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2月17日发(作者:2022奥迪a4l落地价)
雷克萨斯LM300h四座版超详实体验报告
1体验雷克萨斯LM300h
近几年市面上的主流MPV,我基本已经体验研究个遍,但总觉得少点什么…… 思来想去,
嗯,少的就是这辆全宇宙最贵MPV、MPV界的顶级之作、加价之神——雷克萨斯LM300h四座
御世版。很幸运,最近我有机会蹭来一辆,并深度体验了两天。
在本文,我会分享开两天LM的主观体验感受,也会尝试探究下雷克萨斯是如何在丰田埃尔
法基础上,去打造顶级高端豪华。希望对关注LM、关注高端MPV的朋友能有些参考价值。
目录
01 体验车型简述
02 回头率很高,设计自带气场
03 带隔断的MPV你是第一次见吗?
04 行政座椅有些夸张,很显尊贵
05 营造豪华的方式有很多……
06 后排实用便利性考虑到位
07 从司机可能会遇到的5大场景说起
08 我认为不太完美的5个点
09 加价不到80万,你要来一辆吗?
10 简单总结一下
一、体验车型简述
雷克萨斯 LM300h 四座御世版
厂商建议零售价:146.6万元
LM是雷克萨斯基于埃尔法打造的一款“旗舰级豪华MPV”,是目前MPV界的封顶级车型;
LM有七座(116.6万)、四座(146.6万)两个版本,本文车型为更贵的四座版本;
LM只有两种颜色,非黑即白,本文车型为白色车身+白黑双色内饰;
LM的车身尺寸和埃尔法相差无几,轴距和宽度是一样的,不过LM要稍微长、高一点;
LM整备质量2290kg,最小离地间隙170mm,油箱容积58L;
LM目前主要发售日本以外的亚太地区,中国市场目前仅有300h混动版本。其搭载2.5L发动
机和电动机组成的混动系统,综合功率120kW,匹配ECVT变速箱,并配有四驱系统。
二、回头率很高 设计自带气场
不得不说,我开LM这两天,无论是早晨路边的大爷、傍晚骑行的路人,还是路上开威尔法
的大哥、等红灯时遇到的迈凯伦小姐姐,都向我(开的LM)投来各种眼神。只不过,我不确定
大家的眼神背后在想什么,特别是在四环跟我同行5分钟的威尔法大哥……
好看与否要看大家每个人的审美,但雷克萨斯史上最大进气格栅带来的气场,至少赚来了
不少回头率。
和“老弟”埃尔法相比,LM看起来最大的不同之处就是巨大的纺锤形格栅,以及更强调平直
线条的尾部。
此外,在侧面B柱处,LM还做了两个很有辨识性的“L型”锋利箭头设计。
除了B柱的“L”造型之外,日行灯、灯组细节、雾灯处、尾灯处等等,都能看到各种变形
的“L”。
而说到灯组,我在晚上开车时发现一个印象深刻的设计,就是它的转向辅助灯在转弯时的
照明效果很不错。给本就盲区不大的A柱,带来更好的夜间视野。
↑ 转向辅助照明效果对比
在车身尺寸大小上,如前面所说,LM在轴距和车身宽度上和埃尔法保持一致,但是比埃尔
法要长65mm、高55mm,可以说比埃尔法要大一丢丢。我在车外能感觉出来确实比埃尔法要高
一点。
当我面对LM的格栅中网时,突然想到如果万一需要拖车,拖车钩应该挂在哪儿呢?这个作
为一个互动话题,大家先猜,我结尾放图公布答案,咱先往下看吧。
三、带隔断的MPV 你是第一次见吗?
四座版MPV不多见,目前国内在售不算后期改装的话,只有别克GL8 Avenir四座版和雷克
萨斯LM四座版。四座版的GL8我体验过,和LM四座版的一大区别就是“隔断”。
为了打造顶级豪华的私密空间,这算是雷克萨斯祭出的大招。
隔断将驾驶舱和乘坐舱隔绝开来,但不是完全隔绝,因为还有个很有意思的设计——屏
窗,据说灵感来自中国传统的屏风。
屏窗可实现升/降,更好玩的是能够“一键雾化”。其原理简单来说,就是用电来改变玻璃内液
晶分子的排列规则,从而改变折射率,在透明和不透明之间迅速切换。
↑ 一键雾化前后对比
这就有意思了朋友们,“雾化”之后,司机位是看不到后面的。而且声音隔绝也很到位,除非在后排大声嚷,否则前排几乎听不到。这就保证了相当好的私密性,高端人群间的谈话岂能随
便被旁听对吧。
屏窗可以在后排座椅中间的调节区来控制(如上图),除了升降、雾化按键之外,还有个
锁定按键。锁定之后,司机位则无法调节屏窗的升降,但是能调节雾化(估计是出于安全考
虑,否则完完全全隔绝也并一定是好事儿)。
↑ 司机位
说完屏窗我们再整体看下这个隔断,一块26寸大屏幕搭配两侧和底部的马克莱文森音响,
不知是否有朋友觉得很有私人影院的味道?
大屏幕内置一套多媒体系统,可以放蓝光光盘、放SD卡里的视频,也可以连接HDMI、无
线投屏,从私人影院到移动会议室可实现无缝切换。不过它的无线投屏我简单操作来看,并不
是很便捷。
顶部的一块钟表,对气氛起到很好点缀作用,如果没有还挺突兀的。另外隔断两侧的曲面
造型,也更好强化了空间感。隔断上的车门拉手,不如埃尔法上的长,但皮质包裹带来的手感
要更棒。
补充说明一下,带隔断的四座MPV并非只有雷克萨斯LM。丰田埃尔法有一款叫“Royal
Lounge”的高端定制版本(大家口中的“蒙娜丽莎”),它也是四座,不过受日本新公布的法规影
响,已经于2019年底停产。也就是说现在日本市场官方在售的并没有四座MPV(含雷克萨斯
LM)。
四、行政座椅有些夸张 很显尊贵
为什么我说“夸张”一词,主要源于两个独立行政座椅的靠背和头枕,在造型、尺寸上给我留
下的第一印象。
不仅在MPV界,整个汽车工业用到这种造型的座椅也并不多见。宽大的头枕可以为不同体
型的乘客,提供更好的头部和颈部支撑感,减少颈部受力,从而减轻疲劳。
值得一提的是座椅的材质,在座垫、靠背、扶手、头枕的皮质表面下填充的是“AdaptiPedic
低弹性聚氨酯”。按官方介绍来说,这种材质在被压缩到50%时还有30%的余量,从而更软更舒
服,也有更好的减震性能,带来更好的乘坐体验。
座椅的功能性方面,在这里似乎有些不值一提。两个座椅是固定的,不能前后移动。
座椅靠背角度可以在中央屏幕触控调节,内侧也有个物理按键可快速调节。座椅的角度有
两种记忆,同时也有一键复位,都能快速调到想要的角度和状态。
腿托当然也是电动的,难得的是腿托长度也可以进一步加长,特别适合大长腿的小姐姐,
腿多长都能托得住。
座椅按摩、加热、通风,都是必须的,可以在中央屏幕上进行调节。按摩模式有7种、压力
等级有5档,但即使调到最大力度,也是比较柔和的风格。
这,怎一个“惬意”了得?
2雷克萨斯LM300h体验2五、营造豪华的方式有很多 比如细节和温度
前面提到的隔断、座椅,多是一些硬件功能,至于营造豪华的细节方面LM处理如何,跟随我发现的几个
细节来感受一下吧。
01 颇有意境的银水墨饰板
无论是隔断上,还是门板上、中控面板上,都覆盖着银水墨饰板。这种饰板风格灵感来自日本的国宝画
作——狩野永徳的《花鸟图》。
为了在LM的内饰实现狩野永徳的水墨画感觉,设计团队首先需要找到相似感觉的木纹,但在天然木纹中
很难找到有巨大流动感的纹路。最终设计团队基于杉木和松树的木纹,通过独具匠心的手绘和工艺,最终才
形成了现在这种具有水墨画笔触的饰板。
其实整个后排除了银水墨饰板和浅色的皮质,并没有其他复杂花哨的配色,整体是淡雅的气氛,更容易
让人内心放松,享受喧嚣之外的宁静。
↑ 放几张官图,更有那种感觉
02 灯光是烘托气氛的重要手段
先放一张夜间坐在后排的图片(抱歉,手机拍摄并不能完全展示那种感觉)。
后排空间天花板四个角落各有一个小照灯,有种客厅四角氛围灯的感觉,光线柔和,而且有三级亮度可
调。
值得一提的是源自飞机商务舱的车顶阅读灯,可以随意旋转调整光照角度,还有四级亮度可调。再加上
同样有四级亮度调节的16色氛围灯,整体营造的室内灯光效果和气氛,足以覆盖阅读、冥想、交谈等各种场
景。
03 玻璃升降速度也是有讲究的
不知你有没有体会,反正我那奥德赛一键升降的主驾玻璃,升降起来动静很大,升到顶部是“duang”一
下。这在顶级豪华的LM上是绝不能存在的。
四个车窗都有一键升降,动作安静轻柔。特别是玻璃将要升到顶的时候,速度迅速变缓,轻轻合上。
包括屏窗的玻璃升降速度也是一样的,除了玻璃将要到顶时速度会变缓,关上玻璃的速度比打开玻璃的
速度要快一些……
04 滑盖阻尼和玻璃速度一样讲究
从驾驶位的杯架、储物盒盖、车顶拉手,到后排的杯架盖、冰箱门盖、化妆镜盖……几乎所有跟“阻尼”二
字挂上联系的,似乎都经过了特殊处理,很是细腻。
05 座椅出风口的位置别有用心
LM的设计团队考虑到当乘客坐在后排时,冷空气会下沉聚集在乘客小腿位置,于是在座椅靠近车门一侧
的下方,专门设计了一个竖条状的空调出风口。
想象一下在寒冷的冬天打开侧滑门,一嗖冷风吹进来,吹凉了女士的小腿是不是不太绅士?这时来自出
风口的一阵暖风,定会让女士感到温暖,不管是身体的温暖,还是来自心理的温暖。
也许,这就是豪华的温度。
六、后排实用便利性考虑到位
豪华,除了细节和温度,还要体现在触手可及的便利性。这部分通过一组图片向大家展示下LM的细节实
用性。
先从隔断开始说,26寸屏幕下方是一个约14升的车载冰箱,放水/放饮料/放香槟都可以。
冰箱两侧的储物空间还是蛮大的,可以放女士包包、鞋等等,其中右侧还可以放香氛。这个托盘也可以
拿下来,如果有杂物需要倾倒会更方便。
座椅之间的中央操控台下方,打开后是一个书报架,方便随时拿取杂志阅读。
后排乘客想喝水的话,外侧扶手、车门各有一个水杯架。
想放手机,可以放在中央扶手箱,也可以放到杯架里。
充电的话,后排有六个USB接口,足够充了。两侧的USB接口旁边还有个耳机孔,用于观赏电影。
后排中央扶手箱下面还设计了一个隐蔽不容易察觉、左右贯通的小空间……如果是你,你会在这里放点
儿什么?
七、从司机可能会遇到的5大场景说起
花落地200多万的价格买这辆顶级MPV,一定是要雇佣司机的。
按照正常思维,七座版自己开开还行,四座版几乎不会有老板自己开。索性咱就以司机的视角,简单解
读在不同场景下LM的表现。
01 等老板时……
除了开车行驶在路上,“等待”可能是司机花更多时间的场景了。
先说下这辆四座版LM的第一排座椅,看起来够档次,包裹感、肩部支撑都不错。
但需要关注的是,因为后面有隔断,靠背是没办法向后放倒太多的。如果司机想临时休息一会儿,开别
的车把座椅向后放倒的情形,在这辆LM上是不存在了。
如果说有限的空间对开车会不会有影响,特别是对于身材高大胖的朋友,我觉得还好吧。我身高1米73调
好驾驶位之后,靠背距离最靠后的状态,还可移动大概10cm左右。
如果等老板等得无聊,可以连上蓝牙听听音乐,感受下马克莱文森的音质。也可以在手机下载百度
CarLife APP(苹果手机也可以下载),然后连上USB,可以听听相声之类的。开车时,用百度CarLife导航也
比原厂车机导航要更方便。
02 给老板开车门时……
侧滑门的开启方式同样有多种。如果在车外的话,可以按遥控提前开启,也可以拉把手或按方块按键;
在车内的话,长按车顶按键2秒即可。
说一个我以前在MPV上没发现的小细节,侧滑门开关的提示音,也能设置三种不同的音调。不知大家在
其他MPV上发现过没有?
03 开后备厢装行李时……
第一种开启后备厢的方式就是按车顶的按键,开和关都是长按2秒,但在这里操作一定要注意确保车尾安
全。
设计团队在这里也做了一些安全设计,比如当你想打开尾门,长按2秒之后尾门开始向上打开,假设有突
发情况,再按一下按键,尾门会迅速向下关闭。同样,想关闭尾门时,也是同样的道理。
第二种方式是按遥控上的按键,长按2秒即可,开和关都是电动。
第三种方式比较独特,在尾门处用手扣开关开启时,无法激活电动开启。就是你按一下后备厢开关后,
需要再用力掀起才行。而关上的时候,按一下尾门上的按键即可。
我不是很确定这样独特设计的逻辑,估计更多也是出于安全角度考虑吧。难道是因为用手去按开关开启
时,系统默认这时候需要精准控制开启角度,所以取消了电动?有哪位大神知道,可以评论区聊聊。
↑ 说明书上——“电动尾门开关(仅关闭操作)”
打开尾门看下后备厢大小,由于二排座椅是固定的,后备厢空间也相对固定,正常放几个行李箱是完全
没问题的。
掀开下面的盖板是一个非全尺寸备胎,备胎两侧储物槽也能放一些杂物进去。
其实看到后备厢让我想起很久以前一位上海的埃尔法车主(买来专门用于对外出租)跟我说过的梗:埃
尔法不需要装行李,一般我开去接机,后面都会跟着一辆GL8来装行李的……
04 老板下车后……
如果今晚把老板送回家,临下车时座椅是躺着的状态,第二天早上接老板时想让后排座椅复位,回到初
始的正常角度;或者刚送走一位客户,又要去接另外一位客户,这时也想让后排座椅快速复位……
怎么办?
也许设计团队考虑到了这个场景,在方向盘左下侧设计了两个按键。一键按下去,座椅则自动复位到初
始状态,免得司机再跑到后排调节座椅……这设计很专业。
05 日常开车时……
我把自己模拟成一个司机,这两天的驾驶体验,可以归纳为4个印象深刻的感受。
第一感觉是视野不错
A柱不算粗壮,三角窗面积挺大,两侧A柱的盲区控制不错,比GL8和GM8这样的MPV视野都要好,这点
其实有点出乎我意料(之前开埃尔法时对A柱的印象并不深了)。
流媒体后视镜是必须的
即使老板上车后没有自己关闭屏窗,从中央后视镜向后看的视野也是极其狭窄的。看到的更多是老板的
脸,而不是车身后面的车流。这时流媒体后视镜就显得不可或缺。
↑ 流媒体后视镜 关vs开
这块后视镜清晰度不错,也能对视野角度、高度等进行调节。
后视摄像头的位置,我觉得是个不错的解决方案。它把摄像头集成到了尾门玻璃内侧,这样避免了裸露
在外的摄像头受雨雪天气影响。只要后雨刮能把尾门玻璃刮干净,后视镜呈现的画面就是清晰的,清晰到能
看清后车驾驶员的面部表情那种。
那这个位置有什么弊端吗?或许比较极端的情况(比如大雨把尾门玻璃覆盖?),需要不断刮雨刷时,会造成后视镜一闪一闪,因为雨刷会刮过摄像头……这种情况我没有实际体验,不确定真实场景怎么样,不
猜测了。
开起来就是一个字——佛
坐到驾驶位需要摆好心态——自己是名司机,怎么更平稳安全的驾驶,让后排乘客更舒服是主要任务。
至于小飙一下,在这个方向盘后面是不存在的,况且这辆车也不允许你有这样的操作。120kW的综合最
大功率、近2.3吨的车重、152km/h的最高车速……这些数据都是在告诉司机,佛系一点,慢慢开,稳住。
其实它的初段加速反应还可以,主要是中高速后劲儿显得不足。这样的动力水平和整体调校风格符合这
台车的定位,平顺性大于爆发力、稳定舒适胜于一切。
在智能驾驶辅助系统方面,LM武装得也挺到位。比如自适应巡航、道路偏离预警、车道保持、预碰撞等
等。
前面没有提及的乘坐体验,顺便在这里简单说下吧。坐在后排对我来说最大感受是来自对噪音的控制,
除了一些胎噪,整体噪音隔绝都不错。
其次是悬挂对细碎颠簸的过滤很彻底、很稳,这应该是“摆动阀式减震器”的功劳。不过对于较大颠簸的过
滤,还是能感受到一丝弹跳,对于这个顶级定位的产品来说,还可以更从容一些。
一些实用小细节
主驾和副驾驶的空调出风口处都有杯架,特别是在大夏天,能让空调把水/饮料吹凉一些。
挡杆后也有两个杯架,再后面的扶手箱空间也蛮大的,支持两侧开启。
另外空调面板的旋钮,质感也相当不错。
不过当四座版的司机,会比七座版少享受一些东西——没有方向盘加热、没有前排座椅加热/通风,同时
副驾驶也没有腿托。
究其原因,可能是四座版前排座椅加热/通风的位置被隔断控制开关占了?但方向盘加热按键在四座版上
可是空着的。
↑ 七座版 vs 四座版
或许在产品规划时考虑到七座偏向家用一些,存在客户个人驾驶的场景,所以给前排配置做了倾斜吧。
3雷克萨斯LM300h体验3
八、我认为不太完美的5个点
作为一款顶级MPV,前面聊的更多是好的体验感受,难道就很完美、没有不足了吗?
下面说5个我个人不太满意、或许还有其他更好解决方案、甚至是鸡蛋里挑骨头的点:
01 后排没有220V电源、没有小桌板
没有小桌板可能是因为座椅而没地方布置。但用于电脑连接26寸大屏的HDMI接口都给了,却不给一个
220V电源用于电脑供电,似乎有些不应该。
02 后排需要一个侧滑门开关
毕竟我还没到请得起司机那个段位,没有体会过有司机的体验,难道坐在LM后排的老板不需要自己开
门,每一次都是由司机来控制电动侧滑门的吗?
万一司机反应没那么及时、万一很着急下车、万一自己想开门的话,姿势会非常不雅,需要向前够很远
才能够到侧滑门开关,并不方便。想象一下,如果秘书坐后排,她开门也不顺手吧。
如果在C柱增加一个电动门开关,坐在座椅上就能轻松按到(类似劳斯莱斯后门的控制开关),也让老板
自己能快速控制,我觉得或许是个不错的方案。
03 中央控制屏和车顶控制区可以更集成
其实这个矛盾点应该是在“基于埃尔法打造”、“还要兼顾LM七座版”多方平衡下的结果。
所谓“矛盾”主要体现在一是氛围灯的开关和颜色,并不能直接在后排座椅中间的中控屏调节,而是要把手
伸到隔断附近的车顶,而且氛围灯的亮度需要到仪表盘内的菜单进行调节,集成控制较差;
二是中控屏已经可以控制空调了,还需要保留车顶这一排按键来调节空调吗?除非是担心中控屏系统不
稳定而死机。
如果不是因为平衡多方因素,专门为四座版打造的话,应该不会出现这样的情况。
04 遮阳帘可以电动吗?
后两排车窗的遮阳帘还是手动的,有没有可能做成电动呢,那样岂不更豪华。如果比较着急挂上遮阳
帘,并不太容易一下子就对准挂上……
05 前排车顶天窗还是手动呢
没办法,这也是源于埃尔法的底子。
“什么,埃尔法的前排天窗只能手动开个缝儿?”、“太不像百万级选手的操作了吧……”
九、加价不到80万 你要来一辆吗?
说了这么多,从开头到现在,我并没有去说它的价格,因为价格已经不重要。
北京一店里跟我说不加价,只是加一些精品,但加多少没说。不过我好奇的是,还有啥精品可装呢?
河北一店里跟我说不知道价格,因为不让卖,店里也拿不到车。店里朋友说应该是和加价有关,怕担责
任。
也就是说即使想买,也不容易买到。假如我现在手里有一辆LM,两个老板都想提现车走的话,那只能是
谁加价高谁开走了。
不过从某车源平台来看,现在LM四座版普遍报价是加60-70万、七座版加价30万左右,但也有平行进口
渠道冲着100万加价去的。所以LM现在可以看做是一种稀缺资源,已经超出了标准化商品的范畴。
至于适合谁买,我在某社区看到这样一条“纠结帖”,或许就代表着LM背后一类消费群体的心
理:
简单来说:
1、家里已经有一辆保时捷Panamera、一辆揽胜,想再购置一辆车;
2、觉得LM更霸气,也知道动力不是优势,主要想买来家里用;
3、认为买奔驰迈巴赫S450,在别人看来是买不起S560和S680。而买LM会给人感觉高深莫测……
特别是最后一点很关键,开迈巴赫只能让别人知道你有钱,而开LM让别人不知道你多有钱。你品一下,
是不是这个道理?
十、总结
全文下来,我主要是基于LM这辆车、这款封顶级MPV产品,做了一些体验分享,也见识了一下雷克萨斯
是如何打造旗舰级豪华MPV的。在接下来的5年甚至更长时间,应该都没有哪款MPV能取代LM的地位,也不
会存在直接的MPV竞品。
或许你会觉得超200万落地的LM也不过如此,但从另一方面,它甚至已经超出了一款MPV产品、一辆车
的范畴,更是一个标签、一个圈层、一种象征。买它的人一定是钱多,但不一定傻。一般人不会买这种车,
买它的也不是一般人吧。
当你拥有路虎、保时捷、法拉利甚至劳斯莱斯的时候,你还会在乎加几十万买辆顶级MPV吗,也许,钱
不过是一串数字吧.....
所以努力吧,朋友们!
当你有一天年少有为,
走向人生巅峰,
会买一辆LM吗?
评论区聊起来~
更多推荐
座椅,后排,没有,司机,需要,体验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