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3月30日发(作者:铃木奥拓多少钱)

2022—2023学年莆田一中、龙岩一中、三明二中三校联考

生物试卷

(考试时间:2022

年12月6日上午10:20—11:35)

温馨提示:1.本试卷共8页,21小题,包括单项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

2.请将试题答案统一填写在答题卡上。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6

小题,其中1~12小题,每题2分;13~16小题,

每题4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

1.下列关于烟草细胞、乳酸菌和变形虫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三者均能在线粒体产生二氧化碳

B.遗传物质的载体都是染色体

C.都能合成与细胞呼吸有关的酶

D.三者与人的无氧呼吸产物都相同

2.几种化合物的元素组成示意图如下,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若①为某种具有催化作用的化合物,则其水解产物为氨基酸

B.若②为脂肪,则其可大量积累于皮下和内脏器官周围

C.若③为蓝细菌的遗传物质,则其基本单位是核糖核苷酸

D.若④为糖原,则其主要分布在人和动物的肌肉和肝脏中

3.谷氨酸脱羧酶能专一性催化谷氨酸分解为CO

2

和γ-氨基丁酸。用缓冲液调至

该酶的最适pH,并在最适温度条件下进行谷氨酸脱羧酶的催化反应,结果如

图曲线②所示,下列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A.本实验中pH、温度属于自变量,CO

2

浓度为因变量

B.反应30min后,酶浓度较低限制了反应速率的加快

C.若反应开始时增加50%的酶量,反应结果符合曲线①

D.曲线③的结果可能是反应温度降低10℃后所造成的

试卷第1页,共8页

4.光敏蛋白ChR2是一种离子通道蛋白,且能接受光信号。科研人员将绿藻细胞

膜中提取的ChR2导入线虫细胞的细胞膜上,发现在蓝光照射时,大量阳离子

会通过该蛋白顺浓度梯度进入细胞,进而引起线虫肌肉强烈收缩。下列有关叙

述错误的是

A.绿藻细胞合成ChR2的过程有水产生

B.光照可为这些阳离子进入线虫细胞提供能量

C.绿藻细胞膜和线虫细胞膜的基本支架均为磷脂双分子层

D.绿藻中ChR2接受光信号的过程可体现细胞膜的信息交流功能

5.施一公团队发文解析了核孔复合物(NPC)高分辨率结构,震撼了结构分子生

物学领域。下列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的数量与细胞代谢强度有关,通常代谢越旺盛的细胞

NPC越多

B.附着有NPC的核膜为双层膜结构,且与内质网膜和细胞膜直接相连

C.大分子物质进出细胞核的方式为需要载体、消耗能量和逆浓度的主动运输

D.真核生物细胞质和细胞核间的物质交换体现了细胞膜的控制物质进出功能

2+2+

4-

6.科学家将含有一定量Ca、Mg、

SiO

4

的培养液分成两等份,再将水稻和番茄

分别放在上述培养液中培养。一段时间后,番茄培养液和水稻培养液中离子浓

度的变化如下图所示,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水稻和番茄对同种离子需求量不同导致了吸收量不同

B.水稻和番茄在吸收无机盐的同时也一定在吸收水分

2+2+

4-

C.水稻在吸收很多

SiO

4

的同时,也在释放

Ca和Mg

D.从该实验的数据分析可知植物吸收物质具有选择性

7.在自然条件下,二倍体植物(2n=4)形成四倍体植物的过程如下图所示。下列

说法正确的是

A.减数分裂失败可能发生在减数第二次分裂

B.二倍体植物与四倍体植物不存在生殖隔离

C.相对于二倍体植物,四倍体植物果实大且多

D.测定该四倍体植物的基因组,应测4条染色体上的基因

试卷第2页,共8页

8.下列关于光合作用发现史的叙述错误的是

A.恩格尔曼的实验直接证明了叶绿体能吸收光能用于光合作用放氧

B.希尔反应证明了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中的氧元素全部来自水

C.卡尔文通过实验探明了暗反应中从C

5

到C

3

再到C

5

的循环过程

D.阿尔农发现在光照下叶绿体可合成ATP,而且该过程总与水的光解相伴随

9.电子传递链是一系列电子载体按照对电子的亲和力逐渐升高的顺序组成的电

子传递系统,其所有组成成分都嵌合于生物膜中。如图是真核生物细胞呼吸过

程(以葡萄糖为呼吸底物)中电子传递链的部分示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图示生物膜为线粒体内膜的磷脂双分子层

B.图示中NADH部分来自葡萄糖的分解

C.图示Ⅰ至Ⅳ既能传递电子,还可能具有催化功能

+

D.阻断图示中H的运输不会影响ATP的合成

10.

2002

年的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罗伯特?霍维茨发现了线虫发育过程

中控制细胞凋亡的关键基因,使原先侧重于形态学描述的细胞凋亡概念在基因

水平上得以阐释。下列有关细胞凋亡的叙述,错误的是

A.控制细胞凋亡的基因表达异常可能会导致个体畸形

B.细胞凋亡对机体有利,凋亡的细胞都可以通过细胞分裂和分化得以补充

C.细胞凋亡发生在个体的整个生命历程中,幼年的个体内也存在细胞凋亡

D.细胞的自然更新、某些被病原体感染细胞的清除,均通过细胞凋亡完成

11.有氧运动能改变骨骼肌细胞中的DNA甲基化状态,引发骨骼肌的结构和代

谢变化,改善肥胖、延缓衰老。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甲基化能改变骨骼肌细胞中基因的碱基序列

B.骨骼肌细胞中的DNA甲基化状态可以遗传给后代

C.

DNA

甲基化程度可能影响代谢相关酶基因的转录

D.成年人都适合进行长时间、剧烈的有氧运动

12.环境DNA(eDNA)是指在环境样品中所有被发现的不同生物的基因组

DNA

的混合,它涵盖的范围非常广泛,无论是土壤、空气、液体,甚至是排泄物,

都可以从中找到可作为样品的eDNA。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A-T和G-C两种碱基对排列在

eDNA的内侧构成基本骨架

B.碱基对的排列顺序决定了eDNA结构具有多样性和特异性

扩增微量的样品eDNA利用的原理是DNA半保留复制

获取的生物信息可用于动物种群的监测、管理和保护

试卷第3页,共8页

13.利用装置甲,在相同条件下分别将绿色植物E、F的叶片制成大小相同的叶

圆片,抽出空气,进行光合作用速率测定。图乙是利用装置甲测得的数据绘制

成的坐标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从图乙可看出,

F植物适合在较强光照下生长

B.光照强度为1klx时,装置甲中放置植物E叶圆片进行测定时,液滴不移动

C.光照强度为3klx时,E、F两种植物的叶圆片产生氧气的速率相等

D.光照强度为6klx时,装置甲中E植物叶圆片比F植物叶圆片浮到液面所需

时间短

14.红色面包霉的菌丝颜色由一对等位基因(A、a)控制,红色对白色显性。下

图表示其生活史,合子分裂产生的孢子是按分裂形成的顺序排列的。下列相关

分析错误的是

A.子代菌丝体基因型为

A或a

B.子代菌丝体出现1∶1的性状分离比能直观验证分离定律

C.若孢子囊中

A、a孢子比例不为1∶1,说明是减数分裂过程发生互换

D.若孢子囊中第1、2个孢子基因型为

A,第3、4个为a,最可能是减数分裂

中发生互换

15.某果实的颜色由两对等位基因B、b和R、r控制,其中B

控制黑色,R控制

红色,且B基因的存在能完全抑制R基因的表达,现向某基因型为BbRr的植

株导入了一个隐性致死基因s(ss致死),然后让该植株自交,自交后代F

1

表型比例为黑色∶红色∶白色=8∶3∶1,据此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s基因导入到B基因所在的染色体上

B.F

1

的全部黑色植株中存在6种基因型

试卷第4页,共8页

C.控制果实颜色的两对等位基因遗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

D.对该转基因植株进行测交,子代黑色∶红色∶白色=2∶1∶1

16.下图为某家族甲、

乙两种遗传病的系谱图。甲遗传病由一对等位基因(A、a)

控制,乙遗传病由另一对等位基因(B、b)控制,这两对等位基因独立遗传。

已知III-4携带甲遗传病的致病基因,但不携带乙遗传病的致病基因。下列叙

述正确的是

A.甲、乙两病致病基因分别位于

X染色体和常染色体上

-3与II-1、II-2、III-1、III-4均为直系血亲关系

C.该家族甲、乙两种病的致病基因分别来自于

I-1和I-2

D.若III-3和III-4再生一个孩子,则同时患两病的概率是1/24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共60分。

17.(10分)如图为真核细胞结构及细胞内蛋白质合成和转运的示意图。

回答下列

问题:

(1)图中双层膜包被的细胞器有________(填序号),含有核酸的细胞器有

_____(填序号)。

(2)分离图中细胞器的常用方法是_______________。

(3)图中的④⑤增大膜面积的方式分别是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

(4)研究分泌蛋白的合成和运输过程常用方法为________________,该实验通

过观测________________来确定分泌蛋白的形成过程。

(5)细胞内的生物膜把各种细胞器分隔开,有何意义?_____________________

试卷第5页,共8页

更多推荐

细胞,基因,植物,下列,凋亡,过程,可能,细胞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