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2月31日发(作者:马自达6最新)

2021年新苏教版科学六年级上册知识点整理

第三单元 化石的奥秘

8.消失的恐龙

1.人们凭借恐龙的化石复原出了恐龙的模样,凭借人类祖先的化石复原出了人类的祖先的模样。

2.1677年,一名英国牧师偶然间发现了一块巨大的腿骨化石。这块化石后来被称为“巨人的遗骨”。

3.1823年,恐龙化石再度被发现,并辗转到了英国古生物学家威廉姆·巴克兰的手上,巴克兰对这块化石进行了详尽的研究,发表了一篇有关巨齿龙的论文。

4.巨齿龙是第1个被载入科学史的恐龙种类。

研究化石的科学家称为古生物学家。

5.古生物学家发掘和复原恐龙化石的步骤:

①科学家用刷子除去恐龙化石上的沙土。

②包装好化石,以免在运输过程中受到损坏。

③科学家在实验室仔细清理恐龙化石。

④经过艰难的工作,一块块化石被还原成完整的恐龙骨架。

6.学生活动手册

把各种恐龙与其相对应的化石模型连线。

你还知道哪种恐龙和与它相对应的化石的样子?分别画在方框里。

恐龙名称 特点 恐龙

对应的化石模型

三角龙看上去就像一头巨型犀三角龙

牛,它的鼻子上长有一只短角,额头上长有两只长角。

霸王龙在它生活的时代是最大的恐龙,难寻敌手。强有力的颌

霸王龙

部和锋利的牙齿是霸王龙的主要武器。

马门溪龙的脖子是迄今所有动物中最长的,它的长脖子由19

马门溪龙

节颈椎骨支撑,使得它可以轻易吃到高大树木上的树叶和嫩枝。

似鸡龙是目前已知最大的似鸟类恐龙。似鸡龙非常矫健和轻

似鸡龙

盈,它有着长长的腿骨,大腿肌肉发达,强健有力,踝骨和脚骨长而细,能够迅速地奔跑。

剑龙的背部长有菱形的大骨板。剑龙嘴巴后面是成排的牙

剑龙

齿,用来咬碎叶子并把食物研磨成浆状。

9.化石告诉我们什么

1.化石是保存在地层中的古生物遗体、遗物或遗迹,如骨骼、外壳、叶子、脚印化石等。

大自然中的化石,举例:

2.恐龙化石、蕨类植物化石、脚印化石、小昆虫化石、三叶虫化石、蜻蜓化石、羽毛化石等。

3.化石的形成与发现

在漫长的地质年代里,地球上曾经生活过无数的生物,这些生物的遗体、遗物或遗迹,被当时的泥沙掩埋起来。在随后的岁月中,生物的有机质被分解,遗体、遗物的坚硬部分和痕迹被沉积物包裹,并被矿物化。

由于地壳运动的作用,已经形成的化石有些上升到接近地表的地方,随着岩石的侵蚀或坍塌,化石便暴露出来。

4.仔细观察下面两种恐龙的头骨化石图片,猜一猜哪种是食肉恐龙,哪种是食草恐龙?

左边的恐龙头骨化石的牙齿平齐,适合切断植物,这是食草恐龙的头骨化石。右边的恐龙头骨化石的牙齿尖锐锋利,适合撕咬动物,这是食肉恐龙的头骨化石。

5.仔细观察恐龙蛋化石图片,说说你有什么发现。

恐龙蛋圆圆的。恐龙蛋是一窝一窝的。

恐龙蛋里有恐龙胚胎。小恐龙出壳与小鸡出壳很像。

6.观察两种恐龙的足迹化石图片,判断哪种是二足行走恐龙,哪种是四足行走恐龙。

左图为二足行走恐龙的足迹化石,右图为四足行走恐龙的足迹化石。

判断依据是左图上足迹基本上呈一条直线,足迹间隔较大,右图上足迹分布比较紧密,而且呈两条直线。

7.小盗龙、猛犸象、鱼龙、大地懒都是已灭绝的生物,现在看不到它们了。现在还生活在地球上的与小盗龙相似的生物是鸟,与猛犸象相似的生物是大象,与鱼龙相似的生物是海豚,与大地懒相似的生物是树懒。

8.现代马是怎样进化而来的?

现在的马是由始祖马进化而来的,5,000万年前出现了始祖马,经过进化,到了3,500万年前,进化成了渐新马,渐新马经过2,000万年的进化,进化成了中新马,到了100万年之前,中新马进化成了现代马。

马的进化过程:

始祖马———→渐新马———→中新马———→现代马

(5000万年前) (3500万年前) (1500万年前) (100万年前)

始祖马经过近5,000万年的进化,终于进化成了现代马。

9.现代马和始祖马有相似之处,但也有很大的不同之处。大家想一想,马在进化的过程中,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在进化过程中,马的体形越来越大,马的趾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始祖马前足4趾,后足3趾。现代马前后足都只有中趾着地,便于飞快奔跑。

10.现在的蟑螂、银杏、鲎与化石中的蟑螂、银杏、鲎相比没有太大变化,它们被称为活化石。因为这些动植物在千百万年的进化过程中,仍然保留了过去原始的特性,外形上

没有太大变化。

11.被称为“活化石”的动物还有国宝大熊猫、中华鲟等等,植物还有水杉、香果树等等。

12.学生活动手册

把你从化石图片和古生物复原图中读到的信息写下来。

化石 我的发现

上边的恐龙头骨化石的牙齿平齐,适合切断植物,这是食草恐龙的头骨化石。下边的恐龙头骨化石的牙齿尖锐锋利,适合撕咬动物,这是食肉恐龙的头骨化石。

恐龙蛋圆圆的。

恐龙蛋是一窝一窝的。

恐龙蛋里有恐龙胚胎。

小恐龙出壳与小鸡出壳很像。

左图为二足行走恐龙的足迹化石,右图为四足行走恐龙的足迹化石。

马经历了始祖马、渐新马、中新马、现代马的进化过程。在进化过程中,马的体形越来越大,马的趾也发生

了很大的变化。始祖马前足4趾,后足3趾。现代马前后足都只有中趾着地,便于飞快奔跑。

小盗龙、猛犸象、鱼龙、大地懒都是已灭绝的生物,现在看不到它们了。现在还生活在地球上的与小盗龙相似的生物是鸟,与猛犸象相似的生物是大象,与鱼

观察化石图片,我还发现:

龙相似的生物是海豚,与大地懒相似的生物是树懒。

我们可以根据化石的形态了解古生物的外形特点、生活习性、繁殖后代等各方面的信息,了解这些古生物曾经在地球上是如何生息繁衍的。

我们可以通过研究化石,探究生命与生命之间、生命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

10.用化石做证据

1.化石是保存在地层中的古生物遗体、遗物或遗迹,如骨骼、外壳、叶子、脚印化石等。

2.中华龙鸟是一种小型食肉恐龙,嘴里有牙齿,尾椎很长。同时,它从头部到尾部都覆盖着像羽毛一样的东西。从中华龙鸟化石的发现,进一步证明了鸟类是由恐龙演化而来的这一科学假说。

学生活动手册

3.在三种科学假说中任选一种,列举化石为这种科学假说的成立提供了什么证据。

科学家 提出的科学假说 化石提供的证据

恐龙化石的骨骼与火鸡骨架非常相似。

英国

博物学家

赫胥黎

鸟类由恐龙

演化而来

古生物学家们在世界各地陆续发现了许多像鸟一样的恐龙化石。

20世纪90年代,在中国辽宁等地发现了一系列带羽毛的恐龙化石。

德国气象学家魏格纳收集到一块2.5亿年前横贯南部各德国

气象学家

魏格纳

大陆漂移说

大陆的相同的岩石和化石,证明了这一假说。

科学家分别在印度、澳大利亚、南美洲、非洲南部、南极洲发现了舌羊齿植物群,这些在陆地上生长的植物不太可能跨越大洋进行迁徙。

1831年12月英国达尔文登上贝格尔号军舰,开始了一英国

达尔文

次环球科学考察,在航行中,他采集了大量的生物标本生物进化论 和化石。

后来的科学家通过对不同地层生物化石的研究证实了进化论。

4.通过化石在证明鸟类起源于恐龙、大陆漂移说、生物进化论等科学假说的成立方面提供了有力的证据,进一步说明了化石的科学作用,说明了研究化石的重要意义。

5.从这幅生命演化史示意图中,你获得了哪些信息?

生命在地球上已存在38亿年之久。

地球上的生命不停地发展和变化。

地球生命的演化包括前寒武纪、古生代、中生代以及新生代4个阶段。

生命演化史上有过生命大爆发,也有过生物大灭绝。

生物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等到高等进化着。

在漫长的生命演化史上,人类只占据一个非常微小的位置。

查阅资料,撰写一篇有关化石是如何为“人猿同祖论”提供证据的短文。(略)

2021年新苏教版科学六年级上册知识点整理

第四单元 探索宇宙

11.太阳系大家族

1.太阳系图片

2.太阳是离我们最近的恒星。太阳和包括地球在内的八颗行星、卫星、众多的小行星、彗星、流星体和星际物质等组成了太阳系。

3.八颗行星分别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

4.小行星是太阳系形成后的物质残余,太阳系内已经被发现的小行星有70余万颗,主要分布在火星和木星轨道之间的小行星主带以及海王星轨道之外的柯伊伯带上。

5.木星的卫星众多,到目前为止一共发现有79颗卫星。

6.彗星俗称“扫把星”。彗星分为彗核、彗发、彗尾三部分,主要成分是冰、尘埃和较小的岩石颗粒。当彗星接近恒星时,彗星中的冰升华,在冰核周围形成朦胧的彗发和一条或几条稀薄物质流构成的彗尾。太阳系中最著名的彗星是哈雷彗星,因1705年英国天文学家哈雷成功预言其周期是76年而得名。

7.行星是满足以下条件的天体:1围绕太阳运行;2质量足够大,形状近乎球形;3其轨道附近区域清空。

8.八颗行星体积从小到大的顺序是水星、火星、金星、地球、海王星、天王星、土星、木星。

9.八颗行星距离太阳由近到远的顺序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

10.八大行星根据组成的物质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固态星球,一类是气态星球。

11.固态星球分别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气态星球分别是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

12.固态行星的表面是岩石;气态行星的表面是气体,大气之下可能是液体、冰层或固态

的内核。

13.八大行星各自又有哪些独特之处?

水星的运行速度最快。

金星是夜空中最亮的行星。

火星的环境与地球最接近。

地球适合生命的生存。

木星的卫星最多。

土星有美丽的光环。

天王星“躺”在公转轨道上自转。

海王星表面的蓝色是甲烷气体。

14.八颗行星被发现的先后顺序。

第1阶段:早在古代,人们就已经用肉眼观察到水星、金星、火星、木星和土星。

第2阶段:1781年,英国人威廉·赫歇尔通过巨型望远镜发现了天王星。

第3阶段:1846年,法国人勒维耶和英国人亚当斯在研究天王星轨道运行的反常现象时各自通过独立计算,推算出海王星的位置。

15.发现八颗行星的方法。

水星、金星、火星、木星、土星这5颗行星是古人利用肉眼观测的方法发现的。

天王星是通过巨型望远镜发现的。

海王星是通过计算推算出来的。

16.学生活动手册

在下面这幅太阳系示意图的相应位置上,画出大小合适的八颗行星。

参考图片:

查资料,了解人类对火星的探索和发现,制作一张关于火星的知识卡片。

火星是太阳系中的一颗行星。火星公转周期为1.88年,自转周期为1.03天。火星上有四季变化。火星表面温度范围为-138~27°C。火星的大气很稀薄,但常有强风、尘暴现象,大气体积的95%是二氧化碳。火星的南北极有白色极冠,其主要成分是水冰和干冰。火星地表土壤含大量氧化铁,受紫外辐射作用生成红黄色氧化物,大气中又悬浮红黄色微尘,所以火星呈红黄色。火星上的奥林匹斯火山是太阳系行星表面最大的火山。火星有两颗卫星。

12.观察星空

1.星座是一个天文学的专有名词,指的是天上一群在天球上投影的位置相近的恒星的组合。

2.为了天文学研究的需要,国际天文联合会将全天空划分成88个星座,如猎户座、天鹅座、大熊座、小熊座等。

天鹅座为北天星座之一。天鹅座的主星排列成十字形,十字的一竖是天鹅长长的脖子和躯干,一横为天鹅展开的双翼。夏秋季节是观测天鹅座的最佳时节。

大熊座是北天星座之一。在中国古代,把大熊座中的七颗亮星看作斗形,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北斗七星。北斗七星组成大熊的尾巴。一年四季都可以见到大熊座。春季,大熊座正在北天的高空,是观看它全貌的最好时节。

猎户座是赤道带星座之一。星座主体由四颗亮星组成一个大四边形,三颗小一点且排成一排的亮星组成猎户的腰带。最佳观测月份为1月,民间有“三星正南,就要过年”的俗语。

3.我知道的星座名称:猎户座、天鹅座、大熊座、小熊座、仙后座、白羊座、金牛座、双子座、巨蟹座、狮子座、天秤座、天蝎座、人马座等。

4.北极星是天空北部的一颗亮星,离北天极很近,差不多正对着地轴,从地球北半球上看,它的位置几乎不变,可以靠它来辨别方向。

5.北极星在小熊星座上。

6.寻找北极星的位置的方法。

方法1:先找到小熊座,小熊座尾部的那颗星就是北极星。

方法2:先找到大熊座尾部的北斗七星,再把“勺口”两颗星的连线向“勺口”方向延长约5倍距离,那颗亮星就是北极星。

方法3:可以利用仙后座找北极星。仙后座的五颗亮星构成一个英文字母W,在秋冬季节的星空中很明显。把W的外侧两边向南延长后的交点与中央的γ星相连,再把连线向北处长约5倍距离,此处的那颗亮星就是北极星。

7.做星座放映器

所需材料:纸杯、黑色签字笔、手电筒、锥子、白墙等。

活动方法:

①参照某一星座图,在纸杯底部画出它的形状。

②用锥子扎出这个星座。

③将手电筒伸进纸杯,把“星座”放映到白墙上。

8.我们人类生活在地球上,地球又处于太阳系中,而太阳系又处在银河系之中。

银河系的位置:天空斜向西南的方向。

银河系的大小:银河中每一个亮点都是恒星,银河只是银河系中的一部分,银河系中有超过1,000亿颗恒星,太阳只是银河系中极其普通的一颗恒星。

人类观测银河的成果:银河系和河外星系,是人类目前所能观测到的宇宙范围。

银河系的形状:呈现椭圆盘型,具有巨大的盘面结构。

银河系的大小:银河系的银盘直径为10万光年,中心厚度约12,000光年。太阳围绕银心运转一周约2.5亿年。

银河系的总质量:大约是太阳质量的1.50,000亿倍。

银河系的年龄:大约在100亿岁左右。

银河系的组成:银河系自内向外分别由银心、银核、银盘、银晕、银冕组成。

9.学生活动手册

对照星座图,在星空图上找出该星座的主要星星,并连线。

天鹅座

猎户座

先找到大熊座的北斗七星,再找出北极星和小熊座。

13.冲出地球

1.起初,我们只能用肉眼观察太空,后来,望远镜的出现让我们能看得更远。几百年来,用望远镜观测太空的技术不断发展,今天,我们已经能看到很远很远的宇宙深处了。

2.望远镜的发展历史

伽利略发明了第一台天文望远镜。

射电望远镜能接收到宇宙深空的天体发出的无线电波。

用哈勃空间望远镜能看到距地球130多亿光年的原始星系。

“中国天眼”是目前世界上最大单口径、最灵敏的射电望远镜。

伽利略望远镜是指物镜是凸透镜而目镜是凹透镜的望远镜,是意大利科学家伽利略1609年发明的人类历史上第一台天文望远镜。伽利略利用它观测到了月球的高地和环形山投下的阴影,接着又发现了太阳黑子,此外还发现了木星的4颗卫星。

哈勃空间望远镜是安装在人造地球卫星上的一台望远镜,由于其避开了大气层的干扰,对太空的观测效果更好。

中国天眼的正式名称是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英文简称为FAST,它是利用中国贵州南部洼地的独特地形条件建造的。

3.我国明朝的万户是第一个尝试利用火箭克服地球引力飞天的人。为此,他付出了生命的代价。为了纪念万户,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将月球上的一座环形山以这位古代的中国人命名,命名为万户山。

4.如今,人类利用火箭终于实现了冲出地球的梦想。

5.冲出地球的主要困难是使物体获得足够大的速度,目前是靠多级火箭实现的。

体验地球引力。

6.方法一:将沙袋、小球、羽毛等抛向天空

现象:发现这些物品先向上运动,当到达一定的高度之后就会向下运动。有时是直线下落,有时是呈弧线下落。

得出的结论:这个活动说明了地球存在的引力。

7.方法二:纸火箭游戏

制作纸火箭所需材料:纸筒、橡皮筋、纸火箭下拉的绳索。

制作方法:

将一张纸卷成圆筒状,用胶水粘好。

在纸筒口固定一根橡皮筋,橡皮筋上竖直固定一个小三角架,三脚架下方连着一根细线。

使用方法:用不同的拉力将三脚架下方连着的一根细线往下拉,然后松手。

活动要求:用不同的拉力将纸火箭射向天空,观察纸火箭飞行高度与橡皮筋弹力大小的关系。

现象:使用不同的拉力拉动三脚架下方的一根细绳时,纸火箭就会射向天空。

8.纸火箭飞行高度与橡皮筋弹力大小的关系:

拉力越大,橡皮筋弹力越大,纸火箭飞行高度越高;拉力越小,橡皮筋弹力越小,纸火箭飞行高度越低。

得出的结论:这个体验活动说明了地球存在引力。

9.炮弹速度越快,飞行距离越远,假如速度达到7.9千米每秒,炮弹就会绕地球飞行,这时候就脱离了地球的引力。因此我们要想脱离地球的引力,就要提高物体的速度,把物体的速度提高到7.9千米每秒以上。

10.这里的7.9千米/秒即第一宇宙速度,是使地球表面的物体环绕地球运行所需的最小入轨速度。当物体速度低于第一宇宙速度时,最终将被地球引力拉回地面。

11.学生活动手册

画出抛向空中物体的运动轨迹。

科学阅读《世界飞天第一人——万户》,万户是中国人的骄傲,你认为他最可贵的精神品质有哪些?还有人说,万户这种行为是愚蠢、鲁莽的,你同意这种说法吗?

万户大胆设想、勇于尝试献身科学的精神是值得褒扬的。科学探索充满艰险和挑战,没有前人的探索,就没有今天的科技发展基础。

14.探索宇宙

1.从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升空起,人类已经向太空发射了多种航天器,它们承载着人类对太空的无限梦想,去探索更加遥远的宇宙空间。

2.世界上第一个航天器是苏联1957年10月4日发射的人造地球卫星1号。

第一个载人航天器是苏联航天员加加林乘坐的东方1号飞船。

第一个把人送到月球上的航天器是美国阿波罗11号飞船。

第一个兼有运载火箭和飞机特征的航天器是美国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

3.航天器分类

载人航天器——载人飞船、航天飞机、空间站等。

空间探测器——“卡西尼”号、“新视野”号、“旅行者”1号等。

登陆器——“好奇”号火星漫游车、“玉兔”2号月球车等。

4.学生活动手册

查阅人类探索太空史,了解中国航天之旅,完成下表。

时间 事件 国家或宇航员

苏联

苏联

1957年 发射了人类历史上第一颗人造卫星。

1961年

世界上第一艘载人宇宙飞船“东方”1号升空,人类第一次进入太空。

1967年

苏联联盟1号飞船在返回地球过程中因主降落伞失灵而坠毁。

美国“阿波罗”11号飞船离开地球,飞往月球,成功登月后安全返回。

“东方红”1号人造地球卫星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

“旅行者”1号探测器带着地球人对外星人的问候,飞向科马罗夫

1969年 阿姆斯特朗

1970年 中国

1977年 外太空。1979年抵达木星,1980年探访土星,2012年到达太阳系边缘。

1981年

第一架航天飞机“哥伦比亚”号从肯尼迪航天中心发射成功。

“挑战者”号航天飞机在升空后73秒爆炸解体,7名宇航员在此次事故中丧生。

美国

美国

1986年 美国

美国、俄罗斯

等16个国家

杨利伟

中国

1993年 国际空间站完成设计,并开始实施。

2003年 第一位中国宇航员进入太空。

2011年

先后发射天宫1号目标飞行器和神舟8号飞船,成功实施中国首次空间交会对接试验。

“勇气”号和“好奇”号火星探测器成功登陆火星,并开始火星探测活动。

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将“嫦娥”3号探测器送入轨道。“玉兔”号月球车顺利驶抵月球表面。

有着“超级天眼”之称的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FAST)在贵州平塘的喀斯特洼坑中落成启用。

2011年 美国

2013年 中国

2016年 中国

5.1970年4月24日21时35分,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1号发射升空,21时50分传回了《东方红》乐曲。

6.“天宫”1号属于载人航天器,是中国第一个目标飞行器和空间实验室。

7.杨利伟是中国第一位进入太空的航天员。

8.看图,说说我国的“嫦娥工程”飞行器是怎样到达月球的。

图片呈现的是嫦娥1号探测器到达绕月工作轨道的原理示意图。嫦娥1号发射升空后,先进入绕地球运行的16小时轨道,运行到近地点时,发动机点火增加推力,使嫦娥1号先后变轨进入24小时和48小时轨道运行;当再次运行到近地点时,主发动机打开,嫦娥1号速度增加到10.9千米/秒,嫦娥1号变换轨道,飞向月球;当其靠近月球时,进行制动减速,从地月转移轨道进入12小时轨道,以后逐渐制动减速,进入3.5小时轨道,第三次制动减速后,进入127分钟环月圆轨道。

9.苏联航天员加加林是第一位进入太空的人。不幸的是,他在之后的一次飞行训练中牺牲了。

10.1986年,美国“挑战者”号航天飞机升空后发生爆炸,航天员全部遇难。

11.在人类探索宇宙的过程中,人们花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甚至以牺牲航天员的生命为代价去探索宇宙,你认为这样做值得吗?

①站在人类未来的角度来讲,这样做是值得的。因为牺牲的宇航员,用自己的生命换回了人类的未来。

②是值得的,人类对未知充满好奇,冲出地球探索宇宙是必然的,在探索的过程中必然会有牺牲。

12.在人们的共同努力之下,全世界已经有两个空间探测器——旅行者1号、旅行者2号,正在飞离太阳系,其中有一个载着人类的照片和地图。

13.图片含义:

一男一女的后面是飞船的轮廓图。

左上两个圆中间一道是表示氢的分子结构。

下面是表示太阳系,最左侧是太阳,向右是太阳系中的各大行星,第3颗行星出来一个飞船,表示这个飞船是来自第3颗行星,那个飞船的轮廓与两个人后面的图案是一样的。

中间那个放射状的东西的中心表示太阳,放射状的线条的顶端表示以太阳为中心的十几颗脉冲星的方向和与太阳的距离,是为了给捡到这艘飞船的外星人指示太阳方位用的。

两个人表示地球上发射飞船的智慧生物的样子,男性的左手是在向外星人问好。

假如有外星人存在,你认为要不要把地球的信息主动发给他们?

可以把自己的信息发给他们,加强星球之间的互相交流与了解。

更多推荐

化石,地球,火星,人类,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