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风风神ax3怎么样-上汽通用五菱宝骏730多少钱


2023年11月26日发(作者:迈巴赫最便宜的车型)

第十二章 悬架系统

第一节 前减振器总成

前减振器总成组成

拆卸

1.2.1、断开电池负极端的电线

1.2.2、拆除前雨刮臂头罩

1.2.2.1用有爱惜罩包装的螺丝起子的前端将前

雨刮器臂头罩拆除。

1.2.2.2拆除螺母和前雨刮主臂。

1.2.2.3将第二臂之前雨刮电动机及链接总成的

铰合处离开。

注意:

在拆除的时候不要把第二臂弄弯。

1.2.3、拆除发动机罩密封条

拆除八个卡扣并移除发动机罩密封条。

1.2.4、拆除左通风盖板

1.2.4.1拆除卡扣。

1.2.4.2分离九个卡扣并拆除左通风盖板。

1.2.4.3拆开软管垫圈。

1.2.5、拆除右通风盖板

1.2.5.1拆除夹子。

1.2.5.2分离九个卡扣并拆除右通风盖板。

1.2.5.3拆开软管垫圈。

1.2.6、拆除前雨刮电动机及链接总成

1.2.6.1拆除两个螺母。

1.2.6.2断开连接器并移除前雨刮电动机及链

接总成。

1.2.7、拆除流水槽

1.2.7.1移除线束夹子。

1.2.7.2移除线束扣。

1.2.7.3移除十个螺钉和流水槽。

1.2.8、拆除前轮 器。

1.2.9、拆卸下前传动轴锁紧螺母 1.2.11、分离前盘式制动器卡钳总成

1.2.9.1利用专用工具将开口销取下。 1.2.11.1拆除螺母并将制动软管之前减振器

1.2.9.2踩下制动踏板使前轮制动,拆下锁紧总成上分离。

螺母。

1.2.10、分离前轮速传感器

1.2.10.1从减振器支架上分离轮速传感器金

属线。

1.2.10.2拆掉螺母并将轮速传感器从转向节1.2.12.2利用专用工具,使连杆结尾与转向节

上分离。 分离。

注意:

将轮速传感器从转向节上分离,不要转动传感

1.2.11.2拆除两个螺母并将盘式制动器卡钳

从转向节上分离。

注意:

用线或相应装置悬挂卡钳。

1.2.12、分离转向器结尾拉杆

1.2.12.1拆除开口销和开槽螺母。

注意: 注意:

不要破坏球头防尘罩。 若是轮毂轴承经受了车辆的全数重量,那么他

1.2.13、分离前稳固杆 很容易损坏,像在没有驱动轴的情形下移动车辆一

1.2.13.1用扳手(10mm)止动螺栓拆除螺母。 样。若是必需使车辆的全数质量都加在轮毂轴承上,

1.2.13.2拆除两个支撑衬垫和两个衬垫,然后那么必需利用专用工具支撑。

分离前稳固杆。

1.2.17.1松开螺母。

1.2.14、分离前悬下摆臂

1.2.14.1拆除开口销和开槽螺母。

1.2.14.2利用专用工具将前悬臂总成从转向

节上分离。

1.2.15、分离传动轴球笼总成端

1.2.15.1利用橡胶锤子轻轻敲击传动轴组件

的结尾,使传动轴组件与传动轴轮毂总成份离。

提示:

若是拆卸困难,能够利用黄铜棒和锤子轻轻敲

击传动轴组件的结尾。

1.2.15.2把传动轴轮毂总成从车上推出一点,

从而将传动轴轮毂与传动轴分离。 1.2.17.3利用起子,加宽引导槽,使转向节之

注意:

在没必要要的情形下,万万不要把前传动轴轮

毂总成推离车身太远。

不要损坏前轮轴外侧球笼万向节防尘套。

不要损坏轮速传感器齿圈。

用细绳索或其他东西将传动轴悬起。

拆卸传动轴的时,不要让传动轴碰着轮速传感

器。

1.2.16、固定前轮毂总成

1.2.17、移除转向节

1.2.17.2利用线或相当设备悬挂转向节,避免

跌落。

前减振器处离开。

注意: 1.3.4、拆除前螺旋弹簧上支座

不要使引导槽增大的宽度超过10mm 1.3.5、拆除防尘罩

1.2.18、移除带螺旋弹簧的前减振器 1.3.6、拆除限位块

1.2.18.1利用内六角扳手固定减振器杆,移除1.3.7、拆除螺旋弹簧

螺母和带螺旋弹簧的前减振器。

1.2.18.2移除上支撑总成。

、分解

1.3.1、拆除前支撑总成

1.3.2、拆除前支撑的前减震螺母

1.3.2.1利用专用工具压紧螺旋弹簧。

注意:

不要利用套筒扳手硬扭,这会破坏专用工具。

1.3.2.2利用内六角扳手固定减振器支柱,拆

下螺母。

1.3.3、拆除轴承

、检查与处置

1.4.1、检查前减振器总成

紧缩和伸展减振器杆,检查在操作时是不是有

异样阻力或异声。若是有任何异样需把前减振器用

新的改换。

注意:

处置前减振器时

1.4.1.1完全伸展减振器活塞杆,并用虎钳或

相当的工具固定在一个角度上。

1.4.1.2利用钻孔机或相当工具,慢慢在图示

的黑色区域钻一个孔,以放出里面的气体。

警告:

气体是无色,无味,而且无害的

因为放出的气体可能致使碎片的飞散,当钻孔1.6.1.1安装前减振器上支撑总成。

时用车间抹布或一块布盖住钻孔机。 1.6.1.2利用内六角扳手固定减振器杆,并拧

、从头组装

1.5.1、安装前螺旋弹簧

1.5.1.1利用专用工具压紧前螺旋弹簧。

注意:

不要利用套筒扳手硬扭,这会破坏专用工具。

注意:

1.5.1.2把螺旋弹簧装配到前减振器上。 不要使引导槽增大的宽度超过10mm

注意: 不要破坏转向节裂缝部份。

大直径的弹簧装在向上的方向上。

提示:

将螺旋弹簧的下部结尾匹配到减振器下支座的

缺口上。

1.5.2、安装限位块

1.5.3、安装防尘罩

1.5.4、安装前螺旋弹簧上支座

1.5.5、安装轴承

1.5.6、安装减振器螺母到减震上

1.5.6.1临时压紧螺母。

1.5.6.2利用内六角扳手固定减振器杆并压紧1.6.2.2将减振器的凸起部份插入转向节的裂

螺母。 缝,另外,使支架边缘接触到裂缝部份。

拧紧力矩: N*m 注意:

1.5.6.3将专用工具之前螺旋弹簧上移除。 使螺母位于车辆的前方。

1.5.7、安装前悬支柱总成 1.6.2.3松开起子,拧紧螺母以绷紧减振器转

、安装

1.6.1、安装带螺旋弹簧的前减振器

紧螺母。

拧紧力矩:55 N*m

1.6.2、安装转向节

1.6.2.1用老虎钳固定转向节,临时安装螺栓

和螺母,然后利用起子和锤子撬宽转向节裂缝。

向节。

拧紧力矩:60 N*m

1.6.3、安装传动轴球笼组件端

1.6.3.1将三球销端向车辆外侧推出从而使球

笼端花键与三球销端花键对齐,以后将传动轴三球

销端安装进去。

注意: 1.6.7、安装前盘式制动器卡钳总成

在没必要要的情形下,万万不要把前传动轴轮1.6.7.1用两个螺栓将前盘式制动器卡钳安装

毂总成推离车身太远。 到转向节上。

不要损坏油封。

不要损坏传动轴球笼端防尘罩。

不要损坏轮速传感器。

检查轮速传感器与齿圈之间有无杂质。

1.6.4、安装前悬下摆臂

1.6.4.1降低前悬下摆臂,安装球头总成并用

开槽螺母和新的开口销拧紧。

拧紧力矩:98 N*m

注意:

开槽螺母槽与开口销的插孔对齐后,再拧紧螺拧紧力矩:88 N*m

60°。 1.6.7.2用螺栓将制动软管安装到前减振器总

1.6.5、安装前稳固杆 成上。

1.6.5.1用两个衬垫,两个衬垫座圈Ⅰ和一个拧紧力矩:30 N*m

螺母安装前稳固杆,如下图。

注意:

确信衬垫和衬垫座圈安装在正确的位置。

1.6.5.2使劲矩扳手拧紧螺母(10mm

拧紧力矩:18 N*m

1.6.6、安装横拉杆结尾总成

1.6.6.1将横拉杆结尾连接到转向节上并用开

槽螺母和新的开口销安装。

拧紧力矩:33 N*m

注意:

60°转角范围内,从头拧紧开槽螺母和开口

销直到开口销孔与开槽螺母对齐为止。

1.6.8、安装前速度传感器

1.6.8.1将速度传感器电线连接到前减振器

上。

1.6.8.2将螺栓和速度传感器安装到转向节拧紧力矩: N*m

上。 1.6.11.2安装线束扣。

拧紧力矩: N*m 1.6.11.3安装线束夹子。

注意:

不要破坏速度传感器。

维持速度传感器不受杂质干扰。

当安装时不要扭弯速度传感器电线。

1.6.9、安装传动轴球笼端

1.6.9.1安装新的传动轴锁紧螺母及开口销。

拧紧力矩:216 N*m

注意:

60°转角范围内,从头拧紧开槽螺母和开口

销直到开口销孔与开槽螺母对齐为止。

1.6.10、安装前轮

拧紧力矩:110 N*m

1.6.11、安装流水槽

1.6.11.1安装十个螺钉和流水槽。

1.6.12、安装前雨刮电动机及链接总成

1.6.12.1连上连接器。

1.6.12.2用两个螺母安装前雨刮电动机及链

接总成。

拧紧力矩:13 N*m

1.6.13、安装右通风盖板

1.6.13.1连上软管垫圈。

1.6.13.2啮合九个卡扣并安装右通风盖板。

1.6.13.3安装夹子。

1.6.14、安装左通风盖板

1.6.14.1连上软管垫圈。

1.6.14.2啮合九个卡扣并安装左通风盖板。

1.6.14.3安装夹子。

1.6.15、安装发动机罩密封条 1.6.16.6如下图的位置拧紧螺母垫圈组件,

1.6.15.1啮合八个卡扣并安装发动机罩密封紧的进程顶用手扶住雨刮臂。

条。 拧紧力矩:21 N*m

1.6.16、安装前雨刮臂 1.6.17、安装前雨刮臂头罩

1.6.16.1用锉刀或其他的代替物刮掉雨刷臂1.6.17.1啮合卡钳并安装前雨刮器臂头帽。

上的金属粉末。

1.6.16.2用金属刷清理雨刷支点。

1.6.16.3启动雨刮电动机,在雨刮自动停止位

置止动。

1.6.16.4用螺母预紧前雨刮主臂。

1.6.16.5将第二雨刮臂安装到前雨刮电动机

和连接总成上。

1.6.18、连接蓄电池负极电缆

拧紧力矩: N*m

1.6.19、检查ABS传感器信号

1.6.20、检查前轮定位

1.6.20.1检查轮胎

a.检查胎面磨损和适合的胎压。

1.6.20.2测量车辆高度

车辆高度:

AB CD

88 mm 22 mm

测量点:

A:前轮中心离地距离

B:下摆臂前螺栓中心离地距离

C:后轮中心离地距离

D:后扭力梁固定螺栓中心

注意:

检查前轮定位前,按给定值调整车辆高度。

提示:

为使悬架稳固,请在检查车辆各点高度之前在

必然角度内使车辆上下跳动。

1.6.20.3检查前束

前束:

A+B CD

-0°06′~0°

21

-0.9mm3.1mm

提示:

只有当A+B不符合时再测量C-D

当前束不在指定范围内时,调整拉杆结尾。

1.6.20.4调整前束

a.放松横拉杆结尾缩紧螺母。

b.均一地旋转左右横拉杆结尾来调整前束。

前束:~2.1mm

提示:

尽可能调整到指定行程的中间位置。

d.确信左右横拉杆结尾的长度是相同的。

横拉杆结尾的长度范围:1.5mm或更小。

e.拧紧转向横拉杆锁紧螺母。

拧紧力矩47 N*m

f.将外部接头插入转向节中,装上开口销。

提示:

确信外部接头没有被扭转。

1.6.20.5检查车轮旋转角

a.将车轮向左和向右完全打倒极限位置,确信

车轮的转角。

车轮转角:

内侧车轮 外侧车轮

36°55′~40°55 32°23

若是左右车轮的内侧角度不在制定的范围内,提示:

检查左右横拉杆结尾的长度。 没有外倾角、后倾角与主销内倾角的调剂装置。

6)检查外倾角、后倾角与主销内倾角 若是检测的数值不在制定的范围内,需要检查

第二节 前悬下摆臂

、组成

a.在轮毂或传动轴中心位置安装外倾角-后倾

-主销内倾角检测仪,并把前轮放置到定位器上。

b. 检查外倾角、后倾角与主销内倾角。

外倾角、后倾角与主销内倾角:

外倾角 后倾角 主销内倾角

-1°32′~-0°2°02′~3°

02 32

9°33

±45

注意:

检查的时候维持车辆空载状态(备胎和随车工

具在车上)

左右车轮的外倾角、后倾角的检测精度误差在

30′或更少。

一下悬架各部件,必要时改换各部件。

、拆卸

2.2.1、拆掉前轮

2.2.2、拆掉前稳固杆螺栓

2.2.2.1用扳手固定前稳固杆螺栓,同时拆除

两个螺母。

2.2.2.2拆掉四个衬垫,四个衬垫座圈Ⅰ,两

个衬垫座圈Ⅱ和稳固杆螺栓。

2.2.3.2利用专用工具分离前悬下摆臂。

2.2.3、拆掉前悬下摆臂

2.2.3.1拆掉开口销和开槽螺母。 2.2.3.3拆除两个螺栓和下摆臂。

、检查

2.3.1、检查前悬下摆臂 注意:

2.3.1.1如下图,在安装螺母前来回转动球销60°转角范围内从头拧紧开槽螺母和开口

5次。 销,直到开口销孔与开槽螺母对齐为止。

2.3.1.2利用力矩扳手,使螺母以24转每2.4.1.3安装新的开口销。

秒的速度转动然后读出第五转的力矩。 2.4.2、安装前稳固杆螺栓

力矩: N*m 2.4.2.1安装四个衬垫,四个衬垫座圈Ⅰ,两

、安装

2.4.1、预紧前悬下摆臂

2.4.1.1预紧前悬下摆臂的两个螺栓。

2.4.1.2用开槽螺母把前悬下摆臂安装到转向2.4.5.1完全拧紧两个螺栓。

节上。

拧紧力矩:98 N*m

个衬垫座圈Ⅱ和稳固杆螺栓。

2.4.2.2用扳手固定前稳固杆螺栓,同时安装

两个螺母。

拧紧力矩:18 N*m

提示:

可用举升机支撑前悬下摆臂。

2.4.3、安装前轮

拧紧力矩:110N*m

2.4.4、稳固悬架

2.4.4.1降下车辆。

2.4.4.2从头反复升起和降下车辆几回,使悬

架稳固。

2.4.5、完全上紧前悬下摆臂

螺栓B 128N*m

拧紧力矩: 2.4.6、检查前轮定位

螺栓A 110N*m 参见第一节第六部份。

第三节 前稳固杆

、组成

一、

二、

、拆卸

3.2.1、拆除前轮 3.2.4.1用平安带操纵住转向盘,避免其转动

3.2.2、拆除排气管前端总成 而造成对时钟弹簧的破坏。

3.2.2.1、松开螺栓,打开金属卡带。

3.2.2.2移除2个螺栓,2个弹簧和碗形密封

垫。

3.2.2.3、移除编号为4的吊耳,取下前段排

气管总成。

3.2.4、拆除转向下轴总成

3.2.4.2分离下转向轴十字轴万向节。

3.2.3、拆除转向轴孔盖板

3.2.4.如图示在万向节及小齿轮轴上做标记。

3.2.4.拆下螺栓,并将下转向轴总成从小齿轮

轴上分离。

3.2.5、拆除万向节下防尘罩总成

3.2.5.1按住卡子A,使下防尘罩从转向管柱

安装孔中分离。

注意:

不要破坏卡子B

3.2.6、分离横拉杆总成左结尾 提示:

3.2.6.1摘下开口销和开槽螺母。 右边的分离步骤和左侧的相同

3.2.6.2利用专用工具,使转向拉杆结尾与转3.2.11、分离后悬置总成

向节分离。 3.2.11.1拆下螺栓,使前副车架与发动机离

注意: 3.2.11.2利用举升机支撑住前副车架总成。

不要破坏球头防尘罩。

3.2.7、分离横拉杆总成右结尾

提示:右边的分离步骤和左侧的相同

3.2.8、分离前稳固杆螺栓

3.2.8.1用扳手固定前稳固杆螺栓,同时拆除

两个螺母。

3.2.8.2拆下四个衬垫,四个衬垫座圈Ⅰ,两

个衬垫座圈Ⅱ和稳固杆螺栓。

3.2.8.3按以上步骤拆卸另一边。

3.2.9、分离左端前悬下摆臂

3.2.9.1摘下开口销和开槽螺母。

3.2.9.2利用专用工具,使前悬下摆臂从转向

节分离。

3.2.10、分离右端前悬下摆臂

开。

3.2.11.3拆下六个螺栓和前副车架总成。

3.2.12、拆除转向器总成

方式参照转向系统转向器的拆卸一节。

3.2.13、拆除前稳固杆左端支架

3.2.13.1拆除两个螺栓和支架。

3.2.14、拆除前稳固杆右端支架 方式参照转向系统转向器的组装一节

3.2.14.1拆除两个螺栓和支架。 3.3.6、安装副车架总成

3.2.15、拆除前稳固杆衬套

3.2.16、拆除前稳固杆 3.3.6.2安装六个螺栓和副车架总成。

、安装

3.3.1、安装前稳固杆

3.3.2、安装前稳固杆衬套

3.3.2.1将两个衬套安装到稳固杆上。

提示:

将衬套安装在稳固杆限位环的内侧。

安装衬套时切开的口朝向前方。

3.3.3、安装前稳固杆左支架

3.3.3.1用两个螺栓安装支架。

拧紧力矩:35 N*m

3.3.4、安装前稳固杆右支架

3.3.4.1用两个螺栓安装支架。

拧紧力矩:35 N*m

3.3.5、安装转向器总成

3.3.6.1利用千斤顶支撑住副车架。

拧紧力矩:

螺栓A85 N*m

螺栓B128 N*m

螺栓C48 N*m

3.3.6.3利用螺栓将悬置安装到支架上。

3.3.7、安装前悬左下摆臂

3.3.7.1从下方推动前悬下摆臂,安装球头并

拧紧开槽螺母和新的开口销。

拧紧力矩:98 N*m

注意:

60°转角范围内从头拧紧开槽螺母和开口

销,直到开口销孔与开槽螺母对齐为止。 3.3.11、安装右横拉杆总成结尾

3.3.8、安装前悬右下摆臂

提示:

右边的安装步骤和左侧的相同。

3.3.9、安装前摆臂螺栓

3.3.9.1安装四个衬垫,四个衬垫座圈Ⅰ,两

个衬垫座圈Ⅱ和稳固杆螺栓。

3.3.9.2用扳手固定前稳固杆螺栓,同时安装

两个螺母。

拧紧力矩:18 N*m

提示:

用千斤顶支撑住前悬下摆臂。

3.3.9.3按以上步骤安装另一边。

3.3.10、安装左横拉杆总成结尾

3.3.10.1将横拉杆结尾连接到转向节上并用

开槽螺母和新的开口销安装。

拧紧力矩:33 N*m

注意:

60°转角范围内从头拧紧开槽螺母和开口

销,直到开口销孔与开槽螺母对齐为止。

提示:

右边的安装步骤和左侧的相同。

3.3.12、安装转向下防尘罩总成

3.3.12.1将卡子B安装到车身上,然后用卡子

将转向管柱孔盖安装到车身上。

注意:

转向管柱孔盖边缘要与冲击板连接良好。

3.3.13、连接小齿轮轴和下转向轴 注意:

3.3.13.1将万向节另一端套在齿轮轴上,对齐确保碗形密封垫安装方向正确。

标记。 不要损坏碗形密封垫外表面。

拧紧力矩:28N*m 碗形密封垫不能重复利用。

3.3.13.2松开转向盘上的平安带。

3.3.14、安装转向孔盖面板

3.3.15、安装前段排气管总成

3.3.15.1用游标卡尺测量弹簧自由长度。

最小自由长度:40.5 mm

若是长度不够,改换弹簧。

3.3.15.2换一个全新的碗形密封垫,用塑料锤

和小木块将碗形密封垫轻敲套进三元催化器出管。

第四节 后螺旋弹簧

4.1 组成

不要用前段排气管推碗形密封垫进入三元催化

器出管。

3.3.15.32个螺栓和2个弹簧安装好前段排

气管总成。

拧紧力矩:45 N*m

3.3.15.4安装好编号为4的吊耳。

3.3.15.5装好螺栓和卡带。

拧紧力矩:32 N*m

注意:卡带上的标记点跟管上的冲压凹槽成

线。

3.3.16、安装前轮

拧紧力矩:110 N*m

3.3.17、检查排气是不是泄漏

3.3.18、检查前轮定位

参见第一节第六部份。

、拆卸

4.2.1、分离左后减振器总成 垫。

4.2.1.1用千斤顶支撑住后扭力梁的两头,并4.2.4、拆除右后螺旋弹簧

在千斤顶与后扭力梁弹簧座中间插入一个木块以避提示:

免其被破坏。 右边的拆卸步骤与左边相同。

4.2.1.2拆除螺栓并分离后减振器。

4.2.3.2摘下螺旋弹簧,和螺旋弹簧上下缓冲

、安装

4.3.1、安装左后螺旋弹簧

4.3.1.1将螺旋弹簧下缓冲垫安装到后扭力梁

上。

4.3.1.2安装螺旋弹簧上缓冲垫并使其缺口与

弹簧结尾相配合。

4.2.2、分离左后减振器总成

提示:

左边的拆卸步骤与右边相同。

4.2.3、拆除左后螺旋弹簧 4.3.1.3将螺旋弹簧安装到后扭力梁上。

4.2.3.1缓缓地降下千斤顶。

注意:

必需将螺旋弹簧油漆标注部份安装在下部及车

辆前方。

4.3.2、安装右后螺旋弹簧

提示:

右边的安装步骤与左侧相同。

4.3.3、预紧左后减振器总成

4.3.3.1缓慢托起后扭力梁总成,将减振器下4.3.6、充分拧紧左后减振器总成

端安装到扭力梁上。 4.3.6.1充分拧紧两个螺栓

4.3.3.2预紧螺栓。 拧紧力矩:48 N*m

4.3.4、预紧右后减振器总成

提示:

右边的安装步骤与左侧相同。

4.3.5、完全拧紧后扭力梁总成

4.3.5.1固定后减振器

提示:

若是在此位置不能拧紧螺栓,可用千斤顶撑住

后扭力梁螺旋弹簧座。

减振器长度:230mm

4.3.5.2完全拧紧两个螺栓。

拧紧力矩:123 N*m

4.3.7、充分拧紧右后减振器总成

提示:

右边的安装步骤与左侧相同。

4.3.8、安装后车轮

拧紧力矩:103 N*m

4.3.9、检查后轮定位

4.3.9.1检查轮胎

a.检查胎面磨损和适合的胎压

4.3.9.2测量车辆高度

车辆高度:

AB CD

88 mm 22 mm

测量点:

A:前轮中心离地距离

B:下摆臂前螺栓中心离地距离

C:后轮中心离地距离

D:后扭力梁固定螺栓中心

注意:

检查车轮定位前,按给定值调整车辆高度。

提示:

检查车辆高度前在偏僻处完全升起并降下车辆若是前束不在指定的范围内,检查悬架部份并

以稳固悬架。 在需要时从头定位。

4.3.9.3检查前束 4.3.9.4检查外倾角

前束: a.安装外倾角-内倾角-主销检测仪并将后轮

A+B CD

-0°06′~0°

21

-0.9mm3.1mm

第五节 后减振器

5.1 组成

放到定位仪上。

b.检查外倾角。

外倾角:

-1°26′~-0°26

注意:

左右车轮的外倾角、后倾角的检测精度误差在

30′或更少。

若是检测的数值不在制定的范围内,需要检查

一下悬架各部件,必要时改换各部件。

、拆卸

5.2.1、拆除后座垫总成

取下四个卡扣就能够够卸下后座垫。

5.2.3、移开后行李箱面板

5.2.2、拆后靠背总成

取下如图的两个搭扣,两个螺栓及两个螺母。

5.2.4、拆除后座平安带总成 5.2.9、拆除后减振器盖

5.2.5、拆除后门挡雨密封条

拆除后门挡雨密封条。

5.2.6、拆除后座边部件

5.2.7、拆除地板边装饰板

5.2.8、拆除后轮 5.3.1.利用钻孔机在AB间任意位置钻一个

5.2.10、拆除后减振器总成

5.2.10.1用千斤顶支撑后扭力梁,并在后梁弹

簧座与千斤顶间插入一块木板以防其被破坏。

5.2.10.2固定活塞杆并拆除两个螺母。

5.2.10.3拆除后减振器垫片及上支撑垫总成。

5.2.10.4拆除螺栓和后减振器。

、检查与处置

5.3.1、检查后减振器总成

5.3.1.1检查后减振器总成

紧缩和拉伸减振器杆,检查在操作时是不是有

异样阻力或异声。若是有任何异样需把后减振器用

新的改换。

注意:

当处置后减振器时:

5.3.1.完全的伸展减振器活塞杆。

孔,如下图,以放出里面的气体。

注意:

? 气体是无色,无味,而且无害的。

? 因为放出的气体可能致使碎片的飞散,当

钻孔时用车间抹布或一块布盖住钻孔机。

、安装

5.4.1、安装后减振器总成 5.4.3、安装后轮

5.4.1.1将限位块和支撑垫安装到减振器上。 拧紧力矩:110 N*m

5.4.1.2将减振器,限位块和支撑垫安装到车5.4.4、安装地板边装饰板

身上。

5.4.1.3固定活塞杆并安装两个螺母。

拧紧力矩:30 N*m

注意:

如下图,将螺母扭紧到露出3-5个螺纹为止。

5.4.1.4在后梁弹簧座与千斤顶间插入一块木

板。

5.4.1.5慢慢升起后扭力梁,并用螺栓将后减5.4.6、安装后门挡雨密封条

振器安装上去。

拧紧力矩:48 N*m

5.4.2、安装后减振器盖

5.4.5、安装后座边部件

5.4.7、安装后座平安带总成

拧紧力矩:42 N*m

5.4.8、安装后行李箱面板总成

5.4.9、安装后座靠背总成

第六节 后扭力梁

6.1 组成

5.4.10、安装后座垫总成

5.4.11、检查后轮定位

参照第四节第三部份。

6.2.5.1拆下3个夹子。

、拆卸

6.2.1、分离蓄电池负极端电缆

6.2.2、拆除后轮

6.2.3、排除制动液

注意:

迅速清洗掉任何粘在任何涂漆面上的制动液。

6.2.4、拆除后制动鼓

6.2.4.1松开驻车操纵杆。

6.2.4.2利用扳手,拆下螺栓和后制动鼓。

提示:

右边的拆卸步骤与左侧相同。 6.2.5.2利用扳手,拆下螺栓并分离轮速传感

器。

6.2.6、分离左后制动软管

6.2.6.1利用专用工具,拆下制动管。

6.2.6.2拆除螺栓并从后扭力梁上分离柔性软

管。

注意:

不要破坏后制动管路和制动软管。

6.2.7、分离右后制动软管

提示: 6.2.5、分离后轮速传感器

右边的拆卸步骤与左侧相同。 6.2.11、分离右驻车拉索总成

6.2.8、拆除左后制动管 提示:

6.2.8.1利用专用工具拆除制动管。 右边的拆卸步骤与左侧相同。

6.2.8.2从夹子上拆除制动管。

6.2.8.3从后扭力梁上拆除制动管路夹子。

6.2.9、拆除右后制动管 6.2.14.1放松两个螺母。

提示: 注意:不要拆下。

右边的拆卸步骤与左侧相同。

6.2.10、分离左驻车拉索总成

6.2.10.1拆除螺栓和螺母并分离驻车制动拉

索。

6.2.12、拆除左后轮毂和轴承组合总成

6.2.12.1拆除四个螺栓。

6.2.12.2拆除后轮毂和轴承并分离后支撑板。

注意:

? 不要扭弯驻车制动拉索。

? 用绳索吊起后支撑板。

6.2.13、拆除右后轮毂和轴承组合总成

提示:

右边的拆卸步骤与左侧相同。

6.2.14、放松后扭力梁总成

6.2.15、分离左后减振器总成

6.2.15.1用千斤顶支撑住后扭力梁左右两头,

在千斤顶与后扭力梁弹簧座之间放入木块以避免被

破坏。

6.2.15.2拆除螺栓并分离后减振器。

6.2.16、分离右后减振器总成

提示:

右边的拆卸步骤与左侧相同。

6.2.17、拆除左后螺旋弹簧

6.2.17.1缓慢放下千斤顶。

6.2.17.2拆除后螺旋弹簧及上下支撑垫。

6.2.18、拆除右后螺旋弹簧

提示: 6.3.2、拆除右后支架衬套

右边的拆卸步骤与左侧相同。 提示:

6.2.19、拆除后扭力梁总成 右边的拆卸步骤与左侧相同。

6.2.19.1拆除两个螺栓和后扭力梁总成。 6.3.3、安装左后扭力梁支架衬套

、复位

6.3.1、拆除左后支架衬套 6.3.3.2利用专用工具将衬套安装到后扭力梁

6.3.1.1在后扭力梁上标记一个记号使其与衬上。

套上的标记对齐。 注意:

6.3.1.2利用凿子和锤子弯曲衬套肋骨上的两

个部份。

提示:

弯曲衬套肋骨直到专用工具的脚爪悬空为止。

6.3.1.3利用专用工具从后扭力梁上拆下衬

套。

注意:

后扭力梁上的任何刮痕都要用漆修补。

6.3.3.1依照新衬套与后扭力梁的标志对齐安

装后支架衬套,如下图。

? 不要划伤衬套的橡胶部份。

? 不要让衬套肋骨变形。

6.3.4、安装右后扭力梁支架衬套

提示: 注意:

右边的安装步骤与左侧相同。 必需将螺旋弹簧油漆标注部份安装在下部及车

辆前方。

、安装

6.4.1、临时预紧后扭力梁总成 提示:

6.4.1.1用千斤点顶支撑住后扭力梁。 右边的安装步骤与左侧相同。

6.4.1.2将后扭力梁安装到车辆上并临时预紧6.4.4、预紧左后减振器总成

两个螺栓。 6.4.4.1缓慢托起后扭力梁总成,将减振器下

6.4.2、安装左后螺旋弹簧

6.4.2.1将螺旋弹簧下缓冲垫安装到后扭力梁

上。

6.4.2.2安装螺旋弹簧上缓冲垫并使其缺口与

弹簧结尾相配合。

6.4.2.3将螺旋弹簧安装到后扭力梁上。

6.4.3、安装右后螺旋弹簧

端安装到扭力梁上。

6.4.4.2预紧螺栓。

6.4.5、预紧右后减振器总成

提示:

右边的安装步骤与左侧相同。

6.4.6、安装左后轮毂和轴承组合总成

6.4.6.1用四个螺栓将后轮毂、轴承和后支撑

板安装到后扭力梁上。

拧紧力矩:60 N*m

6.4.7、安装右后轮毂和轴承组合总成

提示:

右边的安装步骤与左侧相同。

6.4.8、安装左驻车拉索总成

6.4.8.1用螺栓和螺母安装驻车拉索。

拧紧力矩: N*m

6.4.9、安装右驻车拉索总成

提示:

右边的安装步骤与左侧相同。

6.4.10、安装左后制动管

6.4.10.1将一个新的制动管路夹子安装到后拧紧力矩:22 N*m

扭力梁上。 6.4.13、连接右后制动软管

6.4.10.2将制动管安装到夹子上。 提示:

6.4.10.3利用专用工具安装制动管。

拧紧力矩: N*m

6.4.11、安装右后制动管

提示:

右边的安装步骤与左侧相同。

6.4.12、连接左后制动软管

6.4.12.1用一个新的夹子将软管连接到后扭

力梁上。

6.4.12.2利用专用工具 安装刹车管。

右边的安装步骤与左边相同。

6.4.14、安装后轮速传感器

6.4.14.1利用扳手用螺栓安装轮速传感器。

6.4.14.2安装3个夹子。

提示: 提示:

右边的安装步骤与左侧相同。 右边的安装步骤与左侧相同。

6.4.15、安装后制动鼓 6.4.19、装满制动液壶

6.4.15.1利用扳手用螺栓安装后制动鼓。 制动液规格:

拧紧力矩:*m SAE J1703FMVSS DOT3

6.4.16、完全拧紧后扭力梁总成 B)

6.4.16.1固定后减振器 6.4.20.4重复步骤AB 3-4次。

提示: 6.4.20.5用专用工具装好制动管路。

若是在此位置不能拧紧螺栓,可用千斤顶撑住拧紧力矩:22 N*m

后扭力梁螺旋弹簧座。

减振器长度:230 mm

6.4.16.2完全拧紧两个螺栓。

拧紧力矩:120N*m

6.4.17、充分拧紧左后减振器总成

充分拧紧两个螺栓。

拧紧力矩:48 N*m

6.4.18、充分拧紧右后减振器总成

6.4.20、排空制动主缸

提示:若是制动主缸被拆过或储液罐是空的,

先排空主缸内的空气。

6.4.20.1用专用工具,将管路在制动主缸上拆

下。

6.4.20.2慢慢踩下制动踏板,维持位置(步骤

A)

6.4.20.3用手堵住主缸的孔,松开踏板(步骤

6.4.21、检查蓄液罐内液体高度

6.4.21.1检查液面高度并在需要时添加制动

制动液规格:

SAE J1703FMVSS DOT3

6.4.22、安装后车轮

拧紧力矩:110 N*m

6.4.23、连接电线到电池的负极端

拧紧力矩: N*m

6.4.24、检查制动液是不是泄漏

6.4.25、检查后轮参数

参照第四节第三部份。

个人急售吉姆尼-23款宝来报价图片


更多推荐

13万左右的轿车前十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