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迪q5l与宝马x3哪个好-3万左右的小型车
2023年11月23日发(作者:宝马z4敞篷怎么打开)
人教版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测试卷
姓名: 班级: 满分:150分 时间:120分钟
一、语文积累与综合运用(40分)
1、请在下面的横线处填写相应的句子。(10分)
(1)草树知春不久归, 。(韩愈《晚春》)
(2) ,明月来相照。(王维《竹里馆》)
(3) ,凭君传语报平安。(岑参《逢入京使》)
(4) ,何人不起故园情。(李白《春夜洛城闻笛》)
(5)士别三日, 。《孙权劝学》
(6)无他, 。(欧阳修《卖油翁》)
(7)《木兰诗》中侧面描写木兰战功显赫丁诗句是 , 。
(8)岑参《逢入京使》中写诗人回首故乡,愁思萦怀的诗句
是: , 。
2、阅读下面的语段,按要求答题。(10分)
中华文化 (A烟波浩渺 B浩如烟海),历经沧桑( )仍绵延不绝,密码就在“富贵不能淫,贫
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浩然正气中;在“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豪迈自觉中;在“天
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济世信念中;在“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抱国情怀中……文化是我
们中华民族的软实力,是“新时代人”开拓创新、实现民族复兴大业的“装备”。
阅读经典作品,传承民族文化,我们可以走进先贤心灵,沐浴思想光辉;可以跨越历史时空,接受文
明的洗礼;可以学习先辈事迹,汲取精神的力量。我们还可以与李白“举杯邀明月”,与苏轼“把酒问青
天”,与李清照“双溪泛舟”,在精神世界里与 (A志同道合 B齐心协力)者对话,抒写精彩人生。
(1)给语段中划线的字注音。(2分)
沧桑( ) 汲( )取
(2)结合语境选择恰当的成语,将字母序号填写在相应的位置上。(4分)
(3)找出语段中书写错误的词语,应将 改为 。(2分)
(4)对文中划线丁“装备”一词,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指实现民族复兴所需要的外部条件。
B指实现民族复兴的文化财富和精神力量。
C指实现民族复兴所建立的规章制度和行为规范。
D指实现民族复兴的相关配备,如武器、军装、器材等。
3、名著导读。(6分)
2
从风里雨里
1一年,两年,至少有三四年;一滴汗,两滴汗,不知道多少万滴汗,才挣出那辆车。○
○
的咬牙,从饭里茶里的自苦,才赚出那辆车,那辆车是他的一切挣扎于困苦的总结果与报酬,像身经百战
3
在他赁人家的车的时候,他从早到晚,由东到西,由南到北,像被人家抽着转的陀的武士的一颗徽章。○
45
可是在这种旋转之中,他的眼并没有花,心并没有乱,他老想着远远的一辆车。○有螺:他没有自己。○
了自己的车,他可以不再受拴车的人们的气,也无须敷衍别人,有自己的力气与洋车,睁开眼就可以有饭
吃。
(1)文段中的他是 ,是 塑造的一个典型文学人物。(2分)
3
句,从内容、语言两方面各写一个批注,表达你的心得体会。1和○
(2)根据示例对
○
(4分)
4513
○○○○
句写的两个批注示例。 下面是就句写两个批注。 请你就
内容:他想要一辆车的心情多么迫切。 内容: 。
语言:把车比作自己的手脚,生动地表达了他认
为拥有车就拥有了自由与独立的想法。
。
语言:
4、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答题。(4分)
中国女排在2015年世界杯、2016年奥运会、2019年世界杯中三度夺魁,展现出自信自尊自强的气质
形象,成为中华儿女逐梦复兴征程的靓丽缩影。女排精神可敬,女排姑娘可爱,中国女排的魅力早已超越
体育本身,凝结为鼓舞中国人民的精神标杆、偶像力量。
精神不是万能的, 。民族复兴征程,本身就内含着“精神力”
的塑造和比拼。竞技体育没有常胜之师,比夺得金牌更有价值的是展现顽强拼搏的勇气,比赛事输赢更重
要的是砥砺超越自我的追求。 ,但她们胜不骄、败不
馁,从不言弃。靠着那么一股不服输的拼劲、打不垮的韧劲,中国女排终于重登巅峰再创辉煌。
(1)材料中划线句有语病,请写出修改意见。(2分)
(2)在上面上面文字的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的语意完整、连贯。(2
分)
5、语文综合运用(10分)
“信”即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之一,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一。“信”是立身之本,交
友之道,为政之要,所以,我们要讲究信用,诚实做人。为此,xx中学学生会将开展以“诚信”为主题
的综合性学习实践活动,请你参与完成任务。
(1)制作诚信人物故事卡片,为主要人物建立档案。请你补全表格中
○
1处的内容。(2
分)
诚信人物故事卡片(001)
人物 出处 成语故事 主题 点评
曾子 《韩非子.外储说左上》 曾子杀猪 立身之信 言必信,行必果
商鞅 《史记.商君列传》 ○
1
家国之信
(2)学生会拟开展一次“人无信不立”演讲比赛,写了一份通知,可是有两处错误,
请指出来。(4分)
xx中学全体师生:
我校将于2019年6月21日上午8:00开展“人无信不立”演讲比赛,请参赛选手、评委及相关工作
人员提前到场不误。
特此通知
2019年6月18日
xx中学学生会
1
、
答:○
2
、
○
(3)请你从主持人角度,为本次演讲设计一段开场白。(4分)
答:
二、阅读理解(55分)
[一]课内阅读(21分) 《说和做》选段
闻一多先生还有另外一个方面,------作为革命家的方面。
这个方面,情况就迥乎不同,而且一反既往了。
作为争取民主的战士,青年运动的领导人,闻一多先生“说”了。起先,小声说,只有昆明的青年听
得到;后来,声音越来越大,他向全国人民呼喊,叫人民起来,反对独裁,争取民主!
他在给我的信上说:“此身别无长处,既然有一颗心,有一张嘴,讲话定要讲个痛快!”
他“说”了,跟着的是“做”。这不再是“做了再说”或“做了也不一定说”了。现在,他“说”了
就“做”。言论与行动完全一致,这是人格的写照,而且是以生命作为代价的。
1944年10月12日,他给了我一封信,最后一行说:“另函寄上油印物二张,代表我最近的工作之
一,请传观。”
这是为争取民主,反对独裁,他起稿的一张政治传单!
在李公仆同志被害之后,警报迭起,形势紧张,明知凶多吉少,而闻先生大无畏地站在群众大会上,
大骂特务,慷慨淋漓,并指着这群败类说:“你们站出来!你们站出来!”
他“说”了。说得真痛快,动人心,鼓壮志,气冲斗牛,声震天地!
他“说”了:“我们要准备像李先生一样,前脚跨出大门,后脚就不准备再跨进大门。”
他“做”了,在情况紧急的生死关头,他走到游行示威队伍的前头,昂首挺胸,长须飘飘。他终于以
宝贵的生命,实证了他的“言”和“行”。
闻一多先生,是卓越的学者,热情澎湃的优秀诗人,大勇的革命烈士。
他,是口的巨人。他,是行的高标。
6、选文一、二段起什么作用?(2分)
答: 。
7、概括选文所写的三件事。(每件不超过8个字)(6分)
答:
8、“”这句话表明了闻一
我们要准备像李先生一样,前脚跨出大门,后脚就不准备再跨进大门。
多先生 的精神(用一成语填写)(2分)
9、找出与“而且是以生命为代价的”一句相应的句子。(2分)
答: 。
10、文章善于用典型的语言和神态表现人物的性格,请从文中找出相应的语句。(2
分)
语言:
神态:
11、选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3分)
答:
12、最后一段在文中起什么作用?(4分)
答:
【二】课外阅读 (20分)
远行的童年记忆
①又是麦浪翻滚时,这些金色的麦田,麦客撞开了我渐行渐远的童年记忆的大门。
② 天刚刚有些微弱的无亮,那些头顶草帽、手持镰刀,挑着简单行囊的麦客便候鸟
似地穿梭在乡村的道路上了。布鞋的噗沓声带着一路风尘,随着麦香的气息惊扰了乡
村的美梦。天大亮时,村子中心的磨盘前已聚集了好多麦客。男人头戴草帽,女人脖
子上搭条毛巾。他们衣着简朴,操着生硬的外地口音,有父子兄弟,也有夫妻相随,
看起来都很壮实。有雇主过来了,他们便簇拥上前,谈好价钱的人跟着去了,剩下的
人则继续等待。
③村子地处川道。家家户户都有七八亩地,人口多的甚至上十亩。一晌太阳两阵风,麦子瞬间成熟。
若不及时收割,一场风雨就有可能让一年的收成打了水漂。家家户户都很心急,男女老少齐上阵,忙不过
来的人家便去请麦客。父亲在煤矿上工作,不能回来,奶奶便张罗着叫麦客帮忙。经过一番比较,特会算
计的奶奶相中了一对夫妇,每亩价格比别人少两元钱。奶奶说,女人割麦没有男人快,可是心细,两亩地
少四元钱。划算。
④母亲把夫要俩带到地头,指出地界就去忙了,只留下我照看。天很热,男人和女人捋下袖子和裤腿,
全副武装,拱着腰,低着头。飞快地挥舞着镰刀。男人在前边开道,割边做捆蝇;女人紧跟其后,边割边
捆。随着有节奏的唰唰声响,麦子便一排摔倒在脚踝前,用脚一勾、
镰一挟,便成一抱麦子,三缠
两绕后的我,只能看到两个猫着腰的
干净利索地绑出一个半人高的大麦捆来。躲在地头树下乘凉
背影在麦田掘土机似地前进。在他们身后,湿气尚未散尽的断鲜麦茬如海岸线般不断
延长。田野里没有一丝风,太阳越来越高。刺眼的阳光如麦芒般扎到人身上,火辣辣
的,疼得难受。蝉也不叫了,不知躲到哪儿乘凉去了。虽然他们一个戴着草帽,一个
头顶毛中,但后脊的衣服却湿透了一层又一层,割麦的速度也明显慢了下来。
⑦“都是老天爷帮忙,风调而顺,麦子才长得这么好。奶奶说。
⑧女人顺着妈奶的话去。说:“这么大的地,这么好的麦子,够你们家吃几年呢。可比我们山里强多
了。
⑨原来男人和女人来自深山人家。山大沟深地薄、田地少,多种玉术少有麦子。每到收麦时,他们便
出山当麦客维持生计。
⑩午饭,奶奶给做的凉面,按想男人的要求送到地里。吃完饭,麦客夫妻俩继续割麦。中午的太阳最
毒、但麦秆更脆易割。于是,全色的麦海在麦客挥舞的镰刀下不断地后退着。临近黄昏,整整两亩麦子金
被割完,
?夜风扫去了一天的燥热,满天星斗点亮了夜空,村子中心的磨盘旁。结算完工钱的麦客们聚集于
此休息。男人们袒着晒得物黑的胸脯,有的磨镰刀,有的吸旱烟,有的倚靠着
麦秸堆打起响亮的鼾
声来。女人们又恢复了爱热闹的天性,你一言我一语地拉起了家常。很快,这些技术
过硬、勤劳肯干的麦客又要追着麦子成熟的气息,开走在一个又一个乡村。
?当现代机城碾碎麦客的足迹,当镰刀成为陈列在展馆的纪念物时,有多少人还能记得麦客这个行
当?而我存留于童年的麦客记忆。也已经蒙满灰尘,远行四十年了。
13、请简要概括这对麦客夫妇的人物形象。(4分)
答:
14.请简要分析选文第④段中加线句子的表达作用。(4分)
答:
15.选文第⑧段的对话,表现了“女人”怎样的情感? (4分)
答:
16.选交第⑨段的作用是什么? (4分)
答:
17.选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4分)
答:
【三】文言文阅读
阅读《卖油翁》,完成后面题目。(14分)
陈康肃公善射,当世无双 ,公亦以此自矜。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见其
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 但手熟尔。”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
翁曰:”以我酌油知之。”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因
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康肃笑而遣之。
18、解释下面句中划线的字。(4分)
1有卖油翁释担而立( )2睨之久而不去( )
○○
3但微颔之( ) 4以钱覆其口( )
○○
19、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
(1)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
译文:
(2)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
译文:
20、本文通过陈康肃善射、卖油翁入葫芦告诉我们 的道理。(填一成语)(2分)
21、文中两个人物各有什么特点?请分别指出来。(4分)
答:
三、写作(55分)
“两难”,就是这样或那样都让人为难。生活中,我们难免面临两难的处境:或反复掂量,终有决定;
或左思右想,仍难决断。这或许是痛苦的抉择,亦或是甜蜜的负担……
请以“这真让人两难啊”为标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
写作提示与要求:(1)写清楚“两难”的原因,充分表现“两难”的处境;(2)
立意明确,真诚地表达对生活的思考、感悟;(3)选择恰当的人称和角度;(4)文
题明确;(5)不得套作、抄袭。
人教版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测试卷参考答案
一、语文积累与综合运用(40分)
1、请在下面的横线处填写相应的句子。(10分)
(1)草树知春不久归, 百般红紫斗芳菲 。(韩愈《晚春》)
(2) 深林人不知 ,明月来相照。(王维《竹里馆》)
(3) 马上相逢无纸笔 ,凭君传语报平安。(岑参《逢入京使》)
(4) 此夜曲中闻折柳 ,何人不起故园情。(李白《春夜洛城闻笛》)
(5)士别三日, 即更刮目相待 。《孙权劝学》
(6)无他, 但手熟尔 。(欧阳修《卖油翁》)
(7)《木兰诗》中侧面描写木兰战功显赫丁诗句是 策勋十二转 , 赏赐百千强 。
(8)岑参《逢入京使》中写诗人回首故乡,愁思萦怀的诗句是: 故园东望路漫
漫 , 双袖龙钟泪不干 。
2、阅读下面的语段,按要求答题。(10分)
中华文化 B (A烟波浩渺 B浩如烟海),历经沧桑( )仍绵延不绝,密码就在“富贵不能淫,贫贱
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浩然正气中;在“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豪迈自觉中;在“天下
兴亡,匹夫有责”的济世信念中;在“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抱国情怀中……文化是我们
中华民族的软实力,是“新时代人”开拓创新、实现民族复兴大业的“装备”。
阅读经典作品,传承民族文化,我们可以走进先贤心灵,沐浴思想光辉;可以跨越历史时空,接受文
明的洗礼;可以学习先辈事迹,汲取精神的力量。我们还可以与李白“举杯邀明月”,与苏轼“把酒问青
天”,与李清照“双溪泛舟”,在精神世界里与 A (A志同道合 B齐心协力)者对话,抒写精彩人生。
(1)给语段中划线的字注音。(2分)
沧桑( ) 汲( )取
sāngjí
(2)结合语境选择恰当的成语,将字母序号填写在相应的位置上。(4分)
(3)找出语段中书写错误的词语,应将 抱国 改为 报国 。(2分)
(4)对文中划线丁“装备”一词,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B )(2分)
A指实现民族复兴所需要的外部条件。
B指实现民族复兴的文化财富和精神力量。
C指实现民族复兴所建立的规章制度和行为规范。
D指实现民族复兴的相关配备,如武器、军装、器材等。
3、名著导读。(6分)
2
从风里雨里
1一年,两年,至少有三四年;一滴汗,两滴汗,不知道多少万滴汗,才挣出那辆车。○
○
的咬牙,从饭里茶里的自苦,才赚出那辆车,那辆车是他的一切挣扎于困苦的总结果与报酬,像身经百战
3
在他赁人家的车的时候,他从早到晚,由东到西,由南到北,像被人家抽着转的陀的武士的一颗徽章。○
45
可是在这种旋转之中,他的眼并没有花,心并没有乱,他老想着远远的一辆车。○有螺:他没有自己。○
了自己的车,他可以不再受拴车的人们的气,也无须敷衍别人,有自己的力气与洋车,睁开眼就可以有饭
吃。
(1)文段中的他是 祥子 ,是 老舍 塑造的一个典型文学人物。(2分)
3
句,从内容、语言两方面各写一个批注,表达你的心得体会。1和○
(2)根据示例对
○
(4分)
4513
○○○○
句写的两个批注示例。 下面是就句写两个批注。 请你就
内容:他想要一辆车的心情多么迫切。 内容: “他”为了拥有一辆车付出了太
语言:把车比作自己的手脚,生动地表达了他认
为拥有车就拥有了自由与独立的想法。 语言: 把“他”比作陀螺,具体生动地表现了
多 。
“他”拉车的艰辛。
。
4、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答题。(4分)
中国女排在2015年世界杯、2016年奥运会、2019年世界杯中三度夺魁,展现出自信自尊自强的气质
形象,成为中华儿女逐梦复兴征程的靓丽缩影。女排精神可敬,女排姑娘可爱,中国女排的魅力早已超越
体育本身,凝结为鼓舞中国人民的精神标杆、偶像力量。
精神不是万能的,但没有精神是万万不行的。民族复兴征程,本身就内含着“精神力”的塑造和比拼。
竞技体育没有常胜之师,比夺得金牌更有价值的是展现顽强拼搏的勇气,比赛事输赢更重要的是砥砺超越
自我的追求。一路走来,中国女排获得过胜利与荣耀,也获得过失败与挫折,但她们胜不骄、败不馁,从
不言弃。靠着那么一股不服输的拼劲、打不垮的韧劲,中国女排终于重登巅峰再创辉煌。
(1)材料中划线句有语病,请写出修改意见。(2分)
把“也获得过失败与挫折”改为“也经历过失败与挫折”。
(2)在上面上面文字的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的语意完整、连贯。(2
分)
5、语文综合运用(10分)
“信”即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之一,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一。“信”是立身之本,交
友之道,为政之要,所以,我们要讲究信用,诚实做人。为此,xx中学学生会将开展以“诚信”为主题
的综合性学习实践活动,请你参与完成任务。
(1)制作诚信人物故事卡片,为主要人物建立档案。请你补全表格中
○
1处的内容。(2
分)
诚信人物故事卡片(001)
人物 出处 成语故事 主题 点评
曾子 《韩非子.外储说左上》 曾子杀猪 立身之信 言必信,行必果
商鞅 《史记.商君列传》 ○
1
一诺千金 家国之信 轻诺必寡信
(2)学生会拟开展一次“人无信不立”演讲比赛,写了一份通知,可是有两处错误,
请指出来。(4分)
xx中学全体师生:
我校将于2019年6月21日上午8:00开展“人无信不立”演讲比赛,请参赛选手、评委及相关工作
人员提前到场不误。
特此通知
2019年6月18日
xx中学学生会
1
、 落款处时间与署名的位置不对;(2分)
答:○
2
、 未写明具体地点(1分);“提前到场” 和“不误” 重复,删掉“不误”(1分) 。
○
(3)请你从主持人角度,为本次演讲设计一段开场白。(4分)
答: (示例)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们演讲赛的主题是“诚信” 。诚信是中华民族的
传统美德,是我们自古以来尊奉的道德原则,一个人只有诚信才能得到别人的信任和
尊敬。人无信而不立,诚信是立身之本。坚守诚信关乎个人,更关乎国家,国家不诚
信难于世界民族之林立足,个人不诚信就难于成功,所以,今天就让我们领略诚信的
力量!
二、阅读理解(55分)
[一]课内阅读(21分) 《说和做》选段
闻一多先生还有另外一个方面,------作为革命家的方面。
这个方面,情况就迥乎不同,而且一反既往了。
作为争取民主的战士,青年运动的领导人,闻一多先生“说”了。起先,小声说,只有昆明的青年听
得到;后来,声音越来越大,他向全国人民呼喊,叫人民起来,反对独裁,争取民主!
他在给我的信上说:“此身别无长处,既然有一颗心,有一张嘴,讲话定要讲个痛快!”
他“说”了,跟着的是“做”。这不再是“做了再说”或“做了也不一定说”了。现在,他“说”了
就“做”。言论与行动完全一致,这是人格的写照,而且是以生命作为代价的。
1944年10月12日,他给了我一封信,最后一行说:“另函寄上油印物二张,代表我最近的工作之
一,请传观。”
这是为争取民主,反对独裁,他起稿的一张政治传单!
在李公仆同志被害之后,警报迭起,形势紧张,明知凶多吉少,而闻先生大无畏地站在群众大会上,
大骂特务,慷慨淋漓,并指着这群败类说:“你们站出来!你们站出来!”
他“说”了。说得真痛快,动人心,鼓壮志,气冲斗牛,声震天地!
他“说”了:“我们要准备像李先生一样,前脚跨出大门,后脚就不准备再跨进大门。”
他“做”了,在情况紧急的生死关头,他走到游行示威队伍的前头,昂首挺胸,长须飘飘。他终于以
宝贵的生命,实证了他的“言”和“行”。
闻一多先生,是卓越的学者,热情澎湃的优秀诗人,大勇的革命烈士。
他,是口的巨人。他,是行的高标。
6、选文一、二段起什么作用?(2分)
答: 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 。
7、概括选文所写的三件事。(每件不超过8个字)(6分)
答: (1)起稿政治宣传单;(2)进行群众大会演说;(3)参加游行示威
8、“”这句话表明了闻一
我们要准备像李先生一样,前脚跨出大门,后脚就不准备再跨进大门。
多先生 视死如归 的精神(用一成语填写)(2分)
9、找出与“而且是以生命为代价的”一句相应的句子。(2分)
答: 他终于以宝贵的生命,实证了他的“言” 和“行” 。
10、文章善于用典型的语言和神态表现人物的性格,请从文中找出相应的语句。(2
分)
语言: “你们站出来!你们站出来!”
神态: 昂首挺胸,长须飘飘。
11、选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3分)
答: 记述了闻一多先生作为革命家方面“说”了就“做”的特点。
12、最后一段在文中起什么作用?(4分)
答: 总结全文表达了作者的崇敬之情。
【二】课外阅读 (20分)
远行的童年记忆
①又是麦浪翻滚时,这些金色的麦田,麦客撞开了我渐行渐远的童年记忆的大门。
②天刚刚有些微弱的无亮,那些头顶草帽、手持镰刀,挑着简单行囊的麦客便候鸟似地穿梭在乡村的道路
上了。布鞋的噗沓声带着一路风尘,随着麦香的气息惊扰了乡村的美梦。天大亮时,村子中心的磨盘前已
聚集了好多麦客。男人头戴草帽,女人脖子上搭条毛巾。他们衣着简朴,操着生硬的外地口音,有父子兄
弟,也有夫妻相随,看起来都很壮实。有雇主过来了,他们便簇拥上前,谈好价钱的人跟着去了,剩下的
人则继续等待。
③村子地处川道。家家户户都有七八亩地,人口多的甚至上十亩。一晌太阳两阵风,麦子瞬间成熟。若不
及时收割,一场风雨就有可能让一年的收成打了水漂。家家户户都很心急,男女老少齐上阵,忙不过来的
人家便去请麦客。父亲在煤矿上工作,不能回来,奶奶便张罗着叫麦客帮忙。经过一番比较,特会算计的
奶奶相中了一对夫妇,每亩价格比别人少两元钱。奶奶说,女人割麦没有男人快,可是心细,两亩地少四
元钱。划算。
④母亲把夫要俩带到地头,指出地界就去忙了,只留下我照看。天很热,男人和女人捋下袖子和裤腿,全
副武装,拱着腰,低着头。飞快地挥舞着镰刀。男人在前边开道,割边做捆蝇;女人紧跟其后,边割边捆。
随着有节奏的唰唰声响,麦子便一排摔倒在脚踝前,用脚一勾、
镰一挟,便成一抱麦子,三缠两
绕后的我,只能看到两个猫着腰的背
干净利索地绑出一个半人高的大麦捆来。躲在地头树下乘凉
影在麦田掘土机似地前进。在他们身后,湿气尚未散尽的断鲜麦茬如海岸线般不断延
长。田野里没有一丝风,太阳越来越高。刺眼的阳光如麦芒般扎到人身上,火辣辣的,
疼得难受。蝉也不叫了,不知躲到哪儿乘凉去了。虽然他们一个戴着草帽,一个头顶
毛中,但后脊的衣服却湿透了一层又一层,割麦的速度也明显慢了下来。
⑤奶奶颠着小脚到地里送水来了。看着地里麦荐很低,麦穗给得干净,奶奶露出了满意的笑容,招呼他们
到地头吃馍喝水。当男人摇着草帽扇风,女人扯下头上的毛巾擦汗时,我发现。原本眉清目秀的两个人,
此时脸上黑一道儿白一溜儿,衣服上也爬满了麦芒和灰尘。
⑥一肆子,你家的麦穗又大又长,颗粒饱满,估计亩产能上八百斤。”男人的话让奶奶眉开眼笑。
⑦“都是老天爷帮忙,风调而顺,麦子才长得这么好。奶奶说。
⑧女人顺着妈奶的话去。说:“这么大的地,这么好的麦子,够你们家吃几年呢。可比我们山里强多
了。
⑨原来男人和女人来自深山人家。山大沟深地薄、田地少,多种玉术少有麦子。每到收麦时,他们便出山
当麦客维持生计。
⑩午饭,奶奶给做的凉面,按想男人的要求送到地里。吃完饭,麦客夫妻俩继续割麦。中午的太阳最毒、
但麦秆更脆易割。于是,全色的麦海在麦客挥舞的镰刀下不断地后退着。临近黄昏,整整两亩麦子金被割
完,
?夜风扫去了一天的燥热,满天星斗点亮了夜空,村子中心的磨盘旁。结算完工钱的麦客们聚集于
此休息。男人们袒着晒得物黑的胸脯,有的磨镰刀,有的吸旱烟,有的倚靠着
麦秸堆打起响亮的鼾声来。女人们又恢复了爱热闹的天性,你一言我一语地拉起了家
常。很快,这些技术过硬、勤劳肯干的麦客又要追着麦子成熟的气息,开走在一个又
一个乡村。
?当现代机城碾碎麦客的足迹,当镰刀成为陈列在展馆的纪念物时,有多少人还能记得麦客这个行
当?而我存留于童年的麦客记忆。也已经蒙满灰尘,远行四十年了。
13、请简要概括这对麦客夫妇的人物形象。(4分)
答: 技术高超;善良朴实;吃苦耐劳 (意思对即可,答出两点扣一分)
14.请简要分析选文第④段中加线句子的表达作用。(4分)
答: 画线句子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对自然环境进行了细致的描写。句中将刺眼的
阳光比作扎人的麦芒,又写田野里不见一丝风,写出了酷热难耐的夏季天气,更表现
了麦客夫妇的割麦的艰苦,同时也表现了麦客们的吃苦耐劳以及勤劳朴实。(意思对
即可)
15.选文第⑧段的对话,表现了“女人”怎样的情感? (4分)
答: 女人说:“这么大的地,这么好的麦子,够你们家吃几年呢” ,表现了庄稼
人最淳朴的感情,就是希望通过踏踏实实的劳动获得粮食,养活一家老小;“可比我
们山里强多了” 表现了女人对能种大片麦田的土地的赞扬。(意思对即可)
16.选交第⑨段的作用是什么? (4分)
答: (1)插叙,补充交代了麦客夫妻来自深山的情况,解释了他们外出当麦客的
原因。(2) 承上启下,承接上文麦客夫妻对奶奶家土地丰收的夸赞,引出下文麦客
夫妻继续割麦子的场景,推动了情节发展,呼应了开头。(意思对即可)
17.选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4分)
答: (1) 对故乡的眷恋;(2)对童年生活的怀念;(3)对勤劳的麦客的赞美;
(4)对传统手艺渐渐消失的惋惜。
【三】文言文阅读
阅读《卖油翁》,完成后面题目。(14分)
陈康肃公善射,当世无双 ,公亦以此自矜。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见其
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 但手熟尔。”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
翁曰:”以我酌油知之。”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因
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康肃笑而遣之。
18、解释下面句中划线的字。(4分)
1有卖油翁释担而立( 放下 )2睨之久而不去( 离开 )
○○
3但微颔之( 点头 ) 4以钱覆其口( 盖 )
○○
19、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
(1)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
译文: 陈尧咨气愤地说:“你怎么敢轻视我射箭的本领!”
(2)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
译文: 于是(老翁)取来一个葫芦放在地上,将一枚铜钱盖在葫芦口。
20、本文通过陈康肃善射、卖油翁入葫芦告诉我们 熟能生巧 的道理。(填一成语)(2分)
21、文中两个人物各有什么特点?请分别指出来。(4分)
答:陈康肃因“善射” 而“自矜” ,知错就改;卖油翁不因有长处而骄傲自满。
三、写作(55分)
“两难”,就是这样或那样都让人为难。生活中,我们难免面临两难的处境:或反复掂量,终有决定;
或左思右想,仍难决断。这或许是痛苦的抉择,亦或是甜蜜的负担……
请以“这真让人两难啊”为标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
写作提示与要求:(1)写清楚“两难”的原因,充分表现“两难”的处境;(2)
立意明确,真诚地表达对生活的思考、感悟;(3)选择恰当的人称和角度;(4)文
题明确;(5)不得套作、抄袭。
福特锐际车质量怎么样-大众甲壳虫敞篷多少钱
更多推荐
中华车多少钱一辆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