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月7日发(作者:所有汽车图片大全)
管理经济学是一门研究如何把西方传统的微观经济学理论与方法应用于企
业管理实践的基础理论课程,它与工业经济学、贸易经济学、计量经济学、信息
经济学一样, 是把经济学理论应用于某一社会经济领域, 是应用经济学的一个分
支,属于社会学范畴。
汽车产业的作为我国经济市场的重要组成部份, 其市场现状及未来趋势会直
接影响我国经济市场的变化与发展, 2022 年中国汽车工业在连续几年的快速发
展下浮现增长放缓等各种现象, 受经济大环境和各项政策的影响, 汽车产业面临
新的发展课题: 未来的几年汽车产业的未来趋势如何, 受到哪些因素影响是需要
共同研讨的问题。下面我就从管理经济学的角度来谈谈我对中国汽车市场的现状
及未来趋势的看法。
在案例材料中老师为我们提供了以下两种观点, 一辆排量 0.8
的奇瑞 QQ 只要三万来块, 开一百公里按照现在的油价也只要 20 来块钱油的, 这
样的价钱会鼓励更多的人买车, 然后买了车之后开得更多, 使得这件事情的最终
结果是消耗更多的能源而不是更少。 假设国家规定中国只准卖那种
排量 4.0 以上的豪华油老虎车, 一辆车动辄几十万上百万的, 然后开个百公里要
上百块的油钱,这样估计中国就不会有多少私车了,中国开得起 QQ 的人多得去
了,开得起宝马 7 的还是没有多少的。不要说中国,美国也没多少人开得起。大
家都不开车了,总油耗也会降下来。
我认为从管理经济学的角度来看, 第一种观点是正确的, 第二种观点是错误
的。 我们首先来分析第一种观点的正确性: 当非价格因素不变时, 如果价格发生
变化,需求量也随之发生变化,价格上升,需求量就减少,价格下降,需求量就
增加, 这种变化被称为需求量的变动。 由于政策与油价等原因, 许多车企都日益
重视小型车的细分市场, 重视节能车型的研究与开辟, 同样消费者在收到油价上
涨的影响下, 优先考虑小排量车型的较多。所以排量小且价格下相对较低的车型,
比如案例中提到的奇瑞 QQ,就有着广阔的市场,价格相对较低就意味着大部份
人大部份家庭都有购买力, 排量较小则说明后期投入会比较低, 这样一来我国小
型车保有量会大大上升, 对交通和环境都活造成较大压力, 使有限能源消耗较大。
而第二种观点的错误如下: 虽然将车子的价格大大提高, 一辆车动辄几十万上百
万的, 然后开个百公里要上百块的油钱, 会在短期内将小型车保有量迅速降下
来,但是从长远角度看,这种因噎废食的做法是十分不明智的。目前,我国各大
汽车生产企业都在不断扩大产能, 外商也纷纷增资中国汽车市场。 经过近年大
规模的购并和联合, 世界汽车产业已初步形成为了通用-菲亚特-富士重工-五十 铃、福特-马自达-沃尔沃轿车-大宇、戴姆勒-克莱斯勒-三菱-现代、丰田 -大发-日野、 大众-斯堪尼亚、 雷诺-日产-三星等六大汽车集团。 六大集团 一致看好中国汽车市场的诱人前景, 纷纷从各自的全球战略角度出发, 在对中国 市场进行战略布局的基础上, 积极地、 加速地展开有效的进入和竞争策略。
若按 照案例二的做法, 虽然石油的消耗会明显下降, 交通状况会得到缓解, 但是汽车 行业的整体销售下滑, 会导致汽车行业崩盘, 甚至影响到整个国家的稳健的经济 发展步伐。
汽车市场目前的需求是不断扩大的,但是消费者的要求也是不断趋于个性
化 , 消费也越来越理性化。 从案例中可得出影响汽车行业供给需求的有以下几
点,从需求来说, 要看消费者的购买力了; 从企业本身来看提供的汽车种类定位;
从能源情况来看,随着环保的要求,随着石油的紧缺,油在涨价,能源对汽车的
影响很大, 要求要节能减排。 影响汽车供给的其他因素还有: 生产技术和管理水
平、 .生产要素和中间投入品的价格、相关商品的价格、生产者们对未来价格的
预期和政府政策。 生产技术水平的提高会降低汽车产品的创造成本, 从而增加汽
车的市场供给量。 在管理技术方面, 当厂商发明了一种新的分销方式, 也能大大
地降低生产的营运成本, 从而增加汽车的市场供给量。 当汽车的生产要素 (如钢
铁,玻璃等原材料)和中间投入品(如轮胎等)价格变化后,汽车的成本会发生
变化, 成本的改变自然会影响汽车的盈利, 厂商们所愿意提供的主品数量也会改
变。 相关商品价格上升使供给曲线右移, 即供给量下降, 价格降低会使供给曲线
右移, 即供给量上升。 由于厂商的生产是面向未来的, 所以预期对厂商当前的决
策的影响更为直接和重要。卖者若认为汽车价格会下降, 则会大量抛售增加供给;
反之, 他们会囤货居奇居, 待汽车价格上涨时获利, 从而会使当期的市场供给水
平下降。 我国关于汽车的税率有两类: 一是提高大排量乘用车的消费税税率, 排
气量在 3.0 升以上至 4.0 升(含 4.0 升)的乘用车,税率由 15%上调至 25%,排
气量在 4.0 升以上的乘用车,税率由 20%上调至 40%;二是降低小排量乘用车的
消费税税率, 排气量在 1.0 升 (含 1.0 升) 以下的乘用车, 税率由 3%下调至 1%。
现在发改委鼓励发展节能环保型小排量汽车, 这些政策会导致小排量的汽车的供
给量增加,大排量的汽车供给量减小。
我国汽车行业有如下发展趋势: 趋势一, 民资和外资增资中国汽车市场。 几
大国际集团一致看好中国汽车市场的诱人前景, 纷纷从各自的全球战略角度出发
,在对中国市场进行战略布局的基础上, 积极地、 加速地展开有效的进入和竞争
策略。趋势二: 成本管理成重点 原料价格上涨和整车价格下降“吃”掉厂家
利润, 汽车厂家暴利时代即将结束, 厂家要实现利润增长就要寻觅新的利润增长
点。面对原材料涨价,汽车企业普通都会采取提高材料利用率、优化订购规格、
集团化采购等应对措施。 如此之下, 规模化就可以突出对利润的贡献, 规模大的
汽车企业具有较强的抵御风险的能力。 自主品牌产品的消费者多为价格敏感度较
高的中低端消费群体,随着汽车市场价格的下探,低端车涨价不太可能。此外,
企业通过挖掘自身在管理、 营销等方面的潜力, 也可有效压缩成本。 从生产管理
环节挖掘降低成本的潜力,降低“内耗”,推行精益生产是可行之道。不断推出
改款或者换代产品, 灵便适应市场变化, 在开辟细分市场、 满足个性需求方面做好 文章,也能降低成本。如果车企有了自己同盟、结盟或者合资的零部件配套厂,就 能相应降低成本, 但是零部件厂商也有成本上涨压力, 对于它们的消化能力, 也 是一种考验。趋势三,一批实力强劲的经销商将脱颖而出。前几年发展迅猛的 3S、4S 店,虽然与该品牌汽车生产厂并非一体,但由于只能经营一个企业的产 品, 实际上同汽车厂有着生死相依的关系。 如果汽车厂的经营效果不好,
经销商 就被置于危(wei)险的境界。 因此, 把综合市场和品牌专营的优势集中起来, 建立多种 品牌经营机制,以分散风险,就成为许多经销商的选择。近期,在 3S、4S 店和 综合汽车市场基础上又发展起来了大 3S 市场、 5S 超市,也有一大批以 3S、4S 品牌店群为核心的经销商集团。 有人预测, 今后中国的汽车市场上, 可能会浮现 一大批实力强劲的大经销商, 汽车创造企业的影响力会逐渐减弱, 经销商的影响 力会逐渐增强。趋势四, 建立研发机构,掌握核心技术。当前汽车市场结构正 发生转变: 首先, 用户结构正在迅速地向私人转移, 未来私人需求是汽车需求增 长的主体。 其次, 产品结构依然会以轿车为主。 经济型轿车低端市场整体份额减
少的趋势在日益加剧。 我国大部份汽车生产企业生产的是低端汽车, 面对市场规
模的缩小, 利润的迅速减少, 厂家要找到新的利润增长点就必须建立自己的技术
研发部门, 努力开辟新技术、 新车型打入中级车市场。 现在汽车产业的投资热虽
然使汽车生产竞争加剧, 但也为解决资金问题提供了契机, 只要可以有效地利用
资金就可以迅速的建立自己的研发队伍,掌握在日后竞争中所必需的核心技术。
趋势五, 进入汽车服务市场, 寻觅新的利润增长点。 汽车市场的竞争已经从产销
向售后服务转变, 一些缺乏竞争力的企业依靠自己在行业中的经验转投汽车服务
业,采取深度营销的方式,即通过在服务项目和服务内容的深度与广度上扩展,
赢得客户的长期信赖和支持, 培养客户的忠诚度。 比如向顾客提供汽车信贷、 保
险、保养、维修、年审、用车指导、汽车的技术升级、二手车的评估和转让等全
方位的服务项目, 从而适应了汽车消费的固有特征, 并迎合了汽车用户对深层次
服务的要求, 强化汽车用户对汽车服务和汽车服务企业的依赖, 实施市场结构优
化战略,形成新市场竞争优势。趋势六,利用新概念和个性化设计打开消售。现
在私人是购买轿车主力, 但再细看则是以家庭购买为主, 所以现在的轿车品牌概
念大多以家庭的和谐与和睦为主题, 但随着市场进一步发展, 汽车在作为家庭一
个整体上的需求得到满足后就必然发展到作为个人的需求。将来的市场的主流概
念将是个性化的汽车产品, 消费者将更重视汽车的实用性以及售后服务, 所以厂
家惟独密切注意市场的变化才可以在竞争中立足。如现在奇瑞 QQ 的畅销正是其
个性化的设计和销售概念等营销手段的应用。
面对中国各大城市的交通拥堵及能源消耗现实问题, 以及中国汽车行业的发
展趋势, 我认为市场及政府该采取措施进行调节应对。 从宏观环境看, 燃油税的
征收、 汽车振兴计划的实施、 国家鼓励消费等政策频出, 都有利于今年轿车市场
的启动,企业蓄势待发。燃油税实施:成品油消费税调整、取销养路费以及连续
两次降低成品油价格, 减轻了大多数消费者的用车负担, 也有利于尚未购车的准
车主。目前实施的燃油税意味着每年将减少了 1000 元的养路费负担。购置税减
半:从今年 1 月 20 日到年底, 1.6L 以下排量乘用车减半征收购置税。暂时减
征小排量汽车购置税, 促使消费者集中释放购买力, 对小排量车带来利好。 汽车
下乡:根据国家出台的政策,从今年 3 月 1 日到 12 月 31 日,国家安排 50 亿元
对农民报废三轮汽车和低速货车换购轻型载货车以及购买 1.3L 以下排量微型客
车, 赋予一次性财政补贴。 据测算, 该政策将拉动 100 万辆轻型货车和微型客车
的消费。 新能源汽车: 新出台的 《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财政津贴资金管理
暂行办法》规定,节能 40%以上混合电动车,可获 5 万元的财政补贴;而燃油
电池汽车的补贴为 25 万元……自去年国际油价飙升后,世界各大汽车厂商开始
将新能源汽车作为现有内燃机的替代品。 随着国家对新能源汽车的大力扶持, 新
能源汽车开始升温。 车贷放宽刺激消费: 金融信贷政策加大对汽车消费的支持力
度等, 这使得金融救市的细节日益明朗。 在存贷利率不断下调的情况下, 实际上
对贷款购车的车主来说, 压力已经得到减轻, 如果此时再配合贷款门坎的进一步
降低,贷款购车将会让中国老百姓的汽车梦想距离现实更进一步。汽车公积金 :
变住房公积金为住房汽车公积金,启动闲置在全国职工手中的 4000 亿元住房公
积金, 进入汽车消费领域。 对有计划购车的消费者来说, 它意味着即使你没有购
房,这笔被限制在银行的一大笔闲散资金也将得到盘活。
油价的持续攀升以及哥本哈根峰会的召开, 再次将环保、 开辟新能源的议题
摆上日程, 并带动汽车市场结构性调整。节油型的中级车和小型车的优势也逐渐
体现出来。 巨大的机遇与挑战并存。 这种市场洗牌带来的结果是加速汽车行业的
‘马太效应’——那些具有先进的动力技术, 同时油耗低的小排量车将更加受到
青睐, 一些技术含量低、 油耗又高的车型则将被淘汰出局。 当越来越多的工薪阶
层成为汽车消费的中坚力量, 同时随着市场的逐渐成熟, 越小的车越不安全的观
念会得以改变。 在油价高涨的环境下, 节能环保已成为社会发展的趋势, 更多节
能环保车型被推出,以满足市场需求。
随着油价的上涨和环保压力的加大, 会让汽车厂家加快节油技术和新能源的
开辟, 能否掌握相关的先进技术将在一定程度上摆布企业的发展。 企业惟独在发
展理念、组织架构、业务流程、质量管理、国内外市场营销等方面进行全面调整
,与时俱进,充分整合企业、行业资源,达到优化配置,方可踏破坚冰,实现新
的发展。
基于上述观点及分析结论, 我认为我国汽车企业未来的发展, 应注意在生产
结构上, 大中小排量的汽车生产的比例要协调, 随着油价的上涨和全球气候变化
的制约, 中小排量的汽车越来越受到家庭的欢迎和政策的鼓励, 应大力发展, 而
发展大排量的汽车,则需进行充分的市场调查,谨慎发展。主动出击,开辟价格
低廉、燃油效率高的汽车,使燃油效率比 2003 年的水平提高 15%或者更高,开
发过程中可以应用混合能源、 氢动力或者现有的新技术。 我国汽车市场还有很大
的发展空间, 我国的企业要把这个市场拿在自己手心就要在整车技术和设计有所
突破,树立自己的品牌,摆脱外商在品牌上对我国企业的控制,实现自主。而各
种行业资金的加入也可以为提高汽车售后服务水平提供经验。在国家的支持和企
业的努力才可以把汽车产业发展成我国的支柱产业, 才可以让中国汽车在世界汽
车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
对课程论文的评语:
平时成绩:
课程论文成绩:
总 成 绩:
评阅人签名:
注: 1、无评阅人签名成绩无效;
2、必须用钢笔或者圆珠笔审阅,用铅笔阅卷无效;
3 、如有平时成绩,必须在上面评分表中标出,并计算入总成绩。
更多推荐
汽车,市场,中国,企业,发展,价格,生产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