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2月1日发(作者:高尔夫原装进口旅行版)
中国液化天然气价格趋势分析
目录
1 前言 ..................................................................................................... 2
2 中国液化天然气市场分析 .................................................................. 2
2.1 生产现状 .................................................................................... 2
2.2 进口情况 .................................................................................... 4
2.3 需求现状 .................................................................................... 5
3 LNG价格变化趋势及预测 ................................................................ 7
3.1 全球LNG价格趋势 .................................................................... 7
3.1.1 价格趋势 ........................................................................... 7
3.1.2 价格预测 ........................................................................... 9
3.2 中国LNG价格变化趋势及预测 .............................................. 10
3.2.1 价格体制 ......................................................................... 10
3.2.2 价格趋势 ......................................................................... 10
3.2.3 价格预测 ......................................................................... 13
4 总结 ................................................................................................... 14
1 前言
作为能源消费大国,中国能源消费以煤炭为主,发展天然气是实
现能源清洁化的重要选择之一。随着我国大气治理、节能减排的进一
步深入,天然气的需求量将持续增加。中国政府计划2015年将天然
气在整体能源中的比重从2012年的4%提升至8%,2020年提升至10%。
在此背景下,液化天然气行业也将迎来新的机遇和挑战。
LNG作为一种清洁、高效能源,以其灵活性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当前,LNG的应用领域主要在满足管道覆盖不足地区的用气需求、交
通领域的用气需求以及发电调峰用气。资料显示,2014年国产与进
口液化天然气供应量均呈现快速增长。截至2014年6月底,国产液
化天然气项目已投产能达5130万方/天,较2013年底大幅增加1285
万方/天,接近2013年全年的增长量。在进口方面,海关数据显示,
2014年前5个月液化天然气进口量较2013年同期增长21%左右。
2 中国液化天然气市场分析
2.1 生产现状
中国LNG工业从上个世纪末开始经历了一个从无到有、从小到
大、艰难曲折的发展过程,十余年来已经在液化装备、储存运输、应
用终端等全产业链取得多项技术突破。进入本世纪以来,国内与天然
气管网互补的“小型液化—LNG运输—卫星气化站”的生产、运输方
式蓬勃兴起,发展迅速。但中国至今还没有大型LNG生产工厂,总
体上仍处在起步阶段。
上个世纪末,上海率先引进法国索菲公司技术,于2000年2月
建成我国第一座LNG工厂,成立上海五号沟应急气源保障站;其生
产规模为l0万m/d(年产量约2.67万t),它以东海油气田生产的天
3
然气为气源,只作为城市燃气调峰之用。2001年9月,国内首座商
业化运作的LNG工厂——河南中原液化天然气工厂试投产运行,生
产规模为157/m/d(年产量约4.0万t)。此后,新疆、内蒙、宁夏、
3
四川、山西、青海、甘肃、陕西、河南等内陆省区以及江苏、山东等
沿海省份开始投资建设小型LNG工厂,这些LNG工厂的主要气源为
工厂所在地周边零散的(陆地或海上)小型气田、煤层气、或新兴的煤
制气。开发和利用前景看好的页岩气,很有希望成为未来建设小型
LNG工厂的丰富气源。
国内LNG工厂数量近年来增长较快,而且单座装置容量都有增大
趋势,设计规模大多介于200万m/d~300万m/d。2014年6月
33
26日,中石油昆仑能源黄冈液化天然气(LNG)工厂日产500万m
3
的LNG项目正式投产运营;该LNG项目是目前国内规模最大、国产
化程度最高、中国首个年产超百万吨LNG项目。
据国家能源液化天然气技术研发中心执行主任李玉龙介绍:截至
目前,国内有70个中小规模的天然气液化工厂建成投产,总产能达
2900万m/d。另有62个总产能达到5300万m/d的项目在建,
33
还有29个总产能为4030万m/d的项目正在审批。预计2015年我
3
国LNG总产能将达4555万m/d,折合1025万t/a。国内中小型
3
LNG市场刚刚开始发展,预计未来l0年~20年内将保持良好的发展
势头。
2.2 进口情况
在2006年以前,我国没有LNG接收站,因此LNG进口量很少。
上世纪末,由于能源发展思路从过度依赖国内能源供应,向立足国内
和加强国际合作并举转变,国家发改委自1999年以来,先后批准了
广东、福建、山东、上海、浙江、江苏、辽宁等LNG进口项目。2006
年广东深圳大鹏湾370万t LNC接收站建成投运,开创了我国LNG大
量进口新时代。随着我国LNG接收站陆续建成投运,LNG年进口量大
幅增加。表1反映从2010年起,中国LNG和管道天然气进口数量。
从2012年起,管输天然气进口量已经超过LNG,而向中国输出天然
气最多的国家是土库曼斯坦,占近半量。
表1 2010-2014年中国天然气进口
国内液化天然气进口主要集中在卡塔尔、印尼、马来西亚和澳大
利亚4个国家,从这四国进口的LNG占我国总进口LNG量的90%以
上;其他的均为短期合同和转口贸易。
鉴于我国天然气需求缺口增加幅度远大于国内产量增加幅度,未
来LNG进口还会不断攀升。业内人士预计,我国LNG的进口量到2015
将达到3119万t(437亿m),2020年,可能达到5614万t,(786亿
3
m)。处于持续的LNG“卖方市场”。由于新兴天然气出口国崛起,我
3
国在利用海外天然气的过程中,LNG的作用会越来越大。
同时,我国非常规天然气资源勘探、开发潜力非常大,且未来发
展趋势十分强劲。据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估计,我国的页岩
气资源量可能多达45万亿m,对照英国BP石油公司《世界能源统
3
计评论》的数据可以发现,这个储量比俄罗斯2009年已探明的天然
气总储量还要多。我国正与美国技术合作,积极组织研究页岩气开发,
倘若能在开采页岩气的关键技术上取得有效突破,有朝一日也能像美
国那样大量开采贞岩气,大幅提高天然气自给能力,届时我国的能源
供应版图必将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因此可以预见,未来以页岩气为气源的小型LNG有望蓬勃发展。
届时我国LNG大量进口的局面应会有所改观。
2.3 需求现状
面对节能减排、改善环境和降低石油对外依存度的迫切需求,发
展天然气是我国优化能源结构的现实选择,其中天然气的城镇化利用
已成为最重要的战略方向之一。随着我国工业化和城镇化深入发展,
对天然气的需求必将日益增加,形成巨大的城镇燃气潜在需求。受国
内长输干、支线管道建成、城市管网快速推进以及我国天然气利用政
策的推动,我国城市燃气消费将在以下四个方面保持快速增长的势头。
一是新增用户增多,替代LPG和人工煤气的步伐加快,居民用
气量加大;
二是众多省市围绕实现PM2.5减排指标,强化了对燃煤锅炉进行
改造,取暖用气增加;
三是交通用气随着加气站等配套基础设施的建成而快速增长;
四是区域天然气分布式能源项目将陆续建成投产。
今后20年我国城镇化仍将稳步推进,天然气市场步入快速扩张
时期。据统计,2014年我国天然气表观消费量为1800亿m,同比
3
增长7.4%,;其中国内生产天然气1329亿m,其中进口天然气580
3
亿立方米,对外依存度达32.2%。进口天然气中通过管道进口的天然
气为241亿m,进口液化天然气为1468万t,折合200亿m,成为
33
世界排名第七的液化天然气进口国。预计到2015年,中国天然气消
费规模将超过2300亿m,在一次能源消费中所占比重将由2012年
3
的5.4%提高至7.5%左右;到2020年该比例有望达到10%。
4500
4000
3500
3000
2500
2000
1500
1000
500
0
20052010201220152020
图1 中国天然气消费量及需求预测(亿立方米)
468
1076
1470
2300
4000
中国石油经济技术研究院在综合分析经济发展、人口增长、工业
化和城镇化率、产业结构、国家政策等多种因素的基础上,对2030
年前我国天然气需求量及用气结构进行了预测:基准情景下天然气需
求量年均增速8.0%~8.5%;发电用气、居民和商业用气、交通用气
将是需求增长的主要动力。在基准情景下,2010年~2030年发电用
气年均增长9.2%,居民和商业用气年均增长8.8%,交通用气年均增
长8.5%,工业燃料年均增长7.2%,化工用气年均增长5.6%。
LNG作为对管道天然气的有益补充,经过近十年的加速发展,已
经形成一定消费规模。据统计,2012年我国LNG表观消费量达1394.5
万t(折合329亿m),占当年天然气消费总量的23%。随着我国人口
3
增长和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以及LNG应用领域扩大,特别是LNG
汽车产业的快速发展、交通用气快速增长,国内LNG需求将会持续
增加。
3 LNG价格变化趋势及预测
在本世纪初,天然气曾是一种价格便宜的清洁能源,但现在已经
不再便宜了。
3.1 全球LNG价格趋势
3.1.1 价格趋势
由于近年来LNG价格逐渐由买方市场转变为卖方市场,且国际油
价水平总体保持上升,2003年以来LNG价格一路走高。根据BP公司
统计数据,如不考虑美国LNG价格因素,其它地区的LNG价格都已
经有了数倍的增长(1993年~2010年国际天然气价格走势详见图2)。
图2 1993~2010年国际天然气价格走势图
2003年中国曾以当时相对较高的2.85美元/mBtu(百万英热
单位)的价格与澳大利亚签订了进口LNG的合同。2005年底,澳大
利亚西北大陆架项目与日本东邦瓦斯续签合同的到岸价已突破6.1美
元/mBtu。随着油价的高升,2008年国际范围内签订的LNG长期供应
合同价格基本在10美元/mBtu以上,有的甚至在15美元/mBtu左右,
虽然在金融危机影响下,2008年末LNG价格有所回落,但2009年中
以来价格又进入增长期。据国际能源署数据,自2009年以来,国际
天然气整体价格水平保持增长,以日本为代表的亚太地区价格明显高
于其它地区。受美国页岩气资源开发因素影响,美国市场LNG价格
仍维持低价。而受英国近年来天然气产量下降和进口量增加因素影响,
英国市场价格日趋与德国等欧洲国家融合。目前亚太地区的价格基本
维持在10~12美元/mBtu,欧洲市场为8~10美元/mBtu,美国则为4
美元/mBtu左右(2008年~2010年国际天然气价格走势详见图2)。
图3 2008年~2011年国际天然气价格走势
3.1.2 价格预测
据国际能源署预测,从2010年到2035年国际天然气价格总体趋
势将保持增长,并且亚太、欧洲、美国三大区域市场价格水平相对独
立的局势仍将存在。2015年~2035年国际天然气及LNG价格预测列
于表2。
表2 国际天然气及LNG价格预测表
单位:美元/mBtu
2015 2020 2025 2030 2035 2015 2020 2025 2030 2035
国际天然气价格预测 国际LNG价格预测
United States 5.6 6.1 6.4 7.0 8.0 7.0 8.1 9.1 9.9 10.4
Europe 9.0 9.5 9.7 10.1 10.9 10.6 11.6 12.3 12.9 13.3
Japan 11.5 11.7 11.9 12.3 12.9 12.2 13.4 14.2 14.9 15.3
综合分析,无论从短期还是长期发展来看,国际市场的LNG价格,
尤其是亚太地区LNG价格都将维持高位。
3.2 中国LNG价格变化趋势及预测
3.2.1 价格体制
目前,国内天然气价格主要由国家发改委进行宏观调控,半年或
一年一调。2011年12月,国家发改委下发了《在广东、广西开展天
然气价格形成机制改革试点的通知》,采用“净回值”法,与替代能
源进行热值挂钩,来确定广东和广西两地陆上天然气门站价格。此后
天然气价格机制改革步伐加快。
2013年7月,发改委实施了天然气价格调整方案,区分存量气
和增量气,增量气门站价格一步调整到与可替代能源(如燃料油和液
化石油气)价格保持合理比价的水平,存量气价格分3年实施,计划
2015年调整到位。发改委已分别在2013年和2014年两次较大幅度
调整非居民用存量天然气门站价格。将存量气和增量气分别进行调整,
主要是考虑市场的承受程度,在过渡阶段的渐进式改革。
3.2.2 价格趋势
近几年,中国LNG进口量逐年大幅增加,价格也一路走高。2006
年第一座LNG接收站建成时,来自澳大利亚西北大陆架的LNG到岸
价仅为0.96元/立方米,当年中国进口68万吨LNG。随后的几年,国
际油价大幅攀升,类似于深圳大鹏接收站的低价合约已一去不复返,
中国海油、中国石油旗下的大鹏二期、江苏如东、辽宁大连、浙江宁
波LNG接收站都签订了来自卡塔尔的长期贸易合约,到岸价格已是
大鹏一期的5倍。2014年,全国LNG进口量增加到1985万吨,平均
进口均价为3816元/吨,约合2.7元/立方米。2013年,我国LNG进
口均价为3652元/吨,约合2.57元/立方米。其中来自卡塔尔的LNG
均价为932美元/吨,约合4.11元/立方米,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同
期来自也门的LNG现货价格更是高达1026美元/吨,约合4.53元/立
方米成为中国进口LNG价格最高的现货资源。近几年中国进口LNG
价格情况见图4。
3
2.53
2.5
2
1.5
1
0.5
0
200620072008200920102011201220132014
0.96
1.12
1.38
1.11
1.56
2.18
2.57
2.7
图4 2006 -2014年中国进口LNG均价走势(元/立方米)
国产LNG出液化厂价格因厂而异,以宁夏哈纳斯新能源集团数据
为例:原料气价格是1.78元/Hm3,液化成本0.5元/Hm3,出厂价
格(不计运输费用)在2.5元/Hm3~3.0元/Hm3之间。自2013年5
月以来,国产液化天然气价格的一路攀升,生意社监测数据显示,国
内液化天然气厂家2014年6月初出厂均价3940元/t(折合2.71元/
Hm3),月末出厂均价为4227元/t(折合2.90元/Hm3),全国平均上
调287元/t,涨幅达7.27%。随着国家天然气价格市场化改革深入
推进,国产LNG出液化厂价格还将继续提升。如图5。
图5 2011-2014年全国LNG均价情况
2011-2014年全国LNG均价分别为:4265、4201、4743、4821
元/吨。其中2013-2014年两次气源价格上涨,合计带来工厂成本上
涨在1400元/吨左右。但是对比2014与2012年的均价,价格上涨仅
为620元/吨,成本上涨并未顺利传导至下游,LNG产业链挤出效应
明显,累计挤出或达780元/吨。
然自2014年下半年以来,燃料油和液化石油气等可替代能源价
格随国际市场油价出现较大幅度下降,存量气与增量气价差大幅缩小,
这为实现价格并轨创造了难得的有利时机。
2月28日,国家发改委发布通知称,将从2015年4月1日采暖
季基本结束之后,将各省份增量气最高门站价格每立方米降低0.44
元,存量气最高门站价格提高0.04元,实现增量气和存量气价格并
轨。并轨后北京的最高门站价为2.7元/立方米,上海和广东的为2.88
元/立方米。不同省份的增量气降幅为13%-19%不等。此次居民用气
门站价格暂不做调整。
此次增量气下调,使用增量气较多的工商业用户的燃料成本有所
下降,对LNG(液化天然气)行业也有利好,很多LNG工厂的原料气已
经大部分按照增量气价调整了,这次相当于降低了接近10%的原料气
成本。但对于不须接受天然气管道门站价格的直供用户,以及非常规
气制LNG,尤其是煤层气、焦炉煤气制LNG,则原先相比管道气制LNG
的成本优势,被削弱了一些。
3.2.3 价格预测
根据发改委及国务院的规划,中国2015年非居民用存量气门站
价格仍面临上涨,幅度为0.48元/立方米。届时中国LNG工厂气源价
格或面临上涨,涨幅约为增量气门站价格的10%,各省涨幅各不相同。
如图6.
图6 2015年中国LNG价格走势预测
伴随原油下跌,相关炼油产品尤其是成品油价格下行明显,对天
然气经济性造成巨大冲击,预计2015年管道天然气涨价压力较大,
0.48元/立方米的涨幅或难实现。按照涨价实现来看,预计2015年中
国LNG市场走势会与蓝色预测部分相吻合。倘使涨价无法实现,价
格或与红色部分相吻合。
另外,根据发改委要求,2015年年底前国内天然气门站价格将
采用市场净回值定价法,与进口燃料油及液化石油气相挂钩,而燃料
油及液化石油气伴随原油下跌,也出现了宽幅震荡,其中液化石油气
更是半年大跌50%。假设天然气新的定价模式得以实施,管道用天然
气价格或面临下行。
总体而言,预计2015年国内LNG市场将遭受供应整体过剩的困
扰,LNG价格或维持在地位震荡,受到成交价格靠近成本线的影响,
LNG实际成交价格或在保持窄幅震荡。
4 总结
从短期来看,LNG价格将维持在现有高位不会有较大调整,虽然
目前大部分国家的经济都遇到不同程度的困难,但随着经济的不断复
苏,将会出现更多的能源需求。同时世界各国开始谨慎利用核能,对
天然气等清洁能源的需求将有所增加,也将促使包括亚太市场在内的
国际LNG价格继续走高。从长期来看,受世界能源总体需求不断增
长的主要因素影响,LNG价格还将继续保持增长态势,但增速将有所
放缓。
更多推荐
中国石油今晚12点要涨价吗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