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田gr supra多少钱-北京现代悦动怎么样啊


2023年11月27日发(作者:2012年夏利n5多少钱)

精心整理

新能源产业园项目建议书

一、项目概况

(一)项目名称

长沙经开区新能源产业园

(二)项目定位

风电、太阳能、生物质能、电力、石油、天然气等能源生产企业、大型能源设备制造商、能

源运输及管道输送企业以及气动、电动汽车等新能源应用产品制造商总部基地、运营中心、科研

中心;能源生产、输送设备、零配件生产商、为能源产业提供配套服务的各类企业的生产基地及

服务机构所在地。

(三)项目建设单位

湖南XXXX投资置业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四)项目建设地点

长沙经济技术开发区

(五)项目建设规模

建筑面积30万平方米,主要为轻钢结构厂房和多层厂房,拟引进约50家企业入园。

(六)项目总投资

项目总投资22亿元,其中能源产业园基建投资10亿元,入园企业生产设备等固定资产投资

12亿元。

(七)经济效益

入园企业全部投产后,预计每年可实现产值45亿元,产生税收3亿元。

(八)编制依据

1湖南省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总体规划纲要及湖南省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

产业专项规划

2、长沙市新能源与节能环保产业发展规划

3、湖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促进工业地产发展的意见(湘政办发[2014]96号)

二、项目建设的背景、必要性及条件

精心整理

(一)背景

新能源是指化石等传统能源之外的新型能源,包括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核能、地热能、

海洋能、氢能等。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全球新能源开发利用取得了长足进步。太阳能、风能

产业高速发展,年均增长40%。生物质能源已被欧美等国家列入国家能源战略。核能在发达国家

得到广泛应用。

根据汉能控股集团和全联新能源商会联合发布的《全球新能源发展报告》2012年可再生能

源领域的全球性投资已达到2687亿美元。尽管2008年以来全球经济增长呈现衰退趋势,但在

2006-2012年间,可再生能源投资的年复合增长率仍高达19%,可再生能源在世界能源格局中的

地位渐趋重要。2013年全球总发电量22513.8TWh,同比增长4.3%。尽管化石燃料发电量占全

球总发电量比重的70%但新能源发电依然延续了高速增长的趋势,年发电量同比增速达到13%

占全球发电量总额的5.2%

新能源产业是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高新技术发展水平的重要依据,也是新一轮国际竞争的战

略制高点,世界发达国家和地区都把发展新能源作为顺应科技潮流、推进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举

措。201279,在国务院印发的《“十二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明确将新能源

产业、新能源汽车做为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提出加快发展技术成熟、市场竞争力强的核电、风

电、太阳能光伏和热利用、页岩气、生物质发电、地热和地温能、沼气等新能源,积极推进技术

基本成熟、开发潜力大的新型太阳能光伏和热发电、生物质气化、生物燃料、海洋能等可再生能

源技术的产业化,实施新能源集成利用示范重大工程。提出以纯电驱动为新能源汽车发展和汽车

工业转型的主要战略取向,当前重点推进纯电动汽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产业化,推进新能源

汽车及零部件研究试验基地建设,研究开发新能源汽车专用平台,构建产业技术创新联盟,推进

相关基础设施建设。重点突破高性能动力电池、电机、电控等关键零部件和材料核心技术,大幅

度提高动力电池和电机安全性与可靠性,降低成本;加强电制动等电动功能部件的研发,提高车

身结构和材料轻量化技术水平;推进燃料电池汽车的研究开发和示范应用;初步形成较为完善的

产业化体系。建立完整的新能源汽车政策框架体系,强化财税、技术、管理、金融政策的引导和

支持力度,促进新能源汽车产业快速发展。

2008825日,湖南省人民政府颁发了《湖南省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总体规

划纲要》和《湖南省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专项规划》,提出先进装备制造、新材料、文

精心整理

化创意等3大产业成为全省经济的支柱产业,生物、新能源、信息和节能环保等4大产业成为全

省经济的先导产业。创新能力大幅提升,掌握一批关键核心技术;形成一批在全国有影响的大企

业和一批创新活力强的中小企业;建成一批产业链完善、创新能力强、特色鲜明的战略性新兴产

业集聚区。

(二)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1、长沙市改善能源结构、发展两型经济的需要

长沙是一个缺煤少电、无油无气的能源匮乏型城市,一次能源以煤炭为主,其余主要为水电,

二次能源以火电为主,成品油和天然气全部从市外输入。终端能源消费结构中煤炭、成品油、电

力的比重在70%左右,煤炭消费比重有所下降,成品油、天然气、电力等能源消费比重逐年上升,

可再生能源与新能源利用刚开始起步,仅占能源消费总量的1.2%左右。“十一五”期间,长沙一

次能源生产总量从2005年的214.1万吨标准煤增长到2010年的350.3万吨标准煤,年均增长

7.18%。但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能源消费总量增幅较大,2010年能源消费总量为2795万吨标

准煤,2005年增加1072万吨标准煤。预计到2015年,长沙市能源需求总量为4300余万吨标

准煤以上,但一次能源生产总量不足500万吨标准煤,发电装机规模约2500兆瓦(不含抽水蓄能

电站)80%以上的能源仍需从市外购入。为优化能源结构,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加快我市“两型

社会”建设,必须加快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利用步伐,促进新能源产业发展。

2、长沙经开区完善产业结构、培育新兴产业的需要

经过多年发展,长沙经开区形成了以工程机械、汽车及零部件、电子信息为主导,新材料、

食品饮料、轻印包装等为补充的产业发展格局。2013年,长沙经济技术开发区全区实现规模工业

总产值1557亿元,其中以三一重工、山河智能、中联起重机、中铁重工等为代表的工程机械产业

实现产值近千亿元,占园区总产值近64%,园区工程机械产值约占全省的3/5,占全国同行业市

场总量的23%,占全球市场份额已达7.2%

近年来,在国际经济复苏乏力、国内经济增速放缓、房地产行业疲软、工程机械行业整体发

展回落较大的不利背景下,长沙经开区经济增长也受到了较大影响。为了更好应对园区内产业受

经济波动的影响,同时顺应国家经济结构调整的要求,大力发展新能源产业是园区完善产业结构、

寻找新的产业增长点的需要。通过建设新能源产业园,吸引一批国内优秀的新能源开发、设备制

造、运输与服务企业总部落户,并带动部分新能源零配件生产商入驻园区,将形成良好的聚集效

精心整理

应,对园区现有产业形成有效的补充,促进园区更好的发展。

3、长沙经开区打造汽车千亿产业集群的需要

根据长沙经开区规划,未来将致力打造“中国力量之都”,争取在2016年,实现工业总产值

3000亿元以上,形成工程机械和汽车及零部件两个千亿产业集群,培育十大百亿元企业,着力打

“世界工程机械之都”中国汽车产业集群新板块”目前区内拥有汽车及零部件企业100余家,

其中包括上海大众、广汽三菱、北汽福田、众泰汽车、广汽菲亚特、住友轮胎、博世汽车、广汽

零部件企业等多家知名汽车及零部件生产厂商,整车产能超过160万辆。但相对国内其它汽车产

业基地,园区汽车产业优势并不突出。

近年来随着特拉斯引入中国,也引发了全国民众对新能源汽车的关注,新能源汽车已成为各

汽车生产厂商兵家必争之地。而今年1024日在长沙经济技术开发区众泰汽车基地内上市的众

泰云100是我省首款纯电动轿车,也标志着湖南汽车工业行进到一个新的至高点,在新能源汽车

领域,我省同全国乃至全球其它厂家一同站在了同一起跑线上。而在此之前的78日,湖南省

人民政府办公厅颁发了《关于我省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的实施意见》1021日,长沙市人民政

府办公厅发布了《关于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的实施意见》,旨在推动我省新能源汽车的发展。

以此为契机,在园区设立新能源产业园,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配套产业,包括电池材料、动

力电池、驱动系统、电池管理系统和充电站、充电设备等及新能源汽车整车运营及服务等,通过

与目前园区汽车生产厂商加强合作,构建新能源汽车完整产业链,从而完成打造千亿汽车产业集

群的目标。

(三)项目建设的条件

1、我省新能源产业发展现状及具备的条件

近几年,湖南新能源产业加快发展,目前已初具规模,来势较好。在智能电网及其关键装备

领域,衡阳特变电工特高压电力变压器、长沙威胜集团智能电表计量系统、株洲南车时代电气IGBT

半导体器件等项目,拥有较强的技术优势和较大的产业规模。2011年,智能电网及其关键装备实

现主营业收入122.87亿元,比上年增长54.5%总量占新能源产业的33.7%增加值增长30.9%

在太阳能综合利用领域,湖南起步较晚,但是增速较快,尤其是在长沙红太阳新能源、湘潭兴业

太阳能晶体硅等项目达产后,产业规模快速扩大。2011年,太阳能综合利用行业实现主营业务收

93.65亿元,增长63.1%;增加值增长41.6%。风电装备制造及应用领域,拥有湘电集团兆瓦

精心整理

级风机整机、南车株洲电机风力发电机及配件、中科恒源全永磁浮风力发电机组等优势项目,2011

年实现主营业务收入和增加值分别增长27.1%22.9%。核能发电及辅助装备制造领域,湖南资

源优势明显,但是整个产业尤其是辅助装备制造的规模还比较小。2011年,核能发电及辅助装备

制造实现主营业务收入32.54亿元,增长42.8%。生物质能源及装备也是湖南新能源产业发展的

重点领域之一,2011年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3.55亿元,增长45.2%。地热能及其他新能源规模较

小,仅实现主营业务收入0.79亿元。

我省新能源产业在资源、装备制造、科研开发等方面具备了一定的基础和优势。

一是具备一定的产业资源优势。我省已探明铀矿储量2.6万吨,居全国前三位,铀矿石占全

国总量的1/3以上,是国内重要的核燃料基地,到目前为止,全省共比选19个核电厂址。每年新

增煤矸石620万吨,石煤基础储量107亿吨,占全国探明储量的30%,煤层气资源量(埋深1500m

以上)1200亿立方米,生物质能可开发利用总量约3150万吨标准煤/年,纤维生物质资源年产

5000万吨,风能经济可开发量约100万千瓦,太阳能资源属于资源中等区,太阳能利用主要原料

硅蕴藏量达2亿吨以上,且品位较高。

二是具备较好的产业配套基础。全省新能源相关大中型企业100多家,培育形成了湘电集团、

南车时代、南车电机、中电科技48所、衡阳特变、长高集团等一批核心骨干企业,太阳能电池形

500MW产能,太阳能电池制造装备居全国第一,产业链全线拉通。2兆瓦以上风机产能及配套

能力全国第一,株洲时代是国内唯一掌握整机控制系统的厂商,时代新材是我国南部最大的叶片

产业化基地。特高压输变电、智能配电和用电优势明显,特高压电抗器、变压器、开关设备、智

能电表终端等产品居国内领先水平。

三是具备较强的市场开发主体。目前,国内主要发电集团包括中核总、中广核、华能、华电、

大唐、国电、中电投和华润电力等,都在我省投资开发了电力项目,一批民营企业在我省开发和

建设新能源项目,企业开发新能源的积极性很高。伴随着西气东输、天然气入户,包括中石油、

中石化等大型国企及一批管道敷设、输送设备、应用设备企业落户湖南。拥有国防科技大学、中

南大学、湖南大学、南华大学、湖南农业大学等一批在新能源领域具有较强创新能力的高等院校,

拥有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重点(工程)实验室、企业技术研发中心11个,部省级重点

实验室和工程研究中心10多个。风电叶片制造技术、燃料乙醇制备技术等处于国际先进水平。光

伏装备制造技术、彩色太阳能电池组件制造技术、兆瓦级直驱永磁发电装备制造技术、核工程及

精心整理

铀矿开采技术、特种变压器制造技术、能源计量及智能电网设备制造技术等居国内领先。

四是具备广阔的市场前景。我省是化石能源资源匮乏省份,人均装机和用电水平为全国平均

水平的一半。2009年我省电力总装机2743KW,水电资源开发程度已超过90%,大部分电煤

需从省外输入。据预测,到2020年,我省一次能源缺口1.2亿吨标准煤,能源对外依存度达60%

左右,发电装机总容量需要5500万千瓦~6000万千瓦左右,农村新能源需求潜力巨大,发展新

能源产业具有巨大的市场需求,市场前景广阔。

在新能源汽车领域,我省新能源电动汽车起步早见效快,目前已形成了以电动汽车动力驱动、

交流传动控制系统及关键零部件为核心的新能源汽车相关的产业集群,除南车时代电动汽车公司

外,湖南神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岳阳华强电力电子有限公司等企业分别在“镍氢动力电池项目”

变频冷暖空调研制上取得重大成果。近年来,我省电动汽车产业呈现出快速发展的势头。形成了

南车时代电动、长丰集团、南方宇航、比亚迪、中联重科等整车生产企业,神舟、华强、科霸、

晶科、杉杉、瑞翔、力元等企业已成为关键零部件制造及电池材料行业的龙头企业。初步统计,

2009年我省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产值达33亿元,其中整车产值达8亿元,关键零部件产值25

亿元。长株潭于200911月正式获批成为全国首批13个试点城市中唯一的区域性试点城市群。

2009年长株潭实际采购并投放混合动力公交车484台,实际示范推广数量、营运里程、节能减排

总量在全国13个示范城市中排列第一,获得国家节能与新能源汽车财政补贴1.5885亿元,居全

国第一。预计到2015年,我省电动汽车产业中,混合动力客车及关键零部件年销售收入达120

亿元;混合动力轿车年销售收入达100亿元;纯电动汽车,产业化开发取得突破。

2、长沙经开区发展新能源产业具备的条件

长沙经济技术开发区创建于19928月,20002月被国务院批准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

区。经过多年发展,长沙经济技术开发区已具备良好的发展条件,一是交通区位优势明显;二是

产业集聚优势突出;三是科技创新能力较强;四是科技创新能力较强;五是经济环境不断优化。

目前,全区拥有企业1554家,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226家,年产值亿元以上企业60家,

10亿元企业15家,世界500强企业29家。庞大的企业队伍及其对应全国乃至全球市场资源,

对于园区外包括能源企业在内的各类企业也相当有吸引力,将总部及运营中心乃至生产基地入驻

园区,能够使企业间沟通更加顺畅、市场对接更加直接、配套服务更加及时与到位。2013年,全

区实现规模工业总产值1557亿元,其中工程机械、汽车及零配件等产值所占比重较大,而工程机

精心整理

械和汽车制造其本身对于能源需求量非常大,因此对于能源生产企业来说,园区本身就是一个巨

大的市场,入驻园区能够就近提供能源供应,减少市场开拓支出,获取更大的利润空间。另外,

园区正在积极创建“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努力将园区打造成为产城融合、宜业宜居的现代城

市工业经济综合体。园区基础设施建设的完善,不仅会吸引居民入住,而且还将幅射到周边居民,

对于能源的需求量也将进一步增长,园区内能源企业将直接获益。

三、新能源产业市场前景分析

新能源产业主要是源于新能源的生产和应用。因此开发和应用新能源的单位和企业所从事的

工作的一系列过程,统称为新能源产业。在中国可以形成产业的新能源主要包括水能(主要指小

型水电站)、风能、生物质能、太阳能、地热能等,是可循环利用的清洁能源。新能源产业的发展

既是整个能源供应系统的有效补充手段,也是环境治理和生态保护的重要措施,是满足人类社会

可持续发展需要的最终能源选择。

截止2012年底,我国水电、核电、风电等新能源消费量占能源消费总量的比重为9.4%,与

占比分别为66.6%18.8的原煤和原油相比,比重仍较低。我国已经制定了2020年非化石能源

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达到15%,以及单位GDP排放二氧化碳比2005年下降40%-45%的目标,

只有加速能源结构调整才能实现该目标,这为我国新能源产业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1、风电行业

我国风能资源丰富,根据国家能源局制定的《新兴能源产业发展规划(草案),到2020年,

我国风电装机规模达到1.5亿千瓦。截止2013年底,我国风电装机容量为9141万千瓦,离1.5

亿千瓦的规划目标仍有一定差距,未来7年每年需达到7%以上增长率才能达到此目标。而根据十

三五能源规划,到2020年,风电装机容量至少达到2亿千瓦,增长空间更为宽广。

根据国家能源局发布\"十二五\"第四批风电项目计划,华中、华东、华南地区的建设规模占比

已达到全国建设总规模的6成左右,特别是湖南,年度建设规模达到了200万千瓦,成为我国中

部地区风电开发的重点省份。继华能集团在湖南邵阳启动雪峰山项目后,今年1月,华银电力与

怀化麻阳县签署风电开发协议,随后,广东水电也进军沅江,投建30万千瓦装机风电项目。另据

了解,去年年底开始,湘电集团、华润集团以及中南设计院、省水利厅等企业单位便已着手在郴

州布局,其中已有项目投产,且湘电集团在郴州拥有2个风电项目。今年,华电集团还将在郴州

投建2个风电项目。

精心整理

201312月,湖南省发改委也下发《关于加快风电发展的若干意见》的通知指出,湖南要

积极加快风电发展步伐,力争到2020年底建成投运700万千瓦,在建100万千瓦。在资源状况

和开发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力争每个贫困县建成12个风电场(约10万千瓦)

在风电设备制造方面,湖南本土企业湘电集团、三一集团、株洲南车、时代新材分别占据了

重要的市场份额。2013年,湘电风能新增装机容量为1052MW,占据6.54%的市场份额,在全国

排名第五;株洲南车新增装机容量为343.45MW,占2.13%的市场份额,排名第13位,三一重能

新增装机容量为219.5MW,占1.4%的市场份额,排名第17位。在风电叶片生产企业中,时代新

材占据一席之地。

巨大的市场空间及强有力的政府支持力度,带动我省风电产业驶入快速发展的通道,加上本

土风电设备制造企业形成的产业基础,必将带动风电投资商、风电主要设备制造商及配套零部件

生产商到湖南投资兴业。

2、太阳能行业

2011年开始,我国陆续出台了一系列光伏产业的支持政策,包括太阳能光伏产业“十二五”

发展计划等。随着国家政策的利好,我国国内光伏应用市场迅猛发展,2011年新增装机容量2.5GW

同比增长400%2012年、2013年的新增装机容量分别为3.5GW11.8GW,同比增长40%

237%。光伏产业运行状况逐渐走出过去两年的低谷期,光伏设备及其元器件制造业景气状况出现

明显好转。2013年全年,光伏设备及其元器件制造业主营收入及利润总额分别为3456.9亿元和

89.7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3.0%279.9%,增速较2012年分别提升26.6个百分点额379.1

百分点。目前为止,2014年我国新装机容量备案总规模已达14GW2013年底,国家能源局发

布了《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管理暂行办法》,鼓励各类电力用户、投资企业、专业化合同能源服务

公司、个人等作为项目单位,投资建设和经营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预计2014年国内光伏分布式

新增装机比例将由现在的30%提高到60%以上。据EPIA预测,到2018年我国光伏发电装机容

量占全球市场份额应达到24-25%。根据《新兴能源产业发展规划》(草案),我国2020年太阳能

光伏发电规模将达到2000万千瓦。而20145月,国家发改委、能源局和环保部三部委联合发

《能源行业加强大气污染防治工作方案》提出到2017年,我国光伏发电装机容量应达到70GW

我国光伏发电市场发展空间非常庞大。

受地理位置决定,湖南省太阳能资源不算太丰富,因此太阳能资源开发利用起步较晚。但近

精心整理

年来随着全国范围内大力推广太阳能分布式光伏发电,湖南省于200911月出台了《湖南省人

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光伏发电和照明应用的意见》,提出大力推进光伏发电及照明应用,我省的太

阳能光伏发电发展提速,全省各地纷纷建设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201111月,当时世界最大

的屋顶电站项目——湘潭九华示范区兴业太阳能厂房屋顶开始发电,年发电量约2400万千瓦时。

20136月,湘潭岳塘区湖工花园内首个家庭太阳能光伏发电站实现并购发电。201410月岳

阳市最大的光伏发电项目——湘阴远大可建有限公司光伏发电项目即将通过验收并网,该项目全

部并网后,每年发电量可达1583万千瓦时。

政策的支持,让省外光伏发电的投资商及设备生产商纷至沓来,中国最大的光伏建筑一体化

建设集成商在香港上市的兴业太阳能于2011年落户湖南,实现太阳能电池、光伏组件、玻璃和铝

合金配套的投产。在我省以中国电子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第四十八研究所、曙光电子集团有限公司、

湖南科力丰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湖南神州光电能源有限公司、湖南杉杉新材料有限公司等为代

表的太阳能光伏产业链相关企业不断发展壮大,为我省太阳能光伏发电产业的发展推波助浪。

在太阳能应用领域,太阳能照明应用、太阳能热水器发展势头良好。目前在新建城市道路两

旁到处可见太阳能照明路灯,甚至在一些偏远山村也能看到。在湖南热水器市场,太阳能热水器

仅占一成,农村市场的太阳能普及率约12%左右,与安徽东南部、山东、江苏、浙江等省份农村

普及率均达15%相比,还具有较大的发展空间。太阳能热水器一线品牌像皇明、华扬、桑乐、四

季沐歌、清华阳光、太阳雨、辉煌等均已进入湖南。

3、核电行业

由于2011日本发生福岛核事故,全球的核电发展曾一度停滞,我也国暂停了核电站建设审批,

直到今年中国核电的发展才重新并缓步启动起来。根据发改委20145月份发布的《能源行业加

强大气污染防治工作方案》明确提出力争2015年运行核电装机达到4000万千瓦、在建1800

千瓦;力争2017年底运行核电装机达到5000万千瓦、在建3000万千瓦。

截止目前,运行核电装机共计1800万千瓦,在建3100万千瓦。为实现2017年目标,预计

2014/15年新批准核电装机容量有望达到600~800万千瓦,2016/17年攀升至800~1000万千瓦。

核电行业正在触底反弹,未来三年有望保持上行趋势。在核电站固定资产投资中核电设备投资占

50%左右,是核电投资最主要的环节。要2020年在运5800万千瓦、在建3000万千瓦的目标,

结合目前在运核电情况以及核电站的建设周期,预计2014-2020年核电设备市场规模有望达到

精心整理

3000亿元。

作为内陆省份,我省发展核电站是具备很多先天优势的。一是铀矿资源丰富。我省是全国三

大铀矿基地之一,铀矿资源占全国的30%。二是人才资源优势。湖南省长期支持着中国的核事业

和两弹一艇的发展,并不断做出着不可磨灭的贡献。省内拥有多家核工业单位,同时,拥有“中

国核工业人才的培养基地”之称的南华大学就坐落在湖南省衡阳市。近年来,南华大学每年向国

防系统和核工业系统输送毕业生1000余人。建校以来,累计已输送了超过5万名核类专业的高级

专门人才。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先后授予南华大学“十五”“十一五”期间为核工业培养和输送

人才“突出贡献奖”。三是区位优势。桃花江核电站和小墨山核电站均已列入国家《核电中长期发

展规划(2011-2020年)。根据专家意见,以湖南的优越条件,远不止只建一两个核电站,未来

湖南可建10个核电站。2015年至2030年,湖南将现核电建设高峰期。

随着内陆核电站审批放开,桃花江核电站(停建前已投资40亿元)有望成为首个开建的内陆

核电站。这一消息在今年514日召开的第四界中国核能可持续发展论坛上能源局局长王亮方的

发言中得到确认,湖南桃花江核电项目已完成开工所需25项支持性文件中22项,基本具备开工

条件。十三五启动内陆核电建设后,桃花江有望成为首个开建的内陆核电站。届时,我省核电工

业将进入高速发展阶段,必将吸引国内几大核电投资商和大量核电设备制造商入户湖南。

4、其它能源行业

根据国家发改委《可再生能源“十一五”规划》和国家制定的《可再生能源中长期发展规划》

2020年,生物质发电总装机容量达到3000万千瓦,生物质固体成型燃料年利用量达到5000

万吨,沼气年利用量达到440亿立方,生物燃料乙醇年利用量达到1100万吨,生物柴油年利用量

达到200万吨。

我省是农林大省,生物质资源非常丰富,具有开发利用生物质能源的良好条件。据估算,湖

南的生物质资源量超过1亿吨,可利用量将达6000万吨左右的标准煤,可满足全省目前能源消费

量的30%,生物质产值将超过千亿。另外,湖南拥有发展生物质能源产业(生物柴油)的良好技

术基础,拥有从事生物柴油科研和教学的研究机构两所,高等院校八所,组建了专业的生物质能

开发研究平台,承担了一系列国家级重大项目,获得了一系列自主知识产权,在特色能源油料制

备生物柴油技术上实现了突破。

近年来,生物质资源投资悄燃升温,湖南理昂再生能源电力有限公司澧县生物质电厂动工兴

精心整理

建,由湖南中鑫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投资5亿元的生物柴油蓖麻油原料与加工项目在永州市双牌开

工,湖南中宏基新能源公司年产100万吨生物质燃油项目落户株洲县,将年产l00万吨l00%的甲

醇燃油,由湖南给力生物能源股份有限公司投资、年产20万吨生物质成型燃料的加工生产线第二

期工程已于年初在平江建成。

随着省内生物质能源的发展,为分布于全省各地的生物质能源开发企业提供一个发展环境良

好的总部基地或运营中心非常有必要,同时聚集一批生物质能源设备生产商,从而打造我省生物

质能源产业基地。

奥迪新款价格-丰田考斯特15座


更多推荐

13万左右的轿车前十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