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月3日发(作者:摇号结果查询)

2023年新人教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

第四单元学习质量检测卷

一、书写(共1分)

1.(本题1分)将下面这段诗句工整规范地按照诗句的格式抄写在格子里。

我希望有一天,地下的烈火,将我连这活棺材一起烧掉,我应该在烈火与热血中得到永生!

二、选择题(共7分)

2.(本题1分)下列加点字与“或重于泰山”中的“或”含义相同的是(

A.或以为死,或以为亡

.C.不可或缺

.B.云霞明灭或可睹

.D.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3.(本题1分)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父亲不慌不忙地向外走去。

....B.“我一定要把你们照顾好,不负党的嘱托。”他在自言自语。

....C.在这危如累卵的时刻,是董存瑞牺牲了自己,为战士炸开了前进的道路。

....D.我们想到人民的利益,想到大多数人民的痛苦,我们为人民而死,就是死得其所。

....4.(本题1分)下列带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堤岸(dī)

阻挠(náo)

歼灭(qiān)

徘徊(pái)

....B.膝盖(xī)

降落(jiànɡ)

蜷缩(quán)

要挟(yào)

....C.恶劣(liè)

参差(cēn)

机械(xiè)

勉强(qiǎnɡ)

....D.军阀(fá)

别墅(shù)

剥削(bō)

追悼会(diào)

....5.(本题1分)下列各组词语搭配有错的一组是(

A.坚持原则

坚定信念

坚守岗位

坚决改正

B.表明态度

表演体操

表彰先进

表示关怀

C.春光明媚

湖水明净

目的明确

风光明锐

D.艰巨的任务

艰苦的岁月

艰深的哲理

艰险的路途

6.(本题1分)下列加点的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何当金络脑(何时将要)

..C.烈火焚烧若等闲(等着空闲)

..B.立根原在破岩中(原本)

.D.粉骨碎身浑不怕(全)

.7.(本题1分)从上下文连贯的要求看,下面句子的横线处应填入的一项是(

我快乐是因为我喜欢幻想,所有的石头上都开满了花朵,________。幻想已如此丰茂,我有什么理由感到沉痛和悲哀呢?

A.荒芜处都长满了无数的植物

C.植物都长满在所有的荒芜处

B.无数的植物都长满在荒芜处

D.所有的荒芜处都长满了植物

8.(本题1分)下面句子中的破折号用法,与其它三项不同的是(

A.提到中国的国剧——京剧,你的脑海里也许会浮现出丰富多变的京剧脸谱。

B.我永远也忘不了那一天——1927年4月28日,那是父亲的被难日。

C.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宋】文天祥

D.他的心被一种伟大的力量占据着,这个力量就是他平日对我们讲的——他对于革命事业的信心。

三、判断题(共5分)

(本题5分)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对的打“√”,错的打“×”。

9.(1分)“将我连这活棺材一齐烧掉。”这里的“活棺材”指的是“我”活着时做好的棺材。

( )

10.(1分《十六年前的回忆》)是李大钊的女儿李星华写的,运用了倒叙的记叙方法。

( )

11.(1分)《为人民服务》是1949年9月8日,毛泽东在张思德同志的追悼会议上作的演讲。( )

12.(1分)“金色的鱼钩”指的是老班长舍己为人的高尚品质如同金子般闪烁着光辉。

( )

13.(1分)我觉得好像有万根钢针扎着喉管,失声喊起来:“老班长,你怎么……”这句话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

四、填空题(共12分)

14.(本题12分)根据积累填空。

(1)古代诗人常常托物言志,比如,诗人于谦通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来表达自己不同流合污的志向;诗人郑燮用 “_________________,任尔东西南北风。”来寄寓自己_____________的品质。

(2)《马诗》是唐朝著名的诗人_______写的。他被称为“_________”。诗人借物抒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达了他想要建功立业的渴望和不被重用的感慨。

(3)柳,又名杨柳,极易成活,插条而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就是其生命力旺盛的生动写照。

(4)俗话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趁父母年轻,让我们从小事做起,好好孝敬父母吧。

五、语言表达(共13分)

15.(本题6分)按要求写句子。

(1)用恰当的关联词把下面三个句子连起来。

这一天已经过去了16年了。

我永远不能忘记这一天。

这一天是父亲的被难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修改病句。

止咳祛痰片的主要成分是远志、桔梗、贝母、氯化铵等配制而成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父亲指着我对法官说:“是的,她是我最大的孩子。”(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我们的同志在困难的时候,要看到成绩,要看到光明,要提高我们的勇气。

...(仿照这种句式写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父亲说:“现在形势这么紧张,我哪能离开呢?”(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老班长端出一碗热气腾腾的鱼汤。(加上语言、动作、外貌等,把句子写具体)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本题5分)赏析开头和结尾,做题。

(1)1927年4月28日,我永远忘不了那一天。那是父亲的被难日,离现在已经十六年了。

①这是《十六年前的回忆》的开头。作者运用了______(倒叙

顺叙)的手法,对这样写的好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使文章产生悬念,引人入胜。

B.使文章结构富于变化,避免平铺直叙。

C.强调突出文章的主题。

D.交代起因、事件,直接了当。

②请你用这种写法为《难忘的一件事》写一个开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给下列结尾选择合适的作用。

①《匆匆》结尾:你聪明的,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 )

②《那个星期天》结尾:男孩儿蹲在那个又大又重的洗衣盆旁,依偎在母亲怀里,闭上眼睛不再看太阳,光线正无可挽回地消逝,一派荒凉。( )

③《承诺》结尾:无论在人生中遇到什么样的困难,都永远不会放弃,做一个生活的强者——这就是我的承诺。( )

A.留下想象空间,增强感染力。

B.直抒胸臆,表达真情。

C.照应开头,引人深思。

17.(本题2分)口语交际。

语文口语交际课上,同学们畅谈着自己的理想。有人说:“我的理想是不用上学、上班,有吃有喝。”有人说:“我的理想是住别墅,开豪车。”对于这类享乐主义的理想,你是怎么看的?

_______

六、信息匹配(共3分)

18.(本题3分)根据语境给加点词语选择合适的意思。

尖锐:①物体有锋芒,容易刺破其他物体的,锋利;②认识客观事物灵敏而深刻;敏锐;③(声音)高而刺耳。

(1)他那尖锐( )的目光仿佛要看穿一切。

..(2)夜深人静.楼下忽然传来一阵尖锐( )的声响。

..(3)雄鹰从空中疾速俯冲下来,用尖锐( )的爪子抓起草丛中的猎物。

..

七、现代文阅读(共29分)

(本题7分)课内阅读。

董存瑞看看四周,这座桥有一人多高,两边是光滑的斜坡。炸药包放在哪儿呢?他两次把炸药包放到桥沿上,两次都滑了下来。要是把炸药包放在河床上,又炸不毁暗堡。就在这时候,嘹亮的冲锋号吹响了,惊天动地的喊杀声由远而近。在这万分紧急的关头,董存瑞昂首挺胸,站在桥底中央,左手托起炸药包,顶住桥底,右手猛地一拉导火索。导火索哧哧地冒着白烟,闪着火花。火光照亮了他那钢铸一般的脸。一秒钟、两秒钟……他像巨人一样挺立着,两眼放射着坚毅的光芒。他抬头眺望远方,用尽力气高喊着:“同志们,为了新中国,冲啊!”

19.(1分)用“_____”线画出文中的比喻句。

20.(3分)填空。

( )的冲锋号

( )的喊杀声

( )的光芒

21.(1分)把董存瑞炸暗堡时的动作的词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1分)“在这万分紧急的关头”,请你联系课文写出当时的情况怎样紧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1分)在这万分紧急的关头,董存瑞怎么做的?表现了他什么精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本题4分)读《为人民服务》节选,做题。

人总是要死的,但死的意义有不同。中国古时候有个文学家叫作司马迁的说过: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替法西斯卖力, 替.....剥削人民和压迫人民的人去死,就比鸿毛还轻。张思德同志是为人民利益而死的, 他的死是比泰山还要重的。

24.(2分)释文中加点的词语。

固: ________

或: ________

泰山: ___________

鸿毛: ____________

25.(1分)举例说明你对司马迁说的那句话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6.(1分)选文是围绕哪一句话来写的?用“﹏﹏﹏”画出相关的句子。

(本题11分)课外阅读。

中国第一代核潜艇元勋黄旭华(节选)

1958年我国开始探索核潜艇艇体线型时,黄旭华直接瞄准了适合水下高速航行的水滴型方案。他通过大量水池拖曳和风洞试验,取得了丰富的数据,决定一步到位将核动力和水滴艇体相结合。

最终,黄旭华和同事们取得了成功,然而成功之路异常艰辛。

“我们的团队里没人见过核潜艇,没有任何资料。”黄旭华回忆说,“当时连基本的研制条件都不具备,就开始干了。”

他和同事们大海捞针一般从国外新闻报道中搜罗有关核潜艇的只言片语,用算盘和计算尺计算核潜艇上的大量数据。为保证计算准确,科研人员分为几组分别计算,结果不同就重来,直到得出一致数据。

一次,有人从国外带回两个美国华盛顿号核潜艇模型玩具,黄旭华喜出望外。掀开玩具窗户,里面密密麻麻的“设备”,竟和他们一半靠零散资料一半靠想象画出的图纸基本一样。核潜艇就是这样,没什么大不了的,他想。

1970年12月26日,中国海军第一艘核潜艇——091型攻击核潜艇下水,4年后的建军节,它被命名为“长征1号”,正式服役。

64岁时,黄旭华终于回到离别30年的家。父亲、兄长已经去世,他和90多岁的母亲重逢,想着上次见面时母亲“常回来看看”的叮嘱,他无语凝噎。直到这时,家人都不知道他到底在做什么工作。

2013年,游弋大洋40余载的“长征1号”退役。而它的总设计师仍在“服役”。他说,自己要做年轻人的“啦啦队”,为他们加油鼓劲,必要时出个点子。“什么时候退休不知道,身体还可以干几年。”他笑道。

27.(2分)画“ ”的两句话中都有“服役”这个词语,请说说它们在句中的意思。

(1)服役:________________

(2)“服役”:________________

28.(3分)判断下面句子中引号的作用。

A.表示直接引用

B.表示特殊含义

C.表示特定称谓

(1)里面密密麻麻的“设备”,竞和他们一半靠零散资料一半靠想象画出的图纸基本一样。( )

(2)想着上次见面时母亲“常回来看看”的叮嘱,他无语凝噎。( )

(3)游弋大洋40余载的“长征1号”退役。( )

29.(2分)选文按照________________顺序,分别写了黄旭华接受任务之后的________________之路、30年不回家的________________精神,以及坚持“_____”不退休等几方面的内容。

30.(4分)根据选文内容判断对错,对的画“√”,错的画“×”。

(1)“无语凝噎”的意思是嗓子发干,都凝固了,说不出话。( )

(2)黄旭华离家40余载才回到家与90多岁的老母亲重逢。( )

(3)黄旭华和同事们从美国华盛顿号核潜艇模型玩具得到灵感,设计出中国第一艘核潜艇。( )

(4)选文歌颂了黄旭华淡泊名利、为国为民无私奉献的高尚品质。( )

(本题7分)阅读理解。

外婆和鞋席

慕蓉

我有一双塑胶的拖鞋,是在出国前两年买的,出国后又穿了五年。它的形状很普通,就像你在台北街头随处可见的最平常的样式:平底,浅蓝色,前端镂空成六个圆带子,中间用一个结把它们连起来。买的时候是喜欢它的颜色,穿了五六年后,已经由浅蓝色变成浅灰,鞋底也磨得一边高一边低了……

你知道我为什么舍不得丢掉它吗?这是个让生命在刹那间变得非常温柔的回忆。大学快毕业时,家住在北投山上,没有课的早上,我常常会带着两只小狗满山乱跑。有太阳的日子,大屯山腰上的美丽简直无法形容,最让我快乐的是在行走中猛然回过头,然后再仔细辨认,山坡下面,哪一幢是我的家,走着走着,我的新拖鞋就不像样了。不过,我没时间管它,直到有一天,傍晚,放学回家,隔着矮矮的石墙,看见我的拖鞋被整整齐齐地摆在花园里的水泥小路上。带着刚和同学分手后的那一点嚣张,我就在矮墙外大声地叫起来:

“何方人士,敢动本人的拖鞋?”花园那边没有动静。再往客厅的方向看过去,外婆正坐在纱门后面,一面摇扇子,一面看着我笑呢。

“今天下午,我用你们浇花的水管给你把拖鞋洗了,刚放在太阳地里晒晒就干了。多方便!多大的姑娘啦!穿这么脏的鞋给人笑话。”

以后,外婆每次上山时,总会替我把拖鞋洗干净,晒好,有时甚至给我放到床前。然后在傍晚时分,她就会安详地坐在客厅里,一面摇扇子,一面等着我回来。我常常会在穿上拖

鞋时,觉得有一股暖和与舒适的感觉,不知道是院里下午的太阳呢,还是外婆手上的余温?

就是因为舍不得这一点余温,外婆去世的消息传来以后,所有能够让我纪念她老人家的东西:比如出国前夕给我的戒指,给我买料子赶做的小棉袄,都在泪眼盈盈中好好地收起来了。这双拖鞋,也就一直留在身边,舍不得丢。每次接触到它灰旧的表面时,便仿佛也接触到曾洗过它的外婆的温暖而多皱的手,便会想起在夕阳下的园中小径,和外婆在客厅纱门后面的笑容,那么遥远,那么温柔,而又那么肯定地一去不返。

31.(1分)结合短文,解释下列词语的含义。

(1)嚣张: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泪眼盈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2.(1分)文中承上启下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3.(1分)用一句话概括第3—7自然段的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4.(1分)文中的“鞋”是一双怎样的鞋?用波浪线在文中画出描写这双鞋的句子。谈谈“我”为什么舍不得丢弃这双鞋。

35.(1分)文中有两处描写外婆神态的地方,请你找出来。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6.(1分)“外婆去世的消息传来以后”,“我”的心情怎样?请写一段文字描述出来。

____________________。

37.(1分)“那么遥远,那么温柔,而又那么肯定地一去不返。”这是一句意味深长的话,说说你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

八、书面表达(共30分)

38.(本题30分)习作。

每一个梦想,都是一朵小小的花,只要你用爱心经常浇灌,它就有可能结出累累的硕果。你的梦想是什么?是想当一名宇航员,还是想当一名科学家?是想当一名教师,还是想当一名解放军……请以《我的梦想》为题写一篇作文,围绕主题选择合适的材料,选择合适的表达方式,把内容写具体。

参考答案:

1.我希望有一天,地下的烈火,将我连这活棺材一起烧掉,我应该在烈火与热血中得到永生!

2.A

3.C

4.C

5.C

6.C

7.D

8.C

9.× 10.√ 11.× 12.√ 13.×

14. 粉骨碎身全不怕 要留清白在人间 千磨万击还坚劲 刚正不阿、正直不屈 李贺 诗鬼 何当金络脑 快走踏清秋 有心栽花花不开 无心插柳柳成荫 树欲静而风不止 子欲养而亲不待

15. 我之所以永远不能忘记这一天,是因为这一天是父亲的被难日,虽然这一天已经过去了16年了。 止咳祛痰片的主要成分是远志、桔梗、贝母、氯化铵等。 父亲指着我对法官说,是的,我是他最大的孩子。 想提高成绩,要提前预习,要认真听讲,要课后复习。 父亲说:“现在形势这么紧张,我不能离开。” 瘦弱的老班长缓缓地走来,双手微微颤抖地端出一碗热气腾腾的鱼汤。

16. 倒叙 D 2019年1月24日,我永远会记住那一天。那是一个特别不同的除夕夜,离现在已经有822天了。 C A B

17.人追求幸福生活并没有错,但人存在的意义并非只有享乐。我们来到世上,除了追求理想的生活,还应追求人生的价值,让人生过得有意义。

18. ② ③ ①

19.他像巨人一样挺立着,两眼放射着坚毅的光芒。 20. 嘹亮 惊天动地 坚毅 21.昂首挺胸,站,托起炸药包,顶住,拉 22.桥高坡陡,炸药包无处可放;冲锋号已吹响,不炸毁暗堡,战士们将死伤惨重。 23.昂首挺胸舍身炸暗堡;表现了董存瑞为了祖国,为了革命勇于牺牲的大无畏精神。

24. 本来 有的人 指泰山 鸿雁的毛,比喻轻微或不足道的事物。 25.人本来就有一死,但死的意义有所不同,有的比泰山还重(为人民而死);有的比鸿雁的毛还轻(替

剥削人民和压迫人民的人而死)。 26.人总是要死的,但死的意义有不同。

27. 指“长征1号”在军队中使用。 指黄旭华继续为国防建设作贡献。 28. B A C 29. 时间 艰辛 无私奉献 服役 30. × × × √

31. 放肆。因兴奋而没有限制。 眼泪充满眼眶的样子。 32.你知道为什么我舍不得丢掉它吗? 33.回忆外婆为“我”清洗拖鞋、晒干、放到床前、等“我”回家的往事。 34.它的形状很普通,就像你在台北街头随处可见的最平常的样式:平底,浅蓝色,前端镂空成六个圆带子,中间用一个结把它们连起来。买的时候是喜欢它的颜色,穿了五六年后,已经由浅蓝色变成浅灰,鞋底也磨得一边高一边低了……

因为看到这双鞋便会想起夕阳下园中的小径和外婆在客厅纱门后面的笑容,想起外婆对“我”的关爱。 35. 外婆正坐在门后面,一面摇扇子,一面看着我笑呢 她就会安详地坐在客厅里,一面摇扇子,一面等着我回来 36.外婆,以后谁还会来为我洗拖鞋?以后谁还会静静地坐在客厅里等我回家?外婆,你的爱我会铭记于心,我要把与你有关的点点滴滴收藏起来,这样你就还像在我身边一样。 37.遥远是儿时的时光,温柔是外婆对“我”的关爱,外婆的离去是一去不返。

38.略

更多推荐

外婆,核潜艇,句子,下列,拖鞋,词语,人民,客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