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3月22日发(作者:丰田埃尔法改装)
第04-3课 *“探界者”钟扬
【课内知识点总结】
一、重点词语
拟南芥(jiè) 调侃(kǎn) 戛然而止(jiá) 毛坯房(pī)
....
屋脊(jǐ) 悲怆(chuàng) 撰写(zhuàn) 跌宕起伏(dàng)
....
理解下面词语的意思
避嫌:为防止他人怀疑而对某个问题采取回避的态度。
兜底:方言,全部承受。
戛然而止:形容声音因为被打断而突然终止。
雷厉风行:比喻执行政策法令严厉迅速,也形容办事声势猛烈,行动迅速。
开门见山:指打开门就能看见山。比喻说话或写文章直截了当谈本题,不拐弯抹角。
跌宕起伏:形容事物多变,不稳定,也比喻音乐音调忽高忽低和故事情节的曲折。
五大三粗:形容人高大粗壮,身材魁梧。
有目共睹:指非常明显,谁都看得见。
二、文学文化常识
1、作者简介
生平:
钟扬(1964年5月~2017年9月25日),湖南邵阳人,1991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生前系复旦大学党
委委员、研究生院院长、生命科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央组织部第六、七、八批援藏干部,教育部
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长期从事植物学、生物信息学研究和教学工作,取得
一系列重要研究成果。2017年9月25日,钟扬在去内蒙古城川民族干部学院为民族地区干部讲课的出差途
中遭遇车祸,不幸逝世,年仅53岁。
【荣誉】
2018年3月29日
2018年6月
2018年12月
2019年2月
2019年9月25日
【文章背后的故事】
在这文章的背后,这名90后的女记者在2018年1月赴上海、成都、拉萨进行实地采访多日,采访及
写作历时两月,克服高原反应,采访了钟扬老师的家人、朋友、同事、学生。
和叶雨婷同行的,是经验丰富的各大媒体的老牌记者,她不惊不畏,在轮番轰炸的激烈同题竞争中,
她没有选择一味煽情,而是给读者,特别是青年学生塑造了一位可亲可敬的老师和与众不同的探索者,文
风清新扑面。
叶雨婷讲述“在采访前期,我与部门主任堵力老师策划沟通了一周多。在采访和写作中,我发现钟扬是
一个很多面的人,他是少年天才、种子达人、科学队长、接盘导师,在历时一周的实地采访中,我曾去过
他的家和多处工作地点,见到并采访了60多位与他相关的人,收集到了几十万字的文字材料。在庞大的采
访素材中,我筛选出这些‘小故事’,希望用它们还原出一个真实的钟扬。”
【了解人物通讯的形象美和语言美】
? 选择适当的新闻事实塑造新闻人物的形象美
1、选择出最典型的事件来塑造新闻人物形象
无论是普通百姓还是高层人物,都会在不同方面体现出特殊的社会影响,他们身上也有着不同的新闻
价值,因此根据人物所具有的新闻价值来选取的新闻事件,必须是最能体现人物个性的事件,必须是最具
代表性的事件。
2、找准表现角度,把握人物与事件的内在联系
找准表现角度,把握人物与事件的内在联系,尽可能的把人物性格与细节融合在事件里,使文章可读,
人物可亲。尤其是对高层人物的专访,选取合适的角度对人物形象的塑造尤为重要。
3、引用最具表现力的人物语言
引用最具表现力的人物语言,是展现新闻人物形象美最直接的方法。人物通讯中的人物语言是人物思
想、情感、气质、性格的具体体现,必须符合人物的性格特点。
? 在新闻写作上展现人物通讯的语言美
中央宣传部追授钟扬“时代楷模”称号
获得“全国优秀共产党员”称号
入选感动中国2018候选人物
获得“感动中国2018年度人物”荣誉
钟扬获“最美奋斗者”个人称号
更多推荐
人物,新闻,采访,事件,比喻,干部,形容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