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3月10日发(作者:f7x为什么不建议买)

美国物价为什么这么便宜?

背景:财经评论家时寒冰关于中美物价对比的一篇博客,曾经更是在网上疯转。

时寒冰前几天去了一趟美国,在洛杉矶“遇到一群中国游客,购物之多可用疯狂

来形容。在一个卖箱包的商店,几乎每个从中国去的人都买两个以上的箱子,因

为,他们要装下所买的商品。他们一边挑选着商品一边惊诧着:这里的东西怎么

会比国内便宜这么多?!”

那么为什么美国的物价会这么便宜呢?我们先从衣食住行这四个方面来分

析一下美国究竟采用了那些做法。

衣 美国的策略就是控制定价权。以耐克为例,一件衣服的出厂价92

块,在美国卖200块,中国卖668块,我们是美国的3.4倍,通过研究发现其中

中国的税比美国高35%,另外还有205%缺乏解释。美国为了做控制定价权,厂商

给中国的代工厂下单的时候都有一个原则,就是把各种成本核算清楚,最后给中

国代工厂5%的利润。另外他们有意制造中国代工厂的过剩产能。比如李维斯有

1000个订单,中国刚好有两个代工厂,每个代工厂各有500个订单的产能。美

国一定是先给第一个代工厂1000个订单,这个工厂马上把产能增加到1000。美

国同样给第二个代工厂1000个订单,第二个代工厂马上也把产能增加到1000,

两个代工厂为了做生意就要抢订单,只有降低价格、杀价竞争,搞到最后中国代

工厂接近零利润,甚至是负利润。控制定价的这两个办法,使得中国代工厂生产

的产品卖到美国之后非常便宜。

食 美国的策略直接补贴。中国的小麦和玉米的价格比美国贵50%,所以

吃粮食的鸡鸭鱼猪等等的,都比我们便宜。美国的直接补贴分两步走,第一步低

息贷款,第二就是直接给钱。美国政府透过这两个直接补贴的办法使得美国农产

品以及吃农产品的副食品都很便宜。中国也有两个补贴的办法,第一是农机具的

补贴,拥有农机具的是商人,不一定是农民,他们帮农民耕地是收费的,对他们

进行补贴之后对农产品的价格影响不大。第二是保护价收购,只要农产品价格跌

了以后,政府马上按照保护价格来收购,但是卖到市场也是保护价。所以保护价

收购听起来是保护农民的,但实际是全体老百姓买单。

住 美国的策略是控制通货膨胀和税收。中美两国同样最大城市的商业地

产项目,美国的价格是我们的30%。中国的地产总共要收12种税跟56费,这加

在一起就是占了房地产价格的70%左右,这些就是我们比美国高出的部分。房

价为什么会涨这么快?美国过去100年通货膨胀平均每年平均3%,房价涨幅差

不多每年4%,因此在美国买房可以对抗通货膨胀。中国过去10年,中国平均每

年印钞速度是18%,另外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的房价平均每年的涨幅分别是

北京23%、广州21%、上海17%、深圳14%,加一起平均是18.75%,接近19%,因

为钞票印得过多导致严重的通货膨胀,老百姓买房子来避险,这是中国房价涨的

最主要的原因。让房价下来只有一个办法,就是不要乱印钞票。美国控制通货膨

胀同时再控制税收,因此美国的房地产和我们相比,我们是它的337倍,所以老

百姓住房难。

行 美国的策略是强化竞争。我们以凯迪拉克凯雷德6.0型和奔驰S350

为例,凯迪拉克凯雷德在美国售价48万人民币,奔驰S350在美国售价57万人

民币,卖到中国就成了150万人民币。第一个原因,有些中国人人傻钱多。同样

的汽车,我们的价格中美国的300%,我们经过计算发现,关税、增值税、消费

税等等差不多可以解释54%的差距,剩下的146%缺乏解释。第二就是中国没有高

端豪华车的本土品牌,这就使得国外的豪华车品牌联合垄断在中国同时提高价

格,我们绝对没有办法竞争。另外,2005年我们商务部出台总代理制度存在缺

陷,这个制度要求一个城市要设立一个总经销商,这表面上的好处是可以保证服

务品质,缺点就是给了它们一个销售垄断的空间,因此任何一个城市的4S店没

有一个降价销售。由于存在这些原因,我们汽车价格之贵也是不可想象的。对于

汽车市场,美国政府所奉行的主义是强化竞争,公开竞争,让他们不敢加价。

这四个方法使得美国比中国生活便宜得多得多,政府的整个执政目标除了增

加百姓的收入之外,还应该降低老百姓的衣食住行的成本,当然了美国物价低廉,

一个无法回避的因素是美国多年来保持了极低的通胀率。数据显示,1990年到

2000年,美国则几乎实现了“零通胀”;2000年到2010年,美国CPI一直在

2%上下浮动。当下,美国通胀率又接近历史低谷,而中国恰好处于近10年的高

峰。以最近一个月10月份的物价指数为例,美国10月份CPI为1.2%,而中国

10月份的CPI为4.4%。

从美元诞生100多年来,美分作为最基本的货币单位,仍然在市场上流通,

美国物价的稳定由此可见一斑。而中国改革开放30年来,“分”作为人民币最

基本的货币单位,几乎已经退出了流通领域,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中国物价上

涨速度之快。

于是,美国居民过去二十年所经历的生活,被形容为:居民收入年年上涨,

而价格始终在低位保持稳定,相对于越来越高的收入,物价显得越来越便宜。这

种“低通胀高增长”的效应,让人感觉美妙。

根据主流经济学派的观点,失业率与通货膨胀之间存在此消彼长的反向关

系。即当经济增长时,一般也会出现通货膨胀。根据这套理论,中国一些政策建

议者10年前力主通过温和通货膨胀政策,以实现高增长。但通胀的过程也是一

个财富向富裕人相对集中的配置过程,于是2000年以来,中国经济在高速增长

中也扩大了贫富差距。

但美国在长达二十年的时间内,为何能够保持低通胀和高增长并存的局面?

部分是源于美国处在国际政治经济秩序的顶端,因而所带来的红利。一些学者认

为,作为世界上最大的贸易逆差国,美国首先是大量进口消费品的物价持续下跌,

直接带动物价下降,然后是大量工业用廉价初级产品进口,亦降低了美国公司的

生产成本。据估计,进口价格的下降对美国消费物价指数的下降贡献了约0.6

个百分点。

美国的低通胀,更在于美元的霸主地位,而使得全世界人民不愿意美钞不值

钱。

上世纪九十年代,美国采取促使美元越来越值钱的强势美元政策后,全球对美元

需求日增,现今全球外汇储备中,美元约占6成;在国际贸易中,有2/3是用美

元结算的;国际证券发行总额接近50%用美元;国际贷款总额中以美元计价部分

也接近一半;所有美钞66%都是在国外流通的,约3/4的新增发美钞被外国人所

持有。

美元保值升值的强势,一边使得进口产品的价格变得相对便宜,使得国内旺

盛的消费无法推高物价;一边吸引全球资本大量流入,推动投资扩张,促进经济

增长,使得低通胀和高增长得以同时实现。

但从2008年美国陷入金融危机以来,经济增长放缓,为了刺激经济,美国

采取了极度宽松的货币政策,甚至不惜动用类似直升机撒钞票的行为来刺激经

济,先后两次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共计向市场注入了超过1.7万亿美元的流动性

资金。在同样的时间段,中国面对拍岸而来的经济寒浪,也掀起了天量放贷潮。

同样是宽松的货币政策,美国却没有出现通货膨胀,而中国是通货膨胀得火

热。经济学家赵晓认为,最关键的原因是美元放水,其他国家吸收其流动性,这

个过程中美国坐收铸币税,这与中国大陆放水淹自己百姓是两回事。

“美元三分之二是在国际市场流通,他们实际上在用全球的通胀来解决自己

国内的通缩。”中国外汇投资研究院院长谭雅玲认为,由于美元是世界货币,大

量的美元在国际市场上流通,因此全球所有的美元持有者都共同分担了美联储增

发货币所带来的成本。

也有学者认为,中美两国构成如此差异的根源在于,两者在参与全球化的过

程中,形成了一种十分有利于美国的经济关系。

中国不断以解决就业为驱动,通过各种政策工具推动对美国的廉价出口,这

全面压低了美国的商品价格,特别是日用品价格,同时中国又将挣得的大量美元

兑换成各种形式的证券资产,在美国安安静静储备了起来。这从供给和消费两个

方面“友好”抑制了美国物价上涨的空间。

反观自身,近三十年来,中国经历了1988年、1994年、2007年和2010年

四轮通胀,通胀高峰CPI的涨幅分别为18%、21.7%、8.7%和当前的4.4%。人民

币的币值贬值速度远远超过美元,购买力也不断下降。

更多推荐

美国,中国,价格,使得,经济,物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