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2月16日发(作者:路虎发现4报价)

高一物理第一章试题及答案

1.选项C中的说法正确,因为自行车的车轮在转动,不能视为质点。

2.选项B中的说法不正确,因为位移的大小可以比路程大。

3.选项B中的说法正确,因为丙物体相对于乙物体可以运动或静止。

4.选项C中的说法正确,因为船在水流速度较大时往返的时间会更短。

5.选项C中的说法正确,因为第2秒末质点甲和乙的速度相同。

6.往返的平均速度大小为0,平均速率为2v1v2/(v1+v2)。

7.选项A中的说法正确,因为匀速直线运动的路程与时间成正比。

8.选项A中的说法正确,因为加速度描述的是速度变化的大小。

D。加速度是描述物体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

9.甲、乙两位同学进行百米赛跑多次,每次甲都比乙提前10米到达终点。现在让甲远离起跑点10米,乙仍在起跑点起跑,那么谁先到达终点?选项:A。甲先到达终点 B。两人同时到达终点 C。乙先到达终点 D。不能确定。

10.小船匀速逆流而上,经过桥下时箱子落水了。船继续前进一段时间后才发现,并立即调头以相同的静水船速顺流而下。经过1小时在下游距桥7.2千米处追上。那么河水流动速度是多少?选项:A。7.2千米/小时 B。3.6千米/小时 C。1米/秒 D。条件不足,无法确定。

11.小明同学在研究DIS实验后,设计了一个测物体瞬时速度的实验。其装置如图所示。在小车上固定挡光片,使挡光片的前端与车头齐平,将光电门传感器固定在轨道侧面,垫高轨道的一端。小明同学将小车从该端同一位置由静止释放,获得了如下几组实验数据:

不同的挡光片 通过光电门的时间(s) 速度(m/s)

Ⅰ 0. 0.347

Ⅱ 0. 0.344

Ⅲ 0. 0.343 Ⅳ 0. 0.342

则以下表述正确的是:选项: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无法确定。

12.目前实验室用的打点计时器有两种:___________计时器和___________计时器。它们所接电源均为频率为50Hz的交变电流,所以都是每隔________秒打一个点。但前者所接交流电压为________V,后者所接交流电压为________V。

13.“嫦娥Ⅰ号”探月卫星沿半径为R的圆周轨道绕月球运动了一周,其位移大小是___________,路程是_________;若卫星绕月球运动了1.75周,其位移大小是__________,路程是__________,此运动过程中最大位移是__________,最大路程是__________。

14.在NBA比赛中,篮球以10m/s的速度水平撞击篮板后以8m/s的速度反弹回来,接触时间为0.1秒。根据运动学公式,篮球在水平方向的加速度为(以飞来方向为正方向)-20m/s?。

15.甲和乙在相距12km的平直公路两端同时出发相向而行,甲的速度是5km/h,乙的速度是3km/h。一只小狗以6km/h的速率,从甲处出发跑向乙,在途中与乙相遇,然后返回跑向甲,在甲处又返回跑向乙,如此往返直到甲、乙相遇。小狗在此过程中跑过的路程是24km,位移为0(因为最终回到了原点)。

16.地震波既有纵波也有横波,它们在地表附近被认为是匀速传播的,传播速度分别是9.1km/s和3.7km/s。如果一次地震的纵波和横波到达某个观测站的时间相隔8秒,那么震源距该观测站的距离是73.6km。

17.猎豹是世界上陆地奔跑速度最快的动物之一,时速可达110多公里。在一次追击猎物的过程中,猎豹经过4秒的加速,达到最大速度后保持匀速运动4秒仍未追上猎物,于是放弃追捕,以3m/s?的加速度减速,经过10秒停下。求猎豹加速时的平均加速度为2.5m/s?,最大速度可达72km/h。

18.一辆火车正常行驶的速度是54km/h,关闭发动机后开始做匀减速运动。6秒末的速度是43.2km/h。根据运动学公式,火车的加速度为-1.2m/s?。15秒末的速度是27km/h,45秒末的速度是0km/h。

质点乙做匀速直线运动,甲做初速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因此选项A错误,选项B正确。在第2秒末,甲、乙质点的速度相同,但乙在甲的前方,因此选项C正确,选项D错误。

6.因为D的位移为零,所以它的平均速度也为零。假设路程为2s,则平均速率为:v=(s+0)/(2s-0) = 2v1v2/(v1+v2)。

9.在百米赛跑中,甲比乙提前10m到达终点,即甲跑完100m与乙跑完90m所用时间相同,因此100m/90m=甲的速度/乙的速度,得到甲的速度=乙的速度。如果让甲从起跑点远离10m而乙仍在起跑点,则甲需要跑110m到达终点,其时间为t甲\' = 110m/甲的速度,而乙需要跑99m到达终点,其时间为t乙\' = 99m/乙的速度,因此甲先到达终点。

10.如果以流动的水为参考系,则箱子从落水到被船追上共用时间2h,因此箱子相对于水的速度为3.6km/h。

14.加速度为-180m/s^2.

15.7.2km/h = 2m/s。

16.设地震的震源与观测站的距离为x,则纵波从震源传播到观测站的时间t1=x/v1,横波从震源传播到观测站的时间t2=x/v2,纵波与横波传播到观测站的时间间隔t=t2-t1=8s。联立三个方程,解得x=49.9km。

17.(1) 7.5m/s (2) 108km/h。根据a=Δv/Δt,可得Δv=aΔt。将给定的数值代入,得到(1)Δv=1.5m/s,(2)Δv=40m/s。将速度转换为km/h,得到(1)7.5m/s=27km/h,(2)40m/s=144km/h。

为正方向的反方向。

解析:根据题意,首先将给定的速度单位统一为m/s,得到v=30m/s,v1=12m/s。

⑴根据匀减速直线运动的公式a=(v-v1)/t,代入已知数据可得a=-0.5m/s^2.再根据匀减速直线运动的公式s=(v-v1)t/2,代入已知数据可得s=300m。最后,根据匀减速直线运动的公式t=(v-v1)/a,代入已知数据可得t=30s。 ⑵根据匀加速直线运动的公式v2=v+at,代入已知数据可得v2=7.5m/s。速度方向为与火车运动方向相反的方向。

改写:题目给出了火车的初速度v1和末速度v,需要求出火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的时间t和15秒后的速度v2.首先,将给定的速度单位统一为m/s,得到v=30m/s,v1=12m/s。根据匀减速直线运动的公式a=(v-v1)/t,代入已知数据可得a=-0.5m/s^2;再根据匀减速直线运动的公式s=(v-v1)t/2,代入已知数据可得s=300m;最后,根据匀减速直线运动的公式t=(v-v1)/a,代入已知数据可得t=30s。根据匀加速直线运动的公式v2=v+at,代入已知数据可得v2=7.5m/s。需要注意的是,速度方向为与火车运动方向相反的方向。

更多推荐

速度,方向,时间,运动,火车,观测站,选项,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