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月15日发(作者:力帆520图片)

2022-2023学年全国初中九年级上历史人教版月考试卷考试总分:120

考试时间: 120

分钟学校: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一、

选择题

(本题共计 20

小题

,每题 5

,共计100分

1.

迄今己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中关于公平、正义曾有这样的表述:“发扬正义于世,来除不法邪恶之人,使强不凌弱。”这部法典是(

)A.《汉谟拉比法典》B.《十二铜表法》C.《查士丁尼法典》D.《1787年宪法》

2.

下列各项中,与古代印度有关的是(

)①孔雀王朝②种姓制度③两河流域④佛教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

3.

新文化运动的性质是A.思想解放运动B.反帝反封建爱国运动C.反政府群众运动D.反帝爱国学生运动

4.

如图是法国著名画家雅克?达维特在1787年创作的油画作品。这幅作品体现了革命者为信仰和真理而献身的精神。这位“革命者”是(  )A.汉谟拉比

B.亚历山大C.苏格拉底D.伯里克利

5.

麦哲伦船队的远航是航海史上的一次壮举,是因为他的船队(

)A.发现了美洲大陆B.横穿了大西洋C.到达了印度D.横渡太平洋,完成环球航行

6.

下面是某位同学学习“大化改新”一课记的笔记,其中有误的是(  )A.背景六、七世纪时,受中国隋唐文化影响,推动日本进行改革B.领导人物孝德天皇C.措施仿效唐朝的典章制度,进行一系列改革D.影响日本从封建社会过渡到资本主义社会.D

7.

历史辩论会上,王亮为其观点提供了如下史实依据。据此判断,他要阐释的观点是(

)A.13~14世纪是西欧黑暗、落后的中世纪时期B.15~16世纪是西欧中世纪与现代之间的分界

C.17~18世纪是西欧中世纪与现代的真正分界

D.19世纪上半期西欧社会进入工业文明时期

8.

抓关键词是历史学习的方法之一。与“17世纪80年代”、“社会上层政变”、“不流血”等关键词相符合的历史事件是(

)A.日本明治维新

B.英国“光荣革命”C.俄国农奴制改革D.法国大革命

9. 18世纪中后期,为了缓解财政压力,英国决定让北美殖民地为帝国的开销支付更大的份额。英国政府在北美殖民地颁布一系列的法令征收捐税,引发了北美人民的强烈反对。由此可见,北美爆发独立战争的原因是(  )A.英国资产阶级革命造成了财政危机B.英国的殖民掠夺激化了它与北美人民之间的矛盾C.英国的专制统治加速了北美资本主义的发展D.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使美、英矛盾激化

10. 1780年,英国的铁产量还比不上法国,到1848年已超过世界上所有国家铁产量的总和。当时,英国的煤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2/3,棉布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1/2以上。英国出现这些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英国资产阶级革命B.“三角贸易”C.殖民扩张D.工业革命

11.归纳是一种很重要的学习方法。下列与方框内所给提示内容相符的历史事件是(

)提示内容①起止时间:1861~1865年②相关文献:《解放黑人奴隶宣言》③重要战役:葛底斯堡大捷A.英国资产阶级革命B.法国大革命C.拉美独立运动D.美国南北战争

12.

以下各项中,属于俄国沙皇亚历山大二世1861年改革内容的是(  )①农奴获得人身自由②农奴可以自由转换职业③削弱大贵族势力④农奴可以出钱赎买份地A.①②③

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13.

图片是历史的浓缩,它在见证和诉说着历史。下列是有关日本明治维新的图片,其中对日本影响最为深远的是(  )A.明治初期的小学B.明治时期日本缫丝厂C.明治维新时期完全西化的街道D.

明治维新时期日本新式军队14. 1875年,李鸿章对日本驻华公使说:“对于近来贵国所举,很为赞赏。独有对贵国改变旧有服装,模仿欧风一事感到不解,我国决不会进行这样的改革。”李鸿章对日本改革“不解”的是(  )A.废藩置县B.文明开化C.发展工业D.发展教育

15.

最能体现日本明治维新这一改革性质的是下列哪一项措施(

)A.实行征兵制B.加强中央集权C.提倡“文明开化”D.殖产兴业,发展近代经济

16.

罗伯特?李将军的塑像曾遍布美国。但在一次战争后,有人主张拆除这些塑像,认为它们是奴隶

制和白人至上主义的象征。这次战争最有可能是(

)A.第二次鸦片战争B.八国联军侵华战争C.北美独立战争D.美国南北战争

17. 1861年林肯就职时说道∶\"我无意直接或间接地在蓄奴州干涉奴隶制……而且我也不想那样做。从宪法和法律的角度来看,联邦是不可分解的。\"这反映了林肯上任后首要关注的问题是A.维护黑人奴隶制B.废除黑人奴隶制C.维护国家的独立D.维护国家的统一

18. 19世纪下半叶,科学技术飞速发展,引发了第二次工业革命。这次工业革命的主要标志是(  )A.内燃机的发明B.电讯技术的兴起C.电力的广泛运用D.汽车和飞机发明

19.

口罩在抗击新冠病毒疫情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其核心材料熔喷布主要以石油提炼的聚丙烯为原料。在石油化学工业领域,发明人造纤维的是(  )A.本茨B.诺贝尔C.海厄特D.夏尔多内

20.

科学家拉格朗日把17世纪的《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誉为人类心灵的最高产物,并说:“因为宇宙只有一个,而在世界历史上也只有一个人能做它的定律的解释者。”拉格朗日所褒誉的这个人是(

)A.伽利略B.爱因斯坦C.达尔文

D.牛顿二、

材料分析题

(本题共计 4

小题

,每题 5

,共计20分

21.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某校历史兴趣小组开展活动,对近代英国的崛起进行了如下探究。【图解崛起】【史说崛起】材料一

《强国之鉴》指出:“导致英国迅速崛起的一个重要因素,便是在(1688年)宫廷政变之后,英国建立起了一个适合国情和生产力发展需要的政治体制。”材料二

从1760年到1860年,英国工人劳动生产率提高了20倍。1850年,英国工业总产值占世界的1/3,对外贸易占全世界的21%。19世纪40年代,英国生铁产量占世界的一半,煤炭占2/3,英国成为全世界机械设备和各种工业制成品的主要供应国。英国成为“世界工厂”,世界变成英国的市场。——摘编自张跃发《近代文明史》(1)图一反映的事件发生后,欧洲的贸易中心由地中海沿岸转移到了______沿岸,图二反映的历史事件是_______。(2分)据此,你认为上述两个历史事件对英国崛起产生了什么共同影响?(2)材料一中的“政治体制”具体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谈谈该体制对英国崛起的影响。(3)阅读材料二,分析英国成为“世界工厂”的主要原因以及具体表现。(4)通过上述探究,你认为推动英国崛起的因素有哪些?

2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这个变化,主要就表现在新体制通过大幅度提高议会的权威实现了对王权的有效限制,并在议会内部实施了某种程度的权力分割和制衡,同时还对个人的自由权利表示了相当程度的承认和重视。这就为未来国家民主化的发展打下了一个坚实的基础。——马克垚主编《世界文明史》材料二:据统计,1861年后的30年间,俄国的粮食产量增加了三分之二。在此期间,农村社会分化加剧,一部分农民成为富农,更多的农民却更加贫困,不得不依靠出卖劳动力为生。富农购买了越来越多的土地,雇佣贫农,用新式农具,经营资本主义农业。——摘自人民教育出版社《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材料三:(日本)在西方殖民者坚船利炮的胁迫下,遭遇了巨大的生存危机,出人意料的是它将此作为自己弃旧图新、迎头赶上的历史机遇……

——选自《大国崛起》解说词(1)依据材料一,“新体制”是以哪部法律文件为基础逐渐确立起来的?根据材料指出“新体制”确立的历史意义?(2)依据材料二,分析农奴制改革对俄国农业发展产生的积极作用。(3)根据材料三,近代日本的这次“弃旧图新”是指哪一历史事件?并分析其原因。

23.

十九世纪中期,资本主义力量进一步增强,俄国、美国和日本走上了迅速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阅读材料,思考相关问题。材料一 19世纪上半叶,农奴在俄国全国人口中占有很大的比重,近40%参加工业生产的劳动者是农奴。农奴世代被束缚在土地上,不能自由迁徙和务工经商。农村贫困落后,农奴购买力低,生产效率低下,这些影响着国内市场的发展。﹣﹣九年级下册《世界历史》材料二 1863年1月1日起,凡在当地人民尚在反抗合众国的任何一州之内,或一州的指明地区之内,被人占有而做黑奴的人们都应在那时及以后永远获得自由;合众国政府行政部门,包括海陆军当局,将承认并保障这些人的自由,当他们或他们之中的任何人为自己的自由而作任何努力时,不作任何压制他们的行为。﹣﹣《解放黑人奴隶宣言》材料三

虽然……政府锐意改革,但也遗留了许多问题:如天皇权力过大、出身藩地的有权有势者长期掌控国政,形成势力庞大的“藩阀政治”体系、土地兼并依然严重、新兴财阀垄断市场经济等现象。这些负面问题与日后发生并累积的一些难以解决的社会问题相互影响,最终直接或间接促使日本走上侵略扩张的道路。请回答:(1)材料一反映了俄国面临什么问题?沙皇亚历山大二世是如何解决危机的?结果如何?(2)颁布《解放黑人奴隶宣言》的美国总统是谁?它的颁布对战局有什么影响?(3)材料三是对哪个历史事件的评价?当时“政府”在政治方面采取了什么措施?(4)十九世纪后半期,中国在经济和政治方面又是怎样适应世界发展潮流的?

24.

工业革命深刻地改变了人类社会。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如果从近代科学的角度看,正是牛顿开启了工业革命的大门……1765年,牛顿去世30多年后,一种全新的蒸汽机在瓦特手中诞生了,使人类从此开始拥有自己创造的动力,而不再受制于大自然。﹣﹣摘编自《大国崛起》解说词(1)写出关于牛顿的简要介绍。(包括国籍、主要成就)依据材料一指出,瓦特改良的蒸汽机有什么巨大进步?材料二:19世纪下半叶,世界历史进入一个全新的、前所未有的大变革时代。电学、磁学、光学、化学等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科技发明层出不穷,人类的智慧像魔术般地将电灯、电话、电报、电站、电车、电机、电缆等新生事物接二连三地呼唤出来。传统的农业和半农业、乡村和半乡村社会迅速告别历史舞台,人类满怀激情地迎来城市社会和工业社会的新阶段,与此同时,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发生某些质变,集中化、垄断化以及世界经济的整体化趋势大大加强。﹣﹣以上材料均摘编自李宏图等《工业文明的兴盛:16﹣19世纪的世界史》(2)指出材料二中,19世纪下半叶世界历史发生了哪些“全新”变革。(不得照抄原文)材料三:工业革命的影响自从全球涌现出发明和使用机器的热潮后,烟囱、厂房、机器轰鸣声,打破了人们恬静的田园生活……1827年,法国数学家富利埃提出二氧化碳的排放会使大气变暖,在他之后,瑞典学者提出了“温室效应”。1800﹣1900年世界主要城市人口变化表(单位:千人)城市1800年1850年1880年1900年

纽约64伦敦959莫斯科2593765811000(3)材料三体现了工业革命带来了哪些变化?(4)综上所述,请你对“工业革命”作出客观的评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2022-2023学年全国初中九年级上历史人教版月考试卷一、

选择题

(本题共计 20

小题

,每题 5

,共计100分

)1.【答案】A【考点】《汉谟拉比法典》和古巴比伦文明【解析】此题暂无解析【解答】根据题述内容“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可判断,这是成于古巴比伦王国时期的汉谟拉比法典。故选A。2.【答案】B【考点】古印度的种姓制度佛教和古印度文明【解析】本题考查印度文明。【解答】雅利安人入侵并开创了种姓制度,奠定了古代印度文明的基础,孔雀王朝统治时期,印度达到了全盛,雅利安人在进入古代印度后,逐渐产生不同等级,形成严格的等级制度,史称“种姓制度”。公元前6世纪古印度的乔达摩?悉达多(释迦牟尼)创立佛教,宣扬“众生平等”反对婆罗门的特权地位。它认为世间万物发展都有因果缘由,人的生老病死都是苦,人必须消灭欲望,刻苦修行。很多国王利用它“忍耐顺从”的说教,大力扶持佛教。与古代印度有关的是①孔雀王朝、②种姓制度、④佛教。两

河流域诞生了两河流域文明,③不符合题意。故选B。3.【答案】A【考点】新文化运动新文化运动的内容与意义文艺复兴运动【解析】此题暂无解析【解答】新文化运动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新文化运动前,资产阶级改良派和革命派,在宣传各自的政治观点时,都没有彻底地批判封建思想。经过新文化运动,封建思想遭到前所未有的冲击批判,人们的思想得到空前的解放,因此A正确,排除BCD三项。4.【答案】C【考点】雅典民主政治【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苏格拉底的相关史实。掌握相关基础知识。【解答】根据题干材料“法国著名画家雅克?达维特1787年创作的油画作品。这幅作品体现了革命者为信仰和真理而献身的精神。”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苏格拉底主张无神论和言论自由,但却与当局统治相向,苏格拉底选择了慷慨走向刑场,视死如归。显示了苏格拉底对现实政治的批判。故题干这位“革命者”是苏格拉底。5.【答案】

D【考点】新航路的开辟【解析】本题考查麦哲伦的环球航行。【解答】发现了美洲大陆和横渡大西洋的是哥伦布,故AB错误;到达印度的是达伽马,故C错误;麦哲伦从西班牙出发,经过大西洋,绕过南美大陆南段的麦哲伦海峡,进入太平洋,1521年抵达菲律宾群岛,向西穿越印度洋,绕过非洲南段好望角,完成环球航行,故D正确。故选D。6.【答案】D【考点】日本的大化改新【解析】本题以表格材料为背景,考查日本大化改新的相关知识。【解答】据所学知,六七世纪时,日本的社会矛盾十分尖锐,大贵族奴隶主势力强大,政局混乱,改革势在必行。7世纪中期,改革派发动宫廷政变成功,孝德天皇上台执政,颁布诏书,开始改革。

政治上建立中央集权的天皇制封建国家,废除贵族世袭制,以才选官;经济上,把很多贵族土地收归国有,部民转为国家公民;国家定期把土地分给农民耕种,向他们收取赋税。大化改新是日本从奴隶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标志。7.【答案】B【考点】文艺复兴运动新航路的开辟【解析】

本题考查15~16世纪的西欧。【解答】根据材料可知,文艺复兴、宗教改革、新航路开辟发生在15~16世纪,故B选项正确;ACD均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B。8.【答案】B【考点】英国资产阶级革命【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英国“光荣革命”。【解答】与“17世纪80年代”、“社会上层政变”、“不流血”等关键词相符合的历史事件是英国“光荣革命”。1688年,资产阶级和新贵族联合其他不满国王专制统治的人士发动宫廷政变,推翻了专制统治,迎请詹姆士二世的女儿玛丽和女婿荷兰执政威廉共同执政。这一次政权更迭没有流血,西方人称这次革命“光荣革命”。故选B。9.【答案】B【考点】美国独立战争【解析】本题考查了美国独立战争。美国独立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是英国的殖民统治严重阻碍了北美殖民地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解答】题干描述“英国决定让北美殖民地为帝国的开销支付更大的份额。英国政府在北美殖民地颁布一系列的法令征收捐税,引发了北美人民的强烈反对”说明英国的殖民掠夺激化了它与北美人民之间的矛盾,严重阻碍了北美各殖民地的发展,导致北美独立战争的爆发。10.【答案】

D【考点】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影响【解析】此题暂无解析【解答】根据题干“1780年,英国……到1848年已超过世界上所有国家铁产量的总和。当时,英国的煤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2/3,棉布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1/2以上。”结合所学额知识,18世纪60年代英国工业革命开始,到1840年前后英国在世界上最先完成工业革命,故促成英国煤铁等迅速增长的主要因素是工业革命的进行,D正确;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发生在1640年到1688年,排除A;“三角贸易”是以贩卖黑奴为中心,为英国带来巨额利润,排除B;殖民扩张不是出现题干变化的主要原因,排除C。故选D.11.【答案】D【考点】美国南北战争的影响《解放黑人奴隶宣言》美国南北战争的经过美国南北战争的爆发【解析】本题考查美国南北战争。【解答】依据题干中的方框所给信息“1861~1865年”、“《解放黑人奴隶宣言》”、“葛底斯堡战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861~1865年,由于美国北方的资本主义制度和南方的种植园经济之间的矛盾加剧,南方与北方之间爆发了南北战争。1862年9月,林肯政府颁布《解放黑人奴隶宣言》要求废除黑人奴隶制,成为南北战争的转折点。1865年,北方在葛底斯堡战役获得胜利,D项符合题意;A项起止时间是1640﹣1688年;B项起止时间1789﹣1794年;C项起止时间1810﹣1826年。由此可知ABC三项和题干信息不符。故选D。12.

【答案】B【考点】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解析】本题考查了俄国农奴制改革。在17﹣18世纪,西欧国家开始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而俄国仍然固守封建农奴制度,使沙俄远远落后西方诸国。在克里木战争中土耳其在英法的支持下俄国遭到惨败,激化了俄国原本就存在的社会矛盾,为了巩固统治,缓和阶级矛盾,沙皇亚历山大二世1861年签署废除农奴制法令。【解答】俄国农奴制改革法令规定:自法令实施之日起,农奴获得人身自由,他们可以拥有自己的财产,可以自由选择职业,地主不得再任意交换或买卖农奴;农奴在获得自由时,还能以赎买的方式得到一块份地和宅旁园地,但这些耕地在法律上依然是地主的财产,农民只有使用权;为了控制这些农民,沙皇政府还规定,获得解放后的农民仍归当地的“村社”管理。不包括③削弱大贵族势力。13.【答案】A【考点】日本明治维新【解析】本题考查日本明治维新。日本为了摆脱被侵略的地位,开始学习西方,进行了一场自上而下的改革运动,即明治维新。明治维新使日本从一个闭关锁国的封建国家逐步转变为资本主义国家,摆脱了沦为殖民地国家的命运。【解答】19世纪中后期日本的明治维新。在明治维新的措施中,影响最深远的是提倡文明开化,大力发展教育,因为这些措施提高了日本国民的文化素质,促进了社会发展进步。故A符合题意。14.【答案】B【考点】日本明治维新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了明治维新的内容。日本强大起来以后,很快走上了对外侵略扩张的军国主义道路。【解答】由材料中“独有对贵国改变旧有服装,模仿欧风一事感到不解”可知,李鸿章对日本改革不解的是“模仿欧风”,这属于文明开化的内容。据所学知,明治维新时,政府大力提倡学习西方资本主义文明,即所谓“文明开化”如采用西方历法,武士们剪去了头上的发结、解下随身的佩刀,许多人穿起了西服,人们在社交场合,也都以模仿西方的服饰礼仪为荣。ACD三项虽然也属于明治维新内容,但与题意不符,可排除。15.【答案】D【考点】日本明治维新【解析】此题暂无解析【解答】此题暂无解答16.【答案】D【考点】美国南北战争的爆发【解析】本题考查美国南北战争。【解答】由题干“在一次战争后,有人主张拆除这些塑像,认为它们是奴隶制和白人至上主义的象征”结合所学,美国南北战争废除了黑人奴隶制度,促进了美国资本主义发展。可知,D符合题意。故选D。17.【答案】

D【考点】美国南北战争的经过【解析】此题暂无解析【解答】根据材料”从宪法和法律的角度来看,联邦是不可分解的“可知,林肯认为首要问题是维护国家统一,故D正确;根据“我无意直接或间接地在蓄奴州干涉奴隶制…而且我也不想那样做。”可知林肯并不主张干涉蓄奴问题,不干涉就是不支持、不反对、不推广。故AB错误;维护国家的独立,在材料中未涉及,故C错误;故选D.18.【答案】C【考点】第二次工业革命【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第二次工业革命。应重点掌握第二次工业革命的重要发明。【解答】19世纪70年代初,发电机、电动机被发明出来,电力成了带动机器生产的新能源。电力得到广泛应用,电动机逐渐取代了蒸汽机。电力的广泛应用标志着人类从蒸汽时代跨入了电气时代。19.【答案】D【考点】第二次工业革命【解析】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此题暂无解答20.【答案】D【考点】近代科学家【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牛顿的相关知识。【解答】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的作者是牛顿,他在这部著作中提出牛顿三大定律,提出了绝对的时空观念,故D项正确。ABC项与材料所述内容不符,故排除。故选D。二、

材料分析题

(本题共计 4

小题

,每题 5

,共计20分

)21.【答案】【考点】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第一次工业革命【解析】【解答】

22.【答案】(1)法律文件:《权利法案》。历史意义:为国家民主化的发展打下了基础。(2)积极作用:增加了粮食产量;采用了新式农具;促进了资本主义农业的发展。(3)历史事件:明治维新。原因:推行闭关锁国政策,西方殖民者利用坚船利炮打开国门,民族危机严重,阻碍了社会发展进程。【考点】日本明治维新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权利法案》【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权利法案》、俄国1861年农奴制改革、日本明治维新的相关史实。【解答】(1)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可知,“新体制”是以《权利法案》为基础逐渐确立起来的。1689年,英国议会通过了《权利法案》,限制了国王的权力,确立了议会至上的原则,标志着君主立宪制的资产阶级统治在英国的确立。据材料一“这就为未来国家民主化的发展打下了一个坚实的基础”可知,为国家民主化的发展打下了基础。(2)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可知,俄国农奴制改革增加了粮食产量,采用了新式农具,促进了资本主义农业的发展。(3)据材料三及所学知识可知,近代日本的这次“弃旧图新”是指明治维新。近代日本实行明治维新是由于推行闭关锁国政策,西方殖民者利用坚船利炮打开国门,民族危机严重,阻碍了社会发展进程。23.【答案】面临农奴制阻碍经济发展;颁布法令;1861年农奴制改革是俄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促使社会的各个方面出现了新的气象林肯;扭转了北方在战场上的被动局面。明治维新;废藩置县。洋务运动和戊戌变法。【考点】日本明治维新

美国南北战争的影响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美国南北战争的经过美国南北战争的爆发《解放黑人奴隶宣言》【解析】此题暂无解析【解答】此题暂无解答24.【答案】英国;万有引力定律、微积分《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其中一项即可。人类进入“电气时代”;动力来源由蒸汽机转变为电力;

资本主义由自由资本主义向垄断资本主义过渡。(任答3点)环境污染;促使了城市人口的增加。工业革命是一把双刃剑,有利:工业革.命能够大大推动生产力发展,给人类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污染环境、资源过度开采、全球变暖、物种灭绝等,要注意保护环境。等等,言之有理即可。【考点】第二次工业革命近代科学家第一次工业革命【解析】此题暂无解析【解答】此题暂无解答

更多推荐

英国,材料,发展,解析,日本,历史,俄国,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