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3月27日发(作者:广汽传祺gm8最新款)

New Car Tech

新车新技术

栏目编辑:刘玺 lx@

林宇清(本刊编委会委员)

曾在福建奔驰汽车有限公司担任经销商技术支持,取得了奔驰厂家的最高等级

技术资质-诊断技师认证(CDT),并积累了众多疑难故障案例和较为全面的诊

断思路。目前就职于云度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担任质量改进工程师。

奔驰S级魔术车身控制系统介绍

◆文/福建 林宇清

一、概述

奔驰新型魔术车身控制(MAGIC

BODY CONTROL)是一个全支承悬挂

系统,在前一代非常成熟的主动悬挂控制

(ACTIVE BODY CONTROL)系统的基础

上研发而成,可以整体自动的调节悬挂,

即系统能够借助于四个液压悬挂减振器主

动调节各个车轮处的阻力。与传统悬挂相

比,其优点在于能够使用非常柔软的被动

减振器,从而提高舒适性;可以补偿转弯

时的车身侧倾以及加速或制动时的车身纵

倾运动,从而更有效地减小路面颠簸所引

起的振动和冲击;已进行的负荷调节在很

大程度上有助于补偿任何重负荷产生的

影响。该系统主要装配在S级车型上,如

S600或S65等,本文将以S600为例简要

介绍该系统的组成及其基本功能。

二、部件介绍

MAGIC BODY CONTROL系统其实

质就是ABC悬挂系统及其增强版,该悬挂

与其他悬挂系统相比,不同之处在于其在

悬挂减振柱处采用了动态可调式液压缸,

而未采用传统悬挂所使用的稳定杆。液压

缸与悬挂弹簧串联, 并通过位移产生作用

力,以消除车轮负荷的波动,这样可以将

车身加速度降至最小,并且在拐弯时几乎

完全补偿旋转运动至最大横向加速度。此

外,在行驶时,ABC控制单元还可以持续

调节悬挂和减振特性,使其适应于不同的

车速。为便于了解,首先通过结构图(图1)

和油路图(图2)来认识该系统的主要部件。

1-前轴悬挂减振柱;2-奔驰S级魔术车身控制系统介绍后轴弹簧柱;3-液压泵;3.1-进油软管;3.2-

泵压力软管;4-变速器油冷却器;5-前轴中央储液罐;6-后轴中央储液罐;7-回流储液罐;8-储油

罐;8.1-带过压旁通阀的回流滤清;9.1-止回阀;9.2-限压阀;9.3-回流阻力阀(保持压力10bar);

10-初始加注阀;B4/5-ABC压力传感器;B4/8-左前ABC压力传感器;B4/9-右前ABC压力传感器;

B4/10-左后ABC压力传感器;B4/11-右后ABC压力传感器;B22/7-左后水平高度传感器;B22/8-

左前水平高度传感器;B22/9-右前水平高度传感器;B22/10-右后水平高度传感器;B24/3-左前车身

横向加速度传感;B24/4-右前车身横向加速度传感;B24/6-右后车身横向加速度传感;B24/12-ABC

1-前轴储压罐;2-机油冷却器;3-液压泵;

4-脉动缓冲器;5-液压油储液罐;6-后轴储

压罐;10-右前悬挂减震柱;11-左前悬挂减震

柱;12-右后悬挂减震柱;13-左后悬挂减震柱;

N51/2-ABC控制单元;Y36/1-BC前轴阀门单元;

Y36/2-ABC后轴阀门单元。

横向加速度传感器;Y30/1 -左前主动车身控制减震阀;Y30/2-右前主动车身控制减震阀;Y30/3-左

后主动车身控制减震阀;Y30/4-右后主动车身控制减震阀;Y36/1-ABC前轴阀门单元;Y36/1y1-左

前悬挂减震柱控制阀;Y36/1y2-左前悬挂减震柱切断阀;Y36/1y3-右前悬挂减震柱控制阀;Y36/1y4-

右前悬挂减震柱切断阀;Y36/2-ABC后轴阀门单元;Y36/2y1-左后悬挂减震柱控制阀;Y36/2y2-左

后悬挂减震柱切断阀;Y36/2y3-右后悬挂减震柱控制阀;Y36/2y4-右后悬挂减震柱切断阀;Y86/1-

ABC节流阀。

图1 结构图

图2 油路图

54

-

CHINA

·

Aug

Copyright?博看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栏目编辑:刘玺 lx@

New Car Tech

新车新技术

1.减振支柱

内部由液压缸、钢质弹簧及减振器

组成,执行悬挂、水平控制,减振的所

有功能,确保乘坐舒适性和降低底盘噪

音(图3)。

2.减振阀

在减振支柱内部集成了一个减振阀体

单元,用来转换减振特性,使减振适应于

驾驶风格和道路表面状况。

图4 ABC控制单元

控制单元

ABC控制单元(图4)位于前排乘客脚

部位置的地毯下面,通过CAN网络互相通

信,另外,还读取各传感器;LIN网络等输

入信号,促动执行元件。

左前悬挂滑柱切断阀(Y36/1y2);右前悬

挂滑柱控制阀(Y36/1y3);右前悬挂滑

柱切断阀(Y36/1y4);ABC压力传感器

(B4/5);左前ABC压力传感器(B4/8);

右前ABC压力传感器(B4/9);左后悬

挂滑柱控制阀(Y36/2y1);左后悬挂滑

柱切断阀(Y36/2y2);右后悬挂滑柱控

制阀(Y36/2y3);右后悬挂滑柱切断

阀(Y36/2y4);左后ABC压力传感器

(B4/10);右后ABC压力传感器(B4/11)。

控制阀设计为定向阀,通过阀门滑块在中

央位置重叠的设计来减少泄漏;切断阀可

以防止由于控制阀的残余渗漏使车辆在停

车时降低或升高。ABC压力传感器测量当

前系统内的机油压力,左前/右前/左后/右

后ABC压力传感器确定各自减振器内的压

力,采集的信号由N51/2读取,用于主动悬

挂功能的控制。

泵上的脉动缓冲器可以吸收液压系统振动

(图5、图6)。

6.节流阀和转换阀

节流阀和转换阀位于液压泵上,均由

控制单元促动,当转换阀关闭时,N51/2促

动节流阀,调节ABC泵的供油量,从而进

一步调节系统压力。根据工作情况,转换

阀也可将泵转换至无压状态, 因此机油不

会被泵至高压回路。

4.前/后轴阀门单元

前轴阀门单元(Y36/1)位于挡风玻璃清

洗液储存罐旁边,后轴阀门单元(Y36/2)

位于左后轮罩的顶部。前后轴阀门单元

通过来自N51/2的信号向减振器供给油

压,控制悬挂系统的功能。另外,在两

个阀门单元上分别集成了以下的阀门和传

感器:左前悬挂滑柱控制阀(Y36/1y1);

7.前/后轴中央储液罐

前/后轴中央储液罐位于前轴阀门装置

(Y36/1)上,后轴中央储油罐位于备胎舱内

(图7)。高压油储存在两个中央储油罐内,

在主动悬挂控制系统耗油量急剧上升的情

况下, 例如,当补偿紧急制动时, 系统通

过两个中央储油罐进行缓冲。

8.侧向加速度传感器

左前侧向加速度传感器(B24/3)和右前

侧向加速度传感器(B24/4)分别装在各自的

避振座上, 后车身加速感应器(B24/6)位

于右后悬挂减振柱圆顶区域,3个传感器监

液压泵

通过皮带由发动机直接驱动,从储油

罐中抽出液压油,在正常驾驶模式下, 产

生约200bar(1bar=10

5

Pa)的油压,集成在

1-单管充气支柱;2-供油;Y30/1-减震阀单元。

1-脉动缓冲器;2-ABC液压泵;3-固定臂;4-螺纹;5-密封圈。

图3 悬挂减振柱图5 脉动阻尼器

Copyright?博看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2020/08·

汽车维修与保养

55

New Car Tech

新车新技术

测车身的垂直加速度,并将相应的信号传递给N51/2评估,用于动

态稳定和车身减振的控制。注:图8所示为借用上一代S600的部

件位置来理解该内容。

栏目编辑:刘玺 lx@

感器(B22/7)和右后水平传感器(B22/10)装在横向控制臂上(图11)。

三、功能和电气原理

ABC控制单元借助大量的传感器和执行元件对系统进行评

估;监视和控制,悬挂控制功能在最高约f = 5Hz的频率范围内有

效。为更好地了解智能车身控制系统,借助相应的原理图(图12)

来进一步说明该系统的各种功能,图中CAN总线和LIN总线都具

有双向性,即能传输又能接收信息。

横向加速度传感器(B24/12)

ABC横向加速度传感器(B24/12)位于驾驶员脚坑处,监测车

辆在横向上的加速度,并将相应的信号传递给N51/2评估,用于

确定车辆的横向动态和正作用于车辆的横向加速度。注:图9所

示为借用上一代S600的部件位置来理解该内容。

10.水平传感器

水平传感器监测当前的车身水平高度,所监测的信号由控制

单元读取,用于主动悬挂功能的控制。左前水平传感器(B22/8)

和右前水平传感器(B22/9)装在上横向控制臂上(图10),左后水平传

1.唤醒模式功能

点火开关直接启用主动ABC控制单元,所需数据(来自左前

车第一档位置微动开关)由电子点火开关从后SAM控制单元;左

前车门控制单元;右前车门控制单元;左后车门控制单元和右后

图9 B24/12 ABC横向加速度传感器

图6 回流储液罐

1-电气连接器;2-螺母;3-螺栓;B22/8-左前水平高度感测器;B22/9-

右前水平高度感测器。

图10 前部水平传感器

5-前轴中央储液罐;6-后轴中央储液罐。

图7 前后轴中央储液罐

B24/3 左前车身横向加速度传感器;B24/4 右前车身横向加速度传感器;

B24/6 右后车身横向加速度传感器。

1-电气连接器;2-螺母;3-扭杆连杆;4-螺栓;B22/7-左后水平高度

传感器;B22/10-右后水平高度传感器。

图8 车身加速感应器

图11 后部水平传感器

56

-

CHINA

·

Aug

Copyright?博看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栏目编辑:刘玺 lx@

New Car Tech

新车新技术

以适应预期的路况。

当按下COMAND控制面板中的车身

水平高度按钮时,可在正常高度(NN)和

升高高度(EN)之间进行与车速相匹配的

选择,每按下一次都会改变至另一不同高

度。车身高度按钮的信号由COMAND控

制面板读取,然后通过CAN A;主机;

CAN HMI;点火开关和悬挂FlexRay 传

送至ABC控制单元,后者据此升高车身高

度。车身水平高度按钮中LED指示灯的促

动则以相反的方式进行。

升高高度会随着车速提高而降低,

例如:车速超过80km/h且持续时间达到

3min或车速超过120km/h,在此过程中,

驾驶员的高度选择被取消。当下一次打开

A1-仪表盘;A40/3-COMAND控制单元;A40/9-COMAND控制面板;A40/9s14-车身水平高度

按钮;A40/9s15-舒适型;A40/13-立体探测多功能摄像;A85/1s1-右前车门预锁止位置微动开关;

A85/3s1-左后车门第一档位置微动开关;A85/4s1-右后车门第一档位置微动开关;A85/5s1-行李箱

盖锁主止动开关;A85s1-左前车门预锁止位置微动开关;B4/5-ABC压力传感器;B4/8-左前ABC

压力传感器;B4/9-右前ABC压力传感器;B4/10-左后ABC压力传感器;B4/11-右后ABC压力传

感器;B22/7-左后水平传感器;B22/8-左前水平传感器;B22/9-右前水平传感器;B22/10-右后水

平传感器;B24/3-左前车身横向加速度传感器;B24/4-右前车身横向加速度传感器;B24/6-右后车

身横向加速度传感器;B24/12-ABC横向加速度传感器;L6/1-左前轮速传感器;L6/2-右前轮速传感器;

L6/3-左后轮速传感器;L6/4-右后轮速传感器; N3/10-汽油发动机控制单元;N10/8-后SAM控制

单元;N30/4-ESP控制单元;N49-方向盘转角传感器;N51/2-ABC控制单元;N69/1-左前车门控

制单元;N69/2-右前车门控制单元;N69/3-左后车门控制单元;N69/4-右后车门控制单元;N73-

点火开控制单元;N80-转向柱控制单元;N127-传动系统控制单元;Y5-ABC转换阀;Y30/1-左前

主动车身控制减震阀;Y30/2-右前主动车身控制减震阀;Y30/3-左后主动车身控制减震阀;Y30/4-

右后主动车身控制减震阀;Y36/1-主动车身控制系统(ABC)前轴阀门单元;Y36/1y1-左前悬挂滑柱控

制阀;Y36/1y2-左前悬挂滑柱切断阀;Y36/1y3-右前悬挂滑柱控制阀;Y36/1y4-右前悬挂滑柱切断阀;

Y36/2-后轴阀门单元;Y36/2y-左后悬挂滑柱控制阀;Y36/2y2-左后悬挂滑柱切断阀;Y36/2y3-右

后悬挂滑柱控制阀;Y36/2y4-右后悬挂滑柱切断阀;Y86/1-ABC节流阀;CAN A-车载智能信息系统

控制器区域网络;CAN B-车内控制器区域网络;CAN C-发动机控制器区域网络;CAN HMI-用户界

面控制器区域网络;Flex E-底盘FlexRay。

电门时,ABC控制单元在正常高度启动。

正常高度和升高高度的高度特性是根据车

速而定的,这表明ABC控制单元会随着车

速的提高而不断降低车身高度或随着车速

的降低而升高车身高度。

4.侧风补偿功能

侧风造成的横向力可通过方向盘转

角;横摆率;横向加速度;车速和车辆的

质量惯性信号进行计算,这些信号由相应

的传感器或控制单元传递给ABC控制单

元,根据计算得到的侧风产生的横向作用

力,悬挂可以主动拉紧,以减少车辆相对

于车道的偏离。当车轴两侧的车轮载荷不

同时,前轴和后轴的前束设置会在车辆中

产生抵抗侧风的旋转运动。

图12 控制框图

5.悬挂调节功能

车门控制单元接收.当发动机启动时, 唤醒

模式就会取消, 且ABC控制单元切换至正

常模式。

测系统压力,一旦系统压力降至170bar以

下,转换阀将立即关闭。通过集成的节流

阀和转换阀,可以降低内燃机至液压泵的

动力输出, 从而实现节油。

驾驶员可以通过按下COMAND控制

面板中的舒适型/运动型按钮,可以在舒

适型和运动型模式之间进行选择模式由集

成在按钮上的LED灯进行指示。舒适型/

运行型按钮的促动信号由COMAND控制

面板读取,控制面板将该信号通过CAN

A、COMAND控制单元、CAN HMI、电

子点火开关和底盘FlexRay发送至ABC

控制单元。按钮中的LED被反向促动

ABC控制单元保存按钮位置, 以便在下

次启动时,可以确认为与点火关闭之前相

同的特性图。

2.压力供给功能

径向活塞泵产生整个系统所必需的

压力,液压油按要求被输送至前轴阀门单

元;后轴阀门单元;前轴中央储液罐;后

轴中央储液罐和4个悬挂减振器中。多余

的机油经冷却器散热后回流至储油罐中。

此外,为缓解回流管中的大量液流,在回

流管路中还安装了回流储液罐, 防止达到

压力峰值和出现噪音。ABC压力传感器监

闭环控制功能

立体探测多功能摄像头记录路面画

面,然后根据车辆左右两侧的车道计算高

度情况,并将该数据通过底盘 FlexRay发

送至ABC控制单元,后者借助该数据促动

左前悬挂减振柱控制阀;右前悬挂减振柱

控制阀;左后悬挂减振柱控制阀和右后悬

挂减振柱控制阀,对悬挂预先进行调节,

Copyright?博看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2020/08·

汽车维修与保养

57

更多推荐

控制,悬挂,单元,传感器,车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