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3月13日发(作者:保时捷cayenne是什么车)
2022-2023
学年全国初中九年级上历史人教版月考试卷
考试总分:
125
分
考试时间:
120
分钟
学校:
__________
班级:
__________
姓名:
__________
考号:
__________
一、
选择题
(本题共计
20
小题
,每题
5
分
,共计
100
分
)
1.
以下四幅图片反映的共同主题是
A.
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
B.
西方殖民侵略的加剧
C.
国际工人运动的发展
D.
殖民地人民的反抗斗争
2.
亚历山大二世突破了阻碍俄国发展的最大瓶颈,这个
“
最大瓶颈
”
指的是( )
A.
资金缺乏
B.
农奴
C.
土地自由买卖
D.
劳动力不足
3.
归纳是一种很重要的学习方法。下列与方框内所给提示内容相符的历史事件是(
提示内容
①起止时间:
1861—1865
年②相关文献:《解放黑人奴隶宣言》
③重要战役:葛底斯堡大捷
A.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B.
法国大革命
C.
拉美独立运动
D.
美国南北战争
)
4. 19
世纪中期,中日两国可谓
“
同是天涯沦落人
”
,但到
19
世纪后期,两国
“
相逢之时
”
,已经
“
不曾相
识
”
。这是因为日本在明治维新后(
)
A.
沦为半殖民地
B.
彻底废除了封建制度
C.
开始受到西方的侵略
D.
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
5.
某校准备举办
“
第一次工业革命成果图片展
”
,下列成果可供选用的有(
)
①电子计算机
②珍妮机
③飞机
④
“
旅行者号
”
机车
A.
①②
B.
①③
C.
③④
D.
②④
6.
下表是英国人口变化情况,从
18
世纪中期到
19
世纪中期农村人口及城市人口发生变化的原因是(
)
A.
工业革命的影响
B.
英国海外殖民贸易的扩张
C.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爆发
D.
君主立宪制的建立
7.
历史上有这样一位科学家,人们评价说:
“
在我们这一时代的物理学家中,他现在是,将来也还是
人类宇宙中有头等光辉的一颗巨星,他也许比牛顿更伟大,因为他对科学的贡献,更加深刻地进入
了人类思想基本概念的结构中。
”
这位科学家的贡献是(
)
A.
发现万有引力定律
B.
提出进化论
C.
提出电磁感应学说
D.
提出相对论
8. 1914
年秋,正当一个又一个欧洲国家卷入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屠杀之际,英国外交大臣格雷伯评论
道:
“
灯光正在整个欧洲熄灭。
”
引发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线是(
)
A.
资本主义经济大危机
B.
三国同盟形成
C.
萨拉热窝事件
D.
轴心国集团形成
9. “
特别通过实行一项可能在一定时间后导致共同防务的其中包括最终实现共同防务政策的共同外交
和安全政策,在国际舞台上表明其同一性。
”
下列哪一国际组织把它当作目标?
A.
国际联盟
B.
联合国
C.
欧洲联盟
D.
世界贸易组织
10.
下图是
“
阿芙乐尔号
”
巡洋舰。
1917
年
11
月
7
日晚,它的一声炮响发出了起义最后总攻的信号。这场
起义胜利后建立的政权的名称是(
)
A.
苏联
B.
革命军事委员会
C.
人民委员会
D.
工兵代表苏维埃
11.
下列两幅图片所示历史事件中均起主要作用、均是受害国的分别是哪两个国家(
)
A.
英、日
B.
美、中
C.
英、德
D.
美、德
12.
巴黎和会上中国代表希望收回山东的主权,但由于日本的种种阴谋以及列强间的勾结与妥协而未
能如愿,直到华盛顿会议山东问题才得以最终解决。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的相似之处不包括(
)
A.
均有损中国主权
B.
暂时缓和了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
C.
对战败国进行了掠夺
D.
均由少数帝国主义大国操纵
13.
十月革命胜利后,苏维埃政权为抗击国内外敌人实行过一系列非常措施,被称为(
)
A.
临时政策
B.
特殊政策
C.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D.
新经济政策
14. 20
世纪初,英国有关实行社会保障制度的思想广泛传播,甚至像威尔士亲王、张伯伦一类人物也
予以认同,呼吁通过国家主持收入再分配,满足底层社会需求,抑制国内阶级矛盾对立与激化。可
见,英国政治人物主张建立社会保障制度是为了( )
A.
缓和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
B.
推动民主政治进步和发展
C.
消除贫富差距,维护公平正义
D.
摆脱危机打击,巩固政权基础
15.
历史学家罗荣渠在《美洲史论》中指出∶
\"
作为世界历史上出类拔萃的人物,他所指挥的军队解
放的国土十倍于西班牙的国土,成为委内瑞拉、哥伦比亚、厄瓜多尔
……
的奠基者。
\"
这位美洲历史
上的伟人是
A.
玻利瓦尔
B.
哥伦布
C.
华盛顿
D.
克伦威尔
16. 1999
年,以美国为首的北约打着
“
人权高于主权
”
的幌子,越过联合国安理会,对南斯拉夫联盟共
和国进行了持续
78
天的轰炸。这说明(
)
A.
美国具有包办全球事务的能力
B.
联合国中制约美国称霸的重要力量
C.
联合国的权威性正经受严峻的挑战
D.
世界已经进入美国
“
独霸全球
”
的时代
17. “
制定本行业的公平经营规章,确定各企业的生产规模、价格水平、市场分配、工资标准和工作
日时数。
”
材料主要体现罗斯福新政( )
A.
整顿金融体系
B.
调整农业政策
C.
加强对工业的计划指导
D.
推行
“
以工代赈
”
18.
美国波士顿犹太人屠杀纪念碑上,铭刻着一位名叫尼莫拉的德国牧师留下的短诗:
“
起初他们追
杀共产主义者,我不说话;接着他们追杀犹太人,我不是犹太人,我不说话
…
最后,他们奔我而
来,再也没有人站起来为我说话了。
”
从文中得到的信息不包括( )
A.
德国法西斯打击共产党人
B.
居住在波士顿的犹太人被大量屠杀
C.
德国法西斯迫害犹太人
D.
纵容只会使法西斯得寸进尺
19.
《西方文明史:延续不断的遗产》中写道:
“1941
年是战争的一个关键的转折点,战争变成了一
场真正的全球性冲突。
”
下列事件中,能为作者观点提供史实依据的是(
)
A.
德军闪击波兰
B.
斯大林格勒战役
C.
珍珠港事件
D.
诺曼底登陆
20.
小刚制作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相关事件的时空简表。请找出正确的选项( )
选项时间
A
B
C
D
A.A
空间史实
1945
年
9
月波兰德国闪击波兰,绥靖政策推向顶峰
1942
年
1
月华盛顿签署《联合国家宣言》,标志着联合国成立
1942
年斯大林格勒斯大林格勒保卫战,太平洋战争爆发
1944
年诺曼底美英盟军诺曼底登陆,开辟欧洲第二战场
A.A
B.B
C.C
D.D
二、
简答题
(本题共计
1
小题
,共计
5
分
)
21.
(
5
分)
请对比如图图片反映的历史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写一篇
80
﹣
120
字的小短文。(要
求:题目自拟,史实正确,语句通顺,表述完整,体现两幅图片反映内容人的比较)
三、
论述题
(本题共计
1
小题
,共计
5
分
)
22.
(
5
分)
推测空格内容,根据事件联系,写一篇小短文(字数
150
字以内)。
四、
材料分析题
(本题共计
3
小题
,每题
5
分
,共计
15
分
)
23.
从
18
世纪
60
年代到
20
世纪初,世界经历了两次重大的科技革命,科学技术的发展让人们感受到从未
有过的欢欣,也体验到很多新的痛苦。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
世纪中叶,英国成为世界上工业最发达的国家,号称
“
世界工厂
”
。其生铁产量
1848
年为
200
万吨,
1870
年时已增长到
600
万吨,占全世界总产量的一半。
——
摘编自《世界史
·
近代史编》
材料二
1870~1900
年间,科学与技术的关系,比以前任何时期都密切得多,
19
世纪最后
30
年
间,几乎没有什么工业部门未曾受到科学新发现的影响
……
新兴工业,诸如电气工业等这些完全是
在科学发现中首创的工业,其面貌的改变当然要比那些早已建立的工业显著得多。
——
《新编剑桥世界近代史》
材料三
《机器时代的享受》描写了美国有钱人坐汽船游览伦敦泰晤士河的场景。在他们风光
的背后,大批的农村人口背井离乡涌入城市,农村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从
18
世纪的
70%
下降到
1841
年的
20%
。大量的贫民常年居住在没有基本卫生设施和通风设备的住房内。许多巨大的蒸汽轮船,
发出呛人的浓烟,岸边工厂排放的污水,使河水变得浑浊不堪。
——
摘编自《文明的力量》
(
1
)材料一中提到的
“
英国成为世界上工业最发达的国家
”
的主要原因是什么?这一时期,为英国生
铁生产提供动力的主要机器是什么?请写出当时以此机器为动力的一个交通工具。
(
2
)根据材料二归纳这一时期科技革命的特点。电气工业的发展使人类进入了什么时代?
请列举这
一时代的一项重要发明及其发明者。
(
3
)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
“
机器时代
”
给人们的社会生活带来了哪些影响?
(
4
)综上所述,谈谈你对科技发展的认识。
24.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时,首先挑动战争的德国的目的是企图用武力取得
“
阳光下的地盘
”
(即
拥有大量的殖民地以解决其发展资本主义所需的市场等问题);
“
二战
”
爆发时,再次首先挑动战争的
德国的目的仍旧是企图用
“
德国的剑为德国的犁取得土地
”
。
材料二
20
世纪
20
年代后期是繁荣、稳定与和解的几年,
20
世纪
30
年代则是萧条、危机和战争的
10
年。
20
年代的和解在欧洲是以法国联盟体系为基础,在远东则是以华盛顿会议的协定为基础,两者
的目标都是为了维护这两个地区的现状。这一目标在
20
世纪
20
年代中得到实现,但在随后的
10
年
中,一切又突然地、决定性地颠倒过来。德国和日本的新领导人决意修改第一次世界大战的领土和
约,并有办法、有决心这样做。
材料三
……
任何反对纳粹主义而战斗的人或国家,都将得到我们的支援。任何与希特勒为伍的人和
国家都是我们的敌人。我们将尽一切力量帮助俄国和俄国人民。
——
摘自丘吉尔对德国侵略苏联发表的声明(
1941
年
6
月)
材料四
对日大小战斗歼灭日军出国作战兵力军民伤亡经济损失
近
20
万次
150
余万人
30
余万人约
3500
万人
6000
亿美元
——
据《中华民族抗日战争全史》资料
请回答:
(
1
)结合材料一,归纳德国首先挑动两次世界大战的直接原因。
(
2
)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别用史实证明下面两个观点。
观点一
“20
世纪
20
年代后期是繁荣、稳定与和解的几年
”
史实一:
________
观点二
“20
世纪
30
年代则是萧条、危机和战争的
10
年
”
史实二:
________
(
3
)材料三中,丘吉尔为什么宣称要
“
尽一切力量帮助俄国和俄国人民
”
?二战中有哪些重大军事行
动体现了
“
反对纳粹主义而战斗的人或国家
”
相互支援?试举两例。
(
4
)结合材料三、材料四,归纳世界反法西斯国家取得第二次世界大战胜利的主要因素。
25.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有人总结美国经济发展的特点:
“
春风得意马蹄疾
”
(
20
世纪五六十年代),
“
山重水复疑无路
(
20
世纪七八十年代),
“
柳暗花明又一村
”
(
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
材料二
在
20
世纪
60
年代的西方国家中,法国总结戴高乐首先向美国的领导地位发起挑战。他主张欧
洲应是
“
欧洲人的欧洲
”
,主张欧洲联合起来,摆脱美国人的控制。
1960
年法国试爆原子弹成功,增强
了法国的实力。
1964
年,法国又冲破美国设置的反华阵线,与中国建交。
1966
年,法国正式退出
“
军
事一体化机构
”
。
(
1
)根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站在美国的角度分析,出现
“
春风得意马蹄疾
”
这种经济发展特点的原
因有哪些?
(
2
)材料二表明战后西方资本主义发生了什么变化?战后大部分西欧国家于
1993
年逐渐走上联合自
强的道路,产生了怎样的积极影响?
(
3
)战后西欧国家和日本经济的发展,既有各自不同的主观原因,也有相似的外部原因。其共同的
外部因素是什么?你如何看待这一外部因素?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2022-2023
学年全国初中九年级上历史人教版月考
试卷
一、
选择题
(本题共计
20
小题
,每题
5
分
,共计
100
分
)
1.
【答案】
D
【考点】
印度民族大起义
评价华盛顿与拿破仑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依据图片信息并结合所学可知,
1775——1783
年,华盛顿领导美国人们进行了独立战争,摆脱了英
国的殖民统治,取得了民族
独立;玻利瓦尔和圣马丁是
19
世纪初拉丁美洲独立运动的领导者,带领人民解放了西班牙在南美洲
的殖民地;章西女王是
1857——1859
年印度民族大起义的领导人,率领起义军队英勇抗击英军,沉重打击了英国的殖民统
治,因此四幅图片反映的共
同主题是殖民地人民的反抗斗争,
D
项符合题意;而
ABC
三项均与图片信息不符,排除。故选
D.
2.
【答案】
B
【考点】
1861
年俄国农奴制改革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农奴制改革根本原因相关知识的掌握。
1861
年,沙皇亚历山大二世签署了废除农奴
制的法令。
【解答】
据题干
“
亚历山大二世突破了阻碍俄国发展的最大瓶颈
”
结合所学可知,这个
“
最大瓶颈
”
指的是农奴。
1861
年,沙皇亚历山大二世签署了废除农奴制的法令。法令在保护贵族、地主利益的前提下,宣布
农奴获得人身自由,还规定农奴得解放时,可以得到一块土地,但必须高价赎买。
3.
【答案】
D
【考点】
美国南北战争的爆发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美国南北战争。
【解答】
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
1861
年
4
月,南方军队以林肯当选为美国总统为借口挑起内战,
1862
年林
肯颁布《解放黑人奴隶宣言》,扭转了战场上的被动局面;
1863
年取得葛底斯堡大捷;
1865
年北方
取得了战争的胜利,维护了国家的统一。
故选
D
。
4.
【答案】
D
【考点】
日本明治维新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了日本明治维新的有关内容,要在掌握课本相关知识的基础上,对问题进行深入的分
析,从而得出结论。
【解答】
19
世纪中期,中国和日本都是闭关锁国的封建国家,此后日本进行了明治维新,摆脱了沦为半殖民
地国家的命运,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道路。
19
世纪后期,日本已成为比较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而
中国则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
故选
D
。
5.
【答案】
D
【考点】
第一次工业革命
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主要成就
第二次工业革命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结合所学可知,珍妮机和
“
旅行者号
”
火车机车是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成果。因此,②④正确,故
D
符合
题意;电子计算机是第三次
科技革命的成果。故①错误,故
AB
不符合题意;汽车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果。③错误,故
C
不符
合题意;故选
D.
6.
【答案】
A
【考点】
第一次工业革命
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影响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工业革命有关知识点。
【解答】
从表格内容可以看出
1751—1851
年农村人口大幅度减少,而城市人口大幅度增加,说明城市化速度
加快,而促进城市化速度加快的是工业革命的开展的影响。
故选
A
。
7.
【答案】
D
【考点】
近代科学家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更多推荐
美国,国家,德国,发展,英国,材料,工业,人口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