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3月20日发(作者:雷克萨斯ls图片)
上髅撼夺 工 簸术
高架匝道桥抗倾覆稳定性研究
王群
江苏省无锡市公共工程建设中心江苏无锡21 4031
【摘耍l本文介绍了城市高架匝道桥抗倾覆的计算要点,并结合相关
作出了专门规定并较基础抗倾覆稳定系数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达到
的工程实例对关键点进行的论述,提出了结构抗倾覆设计的控制要素,可
供相似工程在结构设计时参考。
【关键词】高架桥匝道;抗倾覆;结构设计
2.5:
1.研究背景
随着社会经济和城市交通发展,高架桥成为城市路网的重要构成
形式之一。匝道为连接地面道路与主线桥梁以及互通立交的连接线,匝
道桥属于匝道的一部分,其曲线元素通常为直线段、圆曲线段和缓和曲
线段组成,且普遍存在小半径曲线桥。在当前公路与城市道路桥梁的设
计中,为追求结构外形轻盈美观或为加大桥下通行空间等考虑,越来越
多地采用了独柱式下部结构匝道桥。近年来,国内发生多起匝道桥倾覆
事故,高架匝道桥抗倾覆稳定性问题成为工程热点之一。
2,事故案例
事故一:2009年7 ̄]15Et,津晋高速公路天津段港塘互通立交桥A匝
道桥倒塌,5辆货车坠落,造成6人死亡、7人受伤,该匝道桥设计载荷为
汽车55吨、挂车120吨 事故桥梁为4x19m等截面钢筋砼连续梁,全宽
情况时,端部的两个支座中将有一个出现脱空,由边界条件失效而失去
8.75m,端部为双支座,次边墩为单支座,中墩为固结墩。当5辆车行至
平衡状态。因此,可以将支座出现脱空时刻作为结构倾覆过程的开始,
匝道桥事故段时,前方一辆货车逆行,为避让此车,包括3辆严重超载货 即活载参与的组合作用下,支座支反力首次出现为零的状态。
车的顺行车辆在单行道7.5米宽A匝道桥上靠右密集停车,并偏离行车
桥梁结构在运营过程中,分永久作用、可变作用和偶然作用三类,
道,车辆外轮距右侧护栏内缘小于1米,从而形成巨大偏载,导致桥梁梁
当分析支座反力(竖直方向)时,最主要的是永久作用中的结构重力(包
体向右侧倾斜而引起桥梁倒塌。
括结构附加重力)以及可变荷载中的汽车荷载,除此以外,预加力作用
一
3.2倾覆过程的演化
般匝道桥宽度有限,大多设计采用双支座形式。当出现严重超载
事故二:2011年2月21日,浙江省上虞市县道南春线7K+966春晖 (预应力)效应、温度作用等对支座竖向反力影响很小,可忽略不计,而
互通绍兴至宁波、台州方向上匝道发生交通坍塌事故。坍塌桥梁总长
基础变位作用对支座反力有部分影响,鉴于基础变位应以实测值计算,
120m,宽约7m,设计荷载为公路一I级,端部为双支座,中墩为独柱单支
本次研究中也略去此类作用。因此,抗倾覆问题可以简化为恒载和活载
座。当最前面一辆车出现故障抛锚,后面三辆遂从其右侧超车。超车过
的组合关系问题,即存在一个特定的组合Sd=Sg+X*(1+u)Sq,使得结
程中,大桥忽然坍塌。74辆货车侧翻,事故造成3人轻伤。
构中某个支座反力最先为零,Sg为恒载的标准值,Sq为活载的标准值,
事故三:2012年8月24El,哈尔滨市三环路群力高架桥洪湖路上行 X为扩大系数,u为冲击系数,当X=I.0时,该组合就是标准组合。扩大系
匝道垮塌,导致4台货车翻落,造成3人死亡、5人受伤。该匝道桥设计荷
数X可以解释为超载系数,当该组合Sd使得支座反力为零时,Sd为倾覆
载城—A级(公路一1级)。倾覆段为钢混连续叠合梁,全长121.96米,宽9
开始的临界组合,系数XLlp为结构的倾覆启动系数。
米,端部为双支座,中墩为圆柱墩单支座。由于4台货车在上行匝道同时
为分析匝道桥在上述倾覆组合作用下的反力情况,可以借助现有有
集中靠右侧行驶,造成三环路群力高架桥洪湖路上行匝道向右(东)倾
限元分析软件,对研究对象进行空间分析。本次研究工作采用MIDAS
覆。
CIVIL 2011专业计算软件,分析倾覆组合的构成,求得倾覆启动系数
上述事故是近几年发生的匝道桥倾覆事故,其直接原因共性是超 x,并获得相应的超载位置。
载,而从匝道桥结构上,另一个共性的特点是均含有独柱单支座中间
现行规范《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和《城市桥梁设计规范》中对
墩。由于工程建设的需要,匝道桥采用独柱墩的情况比较普遍,在常规 于设计活载进行了专门详细的规定,其取值详见下表。
活载作用下,结构能保证安全稳定,而在屡禁不止的超载车辆作用下,
活载 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 城市桥梁设计规范
此类匝道桥则存在一定的倾覆风险。桥梁倾覆事故具有突发性,历时
车道荷载 均布荷载 l0.5kN/m lO.5kN/m
短,破坏大,人员及财产损失严重,对社会、经济影响巨大。由于车辆超
集中荷载 180 36OkN 180 360kN
载防范较为困难,因此,这就要求桥梁结构具有一定的抗倾覆安全贮备 车辆荷载 合计重量 550kN 700kN
能力。
车道荷载时,应乘以1.2的系数。
匝道桥受恒载或活载偏载作用下,由于处在弯道挑臂较大,在梁
通过上述比较可知,公路规范和城市规范中所采用的车道荷载是
上会产生较大倾覆力矩,使梁有倾覆的可能性。这种可能性的大小取
相同的,对于车辆荷载,城市规范比公路规范取值更大。考虑到倾覆启
决于结构自重产生的稳定力矩与倾覆力矩的比值大小。这个值越大,结
动时,超载可能表现为单车严重超载或者多车少量超载等形式,因此,
构越稳定。在实际情况下,这个值如大于lUp是稳定的,小于1N是不稳
本次研究工作中,活载的模拟采用两种荷载工况,一种是车道荷载,另
定,要倾覆的。在桥梁基础抗倾覆设计中,这个系数规定是1.2 1.5(JTG
种是城市规范的车辆荷载。
D63—2007第4.4.3条),但对于上部梁的抗倾覆稳定,现行规范无明确
当结构支座反力出现脱空后,由于桥梁构件本身具有一定的延性,
一
3 分析思路
3.1关于倾覆问题的规定
根据规范规定,计算剪力效应时,上述集中荷载标准值应乘以1.2
的系数,对于支座反力问题,可以归结为梁端的剪力效应,因此,在计算
的规定。
因此支座反力重新分配,并建立新的整体平衡状态。当超载情况异常
以往大多数设计院在进行梁的抗倾覆设计时大都参照基础抗倾
严重,同时梁体构件尚未发生破坏,仍然近似刚性体时,结构可能发生
覆的稳定系数来进行的。纵观道路上的超载违章行驶的现状,这样的
整体倾覆。由物理力学可知,当物体的重心在支承区域内(节点ABFEC
参数是很难保证抗倾覆安全的,这也是导致很多桥梁倾覆事故的主要
围成的面域)时,其体系是稳定的;当物体的重心在支承区域外时,体系
原因。针对目前的状况,正在审定的JTG D62-2012(征求意见稿)对此
是失衡的;其临界状态即是物体的重心恰位于支承边界上(如图中的边
,
236 。
更多推荐
倾覆,匝道,支座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