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车的车标志大全-宝马1系图片及价格


2023年11月27日发(作者:敞篷宝马320i敞篷报价)

我国汽车企业对外直接投资与技术创新

——奇瑞成功案例分析

2009年以来,在金融危机和贸易保护主义的双重夹击下,中国汽车出口市

场一片黯然。据海关统计,2009年前5个月,我国出口汽车121万辆,价值

173亿美元,比2008年同期分别下降604%和547%。特别是加工贸易出

口下降了73%。几大主要的汽车出口市场非洲、东盟、俄罗斯、乌克兰等都出

现了不同程度的降幅,俄罗斯和乌克兰的下降幅度更是高达962%和953%。

汽车出口市场的这个节点被诸多中国汽车企业家称为“危”“机”并存的时刻。

在这样一个特殊时期,出口急剧减少。但海外投资却日渐增加。中国车企海外扩

张举动表明:自主品牌已经从对外贸易进入到资本输出的阶段。在众多中国车企

中,奇瑞的海外扩张举动无疑是最成功的,而奇瑞之所以能够成功的关键是在对

外直接投资中坚持技术创新。奇瑞通过对外直接投资在全球范围内充分整合资

源,通过开展深度化、广泛化的国际合作。大幅度降低了整车制造和开发成本,

缩短了开发周期,激发企业的创新活力。

一、奇瑞对外直接投资的历程

奇瑞汽车是国内少数在创业生产周期进入国际创业阶段的企业之一,在短短

几年内,奇瑞完成了它的国际化创业过程,从出口开始,然后海外建厂,此后开

始走国际化路线。奇瑞开始出口的主要市场是中东地区。200110月意外接到

了出口叙利亚的第一笔定单,打破了长期以来国产轿车零出口的记录。之后奇瑞

汽车开始出口叙利亚,伊拉克,伊朗,埃及,孟加拉,古巴,马来西亚等十余个

国家。2003年,在伊朗合作建立了一个CKD整车厂。2004年初,古巴购买了

奇瑞汽车作为古巴的国务院用车,随后,古巴的政府企业副总裁又带来了1100

台轿车的订单。200412月,阿拉多公司以整车进口的方式将10000QQ

抵东盟市场,扩大了奇瑞在当地的影响力。在2005年奇瑞还进入了马来西亚的

市场。同年它实现了出口西方的梦想,奇瑞与美国梦幻汽车公司秘密签约,向美

国市场出口汽车,但在合资厂商仍占主要地位的国家市场中,竞争异常激烈,

且欧美等汽车工业发达国家已经形成了坚固的贸易壁垒,在这种情况下,奇瑞开

始通过对外直接投资在竞争中站稳脚跟,对外不断加大了在海外建厂的力度。

2008年奇瑞公司与埃及DME集团合作,先后进行A5出租车项目、H13A13

等新项目合作开拓当地市场。到今年年底,公司还将国内生产的QQA3,以及

乌拉圭生产的A1引入到巴西市场。计划到2010年,上述4种车型在巴西市场

的总销量达到1万辆。2001年底,奇瑞与伊朗SKT公司确定了合作关系,经过

一年多的报核审批,获得了伊朗政府的生产销售许可证,通过与SKT公司的合

作,奇瑞实现了建立海外工厂的第一步。之后,奇瑞借助伊朗工厂的影响力进入

了黎巴嫩市场,在进入中东市场后,东南亚,拉美等地区也进入了奇瑞的视线范

围。

20041112日,奇瑞又与马来西亚ALADO公司签署了技术转让及汽

车出口合同,从而进入东盟市场。目前这家位于马来西亚的工厂可以制造,组装

并销售奇瑞提供的各种车型。ALADO的合作并不是简单的一次性输出,而是

奇瑞将在马来西亚建立自己的CKD厂,并进行长期的合作。通过到国外办厂,

奇瑞实现了中国自主轿车企业走出国门办厂的零的突破。作为进入东盟市场的重

要战略要地,马来西亚的工厂将为奇瑞汽车进入东盟提供资源配给,服务货物技

术支持,合资公司将陆续在东盟地区招揽4050家特许经销商,此计划首先在

越南和印尼展开。同时奇瑞还派出了技术人员进行交流,指导,并将零部件的国

产化方面与马来西亚达成了一致。目前奇瑞已经与全球23个国家和地区签定了

整车或CKD出口合同,产品涉及风云,旗云,QQ,东方之子以及即将投产的

SUVNEWCROSSOVER等车型。奇瑞凭借着不断增强的实力进军国际市场,

同时通过在国际市场的锻炼增强了自身的实力。奇瑞在对外投资之初就确定了

“以我为主,整合利用世界资源”的自主开发路线。

奇瑞在对外投资之初就确定了“以我为主,整合利用世界资源”的自主开发

路线。奇瑞曾经受制于国内外某些大集团零部件的供应,这使得奇瑞下定决,b

自己寻求发动机与变速箱等关键零部件的解决之道。新的发动机和变速箱的研发

成功解决了奇瑞的后顾之忧,在实现自我供给之后,进入了全球的零部件采购系

统,奇瑞利用可国际化资源,开发自主知识产权产品,真正走上了自主研发阶段,

实现了国际化的转变。

二、成功案例的启示

1.走出去是成为世界鼓跨田公司的必由之路考察当今名列世界500强的大

公司,绝大多数是具有世界影响的跨国公司,而这些跨国公司都是从地区性的小

公司发展起来的。对外直接投资的一个直接结果是企业竞争的范围超出了国界,

从原来只从事国内竞争变成了从事国际竞争,甚至是全球竞争。竞争的每一次国

际化意味着要承受更大的竞争压力,换句话说,更宽的竞争范围,更强的竞争对

手意味着企业竞争优势相对弱化了,但在另一方面通过对外直接投资建立海外分

支机构,企业从原先的国内企业蜕变成了跨国企业公司或者由原先较低跨国程度

的跨国公司变成了更高程度的跨国公司。企业组织的每一次跨国扩张都意味着企

业的竞争平台扩大了,企业竞争力要素来源扩大了。

企业潜在竞争力得到了增强,而潜在竞争力能否转变为现实竞争力,最终建

立相对于竞争对手的优势是对外直接投资企业能否在扩大国际竞争环境中生存

发展的关键。奇瑞集团是国内少数在创业生命周期早期进入国际创业阶段的企业

之一。它通过出口,海外建厂的步骤实现了自己的国际化路线。在奇瑞发展之初

面临着激烈的竞争。一方面,国内的轿车制造商的价格大战进行的如火如茶,

一方面。众多的外资企业抢滩登陆中国的市场,而且虽然中国的汽车工业在近几

年有了很大的发展,但合资厂商仍然占据了主导地位。在这种情况下,奇瑞一边

不断提高自身的实力和品牌的认知度,另一方面,要求通过融入国际汽车工业的

洪流之中,以此来激励自己不断进步,虽然走出去的道路并不平坦,但奇瑞勇敢

选择了它。2竞争和合作相蛄合是公司健康发展的必由之路传统的跨国经营思想

是避开国内过度的竞争,到国外开辟新的竞争市场,以获得国内市场无法获得的

成本,流通等优势。其中,扩展竞争空间,降低竞争成本,提高竞争能力,始终

是跨国经营的重要原因。

当今崭新的全球市场环境和企业经营条件,不仅要求企业保持和提高传统意

义上“你赢我输”的竞争能力,更要求企业具有“合作和双赢”的竞争能力。换

句话说,今天或今后的健康发展。不是因为你能在自家把产品做得比别人更好。

而是因为你能在他人那里完成原先必须在自家做的工作。于是,在企业竞争能力

的构成要素中,我们必须加上一个看似矛盾的因素——合作。奇瑞在发展的最初

就注意与国外的跨国公司的合作。2001年底,奇瑞与伊朗SKT公司确定了合作

关系,奇瑞实现了建立海外工厂的第一步。之后,奇瑞与东南亚各国都签订了合

作协议,比如它把马来西亚的工厂作为进入东盟汽车市场的重要战略要地,积极

与其开展合作,很好利用了当地资源,使其成为资源配给,服务和技术支持的中

心;2005年瑞与美国梦幻汽车公司秘密签约,向美国市场出口汽车。利用其在

美国本土的营销渠道开始向美国出口轿车。3.在对外直接投资中增强自主创新

能力胡锦涛总书记在全国科技技术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自主创新能力是国家竞

争力的核心,是我国应对未来挑战的重大选择。“一个国家只有拥有强大的自主

创新能力,才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的能力,特别是增强企业自主创新的能力。

国要在国际竞争的格局中占有一席之地,就必须拥有自己的核心技术,从而进入

世界经济链条的上游环节。自主创新的能力是国家竞争力的核心,更是企业竞争

力的核心;只有注重培育自主创新的企业才能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引进

和学习发达国家的先进技术是发展中国家实现跨越发展的基本经验,但引进是为

了消化,吸收,并在此基础上的创新,只有具备了自主知识产权,才能抢占世界

经济的制离点”

奇瑞的成功与其在对外直接投资中不断加强其自主创新的能力是密切相关

的,在国家科技部最新公布的十一五国家高科技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科研项目

入围名单中,奇瑞汽车7个项目榜上有名,项目设计节能环保型的汽车新品研发。

作为国内汽车整车2承担该领域十一五科技研发项目最多的单位,奇瑞汽车已经

成为我国汽车高新技术研发领域的国家队,863计划是我国科技计划体系的三大

主体计划之一。其宗旨是增强我国在高新技术特别是战略性高新技术领域的自主

创新能力,力争在一些关系国民经济命脉和国家安全的关键技术领域取得突破,

并通过跨越式发展,在世界高新技术领域占有一席之地。

从上述案例中,我们可以看出无论从降低成本、规避贸易壁垒还是塑造品牌

知名度的角度考虑,海外投资建厂的资本投资模式都是自主品牌开拓市场的明智

路线。而且中国汽车企业可以通过对外直接投资,充分利用发达国家,包括少数

发展中国国家的区位优势,通过独资合资的方式,在东道国研究与引进技术,

立新的生产工艺和新产品的设计基地,收集国外最新的技术发展情报,培养技术

与管理人才,及时把握正在显现的行业发展机会。

尼桑轩逸最新价格-宝马4系四门轿跑价格


更多推荐

奇瑞a515是什么车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