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3月12日发(作者:北京吉普价格表)
OBSERVE观 察 /
福特转攻为守
文
/
孟华
尽管上海车展已经结束,但它的
影响一直延续。可能在多年之后,跨国
车企还能回忆起车展给他们带来的
震 撼。
三年疫情期间内,外国高管来华面
临颇多旅行上的不便。但在他们缺乏
直观体验的三年当中,中国汽车行业好
像脱胎换骨了一样。
之行之后,在底特律一场活动上表示:
“市场已经完全变了,我们将不得不重
新思考福特品牌在中国市场的定位。”
吉姆·法利进一步表示,自己了解
到,那些只销售电动汽车的豪华品牌在
中国市场表现最好(多半指的是“蔚小
理”)。这个印象从哪里得到的,是否符
合现实,很难回答,也不重要。重要的
是,福特接下来该如何对待中国业务,
是继续执行既定战略,还是改弦更张。
吉姆·法利的表态令人震惊,他说:
福特CEO吉姆·法利在结束上海
“在某种程度上,就是需要做出要么
继续、要么退出的决定。”
这不是一个哈姆雷特式的犹豫,
鉴于福特在中国的业务已经推进多年,
豪华品牌林肯也在中国实现了国产化,
福特对华投资有一大堆沉没成本,那
么此时提出“继续还是退出”,很容易
被猜测为后者,因为如果是前者,是无
须发问的。
其实不亲临也会有感受。5月7日,
巴菲特在股东大会上说,(美国)汽车
业非常艰难。虽然汽车行业不会消失,
5年到10年后汽车行业肯定会和现在
新观感驱动战略调整
26
2023
不一样,不论是汽车架构还是市场结
构,资本的部署和风险是一定会发生
的。查理·芒格则称,电动汽车带来了
巨大的资本成本和风险。
有意思的是,他们都认为卖车、卖
汽车商业保险风险更低。
巴菲特和芒格显然是站在美国汽
车行业的角度,认为接下来汽车业面临
的风险很大。他们的理由很清晰,这个
行业变化巨大且迅速,无论向哪个方
向投资,都会承担机会成本和风险。
历史上没有哪一项技术,能像电
动车那样改变整个行业,甚至一定程
度上捆绑了国家能源战略。
对中国的电动竞争前景,福特实际上已经不抱太
大希望。这意味着,福特对华大规模投资的时代
已经结束了。
福特在华业务走低
从全球角度看,今年第一季度福
特业务已经整体扭亏为盈,营收达415
亿美元,同比增长20%;净利润18亿美
元,相比去年同期亏损31亿美元有根本
性改观。
今年,燃油乘用车和商用车全年
利润,福特给出了70亿美元和60亿美
元的乐观预期;而电动车业务,福特预
计今年将亏损30亿美元,超过2022年
的21亿美元。
2022年,福特在华销量为49.6万
辆,同比下降33.5%;今年一季度,销
量再度下滑了18.8%。2022年林肯汽
车在华累计销量为7.93万辆,同比下滑
13.4%。
而2016年,福特在中国的市场份
额还有5%,2022年这个数字跌到了
2.1%。2022年,福特在中国市场亏损了
5.72亿美元(息税前)。今年开始,福特
不再按地区公布业绩。
福特在中国销售的新能源车有3
款,分别是福特领界EV、锐际(PHEV
版)和电马Mustang Mach-E。
领界EV在2019年上市,属于江铃
福特,年销量大概是5000辆这个量级。
锐际(PHEV版)和电马在2021年上市,
由长安福特生产。而电马几乎是福特在
华唯一的、具有明显福特血统的电动产
品。在全球其他地方,电马卖的还不错。
去年12月,第15万辆电马在美国下线。
但是在中国,2022年电马销量为
4860辆,2023年前4个月累计销量370
辆,这个数据显然是令人失望的。
福特中国对电动车研发做出了调
整。2022年9月,福特电马赫科技有限
公司在中国开启运营。福特表示:“该公
司为中国市场首个由外资汽车品牌成
立的专注于智能电动汽车研发和运营
的独立实体。”
其实在2022年3月,福特已经将全
球业务进行了调整,分为燃油车、商用
车和电动车部门。而电动车部门则同
时负责软件、智能网联技术和服务。显
27
OBSERVE观 察 /
然,福特将电动车部门同时视为智能技
术的创新业务机构。
那么“福特电马赫科技”,实际上
是福特在华研发本地化战略的兑现。
战略见效需要一定时间,但现在福特
似乎正在丧失耐心。这不光是因为上
一年干赔了,而是福特对中国业务的看
法,发生了根本性变化。
说得直白一点,管理层已经不相信
福特中国能自给回血,并在中国市场的
竞争中赢得胜利。吉姆·法利说:“中国
市场已经人满为患了。”
上,吉姆·法利给出了他思考的结果:福
特汽车在中国的业务将更加精简、集
中,减少投资,专注商用车业务、电动汽
车和出口。
与斯特兰蒂斯声称要在华以轻资
产模式运营的路线不同,福特虽然也
打算减少在中国的投入,但似乎不打算
将产能全撤掉,而是集中于“高回报”
业务。总结一下,就是留下来,但要干点
赚钱的业务。
一个打算是将中国作为产能中心,
利用后者供应链的完整性和成本竞争
力,为福特全球战略服务。
其实福特已经这么做了。4月18日,
福特决定在长安福特杭州的工厂生产
改版林肯航海家,并将其出口到美国。
看上去,福特正在将长安与江铃两家合
资企业的产能纳入到全球网络当中。
这只是个开始。未来,中国产能将
陆续为南美、澳洲和墨西哥提供电动
车和商用车。
另一个打算是做高利润的进口
生意。上海车展上,福特着意展示的
是个性化车型,包括探险者昆仑巅峰
版、中型皮卡福特Ranger、SUV Ford
Bronco、电马GT风暴复古版、全新一
代福特F-150猛禽以及纯电皮卡F-150
Lightning。这些更小众、更强调场景和
驾趣的产品,对一些人群无疑有吸引
力。但也说明,福特正在放弃中国的主
流乘用车市场。
车展上展示的这些车型,标签往
留下来,但不加注
5月2日,在一季度财报电话会议
28
2023
往是肌肉、越野、大体格,与主流诉求
形成了差异化,将来很可能以进口的
形式在华售卖。这部分业务将是“轻资
产”的。
取而代之的,则是福特在加拿大
安大略省和墨西哥的电动产能布局。
福特计划,在今年年底将达到60万辆
电动汽车的年产能,2026年将产能提
升至每年200万辆。借此实现福特的
10%息税前利润目标,而电动车利润率
也要达到8%。
对于福特品牌的受众来说,福特
的决定尚缺乏细节,但无疑是个坏消
息。欧洲一些研究机构的分析师们则
认为,吉姆·法利此举,不过是对现实
的承认。继续承担亏损并加大投入,注
定劳而无功。
眼下的情形,福特很难像以前那
样,只要调整策略,将一众新锐车型拿
到中国来就能重新打开局面(比如当
年的“1515计划”)。对中国的电动竞争
前景,福特实际上已经不抱太大希望,
只愿意将眼下已经投入的资源利用起
来,并避免更多的低效投资。因为空置
产能带来的设备折旧损耗,是当前主要
“出血点”。
这意味着,福特对华大规模投资
的时代已经结束了。剩下的则是收缩战
线,同时保留必要时撤出的主动权。
吉姆·法利可能希望,对华战略调
整被资本市场认定为“务实”。他是只
凭借走马观花的几天就做出了重大决
策,还是已经责成属下或者第三方进
行严谨的量化评估,然后等待一个合
适的时机?
《汽车人》很难相信是前者,因为
福特的想法,在此之前已经有很多迹
象。重点是,福特希望在自己优势区域、
优势产品方向上投入资源,这也是支
持他的福特家族一直敦促他做的。
作为一位谨慎的高管,吉姆·法利
不可能宣布“中国不再是必争之地”,
他只会悄悄地动作,体面地寻求利益
攸关方的谅解,而不会像唐唯实那样
搞“麦克风外交”。
从这一点上看,福特还是挺懂中
国市场的,因此也不能排除形势或者
自身实力出现大的变化之后,重新进
入投资扩张状态。毕竟,有桥头堡和没
有,是不一样的重登难度。
重点是,福特希望在自己优势区域、优势产品方向
上投入资源,这也是支持他的福特家族一直敦促
他做的。
29
更多推荐
福特,中国,业务,市场,电动车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