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月9日发(作者:一汽大众280tsi多少钱)
俄罗斯汽车市场走势及其对策
宋魁
一、俄罗斯汽车市场现状
目前,每1 000名俄罗斯人约有160辆汽车。据俄罗斯有关方面统计,俄汽车年产量约120万辆,汽车年需求量为170万辆,缺口约50万辆左右。俄罗斯汽车市场潜力巨大。此外,俄罗斯汽车保有量约2000万辆,其中半数车车龄超过10年,汽车严重老化,面临报废和更新换代。由于俄罗斯汽车增长居世界第四位,西方和亚洲汽车厂商正在这里大举开拓汽车市场。
俄经济发展和贸易部公布的统计数据显示,2004年外国品牌汽车的销售额首次超过俄本国车的销售额;俄罗斯新增外国品牌汽车40万辆,其中13.3万辆是在俄境内组装的。也就是说,这一年在俄境内组装的外国品牌汽车占俄罗斯汽车总产量的12%,而2003年仅占5.3%。2005年第一季度,外国品牌汽车的销售继续升温,比2004年同期增长75%。这包括从国外进口的汽车,也包括在俄境内组装的外国品牌汽车,如福特、起亚、现代、宝马等车。2005年,俄罗斯总共销售了144.890 8万辆汽车(其中50万辆为进口车),从而成为全球第九大汽车市场。在俄罗斯汽车市场上占第1位的仍是俄本土生产的拉达车,共销售70.6万辆,比2004年增长1.5%;占第2位的是韩国的现代车,共销售8.745
7万辆,同比增长73%;占第3位的是雪弗莱车,共销售0.653 2万辆,同比增长18%;占第4位的是丰田车,共销售6.063 8万辆,同比增长38%;第5位的是福特车,共销售6.0564万辆,同比增长54%。中国向俄罗斯共销售了6704辆汽车,其中长城牌汽车销售量为4070辆,总排名第29位;而2003年率
先进入俄罗斯市场的旗舰车销售量仅为1 610辆,总排名第30位;奇瑞车为476辆,总排名第35位;兴凯车为425辆,总排名第36位;大迪车为123辆,总排名第44位,倒数第5位[1]。
如今,俄罗斯共有6条外国品牌汽车组装线。截至2004年年底,由外国制造商负责装配的外国品牌汽车共12.5万辆;未来10年,这一数字将跃增6倍,达到75万辆[2]。由于俄现有的设备很难满足高质量的装配要求,丰田、大众等欧洲和日本知名汽车企业大多选择在俄罗斯设立独资生产企业,但中国企业大多愿意与俄罗斯伙伴合资建厂。
二 俄罗斯汽车市场走势
根据2002~2010年俄汽车工业发展纲要,俄拟将汽车年产量从目前的120万辆提高到220万辆,汽车年销量从目前的150万辆提高到250万辆。2004年俄工业和能源部预测,2010年俄汽车需求量将扩大到250万辆,但由于本国汽车生产能力有限,预计每年缺口约50万~90万辆,只有依靠汽车进口来满足需求{3}。
20C5年,俄罗斯工业和能源部部长赫里斯坚科认为,俄罗斯汽车市场有非常好的发展前景:2004年仅轿车的销售额就达170亿美元,2005年约200亿美元。他预测,2010年俄国内轿车销售额将达到310亿美元[4]。
不过,近几年人们对国产汽车的需求明显下降,因为俄罗斯人更倾向于购买进口汽车。
俄罗斯国内随处可见五花八门的二手外国汽车和在俄境内组装的外国名牌汽车。俄政府曾表示,2010年之前会通过一些措施将进口汽车数量稳定在每年40万~50万辆的水平上,而将在俄境内组装的新型外国名牌汽车数量提高到100万~110万辆。
中国上汽集团奇瑞汽车有限公司已选定俄罗斯加里宁格勒的阿夫塔托尔公司作为在当地组装、生产和销售其汽车的合作伙伴。一方面利用阿夫塔托尔公司现有的生产能力组装奇瑞牌汽车,另一方面合作新建工厂进行相关品牌汽车的生产。双方合作新建工厂的投资将在2亿美元以上,这是迄今为止外国汽车公司在俄罗斯的最大投资。新建工厂的汽车生产 能力为15万辆,从2007年开始生产中国上汽集团奇瑞汽车有限公司现有的QQ、旗云、东方之子和瑞虎四款车型。
随着油气开发及国际合作的加强,俄罗斯需要大量的工程建设专用车。如果中俄双方合作的油气管道开工建设,这类专用车的需求量将大幅增加。另外,油罐车在石油运输中也扮演相当重要的角色。石油长途运输一般采用管道,有时也会通过铁路;而石油短途运输则一般采用油罐车,未来油罐车的需求会上升,特别是大吨位半挂式油罐车的需求将大幅增长。
三 中国汽车在俄罗斯的销售状况及存在的问题
(一)中国汽车在俄罗斯的销售状况 2003年,中国河北中兴汽车有限公司向俄出口506台旗舰四驱皮卡,迈出了中国汽车进军俄罗斯的第一步。2004年7月,俄罗斯每月发行55万份的权威专业汽车刊物《ZARULEM》(驾车)用5个版面的篇幅将俄罗斯市场上的中兴旗舰四驱皮卡和丰田皮卡进行了全面详细的比较,并配发了18幅两种汽车造型对比的照片和5个两种汽车性能详细对比的表格。
该刊物评论说,旗舰四驱皮卡以价格打败了对手。丰田车与旗舰车的差别很小,但丰田车更成熟些,它的价格为3.2万美元,而旗舰车只有1.6万美元。汽车是一种使用寿命较长的交通工具,旗舰车代理商承诺保修、零部件供应和售后服务;而丰田车在俄罗斯还没有出现质量问题,卖方也不承担义[5]。这一文章发表后,在俄罗斯和各国汽车同行中引起了很大的震动。俄罗斯的中兴旗舰四驱皮卡代理商也面临着供不应求的压力,2005年的订货量猛增到1 500辆。
在2005年哈尔滨经贸洽谈会上,中国河北中兴汽车有限公司与俄罗斯正式签订5年出口7.5万辆皮卡的合同,并从10月16日起开始向俄罗斯供货。按合同规定,2005年中国河北中兴汽车有限公司主要以皮卡CKD散件形式出口;在5年期内,第1-2年每年出口1万辆,第3年出口1.5万辆,第4-5年每年出口2万辆[6]。
此后,长城、北汽、哈飞、东南等中国汽车企业纷纷跟进,争相进入俄罗斯这个大市场。
从2004年开始,中国自主品牌汽车已经在俄罗斯全境出现了热销趋势,一年内就增长了近10倍。以长城牌越野车为例。在2005年4月获得俄相关销售认证后的一年内,该品牌汽车销售量已达3 80l辆。而同样被认为在俄市场创造佳绩的韩国现代汽车,进入俄市场的第一年销售量仅为500辆。
据中国满洲里海关统计,2005年该口岸对俄罗斯出口汽车7 751辆,贸易额达6615万美元,比2004年增长16倍;2006年前两个月,出口汽车767辆,贸易额约993万美元,与2005同期相比分别增长1.06倍和2.68倍。其中皮卡、轿车、货车和客车仍是出口俄罗斯的主要车型。中国汽车价格便宜,定位恰当。在莫斯科,一辆欧洲或日本品牌的皮卡和SUV(运动型多功能车)起售价分别为2.1万~2.2万和2.6万~2.7万美元,吉普车价格更是在4万美元以上;而中国汽车的价格只是它们的一半甚至1/3。在俄罗斯,汽车已经相对普及,但是不同收入阶层购买的汽车档次还存在很大差别。
对很多俄罗斯消费者来说,价格是选购汽车首先考虑的因素,44.5%的购买者理想价位是1万~1.5万美元。此外,中国汽车制造商还选择了最为有利的市场定位,瞄准了俄罗斯汽车厂商极少涉及的皮卡市场。事实上,俄罗斯地广人稀,这在客观上构成了对皮卡及SUV的需求。同时,由于石油行业是俄罗斯的支柱产业之一,人们在购车时对于油耗问题并不敏感。
中国人以皮卡打头阵,短期内不会受到俄国内汽车业的排挤,早已进入俄
市场的其他外国汽车公司的产品也无法与之竞争。目前,购买中国汽车的主要是工薪阶层。他们一是看中中国汽车价格便宜、外观时尚;二是看中中国打人俄罗斯的皮卡、越野车等车型比较实用,很适合作为业务用车或者周末一家出游。因此,价廉且承载空间又大的中国汽车在俄罗斯很有市场。
近年来,俄政府鼓励发展各类中小企业,市场对小型货车、小型厢式货车的需求量也大幅增加。
2005年,中国黑龙江省各口岸向俄罗斯出口汽车及零部件价值3 359万美元,其中汽车及底盘同比增长52.4%,汽车零部件同比增长1 895%。2005年6月24日,俄罗斯阿夫塔托尔公司组装的中国上汽集团奇瑞汽车有限公司奇瑞牌汽车在俄加里宁格勒州下线。阿夫塔托尔公司奇瑞牌汽车组装作业线每月可组装2000辆。中国自主开发、具有自主核心技术和自主知识产权的奇瑞牌汽车在俄加里宁格勒州下线意义十分重大。它标志着中俄两国汽车领域全面合作的开始,也表明中俄经贸合作正向着形式更加丰富、水平不断提高的方向发展。2005年12月进入俄市场后,奇瑞牌汽车销售量已达400辆左右。
2005年,俄罗斯政府出台政策,鼓励外国 汽车在俄组装,将散件进口关税降到3%-5%,并取消汽车生产设备的进口税;而在中国的出口政策调整中,汽车是为数不多的出口退税税率基本保持不变的商品,这有助于国产汽车保持较强的国际竞争力。从中俄双方政策来说,中国汽车企业开拓俄罗斯市场的大好时机已经到来[7]。2005年6月,中国一汽在海外投产的首辆SUV在俄罗斯下线。此外,中国河北中兴汽车有限公司等也与俄罗斯汽车厂商合作,拟在俄罗斯组装其品牌汽车。中国品牌汽车多数并不为俄罗斯人所知,尽快打进这个市场应是中
国汽车企业目前的目标。\"俄罗斯年\"和\"中国年\"恰恰为中国汽车厂家争夺俄罗斯市场创造了机遇。
(二)中俄汽车贸易存在的主要问题
1.质量有待于提高目前,中国汽车质量尚不能与欧洲甚至韩国品牌汽车相媲美。中国出口俄罗斯的汽车产品,做工较粗糙,存在一些缺点;而俄方组装的所谓中国品牌汽车也已经发现了一些问题。
另外一个比较严重的问题是质保和维修问题。
中国汽车的保修期短,大多是18个月(3万公里)或24个月(5万公里),而其他国家的汽车保修期最少是3年(10万公里)。据统计,4成左右的俄罗斯消费者愿意试试中国汽车,5成左右的持怀疑态度(看一看先期用户使用结果如何),其余的则认为,中国汽车质量和售后服务完全不过关。
2.缺乏统一管理,竞相压价中国汽车出口俄罗斯,缺乏统一管理,甚至还出现汽车厂家互相压价的情况。长此以往,这不但损害彼此利益,还容易引起俄方对中方进行反倾销调查。
3.售后服务较差进入俄罗斯市场的中国汽车在售后服务方面也存在明显的不足。中国汽车源源不断地进入俄罗斯,但没有一家中国汽车企业在俄罗斯建立自己的售后服务体系和维修系统,同时 零部件也不能及时供应。许多零部件都是用户自己解决的,因此到消费者协会投诉的时有发生,给经销商造成很大压力。
四 对策建议
(一)组成课题组建议组成由中俄官、产、学、科相结合的《中俄汽车贸易的现状、问题与对策》课题组,联合攻关,分析市场行情,研究合作走势,提出可操作性对策,为政府和企业服务。
(二)市场调研首先,要细化对俄罗斯市场调研,不仅要研究俄罗斯人对各种汽车的偏好、理想价位,还要研究俄罗斯汽车市场的价格行情、国际竞争态势和变化趋势等。其次,应加强内部协调和行业指导。中国汽车企业在开拓俄市场,尤 其是整车出口时,应确保出口产品符合并具备进入俄市场的条件,不能一哄而起。在这方面,国内相关机构和行业协会等应加强监管。
(三)以市场为导向,合理安排生产建议国内汽车生产厂家在市场调研的基础上充分了解俄罗斯的相关标准和法规,并根据俄罗斯汽车市场的需求安排生产。
(四)提高质量,搞好售后服务汽车的高质量、零部件的充分供应和售后服务周到,则是中国汽车能否在俄罗斯市场站稳脚跟的关键之所在。避免重蹈历史的覆辙,严把质量关。20世纪90年代,中国部分输俄假冒伪劣产品?quot;中国制造\"商品形象受损。如果中国出口到俄罗斯的汽车不严把质量关,万一因质量原因造成伤亡事故,不仅会毁掉品牌,最终将彻底失去该市场。
中俄汽车领域合作是个系统工程,包括售后服务体系、零部件供应网络建设等。建议国内生产厂家联合起来,成立国际汽车物流公司,在俄罗斯莫斯科、圣彼得堡、新西伯利亚、哈巴罗夫斯克等地建立统一的售后服务体系,以提高中国汽车在俄罗斯的信誉。
(五)建立汽车装配厂,并逐步发展为汽车城2005年年底,俄工业和能源部工业司副司长索罗金宣布,该司计划从2006年开始,再次 采取严厉措施,禁止进口车龄超过5年的旧车,即将允许进口的旧车车龄降低为3年,新车车龄界定为不超过12个月。近期,俄罗斯联邦政府正在考虑建立一种能\"阻止质量不可靠的中国轿车和危及乘客生命的旧客车进入俄罗斯市场\"的机制。俄罗斯市场很大,从中长期来看,在当地设厂更有利可图。这也是跨国公司常用的手法。当然,中国汽车可以高质量和周到的服务赢得俄罗斯市场,但中国汽车企业去俄罗斯建厂恐怕是必然的选择。一方面,在俄罗斯建厂,可以解决对俄罗斯汽车出口中的一些瓶颈问题,更好地开展配套产品研发和市场调查等工作,以生产出适合当地情况、符合 该国标准的汽车产品,全面地打开俄罗斯汽车市场。另一方面,在当地建厂也深受俄罗斯政府的欢迎。事实上,俄罗斯政府对外国汽车厂商前去投资的热情并不亚于中国政府。目前,福特、宝马、现代以及丰田等世界著名汽车公司都已在俄建立了组装厂。建议中国在俄罗斯米海洛夫卡的绥芬河远东工业园区建立汽车组装厂,为国内汽车企业前往俄罗斯其他工业园区投资兴业搭建平台,待条件成熟后建立汽车及其零部件展示配送中心,最终发展成为中国汽车城。
(责任编辑:高德平)
作者系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东北亚研究所所长、研究员。
[1]http://www.OAutO.com/2006-03 31
[2][俄]《金融时报》2006年3月8日。
[3][俄《金融时报》2006年3月8日。
[4]http://www.qiche.cOm.cn,2004-12-29
[5]《俄罗斯是中国汽车的\"福地\"吗?》,《中国经济时十艮》2006年2月2日。
[6]祝景成:《俄罗斯汽车市场:中兴旗舰VS丰田皮卡》,http://www.qiche.cOm.cn,2004-12-29
[7]http://news.chinacars.com/yueyecx0/6487.shtml:2005-10-08
《俄罗斯中亚东欧市场》2007年第1期
更多推荐
汽车,俄罗斯,中国,市场,品牌,外国,企业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