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2月1日发(作者:斯巴鲁sti多少钱)

邓小平曾说过句名言中东有石油中国有稀土

假设萨达姆?侯赛因在1991年击败了多国部队,现在的世界将会是什么样子?他会建

立一个石油帝国,地球上三分之二的石油储量将处于他控制之下。他从豪华的宫殿里发出的

命令不仅能决定石油的价格,还能影响各个国家和地区的工业。如果他有强烈愿望的话,

至可以让整个西方回到蒸汽时代。作为石油这种战略资源的垄断者,他几乎可以让所有人类

感到自己的存在。

这只不过是个假设而已。历史的真实是,萨达姆为了获取这种巨大的权力而铤而走险,

最终导致了国家的灾难和本人的死亡。石油帝国终于没有建立起来。而在十几年后的今天,

这个全球化的时代里,几乎所有工业必需的战略资源都能进入了国际市场,可以从不同的渠

道买到。一个国家控制某种不可替代的战略资源,达到一半甚至三分之二,这种情况是极其

罕见的。然而,罕见并不等于没有。中国对稀土矿物的控制,就是一个绝无仅有的例子。

稀土(RareEarth)不是土,而是储量较少的一类金属的统称。它们的化学元素符号分

别是ScYLaCePrNdPmSmEuGdTbDyHoErTmYbLu,总

共有17种。这些金属具有奇妙的特性。如果把它们按照一定的配方添加到钢铁、陶瓷或玻

璃中,这些材料的性质就会发生很大的变化。因此,稀土在各种高技术工业中都有重要的用

途,比如高性能电池、硬盘驱动器、核磁共振成像仪、固体激光器、磁悬浮列车等等,其制

造过程中都必须使用稀土材料。

而在军事上,稀土拥有的战略价值甚至更大。因为瞄准镜、夜视仪、坦克炮弹和飞机发

动机也依赖于稀土材料。随着越来越多的稀土材料被开发出来,20世纪70年代开始,

土的消耗量不断增长,曾经连续几十年保持15%以上的增长率。今天,它已经像石油一样,

成为了一种不可替代的战略资源。尤其是对于一个依赖高技术制造业的国家来说,一旦稀土

的产量不足,受到影响的将是整个工业体系。

分配这种宝贵资源的时候,得到上帝垂青的是中国。全世界已知的9261万吨稀土矿,

有一半以上储藏在内蒙古包头市的白云鄂博。中国总储量则“至少”占了全球的71%。从

种类上说,中国同样是唯一一个能够提供全部17种稀土金属的国家,特别是军事用途突出

的重稀土(GdTbDyHoErTmYbLu,中国占有的份额更多。与中国在这领域

的垄断潜力相比,恐怕连掌握了全球69%的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也要自叹不如。

然而有趣的是,中国一直没有建立起一个稀土版的OPEC组织。而在大多数时间采取

开放生产、开放供应的政策。相关网站提供的数据显示,2005年时,中国的稀土产量曾经

达到全世界的96%,出口量也达到60%以上。但是,稀土的定价权却并不掌握在中国企业

手里。与1998年相比,中国稀土出口量增长了10倍,但价格却降低了36%

作为最大的稀土进口国的日本,并不能因此感到乐观。中国作为在制造业领域快速追赶

的新兴国家,一直以成本低闻名于世,其工业规模已经达到了世界前列。然而高技术制造业

仍然不够强大,许多先进设备仍然必须进口。而由于这些高技术企业有很高的利润,其拥有

者并不愿意把产地转移到中国。而如果稀土资源被限制在国内使用,就相当于国境以外的高

技术工业整体受到了打击,其成本中将包括为稀土支付的额外费用。此时,更多的高技术企

业将为了获得廉价的稀土资源,将考虑在中国设立工厂,而中国也就获得了更先进的技术。

从这种角度考虑,有一天建立稀土版OPEC对中国来说是完全可能的。

其实,关于垄断稀土的前景,中国的相关人士早就表明了态度。200894日的《南

方周末》上刊登了一位北京大学博士的文章,该文章有一个无比明确的标题,《中国应立即

禁止稀土出口》文章的旁边是一幅充满压迫感的配图,中国地图的上方出现了美军“猛禽”

战斗机、“爱国者”导弹和“艾布拉姆斯”坦克的照片。文章本身则详细地分析了这三种武

器中使用了多少稀土材料,而这些稀土又有多少来自中国。文章的最后说“日本和美国没有

这些稀有金属,就无法制造精密的制导武器。中国或许不该去掐别人的咽喉,但必须未雨绸

缪,不要让别人在未来掐住自己的咽喉。”而作者给政府的建议则是“立刻禁止稀土出口,

只维持国内生产以及研发所需的产出规模”

事实上,在近十年里以较低的价格出售了几十万吨稀土制品之后,中国一直在悄悄改变

稀土行业的规则和秩序。据我所知,包括以下措施:

2000年开始,中国开始对稀土和钨矿实施开采配额制度,以省份或企业发放,配额以

外的开采变为非法。同时,限制颁发新的开采许可证。

2005年,“稀土原矿”被列入中国商务部和海关的《加工贸易禁止类商品目录》,禁止

出口,从此外国只能购买经过加工提纯的稀土材料。这一规定有利于中国控制稀土的出口总

量,也不利于外国储备稀土。同年,稀土的出口税被大幅上调。

2007年,国家发改委和商务部公布了新的《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在目录中,“钨、

钼、(锡化合物除外)锑(含氧化锑和硫化锑)等稀有金属冶炼”“稀土冶炼、分离(限

于合资、合作)”被列入“限制外商进入领域”,而钨、锑、稀土的“勘查、开采、选矿”

则完全禁止外资进入。

2008年,中国再次采取减少出口配额和增加关税等措施。12月商务部公布的《2009

年稀土出口企业名单》上,入册企业仅20家,比2007年减少19家。而此前,中国稀土出

口企业有200家之多。

20094月,国土资源部发布了新的《稀土矿开采总量控制指标》,并进一步降低了国

内的产能,并继续冻结新的开采许可证。

虽然上面的措施并没有把稀土的价格抬得太高,但他们的意义是重大的。通过各省配额

管理,中国已经有了实行OPEC式的限产制度的条件;限制外商投资的规定,使中国在对

外的谈判中获得了更多的筹码。一般来说,日本企业善于对资源的生产国进行战略投资,

降低涨价时可能承受的风险。但对于越来越“国有化”的中国稀土来说,这种办法是无法使

用的。

目前,稀土问题在日本似乎没有受到格外的关注,日本制造业正受到经济危机的严重影

响。按有关部门的统计,今年的稀土进口量比往年减少了58.5%。在这种情况下,出售国的

态度和政策似乎不那么重要。不过,一旦制造业走出困境,开始增加进口呢?

1992年,鄧小平南巡时说过一句名言:“中东有石油,中国有稀土”


更多推荐

中国石油今晚12点要涨价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