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4月6日发(作者:恒驰新能源汽车上市时间)

第三届全国中小学“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优秀教案评选参赛教案

“人类的起源和发展”教学设计

黄维海

(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育贤实验学校初中部 528322)

2011-3-10

1

“人类的起源和发展”的教学设计

黄维海

(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育贤实验学校初中部 528322)

一、教案背景

1.学科:生物学

2.年级:七年级下册

3.版本:人教版

4.课时:第1课时(总共2个课时)

二、教材分析

“人类的起源和发展”是一个纷繁复杂,扑朔迷离的大话题,足够写一系列本厚厚的

著作。因此,我们非常关心教材是如何挑选内容和呈现内容的。教材从19世纪达尔文“人

类和类人猿的共同祖先是一类古猿”的提法讲起,首先展示4种现代类人猿的图片,让学生

通过观察尝试回答人与猿的根本区别。然后再提出一个问题:人和猿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

后来由于某种原因走上了不同的发展道路,演变为不同的物种,这个过程是怎样发生的呢?

提出这个问题后,教材并没有马上回答,而是展示2段资料,让学生思考和讨论。接下来教

材用一段话来呈现自己的观点,然后另起一段,说明在进化过程中,人类成为大自然的强者

的原因,并提醒学生思考:人类是否应当更加理智地发展和运用改造自然的能力呢?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教材对人类起源和发展话题做出了极大的简化处理,比较适合初

中生的能力水平;教材的编写注意启发学生思维,与新课程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

是吻合的。

然而,教材存在简化过度的问题,比如,教材展示了现代类人猿的图片,让学生探索

人与猿的根本区别,然而,课本接下来却未做任何回答,这样,学生不知道自己的思考是否

正确。事实上,大多数学生都不知道人与猿的根本区别。由于教材没有提及人与猿的根本区

别在于“直立行走”

(/view/)

,这样,学生就无法对“露西”化

石做出正确的评价,无法弄清楚为什么不会制造工具的露西属于古人类。又如,教材只用一

句话说明丰富的语言使人类之间能更好地合作交流,学生阅读之后,并不能真正理解语言的

重要性。这些都是我们需要注意的。

三、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能说出人和类人猿根本区别;

2

更多推荐

教材,发展,人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