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1月28日发(作者:大众途锐suv报价)

中国打车软件行业分析 专车需求分析盈利模

式发展前景

专车新令:政策红线与市场生存的博弈

【摘要】从岁末到年初的这一个多月,打车软件行业风起云涌。先是上海、北京等多地交通

部门明确将滴滴专车、快的专车等互联网专车服务确定为“黑车”

从岁末到年初的这一个多月,打车软件行业风起云涌。先是上海、北京等多地交通部门

明确将滴滴专车、快的专车等互联网专车服务确定为“黑车”,具体原因是这些专车队伍有

不少私家车混入经营。此后,交通运输部公开表态称,虽然明确专车服务是创新,但严禁私

家车参与。

政策红线之下,让风暴中的互联网专车看到些许希望,滴滴、快的、易到等纷纷宣布巨

额融资消息,在资本驱动下加速“跑马圈地”,寻求政策监管下破局的方法。

政策红线:私家车严禁变专车

128日下午3点多,某租车公司的司机王师傅经历了一场让他心惊胆战的专车叫车。

王师傅在海淀区附近接了一个单,按照往常一样,他会先给叫车用户电话确认具体地址,

果打了四五遍都没人接,当他来到用户叫车指定地点时,却被清河附近的某执法大队要求进

入院子里——原来,这个单是执法大队叫的。

执法大队对王师傅进行了行驶本以及驾照的检查,确认他所开的车辆属于租赁公司的运营车

辆以后,才让他离开,而叫单的人员也取消了这订单。

“其实这样的抽检并不是算多,但我听说最近也还是有人经常遇到。王师傅对本报记者表

示,他很清楚,一旦如果这类抽检,检查到的行驶本属于司机个人,那么很有可能车辆就要

被扣在那里了。

王师傅遭遇的“钓鱼式”执法,和专车行业近端时间风起云涌密切相关:先是上海、北京等

多地交通部门明确将滴滴专车、快的专车等互联网专车服务确定为“黑车”,具体原因是这

些专车队伍有不少私家车混入经营。

18,交通运输部公开表态,认同“专车”软件是新时期跨越出租汽车与汽车租赁传统界

限的创新服务模式。不过,交通运输部仍然明确禁止,私家车严禁接入专车平台参与经营。

123日,西安市出租车稽查人员在城北客运站附近对车辆进行检查时,一辆黑色轿车引

起执法人员注意。调查过程中,车上乘客说其是通过打车软件约的“专车”,在对车辆手续

进行检查时,执法人员发现黑色轿车属于没有相关营运手续的私家车,司机也没有相应从业

资格证。执法人员立即对这辆黑色轿车依法进行暂扣。按照相关法律条例规定,此类车辆可

由出租汽车行业管理机构暂扣非法营运车辆,没收违法所得,并处1万元以上5万元以下

的罚款。

129日,一辆名为“滴滴专车”实为私家非法营运的车辆被沈阳铁西交通分局查获。司

机王某称,自己是通过滴滴软件公司培训获得的“专车”资格,而且乘客使用“滴滴专车”

软件发布预约车辆信息,他通过司机端软件接单。不过,由于该车辆属于私家车变专车,该

司机将面临将面临3万—10万元的罚款。

本文出自《电脑报》2015年第5

记者 熊雯琳

牌照大战即将开启

交通运输部明确专车必须为“租赁车辆”的政策红线,这也意味着一二线城市稀缺的租赁牌

照将成为各个专车公司在竞争格局的生存关键,为了快速合法的获取相关资源,各大专车公

司也都开始了新一轮的资本扩张。

118日,易到用车与海尔产业金融在极客公园创新大会上宣布双方合资公司“海易出行”

注册成立,并宣称已为“海易”的运营储备80亿元,预计2017年时车辆规模到10万辆。

记者注意到,目前号称最大租车公司的神州租车目前也仅有6万多辆。

据介绍,20149月起,易到用车和海尔产业金融就已经建立合作关系,特斯拉“巅峰体

验”等合作项目也相继推出,两家公司合资成立的互联网出行服务的资源平台“海易出行技

术服务有限公司”总部设于北京。海尔提供金融支持,易到负责支持运营。

海尔产业金融总经理周健振表示,海易出行将通过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应用创新和商业生态系

统的重塑,突破传统汽车租赁公司的发展瓶颈,实现盈利模式、业务模式和融资模式的创新。

不过,记者注意到,双方战略合作中间还缺少一个环节,那就是大车队的管理运营及牌照资

源的整合平台,在政策红线下,易到用车或许不得不改变此前不买车的底线。但问题是,对

于租赁公司而言,想要拿到大量租赁车辆指标并非易事,那么,未来“海易出行”将靠什么

拿到8-10万辆车的汽车牌照?

此前一个月,滴滴打车也宣布获得超过7亿美元融资,快的打车也宣布公司已经完成新一

6亿美元融资。而目前拥有汽车租赁牌照最多的神州租车,也在125日晚,在香港联

交所发布公告,披露近期将与优车科技达成战略合作协议,推出代驾专车联合品牌“UCAR

神州专车”。

值得关注的是,现有的租赁车辆和租赁牌照目前都较为集中,神州租车目前拥有最多汽车租

赁牌照,无论是车队规模还是持有牌照数量,都超过了同行业第二名至第十名的总和。

128日,神州租车宣布,在全国60大城市同步推出“神州专车”服务,并在全国范围开展

为期一年的免费首乘。相比早前不少游走于“灰色地带”的互联网专车服务,神州专车主打

“合法”牌,称所有专车将使用神州租车自有的租赁车辆,与驾驶员服务公司进行劳务合作,

拒绝私家车加盟。

不过,除了神州租车,其他专车仍然面临严重的牌照问题。从数字上看,北京市场上1000

多家汽车租赁公司经过备案的汽车保有量在5万辆左右,而仅易到、滴滴、快的三家公司旗

下的专车数量就已超过这一数字。由于每年新增的租赁牌照数量极为有限,专车公司又巨额

融资争夺相关资源,必然导致牌照和车辆租赁价格高企,新一轮专车“砸钱”大战恐难避免。

火拼企业端开辟新业务

与此同时,专车软件平台绕开了价格战激烈的C端市场,转向火拼B端市场。

1月下旬,一号专车与滴滴专车几乎同时发布企业端产品,把这个B2B模式的用车服务推

向舆论焦点,易到用车也趁机重申市场老大地位。

在车辆控制政策日益收紧的环境下,企业用车的方式和习惯均产生变化,专车公司对企业端

的争夺空前激烈。分析人士认为,几大平台对于企业端的争夺,最关键还是为了抢占更多用

户资源。

在一号专车刚刚宣布发布企业端产品,并有百余个合作企业后,滴滴专车y也正式宣布推出

企业出行服务,并表示内测一周时间内与超过千家企业达成合作。而易到用车在给记者发布

的采访回复中也表示,从2011年开始,易到用车已在企业服务方面拥有四年经验,服务数

万家企业。

相关数据显示,目前中国中小型企业约有3500多万家,“我们认为这些企业都有用车需要,

从互联网2B业务来看,阿里用了10多年时间搞定10万多家企业,在我看来,以前2B

品是用户创造需求,而互联网打车是刚需,为出行提供解决方案,因此企业用车的市场扩张

难度是远低于那些创造需求的行业。”滴滴公司联合创始人吴睿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

各家的具体做法也类似,一般是公司开通一个企业账户,员工的个人账户可以添加在企业账

户下,在商务出行时选择企业账户结算,即可直接从企业账户端扣款,省去了要发票、报销

等财务流程。

三家企业均表示,专车的企业账户可以帮助企业提升员工管理的效率,降低企业的员工用车

成本,优化企业的差旅出行方案。

而费用方面,各家也表示,企业专车与个人专车的价格基本一致。一位快的负责人表示,并

不会针对企业市场投入大量的补贴,一方面是企业相对个人对价格并不敏感,更在意透明度

和效率;另一方面,从专车公司来讲,推出企业专车的目的也是为了帮助企业优化差旅报销

流程,提高工作效率。

据各方介绍,目前与快的、一号专车合作的企业包括中国电信、三菱集团、史泰博、阿里健

康、HMD、宝库在线、建设银行及深圳航空等100多家企业;与滴滴专车合作的有腾讯、

蒙牛、中国移动、电通、华尔街英语、大陆汽车俱乐部、北京经开等千余家企业;与易到用

车合作的有中国银联、海尔、优衣库、爱普生、万科地产、携程旅行网、百度、猎豹移动、

优酷、猎聘网等6万余家企业。

“现在各个创业公司争夺用户的成本直线飙升,获取一个新的注册用户可能需要80-100

元。”某创业公司相关人士私下对记者表示,相比之下,企业用户端的关注度相对更低,竞

争也比2C要好一些。在他看来,企业端的合作不仅可以相对简单、成本更低的获取大量用

户。

挑战:“私家车”何去何从?

尽管融资,尽管开展新的业务,但“禁止私家车接入专车平台”这一项政策红线还是让各个

专车平台面临更大的挑战。

目前,市场上的商务租车品牌包括易到用车、优步、一号专车、滴滴专车等,仅北京市场商

务租车品牌就已超过5家。尽管各家专车公司声称旗下使用车辆均属于“汽车租赁公司”,

并非“私家车”,但无论是从各地交通执法部门查处的情况还是记者本人体验的情况,真正

“租赁车辆”非常少,绝大部分均为私家车。去年,北京交通执法部门查到47“专车”

全部为私家车。

在记者1月份体验的不同专车公司的16次专车服务,其中只有3位司机说车是“租赁公司,

自己属于第三方劳务派遣”,还有10位司机明确承认是“私家车”,剩下3位司机以沉默

或者其他借口避开了记者的问题。有一位司机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明确表示,“最近不少

司机都停止接单了,主要就是因为私家车资质问题。”

业内专家认为,如果汽车租赁公司有足够的符合资质的车辆,就会自己做专车,不会再让互

联网公司或者软件公司“分一杯羹”。与专车软件合作的部分汽车租赁公司,并非车辆全部

是租赁公司产权,很多车辆其实是私家车挂靠在租赁公司名下。

专车的车辆使用中存在大量的“私家车”主要是因为汽车牌照在一线城市属于“稀缺资源”

2011年起,为了遏制污染和交通拥堵问题,北京启动小客车摇号制度,随后,上海、广州、

贵阳、石家庄、天津、杭州、深圳等地也陆续实行汽车限购政策。专车公司想要大量购置车

辆建立“自己的队伍”几无可能。

与车辆、牌照稀缺形成强烈对比的是,专车公司一轮又一轮补贴大战下呈现爆发式增长的消

费需求。那么,建立自己的租车公司能解决专车的身份问题吗?

答案是基本上不可能。

北京市交通委运输局汽车租赁管理处相关负责人做客首都之窗时谈到,截至20136

30日,北京市汽车租赁企业数量是753家,共计40789辆车。然而,有媒体查阅官方数

据发现,北京市汽车租赁企业获得的“购车指标”并不多,2013年北京市83家汽车租赁

企业共获得了3400个指标,“得分”最高的企业得到了157个指标,最低配置20个指标。

根据《北京市租赁小客车数量配置办法》,汽车租赁企业根据相应条件被分成三类。A类考

核优秀,车辆规模在200辆,纳税也就是社会贡献率要达到60万以上,符合这三项条件的

A类企业。B类是考核良好以上,纳税是6万,规模是20辆,其他为C类。符合A

企业的企业非常少,大部分企业处在C类,而只有A类企业能申请较多的指标。

北京市交通委运输局官方网站显示,去年下半年,北京配置了1220个燃油租赁小客车指标,

56家汽车租赁企业,获得指标数在20个至31个之间——对于巨大的专车身份需求来说,

这连塞牙缝都不够。

而根据媒体报道,上海、深圳、广州已经停止汽车租赁牌照新增发牌。这样一来,即使专车

公司建立了自己的汽车租赁公司,仍将面临在一线城市因为“无指标无牌照”而无车可用的

局面。


更多推荐

tesla特斯拉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