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4月4日发(作者:安全气囊)
幼儿游戏项目化的探索 ——以大
班“车创游戏”为例
游戏是幼儿园的基本活动,隐含着儿童的学习与发展。自幼儿园户外自主游
戏开展以来,我在不断思考:在游戏中我们该观察什么?如何在游戏中正确解读
孩子的行为?如何助推幼儿游戏的深入发展?本文以幼儿自主开展的 “车创游
戏”过程为例,以创玩游戏为核心,在玩中创,创中玩的理念指引下,通过放手
游戏、解读游戏、回应游戏的蜕变,我们真的发现了不起的儿童!
一、观察儿童,创玩游戏初露尖角
片段一:加油站
“车没油了,我们加个加油站吧。”乐乐和简单把易拉罐横着放,“加油是
要连一个管子才可以的。”他们开始寻找材料,最后选择了纸筒,一头接在瓶口,
一头对准车下,加完油随机摸摸口袋,“付钱!”
片段二:洗车场
“小汽车太脏了,我们一起修个洗车场给它洗洗澡吧。”他们点了点头,用
积木和奶粉筒围了起来,又取了两块积木,叠起来放在场地中间,“你们看,水
龙头!”龙龙在中间用积木比划着说:“这个洗车场很高级的,可以在草坪上洗车,
还可以两辆车一起洗。”说着就把小汽车放上去,三人把小汽车一个一个摆在墙
边的水龙头下,“刷刷!洗好啦!真想带着小车到外面去看看……”
在建构游戏中,幼儿运用平时观察马路等所积累的生活经验来进行修建马路
的活动,用废旧的纸筒自制了加油器,它和管子相连便能完成加油的工作,现实
中的生活经历唤起了幼儿游戏中的构建与发散性的思维,而教师仅要做的就是激
发他们的潜能,使他们做到思而所想,想而所动。
片段三:到底谁离开
户外骑行时间到啦!小金载着同伴,到车站后,看到瑶瑶在等车,她就转身
问两位乘客:“你们谁到站啦,下车!”结果两人都不太愿意下车……
“你们石头剪刀布,谁输了谁就下车。”两个孩子都觉得这个办法不错,开
始石头剪刀布比划着,濠毅输了,他很不情愿的下车,坐在石头上……中间出现
拥堵,“你可以来做个警察吗?”
片段四:小小交警的成长
濠毅戴着帽子,巡逻的第一个地点是红绿灯的交叉路口,他拿着三角桩在线
上摆放整齐,“这里是拐弯的地方,容易发生交通事故,放这里就不能骑太快的
车了。”“人行道禁止停车!”说着濠毅把“罚单”贴在了乐乐的身上,“我的
车没油了,开不了了我才停在那里的。”“没油就加油啊,反正你不能停在这
里!”“加油站加油要钱的,我的华翔币都被我花完了……”“那要不你也跟我
一起来当警察吧,你来巡逻,我来贴罚单!”小交警继续工作啦!
在游戏中,角色扮演成为幼儿游戏的重心,濠毅对自己“小小交警”角色的
认识很兴奋,在经过多次的交警游戏后,濠毅对规则的理解出现了循序渐进的状
态,并且对游戏规则的遵守程度也在逐渐提高。在贴罚单的过程中,濠毅跟乐乐
说明了贴罚单的原因,使游戏的规则更加明确。尽管幼儿在游戏中是“假装”的,
但他们总是试图再现他们的生活经验,比如濠毅“贴罚单”的行为就是如此。
二、解读儿童,欲创还玩步步推进
(一)源以兴趣,自发生成
幼儿的游戏经验来源于生活,是孩子们特别喜欢的,我看到的是孩子们在建
构游戏中的全神贯注、超凡的想象和无法估量的创造性,他们能够创造性地将熟
悉的物料赋予新的生命,把以往掌握的建构技能运用于新的建构当中,是因为他
们以平时的生活体验和积累作为基础借以发散性的思维做到了“举一反三”。如,
在活动中幼儿创造性地使用了积木、积塑和奶粉罐等熟悉的材料,使得材料的使
用方式变化多样起来,这表明他们“以物代物”的游戏水平在游戏中得到了丰富
和发展。
(二)继以支持,打破常规
在每一个过程中我们都能看到一个或几个有想法、敢行动、会学习的孩子,
而教师要勤于倾听,善于捕捉幼儿身上的闪光点。孩子们的自主性学习是在活动
进行的某些环节中体现出来的,有时候他们的探索刚刚开始就夭折了,或是进行
到一半受挫放弃,亦或是只差一步就会获得成功,还要乐于倾听孩子们的想法。
(三)续以尝试,敢于突破
在整个过程中,游戏的生成与发展都来源于孩子,他们积极主动地尝试在各
种情境中开展小车游戏,把规则赋予“动态”,充分利用了游戏情境进行游戏。
在不满足于室内区域游戏后,他们能够继续探索,将“小车”带到户外变成了有
趣的“小车教室”。整个活动中幼儿由兴趣到探究再到继续尝试,教师只负责幼
儿与幼儿之间的经验传递。
三、回应游戏,玩中再创追随儿童
案例再现:共享汽车——建构游戏再升级
“昨天下雨了,我们能搭个在水里开的大车吗?”“越野车很高的,不怕
水!”“我们搭一个大家都可以开的车子吧。”在同伴的鼓动下,他们开始了造
共享汽车游戏,他们搬来需要用到的木块,“你搭车的身体,我搭车头。”“这
些长木板可以放在这里当挡水板。”“这个车下面要铺上木板,这样车就不会漏
水了。”“车子造好啦!可是快没电了,我们先去充个电。”“没有充电站,我
们还要造一个充电站”……
跟原来的骑行游戏不同的是,“共享汽车”和“充电站”的搭建是孩子们通
过不断商议、对话、调整建构方法完成的,虽然有的并不是那么像,但孩子们在
游戏中不断思考、想象、创造,从搭建马路到骑车游戏到共享汽车,从室内到户
外,孩子们有与他人沟通的能力,这个平台再次推进!
1.在游戏中儿童有自己的路径轨迹
每一次游戏的开始,孩子们起先拿到所有的材料全部都在场地上堆放满,不
断地在玩这个、那个,似乎看上去都是无序的,玩过一段时间以后,他们开始接
受挑战。在游戏中,从单一的材料组合,然后把所有的东西都搭高、搭稳,再用
行动验证自己成功了,当更多的孩子想加入时,他们能自己制定游戏规则,轮流
玩或者搭建更多的游戏场让更多的孩子加入,游戏又升级了!
2.在游戏中儿童有自己的故事情景
在游戏中,教师以为的亭子,其实这是一个“充电站”,孩子们愉快的玩着
“共享汽车”的游戏。所有生活中的经验迁移是孩子们学习的重要方式,作为教
师要学会尊重孩子的各种表达方式,发现孩子的深度学习,每一个场景都能看到
孩子是如此的专注,而我们要做到的是什么?就是静静地学会观察,深度观察。
儿童在游戏中是小步递进自我发展的,也许他们在一个游戏中会持续很长一
段时间,在整个游戏中教师信任孩子、放手游戏,孩子们以学习者和沟通者的身
份成长着,以激发内在的自律、自尊与自信。教师从最初盲目地介入,到现在观
察孩子玩什么、怎么玩、怎么解决,从而教师的退位推动游戏的发展,最后发现
了不一样的儿童。从理念到行动的蜕变,支持幼儿充分体验、发现、创造的乐趣。
更多推荐
游戏,孩子,幼儿,教师,儿童,生活,材料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