度慢了一拍。
实际上,历史机遇从来不会光明
正大地宣布自己的到来。发出的信号
都是模模糊糊,似是而非。只有抓到
了,才叫机遇。
在关于“机遇”的认识上,国企的
看法趋同,那就是必须以新方式运营
21
C
封面故事
over story
两会重塑车业未来
新品牌。局势判断是一回事,敢于着手
干是另一回事。
管理架构日趋复杂,流程化的结果是
流于应付眼前事物。为了避免大企业
病,有必要另起炉灶。
六家国企都看到了,以创立新品牌
为契机,保持对新技术的敏感度,降低
新技术落地的成本,尝试短产品线打
法。其中的关键在于,着力营造品牌的
高价值。将产品线延伸到高端,将战火
烧到对手阵营中去,挑战跨国品牌。
为此,必须压缩规模,按照创业
企业的方式思维、运营和研发。如果
搞成了以后,将整个集团实施战略转
轨,规模更小、指挥层级更少,将资源
优先部署于微笑曲线的两端,增加企
业品牌价值。
这六家国企拥有的新品牌,出发
点大致相同,但他们仍然各走各的路,
最终的裁判者当然是市场。但是,我
们可以透过多维角度去触及他们的商
业模式、运营思路的异同。我们姑且将
“极为符合标准”和“严重不符合标
准”分别定义为★★★★★和☆。
需要指出,这不是评判优劣的级
别,只是为了表明他们彼此之间的差
异。我们并不知晓,什么样的新业态能
走得更远。只希望他们的成功路径是
可以复制的,标注的特征,将成为回溯
的参照。
内环境要求维系“攻击性”
机会看到了,自身实力如何?内环
境上,国企都已经依靠合资业务做大。
向外方学习的结果,供应链和规模制
造、正向研发都已走通,人员队伍也实
现代际更迭。现在,必须在现有平台上
寻找新的战略目标,才能保持企业的
活力和攻击性。总不能一辈子躺在合
资业务上吧?华晨自主做得糟糕,尽管
华晨宝马的业务还相当健康,结果仍
是破产保护。
为什么要维系“攻击性”。和人一
样,适度的“饥饿感”可以让企业更具
活力,也更健康。企业做大之后,内部
独立性维度的评判
这个维度是衡量新品牌独立运营
的程度。一汽红旗为集团总部直管,作
为集团的头号品牌来运营,区别于解
放和奔腾的事业部架构,其独立性实
际为零,☆。
22
2022
东风的岚图,起源于东风h事业
部,成立于2019年4月,其使命就是打
造全新的高端新能源品牌。2020年7
月,岚图品牌发布。2021年6月,岚图成
立独立法人公司,卢放任CEO,正式脱
离事业部架构。
从财务关系看,岚图不完全依靠
母公司东风公司来融资。卢放表示,将
广泛利用资本平台,探索更多的可能
性。这其实就是暗示走创业企业独立
融资+上市的路线。不过这是愿景,岚
图目前的股权架构,由东风集团股份
和岚图汽车核心员工持股平台共同出
资成立,其中核心员工持股占比10%以
上。从行政隶属关系和财务方面来看,
其独立性为★★★。如果融资顺利,其
独立性将进一步增强。
长安的阿维塔,内部代号曾为“ab
项目”。长安汽车持股由95%稀释到
39%,宁德时代持股24%,为第二大股
东,重庆长安持股19%,其余股东均小
于10%。长安副总裁谭本宏任阿维塔
科技董事长兼CEO。
由于长安放弃绝对控股,而且明
确一定走外部融资路线(没提上市前
景),所以其独立性为★★★☆。
上汽的智己和非凡,均由上汽集
团投资成立。其中,智己汽车系2010年
12月,由上汽、张江高科、恒旭资本共
同出资,与阿里专项投资成立,上汽集
团总裁王晓秋任法人代表,。注册资本
100亿元。其中上汽出资54亿元,占据
控股权,其独立性为★★★。
而非凡汽车则由上汽投资成立,
前身为R品牌项目,隶属上汽乘用车。
上汽出资66.5亿元,占股95%,员工持
股5%。非凡汽车声称,成为独立品牌
并进行市场化运作,并探索产业共创
的新模式。鉴于其股权架构,其独立性
为★★☆。
广汽埃安2020年独立运营,更
名为“广汽埃安新能源汽车有限公
司”。2021年广州车展期间埃安总经
理古惠南透露,“员工持股方案正在
审批,预计今年底这一步将会完成”。
同时,鉴于埃安是唯一明确2022年冲
刺混改上市的新品牌,当前独立性为
★★★★☆。
极狐则是北汽新能源创建的品
牌,北汽蓝谷已经是上市公司,而北汽
新能源则是北汽蓝谷的子公司。所以
其独立性为★★。
销量比较:不完全阵营
市场反馈不等于销量本身。销量
数字看似公平,其实不然。这些孵化的
新品牌处于不同的运营阶段,直接比
较意义不大。我们统计各品牌2021年
全年销量数字,前提是2021年是该品
牌产品交付的第一个完整年。
这样一看,符合入榜条件的,只有
红旗、埃安、极狐。阿维塔计划2022
年9月开始大规模交付;智己在2022
年初开始“规模交付”,非凡在2022
年下半年开始交付。岚图第一款产品
FREE2021年三季度开始交付。
红旗是成熟品牌“重生”,产品
线非常丰富。红旗2021年销量突破
30万辆,同比增长超50%。在这个基
数上还能实现如此大的增幅,非常不
容易。
埃安2021年终端销量123660
辆,同比增长119%,超额完成全年10
万辆目标。
以创立新品牌为契机,保持对新技术的
敏感度,降低新技术落地的成本,尝试
短产品线打法。其中的关键在于,着力
营造品牌的高价值。
23
C
封面故事
over story
两会重塑车业未来
据说,极狐“内控目标”是2021年
销量1.2万辆。而极狐最新数据显示,
实际2021年交付4993辆。但这个数字
存疑,尽管极狐αS 2021年5月份才上
市,而2020年上市的αT销量爬升一直
比较慢。2021年9月份两个车型共交付
614辆,已经是本年新高。
从销量角度看,旱的旱死、涝的涝
死,成熟度走在前面的品牌销量也大
幅领先。但是,市场不会无限制地慷慨
给予机会。“缺芯”、渠道建设未完成、
产能受限,消费者根本不会在意这些
理由。品牌声浪和认知度,是销量爬升
的关键。头一两年爬升曲线不够陡峭,
后面再想翻身就难了,倒不是因为机会
窗口关闭了。
因为新品牌销量升不上去,肯定有
不对劲的地方。产品老旧、技术前瞻性
不足、产品定位不准,没有解决目标客
户的痛点,品牌建设过程存在先天后
者后天缺陷,都有可能。如果不解决
根本上的原因,只顾着再推一款产品
碰碰运气,结果是可以预料的。
对于创业公司,第一款量产产品一
定要成功,即便销量不行或者真的是小
众车型,也要在市场上扩展出较高的认
知范围。但话又说回来,第一款量产车
型为什么不选择走量的细分市场?
所以,新品牌销量虽然不具备绝
对的参考价值,也可以衡量品牌建设
的力度和决心。
列、红旗新推出的S9超跑,这些产品都
不走量,但可以树立品牌高端的形象。
红旗因为拥有固有的豪华属性,
所以可以选择两条路线都要。这种做
法其他品牌很难复制。
岚图则率先抓住电动车的痛点
“续航”,第一款产品FREE推的是增
程电动,即1.5T直列四缸涡轮增压发
动机+双电机动力组合。市场上增程产
品较少,比较典型是理想ONE,1.2T发
动机+双电机(有说法称“3电机”,不
准确,系将发电机和电动机混淆了)。
岚图FREE从产品装备到续航,都显得
比理想ONE更具诚意。理想ONE销量
不错,岚图作为后来者,肯定要在性能
竞赛上压一头,才好抢市场。
岚图引以为傲的是ESSA原生电子
电气架构、5G车云协同、L2+辅助驾驶
能力、全场景自动泊车和号称首个“不
冒烟、不起火、不爆炸”电动量产车。
岚图在2021年秋天推出的梦想家
MPV令人惊讶,因为性能和价格都很
突出。突然切入相对小众的MPV市场,
也令人惊讶。岚图试图树立高端形象,
并打造不对称竞争优势的想法,呼之
欲出。
长安的阿维塔尚未正式发布产
技术前瞻性,关键看落地
这年头,新品牌如果在“新四化”
上缺乏建树,就很难出头。市场趋向就
是以年轻人的偏好马首是瞻。尽管年轻
一代在绝对消费力上还有欠缺,但他
们的消费话语权在家庭内往往居于核
心地位。所以,智能化和安全技术就成
了必打的牌。超越了续航、动力性、舒
适性、娱乐装备、健康装置等关注点。
而2019年之前,这些性能还被客户普
遍看重。尽管新能源渗透率在11月刚
刚迈过20%的门槛,但对产品和品牌价
值的牵引力,已经超过传统市场。
红旗未能免俗。近期宣布开发成
功下一代先进电动化、智能化整车平
台-HEi2.0、300千瓦电驱和全新电子
电气架构技术、以及名为“旗偲2.0”的
交互体验平台。
同时,红旗的打法其实又有点非
典型。它在强调“新四化”的同时,还
在大搞豪华升级。譬如红旗L5旗舰系
国企孵化新品牌,不是试验田。他们大多希望投入是阶段性的,
在度过最艰难的创业阶段,就要适时开展外部融资,甚至IPO。
但是风险的大头,始终属于牵头创业者,也就是国企本身。
24
2022
红旗2021年年销量突破
30万辆
品,目前信息较少。但是阿维塔高管强
调其品牌调性为高端奢华、温暖体贴、
有未来感”。这意味着在走科技路线
的同时,在产品细节和营销手段上,可
能会有些精英调性。
华为是阿维塔的技术合作伙伴。
将推出的阿维塔11,预计将呈现高算
力、智能联网、超感知能力的特征。阿
维塔高管声称将彻底颠覆传统电子电
气架构,中央融合计算将运用得“非常
彻底”。如此豪言,让人对阿维塔产品
有些期待。
广汽埃安的运营很稳健,先有技
术准备,再有产品,销量爬升后开始独
立,直到形成单独运营的创业公司。发
展脉络非常清晰。
埃安的电池技术(弹匣电池)和
海绵硅负极片技术引人注目。后者支
持的Aion LX车型续航超过1000公
里。埃安在2021年8月发布了6C倍率超
充桩(充电5分钟,续航200公里),而
在智能软件方面,相对存在感弱于“蔚
小理”,可能是出于谨慎部署的原因。
在外界看来,埃安将科技树基本
点在三电技术上。
北汽极狐则是推智能化最为积
极、激进的品牌。不但感知上率先采用
激光雷达,在算力平台上也部分采用华
为HI技术。虽然没有用全套,但是其自
动驾驶的测试视频还是很惊艳的。极
狐也是为数不多肯将华为智能技术提
升到捆绑整车品牌的地步,目前从销量
和市场反馈上,效果不是太好。但就技
同比增长超
术实践而言,极狐的大胆非常少见。
国企孵化新品牌,不是试验田。少
则投入十几亿元,多则几十亿元。拿出
这么大的投入,即便对于体量很大的
国企来说,财务压力也很大。因此,他
们大多希望投入是阶段性的,在度过
最艰难的创业阶段,就要适时开展外
部融资,甚至IPO,来分担中短期支出。
但是风险的大头,始终属于牵头创业
者,也就是国企本身。
所幸的是,他们都义无反顾地做
了。再过几年,第二波科技企业投资
的电动车企业,新势力的幸存者,和
国企孵化的新品牌,将共同在新市场
上竞争。而传统市场随着新能源的渗
透率逐渐提高,声浪将持续走低。转
换过程长达数年,但属于每一家企业
的机遇,只有一小段时间。孵化本身,
就保留了希望,以取得新世界入口的
通行证。
50%
25
更多推荐
品牌,市场,销量,技术,运营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