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2月30日发(作者:广汽本田新能源纯电动汽车)

成品油小额配送及其车辆管理策略

摘要:当前增加我国成品油销售量的一项重要措施和手段就是小额配送业务,但是目前小额配送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存在诸多问题,主要包括多口管理、运输规模不合理以及运行效率低等情况。由于成品油的管理核心是运输和车辆管理,所以本文需要针对成品油小额配送车辆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进行分析,同时提出相应的车辆管理策略,以此来对物流运输系统进行优化和完善,有效控制运输成本,同时也能够提高实际运输水平。

关键词:成品油;小额配送;车辆管理策略

成品油在小额配送的出现改变了传统配送方式。在国内以三级经销模式为主导的成品油物流配送模式,尽管它可以确保成品油物流小额配送的安全性,但近年来由于各种原因,不但使配送费用上升,而且管理也变得更加困难。在此背景下,必须适时地寻求成品油小额配送的创新途径,并对其进行进一步的改进,以实现对成品油物流小额配送的有效控制,使产品具有最大的社会和经济价值。

一、成品油小额配送含义

目前,国内的成品油小额配送市场正处于发展阶段,主要是以个体经营为主,没有相应的经营标准和概念。小额配送的含义具体主要包括下列因素:(1)成品油来源,也就是始发地区。很多人将小额配送定义为“加油站根据周围用油单位的实际需求,采取一种定期或不定期的方法开展送油上门的服务”,也就是将加油站作为始发地。本文认为用油库代替加油站作为始发点,可以大大的节省运输和储存的时间,使运输损耗降低,同时也可以增加生产的效率和经济收益。从当前的经营状况来看,大部分拥有自己或租用油库的石油销售公司都是采取从油库开始的小额分销方式。所以,小型零售企业的供油来源应当是一个既有加油站又有储油库的供油来源。(2)车辆载重。油品配送车辆的吨位在很大程度上是由单次需求数量决定的,在对加油站的日均销量、单个地罐容积和车辆周

转次数等进行了全面的考量之后,国内加油站配送罐车通常都会选择18吨至35吨的车型,其中22吨的车辆占绝大多数。小规模用油客户是小额配送的主要对象,由于单次需要量较少,所以通常应用的都是吨位较小的车辆,一般都是2吨到12吨之间,现在应用的主要是5吨车辆[1]。

二、成品油小额配送车辆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运输模式问题

在我国成品油销售企业中广泛采用的一种经营方式为小额配送。通过相关数据统计显示,目前中国石油、中国石化等较大的企业在用的小额配送车超过3000台,其平均每台载重为4.5吨,年平均每台载重为1200吨。配送车的购买和租用要求,一般是由地级公司上报给上级,在到达目的地后,根据需要将其分发给各地市公司供其本地化使用,通常不会跨区运行。地级和市级公司作为使用的主要对象,主要是制定分配计划,同时对车辆和司乘人员进行调配,维护和保养自有车辆,衔接租赁车辆运力等[2]。

(二)多口管理问题

在省级企业和跟高级企业中,没有明确专门负责小额运输的部门,而是由多个不同部门进行共同管理。比如,下达销售方案、区域容量的大小以及指导销售价格等工作,大部分都是由市场或加油站的经营单位来负责。对车辆采购方案的审查及其他事项,主要由投资规划部门进行负责,运输协调、运费结算及其他相关事宜的处理主要由归口调运部门管理。

(三)运输规模不合理

部分销售公司和一些区域的小额配送运输远远超过了实际的物流需求,导致很多车辆闲置,造成了较大的浪费。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基层审计机构对小额配送车的合理容量没有做好计划,导致了小额配送车采购的随意。其次,由于缺少对车辆市场销售及运输量进行科学的研判和预报,使得车辆销售中存在着大量水分。各个企业通常只注意到小额配送对销售增长的益处,而忽略了物流运营带来的高昂费用,没有充分理解物流运营效率和企业运营收益之间的关系[3]。

三、成品油小额配送车辆管理策略

(一)加大管理力度

在成品油小额配送运输管理中,想要对节点布置方面的问题进行优化和改善,就需要从库存管理角度入手,对物流配送的现状进行客观分析,在凸显市场化零售模式特征的同时,加强各个节点之间的联系。针对炼油厂和加油站各节点的特性,以其为基础,扩展企业的物流系统,使其具有较大的通用性。在新时代发展背景下,根据成品油市场所提出实际消防需求,对成本进行科学控制,全面实施库存管理工作。在成品油的物流配送和运输方面,二级物流的制约因素较多,需要建立更加完善的通信体系,与各大企业之间建立起密切的联系。根据市场的需要,来调整库存。在此背景下,通过物流中心实时获得各加油站的配送信息,然后对成品油的物流配送进行计划,并将重要的物流信息进行了上传,保证二级物流中心可以得到及时信息,从而实现对库存的管理和监测。在进行市场调研的基础上,利用通信系统,准确地了解到定单的情况和库存量,从而提升了成品油物流配送和运输的存货的管理水平,完善企业的物流分配和运输体系,增强管理力度。

(二)完善运输模式

为了更好地实现成品油的配送和运送,需要在现有的配送和运送方式下,不断地完善运送方式。通过对货运方式的科学选择、对货运费用的控制以及货运方式的优化,以达到提高配送水平的目的。要对物流运输模式进行改进和更新,只有通过对实际数据的采集,可以为企业的物流配送和输送决策提供更多的依据。在建模过程中,以数据为基本构成要素,保证了系统的完备性和合理性,为系统的优化提供有效依据。在石油产品的分销与运输过程中,由于其覆盖面大、营销路线繁杂等特征,对石油产品的分销与配送效率的提升进行制约。以此为基础,为突破提升效率的瓶颈,需要对成品油销售费用数据、运输费用数据等进行搜集,从而对成品油配送运输费用构成有清晰的认识和了解,从而有助于对物流配送运输模型进行完善[4]。

(三)优化管理体系

在现代信息化社会中,远程技术对加油站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在网络环境下,企业的技术人员可以利用远程技术来监控加油站内的各种设施,也可以更直观、更快捷地对某些软件应用问题进行遥控。这种方式也能使技术人员事先对常见故障有所认识,便于进行现场维修,以此来节省更多时间。将各油库的库存资料与加油站的资讯系统进行整合,并由此系统,可以比较详尽地了解成油品的库存状况,并能及时处理由于存货短缺而导致的供油中断的问题。另外,还能节约不必要的后勤搬运工作,降低人工成本。加油站可以采取与此相对应的措施,让顾客在加油过程中,能够直接用会员卡来进行付款。此外,企业还可以利用大数据来对顾客的使用状况和消费习惯进行分析,并可以在所有的加油站中进行查询。在此基础上,对各类型顾客的消费水平及基本要求进行预测。在这种情况下,企业可以制定一系列有目标的市场战略,从而为公司的发展发挥积极的促进作用。

结束语

总体而言,在成品油小额配送研究过程中,通过对运输现状的调查,可以了解到当前成品油小额配送中还存在诸多问题。本文针对这些问题进行详细分析,要想有效解决这些问题,就必须加强对成品油小额配送的管理。建立完善的成品油运输体系。要着力改善成品油运输系统中的薄弱环节,以此来提升成品油的配送、运输等方面的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1]朱珠,张泽洲,邱睿,等. 考虑配送成本和油库利用率的成品油配送系统多目标优化[J]. 石油科学通报,2023,8(2):204-213.

[2]李珍萍,焦鹏博,姜崇宇. 考虑多车型软时间窗的成品油二次配送库存-路径问题[J]. 科学技术与工程,2022,22(18):8043-8049.

[3]韦金银,郭琪,史彬,等. 考虑时变风险的成品油二次配送路径优化[J].

化工进展,2020,39(4):1597-1604.

[4]王旭坪,詹红鑫,孙自来,等. 多行程带补货时间窗的成品油多舱配送路径优化[J]. 管理工程学报,2020,34(4):182-195.

作者简介:刘鑫,男,1985年4月出生,本科,助理工程师,现就职于中国石油运输公司

更多推荐

配送,成品油,小额,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