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3月13日发(作者:本田歌诗图改装)

2021-2022学年江苏省苏州市工业园区九年级(上)期中历史试

一、选择题(每小题所列四个选项中,有且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题1分)

1. 十四世纪发源于意大利的文艺复兴,“是一场人类相信自己有能力驾驭自然并通过

自己努力完善自身的世俗运动”。该运动的背景是( )

A.启蒙运动的兴起

C.新航路的开辟

2. “那时的西欧是无可匹敌的,它拥有向外猛冲的推动力——宗教动力、思想骚动、

经济活力、技术进步和有效动员人力物力的民族君主国。”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中的这段话叙述的是下列哪一史实发生的原因和条件( )

A.文艺复兴

C.拿破仑对外战争

3. 如图简单勾勒出了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主要过程。根据图判断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

B.新航路开辟

D.第一次工业革命

B.欧洲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

D.工业革命的爆发

A.英国最终确立了资产阶级联邦制国家

B.英国资产阶级和新贵族最终以暴力革命推翻复辟王朝取得政权

C.英国进行资产阶级革命的同时开展了工业革命

D.英国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经过近半个世纪的斗争才最终取得统治地位

4. 美国国歌《星条旗之歌》中唱到:“哦,你可看见……谁的阔条明星,冒着一夜炮

火,依然迎风招展……你看星条旗不是还高高飘扬,在这自由的国土,勇士的家乡。”

美国人追求的“自由”在下列文献中都有体现,其中出现最早的是( )

A.《独立宣言》

C.《人权宣言》

5. 美国总统特朗普于2017年1月签署暂停中东几国移民入境的行政命令(“禁穆令”),

被联邦法院法官裁定为违反宪法,立即暂停执行。这一过程体现的政治原则是( )

A.中央集权

试卷第1页,总20页

B.1787年宪法

D.《解放黑人奴隶宣言》

B.地方分权 C.分权制衡 D.联邦制

6. 法国作家雨果在评价拿破仑时说:“他当然有污点,有疏失,甚至有罪恶,就是说,

他是一个人;但他在疏失中仍是庄严的,在污点中仍是卓越的,在罪恶中也还是有雄

才大略的。”下列哪项最能说明拿破仑也是有污点和疏失的( )

A.多次打败反法同盟的军队

C.领导法国大革命走向高潮

7. 在早期资产阶级革命时代,《权利法案》、《独立宣言》、《人权宣言》是资本主

义国家的三部重要文献,下列有关它们的评述,正确的一项是( )

A.都是为反对本国封建统治而颁布

B.分别是英、法、美三国的历史文献

C.都使本国确立了君主立宪制度

D.都体现了资产阶级的自由、平等思想

8. 下列革命和改革引起社会性质变化的是( )

①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②美国南北战争 ③日本明治维新 ④俄国十月革命

A.①②

9. 如表是有关“资产阶级统治的巩固扩大和国际工人运动”的内容,史实与结论一致的

是( )

B.①③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B.颁布了《民法典》

D.率军远征俄罗斯

A

B

C

D

A.A

史实

俄国宣布“农奴获得人身自

由”

来克星顿枪声

《共产党宣言》的发表

巴黎公社

B.B

结论

俄国农奴制改革的前提是保护农民的

利益

成为美国内战的导火线

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

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诞生

C.C D.D

10. 下列描述符合19世纪中期美国社会状况的是( )

A.英国殖民统治压制了美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B.南方和北方围绕奴隶制的废存问题而矛盾尖锐

C.林肯领导大陆军打败南方军队

D.北方的工厂大量使用黑人奴隶

11. 图表比较是学习历史知识、探究历史问题的一种方法。某同学学习了美国独立战

争和南北战争的内容后,制作了如下表格。对比有误之处是( )

内容项目

开始时间

重要文献

独立战争

1775年

《独立宣言》

南北战争

1861年

《宅地法》《解放黑人奴隶宣言》

试卷第2页,总20页

领导人

共同性质

A.开始时间

华盛顿

B.重要文献

林肯

C.领导人 D.共同性质

既是民族解放战争,又是资产阶级革命

12. 明治元勋大久保利通说:“大凡国之强弱,决定于人民之贫富,人民之贫富则系于

物产之多寡,而物产之多寡又起因于是否鼓励人民之工业与否。然寻其源头,未尝不

赖政府官员诱导奖励之力。”这段话最能体现的治国思想是( )

A.民富国强

13. 某中学九年级同学在研究“17世纪40年代~19世纪60年代资产阶级统治确立”这一

主题的过程中,总结了以下知识点。其中正确的是( )

A.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受到阻碍是斗争的根本原因

B.都具有民族解放斗争的性质

C.都是通过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革命形式

D.都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

14. 如图是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发明的新型交通工具,当时它们的出现促使哪一新能源

广泛使用?( )

B.政府主导 C.文明开化 D.工业兴国

A.煤炭

15. 如图是对1801年~1911年英国城市化进程的统计,图中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例发

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B.电能 C.石油 D.原子能

A.纺织工人数量增加

C.两次工业革命推动

B.对外加强殖民掠夺

D.“电气时代”的到来

试卷第3页,总20页

16. 2017年12月,一批珍贵的俄罗斯名画亮相上海博物馆,其中一幅近代名人肖像画

让人驻足流连(如图)。这位名人的代表作是( )

A.《物种起源》

C.《战争与和平》

17. 1916年2月《新青年》发表文章说:“击死奥大利(奥匈帝国)之男女两青年耳,

竟演成一折天柱绝地维空前之大决斗。始则奥塞二国之睚眦,于是俄人与焉,德人与

焉,法人、英人与焉……如土耳其之弱、如意大利之中立,皆联袂投入战争,唯恐或

后。”这说明( )

①萨拉热窝事件是一战爆发的导火线

②意大利曾保持中立

③奥匈和塞尔维亚的矛盾是一战的主要原因

④一战参战国之多、范围之广

A.①②④

18. 日本军部在1907年上奏天皇的奏折中,把美国列为第二号假想敌;1923年又将其

改为头号假想敌。美国军方1913年正式提出了以日本为敌人的“橙色作战计划”;巴黎

和会后,美国对该计划给以更多的注意,并进一步考虑加强在夏威夷、关岛和菲律宾

群岛的设防。这些行为说明( )

A.一战前后美日加强各自防御

C.美国推行“门户开放”政策

19. 九(3)班的王小明同学在教材中看到这张表格。他对此表进行了解读,其中有误

的是( )

B.日美加紧争夺亚太地区

D.日本推行独霸世界政策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B.《英雄交响曲》

D.《向日葵》

领土

军事

政治

赔款

由法国收回阿尔萨斯和洛林

禁止德国实行义务兵役制……

德国承认并尊重奥地利的独立

由协约国设立“赔款委员会”

殖民地 德国的全部海外殖民地由英、法、日等国瓜分

注:“殖民地”包括德国在海外的全部权益。

A.此表归纳了《凡尔赛和约》的主要内容

B.瓜分殖民地的规定最能体现其分赃性质

试卷第4页,总20页

C.对德日等国的处罚过于严厉,埋下了战争的隐患

D.部分规定激起了中国人民的愤慨,引发了五四运动

20. 工业园区某校学习小组拟对下列图片进行研究性学习,请你为其拟定一个研究课

题( )

A.俄国十月革命的发展历程

B.空想社会主义的产生、发展和实践

C.巴黎公社革命的产生和影响

D.科学社会主义的产生、发展和实践

21. 近年披露的《蒋介石日记》记录了他访苏时的所见:“一、儿童教育周密;二、工

人皆施军队教育;三、小工厂租给私人。”日记体现了蒋介石访苏时,苏俄实施的经济

政策是( )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C.社会主义工业化政策

22. 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说:从1928年开始,苏联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

农业方面,几乎把所有农民的土地都集中到集体农庄或国营农场,开展农业生产,收

购的农产品由政府统一分配。……工业方面,工厂主要归政府所有、由政府经营。这

段话表明苏联经济体制的特点是( )

A.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

C.计划与市场相结合

23. “1920~1929年,美国工人工资增长2%,而工厂生产率却增长55%,农业工人的工

资还不到非农业工人的40%。到1929年,美国国家财富的三分之一由只占人口总数的

1%的人拥有。”这一现象带来的直接后果是( )

A.生产率的提高造成大量失业

C.爆发了空前严重的经济危机

24. 下列示意图中能正确反映1929~1938年美国和苏联在世界工业总产值中所占份额

(%)变化趋势的是( )

B.罗斯福当选为美国总统

D.美国加强对经济的干预

B.牺牲农业发展工业

D.优先发展重工业

B.新经济政策

D.农业集体化政策

试卷第5页,总20页

A. B.

C.

D.

二、填空题(填写相关史实,使题意符合历史史实.每空1分)

14世纪,诗人但丁的长诗《________》率先对教会提出批评。1859年,英国科学家

达尔文的科学巨著《________》出版,沉重打击了神权统治的根基。

1825年,英国人________改进的蒸汽机拖着车厢载着乘客正式试车,标志着铁路时

代的开始。《________》是第一个以国家名义明确表述资产阶级政治要求的纲领性文

件,被称为“第一个人权宣言”。

________改革使俄国走上资本主义发展道路。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交战国缔结和约、

战胜国分赃的所谓“和平会议”是________。

三、材料分析与探究题(7′+7′+6′=20′)

19世纪“雾都”一词成为伦敦的标签。20世纪以来,英国倾力治污,使伦敦的天空从滚

滚毒雾到重现蓝天白云。这为我们建设“美丽中国”提供了借鉴。阅读下列材料,回答

问题:

材料一:(工业革命前的英国)告别了内战、流血和专制,可仍未被工业社会浸淫。

传统社会风貌处处可见……以后的英国人留恋和赞美农业社会的舒适生活,称之为“快

乐的英格兰”。

﹣﹣阎照祥《英国史》

材料二:工业革命时期的英国固然是开天辟地的,政治上和经济上都得到空前的变革

和发展,工业化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带动了城市化。英国城市人口飞速增长,随之而来

的还有英国城市环境的恶化……(这个)“自由国度”的环境观念普遍歪曲甚至空白。

中等阶层……不顾城市环境和大众的生存,盲目放肆地开发,贪婪地消耗着地球上的

不可再生资源和人们宝贵的生命。

﹣﹣汤艳梅《工业革命时期的英国城市环境观念及其影响》

材料三:(英国)政府陆续颁布了《控制公害法》《公共卫生法》《放射性物质法》

等法律,并大力推动能源结构调整。……在节能环保方面表现出色的企业和政府机构

还会被授予绿色奖章。

﹣﹣新华网《三个“雾都”如何走出“霾伏”?》

试卷第6页,总20页

(1)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快乐的英格兰”时期英国的政治体制和经济发展

特征。

(2)比较材料一、二,工业革命使英国在经济的近代化道路上发生了什么重大的“变

革”?据材料二,概括19世纪的伦敦成为“雾都”的原因。

(3)据材料三,指出英国政府倾力治污给我们建设“美丽中国”提供了哪些借鉴?

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人类历史上第一场世界规模的战争,影响深远,引发人们对战争的

深刻反思。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萨拉热窝事件爆发后。俄国外交大臣激动地说:“这就是我们的战争!”德国

皇帝威廉二世几乎同样激动地说出了相似的话。德国主张,“我们必须彻底征服法国,

使他永远不再能够挡住我们的路。”英国外交官写道:“我们读到的尽是那些一味鼓吹

打仗的文章,战争影响到所有的人。”英国、法国认为,“德国军国主义是橄榄枝上的

肿瘤。”

材料二:这场革命的爆发是二月革命后一系列事件发展的必然结果,资产阶级临时政

府为了本阶级的利益继续进行帝国主义战争……人们相信布尔什维克,认为只有推翻

无能的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建立工农自己的政权,国家才能有出路。

﹣﹣摘编自齐世荣 廖学盛《20世纪的历史巨变》

材料三:一战后,苏俄自动退出了争霸的行列;德国和奥匈帝国战败,已没有资格参

加角逐;所剩下的就是美、英、法、意、日五个主要战胜国。它们之间的经济、军事

实力又相差甚远,这就要按战后的实力对比重新划分势力范围,建立战后世界新秩序。

﹣﹣徐天新,许平、王红生主编《世界通史?现代卷》

(1)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萨拉热窝事件爆发后,欧洲帝国主义国家对战争的

态度是什么?产生这一态度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2)材料二中的“这场革命”指的是哪次革命?据材料二概括指出引发这场革命的原因。

(3)结合材料三和所学知识回答,战后建立了什么世界新秩序?导致这新秩序形成的

原因是什么?

(4)当今世界仍不太平,从科索沃到伊拉克,再到叙利亚……可谓是炮声隆隆,硝烟

弥漫。以古鉴今,一战给我们今天留下了什么启示?

危机显现危害也隐含机遇,历史上很多国家都能在危机中把握机会促进发展。阅读材

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苏俄(联)农业生产情况

项目

年份

粮食作物产量(亿普特)

1921年 1923年 1925年

7860

34.55

8730

44.24

粮食作物耕种面积(万公顷)

6620

22.1

材料二:1929年,美国的国民生产总值是1040亿美元,到1932年只剩下580亿美元

了,美国损失了一半的财富……富兰克林?罗斯福的“新政”开创了市场经济的新模式。

在这种模式中,市场规律这只“看不见的手”和政府干预这只“看得见的手”联合起来,

共同影响经济,市场的作用和政府的作用同时得以发挥。

﹣﹣《大国崛起》解说词

试卷第7页,总20页

材料三:1936 年苏联的一个文件报导,1932 年在重工业部门工作的各种外国专家约有

6800人,另一个苏联文件报导,约有 1700 名美国工程师在重工业部门工

作。……1929﹣1932 年间,美国出现了大的不景气,工程师们去苏联是由于他们在美

国找不到工作。……在 1926 年以前,苏联只从西方得到数量不大的短期公司贷款,而

且利率高达 15%一 20%.危机发生以后,1929年英国开始实行对苏出口的信用保证制

度。……1935 年,苏联从德国获得它历史上得到的第一笔财政贷款,期限 5 年,利率

仅 6%.1936 年英国给予苏联的一笔贷款利率又下调为 5.5%。

﹣﹣萨顿《西方技术与苏联经济的发展(1930﹣1945)》

(1)材料一中苏俄(联)农业生产情况的变化得益于列宁实施的什么政策?这一政策

有什么作用?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使“美国损失了一半的财富”的事件是什么?“新

政”的“新”表现在哪里?

(3)据材料三指出 20 世纪 30 年代的大危机为苏联的工业化提供了哪些有利条件?

试卷第8页,总20页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2021-2022学年江苏省苏州市工业园区九年级(上)期中历史试

一、选择题(每小题所列四个选项中,有且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题1分)

1.

【答案】

B

【考点】

文艺复兴运动

【解析】

本题考查文艺复兴运动。

【解答】

14世纪前后,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新兴资产阶级越来越

发现人的价值和作用,他们提出人文主义思想,反对以神为中心,要求以人为中心,

提倡发扬人的个性,掀起了文艺复兴运动。

故选B。

2.

【答案】

B

【考点】

新航路的开辟

【解析】

本题考查新航路的开辟的史实。

【解答】

据材料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中的这段话可知,叙述的是新航路开辟发生的原

因和条件。14、15世纪欧洲商品经济的发展、对黄金的追求、传统商路受阻等成为新

航路开辟的原因。地理知识、指南针的运用、航海造船技术的进步是新航路开辟的客

观条件。葡、西两国地处大西洋沿岸,首先开辟了新航路。

故选B。

3.

【答案】

D

【考点】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解析】

本题以图示为背景考查学生对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相关知识的掌握。

【解答】

A项,通过资产阶级革命,英国最终确定了君主立宪制体制,确立资产阶级联邦制的

国家为美国。故A项错误。

B项,1688年,英国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发动光荣革命,推翻詹姆士二世的统治,这场

革命没有发生流血冲突,被成为“不流血的政变”。故B项错误。

C项,第一次工业革命开始的时间为18世纪60年代,时间不符。故C项错误。

试卷第9页,总20页

D项,根据图片可知,从1640年革命爆发到1689年《权利法案》的颁布,英国资产

阶级和新贵族经过近半个世纪的斗争才最终取得统治地位。故D项正确。

4.

【答案】

A

【考点】

《独立宣言》

【解析】

本题以美国国歌《星条旗之歌》为切入点,主要考查《独立宣言》。

【解答】

1776年7月4日,大陆会议通过了《独立宣言》,宣告北美13个殖民地脱离英国独立,

宣告这些殖民地从此成为而且名正言顺的成为自由独立的合众国,美利坚合众国——

美国诞生了。在华盛顿的领导下,美国摆脱了英国的殖民统治,获得了国家独立。美

国人追求的“自由”在《独立宣言》文献中出现最早。

故选A。

5.

【答案】

C

【考点】

美国1787年宪法

【解析】

本题考查了美国政治分权制衡的原则。

【解答】

材料“美国总统特朗普于2017年1月签署暂停中东几国移民入境的行政命令(‘禁穆

令’),被联邦法院法官裁定为违反宪法,立即暂停执行”体现出美国总统的权力受到

了联邦法院的限制,故这一过程体现出的政治原则是分权制衡原则,故C正确;

ABD三项与题意不符,排除。

故选C。

6.

【答案】

D

【考点】

评价华盛顿与拿破仑

【解析】

本题考查拿破仑的对外战争。注意掌握相关基础知识。

【解答】

法国作家雨果在评价拿破仑时说:“他当然有污点,有疏失,甚至有罪恶,就是说,他

是一个人;但他在疏失中仍是庄严的,在污点中仍是卓越的,在罪恶中也还是有雄才

大略的。”最能说明拿破仑也是有污点和疏失的是率军远征俄罗斯。率军远征俄罗斯是

拿破仑发动的对外战争,损坏了被侵略国家人民的利益,激起了当地人民的反抗。

7.

【答案】

D

【考点】

试卷第10页,总20页

更多推荐

英国,美国,资产阶级,革命,发展,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