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2月1日发(作者:全国违章车辆违章查询下载)
中文摘要
石油作为重要的基础性资源,已经渗透到当今社会、经济、生产、生活
的各个方面。因此,石油价格的变动,对我国国民经济各行业都将产生影响。
近年来石油价格不断上涨,并呈现阶段性、次第攀升的上涨模式,突发事件
引发世界石油市场剧烈波动,反季节变化现象增多,名义价格和实际价格的
差距拉大等特点。石油价格虽然在近期有所回落,但从长期供需来看石油价
格在未来仍将不断增长。石油价格上涨已给我国带来诸多不利影响。我国已
成为世界第二大石油进口国,对石油的过分依赖不得不引起我们的重视。本
文通过在石油价格的长期走势以及石油价格变化对我国影响的分析的基础上
提出了相应对策。
【关键词】 石油价格 世界经济 中国石油安全
Abstract
Nowadays, petroleum, as the important fundamental resource, has seeped to
many aspects of society, economy, production, and life. Therefore, the fluctuation
of petroleum price will have an influence to each profession in our national
economy. In recent years, the consistent rise of petroleum price took on a new rise
pattern of phasing and grading climb. Some sudden events brought about some
new characteristics, such as the fierce fluctuation of the world oil market, the
increase of counter-seasonal variation phenomenon, and the enlarged disparity
between the nominal price and the actual price. In a long term, although the
petroleum price has recently receded, it still seems to grow continuously judging
from the long-term supply and demand. The rise of petroleum price has brought
many disadvantageous effects to our country. Since we have become the second
biggest petroleum import country in the world, the excessive dependence on
petroleum must arouse our concerns. The thesis will give some countermeasures
on the basis of the analysis of the long-term trend of petroleum price and the
influences caused by the change of petroleum price to our country.
【Key Words】Petroleum price International economy Safe of Chinese
petroleum resources
目 录
1 近年国际石油价格变动走势概述 ..................................................................... 4
1.1近期石油价格走势 ...................................................................................... 4
1.2近年国际油价变动主要表现特征 .............................................................. 5
2 石油价格影响因素分析 ..................................................................................... 5
2.1.世界石油市场的需求因素分析 ................................................................ 6
2.2世界石油市场的供给因素分析 .................................................................. 7
2.3世界石油市场存在的不确定因素分析 ...................................................... 9
3 未来石油价格走势预测 ................................................................................... 10
3.1石油价格未来走势特点 ............................................................................. 10
3.2石油价格预测分析 ...................................................................................... 11
4 国际石油价格上涨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 12
4.1减缓经济增长速度 .................................................................................... 14
4.2加剧通货膨胀压力 .................................................................................... 15
4.3缩小贸易顺差 ............................................................................................ 15
4.4企业成本上升,国际竞争力下降 ............................................................ 15
5 我国应对高油价须采取的措施 ..................................................................... 16
5.1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增长方式,降低对石油的依赖 ............................ 16
5.2努力降低能耗,提高能源利用率 ............................................................ 16
5.3加快国家石油储备体系的建设步伐 ........................................................ 16
5.4积极开发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 ................................................................ 17
5.5改善石油定价机制 .................................................................................... 17
参考文献 ............................................................................................................... 18
致 谢 ................................................................................................................... 19
石油作为一种重要能源和资源,被广泛应用于各行各业,被称为经济乃至
整个社会的“黑色黄金”、“经济血液”。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对石油的
需求日益增加,石油的对外依存度不断提高,这就不可避免地受到国际石油价
格上涨的影响。所以,认真分析国际石油价格上涨的原因以及油价变动对中国
经济的影响,提出我国的应对措施,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
1 近年国际石油价格变动走势概述
1.1近期石油价格走势
近年来,从世界石油市场变化的趋势来看,国际原油价格呈现逐年上升
趋势。其间,也有间断的油价回落。但是,几年来,各种国际原油的年均价
格都有大幅度的上涨。即便出现了油价下跌,与上年或上一轮油价周期同比,
价格几乎都高于前期水平。
让我们简单回顾一下几年的石油价格走势。2001年国际原油平均价格
(WTI平均价格)为25.95美元/桶,2004年上涨到了41.41美元/桶,在这
一年英国布伦特原油以及亚洲迪拜原油的现货平均价格分别38.21美元/桶
和33.63美元/桶,2005年全年,WTI、英国布伦特原油以及亚洲迪拜原油的
现货平均价格分别为56.44美元/桶、54.38美元/桶和49.32美元/桶,较2004
年上升15.03美元/桶、16.17美元/桶和15.69美元/桶,比2001年增长了
一倍还要多。这一年WTI、英国布伦特原油以及亚洲迪拜原油的现货价格的
最高值出现在九月,分别为65.52美元/桶,64.12美元/桶和56.60美元/桶。
到2006年8月份WTI期货平均价格已上涨到了68.81美元/桶,并且在8月
份创下78美元/桶的历史最高水平。随后石油价格有所回落,到现在基本维
持在60美元/桶(参看图1)。
1
1
周向彤:《近期石油价格回顾与预测》,《国际石油经济》,2004年第1期-2006年第7期
图1 世界原油价格走势图
2
1.2 近年国际油价变动主要表现特征
(1)阶段性、次第攀升的上涨模式。9.11事件后国际石油价格保持短期稳定
后持续上涨,虽然其间会有阶段性短期回落,但是下降幅度都不大,并且上
升具有持续性和高增长性的特征。
(2)突发事件引发世界油市剧烈波动。最为明显的是2003 年对伊拉克战争
前后油价发生巨大的涨跌幅度,以及2005年两次飓风推动油价高启。
(3)反季节变化现象增多。按常规,由于第2 季度是需求淡季,导致油价下
降,一般3、4或5 月份原油价格在不同的年份里会降低;冬季则是需求最旺
的季节,油价也会最高。但是近年油价却出现了“淡季不跌”、“旺季不涨”
的情况,近几年出现的情况是上半年石油价格上升,而下半年石油价格反而
下跌。说明,除了供需变化外,其他非经济因素的影响力在逐渐加强。
(4)名义价格和实际价格的差距拉大。去年9月份的原油名义价格为57.88 美
元/桶,但是如若扣除通货膨胀和美元汇率因素,该油的实际价格为41.29 美
元/桶,两种价格相差16.59 美元。这种情况越来越严重,2003年差率不到10%。
这一现象的出现,正是由于美元汇率下降和通货膨胀上升,资金大量从其它
金融市场流出,而更多地投入期货市场,利用油价上涨预期,推动油价继续
上扬。
2 石油价格影响因素分析
2
图像来源:石油期货网,NYMEX原油及时走势图。
2.1. 世界石油市场的需求因素分析
20世纪90年代,世界石油需求只有约6000万桶/日,而目前已经快速增长
到8500万桶/日左右,增长幅度达到38.5%,特别是2003年和2004年,全球石
油需求增长高达250万桶/日,远远高于90年代的100万桶/日的水平。对石油
需求量持续增长的原因主要是世界经济近年来保持持续增长。2003年全球经
济增长率为3.2%,05年为3.25%,06年预计将达到3.3%。发展中国家平均增长
达5.6%,而转型经济国家平均增长更是高达5.9%。国际经济整体增长稳定,
这必然造成其对能源需求特别是石油需求的增加。
西方主要消费国家的石油消费增长速度缓慢。虽然OECD(经济合作与发
展组织) 的石油消费量超过全球消费总量的一半以上这一总结构并未改变,
但有逐年下降趋势。2000 年以来所占比例分别为63.0%、62.0%、61.5%、61.4%、
60.2%、59.7%。其中,美国是世界石油消费最多的国家,基本保持在占世界
消费总量1/4 的水平。总体上发达国家的石油消费增长速度放慢,但美国的
石油消费绝对增长量较大,这是造成本次世界石油消费增长迅速的重要因素。
发展中国家的石油消费增长不断扩大,占世界石油总消费的比例也逐年
上升,从2000年开始依次达到31.6%、32.4%、33.3%、33.2%、34.3%、34.9%。
尤其是亚洲地区发展中国家,增长比率更快。中国和印度成为该地区石油消
费的重要国家,中国在世界总消费中的比率占6—8%,印度的约为3.1%。从石
油消费增量角度进行比较,发展中国家消费增长迅速较快:2003、2004.2005
年发展中国家的消费增量占世界总增量的比例分别达到39% ,65% 和71%。正
在进行工业化、城市化和产业结构调整,人口增长迅速,不断提高生活水平
和生活质量的发展中国家,进入了石油高消费期。同时,发达国家高耗能产
业向发展中国家地区的转移,也加大了发展中国家对石油消费的依赖程度。
以中国为例,2005年中国的石油消费增量占世界消费增量的15.4%。中国2005
年原油需求增长6%,需求量达3.1 亿吨,因原油产量为1.8 亿吨,供需缺口
达1.3 亿吨,进口依存度将超过43%。下面是主要石油消费国的消费量变化
3
表。
3
数据来源:《石油市场月报》,2000年第1期-2006年第1期。
表1 2000-2005年世界主要国家地区石油消费量变化 单位:亿吨
年份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世界 35.37 35.55 35.89 36.56 37.99 38.37
美国 8.98 8.96 8.97 9.12 9.49 9.45
中国 2.24 2.28 2.47 2.72 3.19 3.27
日本 2.56 2.48 2.44 2.49 2.41 2.44
俄罗斯 1.34 1.22 1.24 1.25 1.29 1.3
德国 1.3 1.32 1.27 1.25 1.24 1.22
印度 1.06 1.07 1.11 1.13 1.2 1.16
韩国 1.03 1.03 1.05 1.06 1.05 1.06
数据来源:石油商务网
2.2世界石油市场的供给因素分析
2.2.1 世界石油供应能力提高缓慢
保证石油供应的首要条件是石油储量不断增加。世界石油探明剩余储量
目前达到1750.3 亿吨,欧佩克拥有的储量为1212.6 亿吨,占总储量的
69.3%,并且探明储量也随着勘探技术的发展不断增加4。从数量上看国际石
油储备很可观,但仔细观察就会发现,石油储备主要集中在证据比较混乱的
波斯湾地区,其它地区相对分散,这就为石油供给带来很大不利影响,一旦
这一地区发生战乱将对整个石油供应带来巨大损失。
尽管最近两年的石油需求增长比2004年的5%要小,但是一方面由于美
国飓风、石油项目延迟以及油田自然减产等因素造成了非OPEC国家产量并没
有明显的增长,另一方面由于尼日利亚国内石油生产受到袭击而一度中断、
委内瑞拉国内石油工人罢工、印尼石油产量快速下降,使得整个OPEC石油生
产受到影响。近两年石油的产量已经远远落后于石油消费的增长速度,特别
是2006年第一季度,由于在石油供应方面受到一系列的影响,供给增长只有
26万桶/日,而需求则增长到131万桶/日,差距非常明显。2005年除俄罗斯
和沙特在石油产量方面有明显增长外,其它国家表现都不好,2005年全世界
石油产量已较2004年降低了近50个百分点(参见表2)。尽管专家分析OPEC
石油产量在2006年和2007年会有所增长,但其剩余产能不足仍将影响人们
4
数据来源:美国《油气杂志》(Oil & Gas Journal),2004 .12.20
对石油的预期,并进一步影响石油价格走势,估计OPEC剩余产能目前也只有
130万桶/日-180万桶/日左右。在欧佩克成员国剩余产能不足的情况下,一
旦某个产油国的生产受到影响,国际石油市场将面临原油供应不足的危险局
面。
表2 2000-2005年部分国家和地区石油产量变化 单位:亿吨
年份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世界 36.14 35.94 35.72 37.06 38.65 38.95
欧佩克 15.2 14.76 13.88 14.81 15.91 16.26
非欧佩克 17 16.94 17.18 17.11 17.16 16.92
美国 3.53 3.49 3.47 3.38 3.29 3.1
墨西哥 1.71 1.77 1.78 1.89 1.91 1.87
俄罗斯 3.23 3.48 3.8 4.21 4.59 4.7
沙特 4.58 4.43 4.27 4.88 5.06 5.26
伊朗 1.89 1.84 1.69 1.98 2.03 2
科威特 1.04 1.02 0.98 1.15 1.23 1.3
阿联酋 1.23 1.18 1.09 1.22 1.25 1.29
伊拉克 1.27 1.17 1 0.66 0.99 0.89
中国 1.63 1.65 1.67 1.7 1.74 1.81
数据来源:石油商务网
2.2.2 世界炼油行业的问题严重
炼油行业运行直接影响成品油的供应。需求的增长和原油产量变化给炼
油行业带来了很大的冲击。炼油能力的增长突出地显示了对石油的需求程度,
上世纪90年代世界炼油能力约7600万桶/日,而今已经上升到8500万桶/日,
各大炼厂都抓紧了炼油步伐,全球炼厂紧三年内开工率就提高了10%达到了目
前的90%,在一些国家某些石油炼厂甚至超负荷运行。世界炼厂的产能几乎发
展到了极限,难以在短期内迅速扩大生产空间。即便如此2000年以来,世界
炼油业产能增长缓慢甚至有所下降,2000年至2004年增长率分别为-0.06%、
0.6%、0.4%、0.03%和0.8%。产能增长迟缓,在石油产品需求量逐年大幅增长
的情况下势必会影响石油的供应。同时更加严格的环境法规、环保政策,提
高了特殊石油产品标准,要求更高的炼油技术和使用更环保的清洁能源,这
样一来就提高了炼厂的门槛,使产量进一步受到影响。无法预测的天气因素
对炼油设施和生产作业的破坏导致炼厂产能的不确定因素增多,2005年的“卡
特里娜” 飓风和“丽塔”飓风就对墨西哥湾的炼厂造成巨大破坏,使美国此
地区的炼厂8个月没有恢复正常生产。
所以,炼油业后劲不足,导致石油产业陷入双重窘境,一方面是世界总
体炼油生产能力不能满足迅速扩大的需求;另一方面,缺少足够的资金投入
各种炼油技术升级和革新项目,使新的炼油能力难以投入使用,尤其是在美
国。预计到2015 年石油产品供应短缺将达100万桶/日。因此,这种严峻的
5
状况对油价走高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2.3 世界石油市场存在的不确定因素分析
2.3.1政治局势
政治局势从来就是影响国际油价波动的重要原因,尤其是中东局势,作
为最重要的石油产地,中东局势稳定与否对世界石油供应缠身重大影响。以
伊拉克战争为例,战后伊拉克石油生产尚未恢复伊拉克石油生产仍未恢复正
常,仍然低于战前水平,其产量从2000年的1.27亿吨下降到2003年的0.66亿
吨几乎损失了一半的石油产量。据设在伦敦的全球能源研究中心计算,自2000
年以来,伊拉克战争、尼日利亚战乱、伊朗核问题、俄罗斯政府干预和委内
瑞拉、科威特等国局势可能已造成将近每天800万桶石油产量的损失,相当于
全球消费量的10%。
6
2.3.2自然灾害
自然灾害的发生,在短期内对石油价格的影响较大,如2004 年的“伊万”
飓风和2005年的“卡特里娜” 飓风和“丽塔”飓风,都对石油生产和石油市
场供应带来严重破坏。仅“卡特里娜” 飓风已致使墨西哥湾沿岸的石油工业
陷入瘫痪,8个月后仍未恢复生产。飓风灾害给美国的石油产业造成了严重
7
损失,进而影响了石油供应,石油价格因此大幅飙升。自然灾害成为影响石
油价格的重要因素。
2.3.3金融投机资本市场
5
6
7
韦立林文,2005.11.09:《成品油紧张症蔓延全球》,《中国石油石化》第19 期。
《五大原因推高世界油价》,载《经济参考报》,2006.05.22。
《飓风可能引发全球能源危机》,载《金融时报》,2005.8.31。
国际能源机构执行干事克洛德·芒迪最近说:“油价上涨并非投机活动引
起,却也许因为投机活动而加剧”。无论如何,投机基金仍在促使油价上涨。
法国兴业银行认为,“套利基金”在石油市场上所占份额已达15%,而在二十
世纪90年代不足5%。
8
随着大量资金涌入石油市场一些从事国际投资的大型投资公司不但投入
大量资金进入石油期货市场,而且制造石油价格上涨的舆论来影响石油价格
走势。金融资本利用市场,左右世界石油产业,控制世界市场石油供需的变
动预期,从而造成石油价格的混乱与虚高。
3 未来石油价格走势预测
受全球经济增长减速、需求预期下降影响,国际市场油价先涨后落。预
计后期国际市场油价将继续有所回落,但仍会处于近几年来的较高水平。三
季度:油价从高位波动到大幅回落从7月初至8月上旬,国际市场油价持续
高位运行,并屡次创造历史新高。主要原因是美国、欧洲等国家和地区持续
高温天气,电力供应紧张,石油需求增加,黎以冲突愈演愈烈,造成中东地
区局势异常紧张,伊朗核问题更为复杂,未来石油供应的不确定性大大增加,
大西洋飓风天气增多,并可能威胁美国海湾油气生产设施。
从8月中旬至11月份,国际市场油价持续大幅回落,并一度降到每桶
60美元以下。主要原因是世界经济经过连续几年加速增长后,增长速度开始
放缓。受经济增速下降影响,国际能源署、欧佩克等机构和组织均下调了石
油需求增长的预期。
06年夏季大西洋飓风没有影响墨西哥湾石油生产,加之美国原油库存处
于5年来的高位等因素影响,国际石油市场石油供应不会出现短缺问题。但
是由于第四季度是用油高峰季节,欧佩克产油国又做出减产120万桶的决定
石油价格不会持续大幅降价,国际局势仍有很多不确定因素影响。
3.1 石油价格未来走势特点
(1)从国际石油市场总体走势来看,油价仍将有所回落。石油需求增速有
所减缓,这会导致油价在未来短期内持续回落。受长期高油价影响,主要发
达国家经济增长速度有所减缓,这也导致全球范围内对石油需求增长明显放
缓。
8
卡萝拉?霍约斯(Carola Hoyos) ,2006.11.09:《IEA的能源处方》,载《金融时报》。
主要石油产出国受到前阶段石油需求快速增长影响,纷纷加大勘探开发
力度,从而有效的提高原油产量。石油供应稳定增长消除了长期以来人们对
未来供给的担忧,有利于油价的回落。
受8,9月份石油价格大幅回落的影响石油期货市场风险增大,很多投机
基金由于亏损,将资金抽出了石油市场,从而有效的消除了价格中的泡沫。
同时,近年主要石油消费国都增加了石油储备,使人们也一定程度上消除了
人们对石油供给的担忧。石油价格进入了理性回归时期。
(2)从长期石油供需情况看,油价仍会高位运行。从近年来石油供需关系
看,石油的需求增速仍保持在3%,而供给增速波动还比较大。OPEC产油国未
来增产能力有限,并且中东地区的紧张局势有可能进一步加剧,飓风有可能
再次光顾墨西哥湾等因素影响有可能对产油国的生产造成重大损失。因此石
油迅速增产的可能性不大。各国加强了经济调整,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世
界经济走向衰退,石油需求也将保持一定幅度增长。美国和欧元区国家的经
济走出低迷,尤其是以中印为代表的发掌中国家经济增长保持高速,对石油
的需求量进一步增加,石油的供应压力依然严峻,油价也很难再次出现大幅
度下降的局面。
(3)冬季石油需求高峰期到来,油价会得到一定程度支撑。冬季是石油需
求旺季,驾车高峰,取暖高峰的到来使石油去求量增大,再供应保持相对稳
定的情况下,需求的增加将使价格得到有力的支撑。
(4)OPEC的减产压力将给石油价格下跌带来一定阻力。由于9月份国际
市场油价降幅过大,损害了OPEC成员国的利益。10月11日,欧佩克成员国
集体决定每日削减120万桶石油产量。短期内减产对石油价格不会有太大影
响,如果欧佩克在石油价加的压力下继续削减石油产量,将会对未来油价走
势起到较大影响作用。
3.2 石油价格预测分析
3.2.1 短期分析
随着石油供需形势的改善,人们对石油价格的预期理性回归,但由于朝
鲜核问题,黎以冲突,自然灾害等不确定因素依然存在,石油价格在第四季
度将维持在55-60美元/桶的价格。
3.2.2 长期分析
世界经济不断增长,尤其是发展中国家增长尤为明显,与发达国家不同
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增长主要集中在能耗较大的第二产业,因此其对能源的消
耗也更大,并且发展中国家这种经济增长的强劲势头在近期将不会减弱。因
此,石油需求在未来仍将继续增长。对于石油这种不可再生资源其产量不可
能始终维持在较高水平,石油作为一种商品无法摆脱供价值律的作用。石油
价格走势目前正处于波浪状上升曲线的下降通道内,根据近年石油价格规律
在明年年初后石油价格将再次反弹,并呈现波浪状上升(见图1)。随着供需
平衡有所缓解明年石油价格增速将明显放缓,预计2007年石油平均价格将达
到60美元/桶。
4 国际石油价格上涨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石油作为重要的基础性资源,已经渗透到当今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因
此,石油价格的变动,对国民经济各行业都将产生影响。上世纪70年代中期
以来发生的几次世界经济衰退,都与石油价格暴涨有关。在石油净进口国,
由于石油价格提高使生产成本升高,厂商将降低产量;供给减少,加大了通
货膨胀的压力。此外,油价上涨将通过进口产品特别是进口石油产品,直接
影响消费品价格上涨。价格上升、收入减少使国内需求下降,导致失业率上
升。遭受真实收入下降损失的消费者希望提高工资,这又将增加企业的生产
成本,从而使通货膨胀加剧,最终还是要由消费者消化。9这种恶性循环(见
图2)将严重危害宏观经济的稳定发展。
9
张芃. ,2005.04.09:《油价高企将拉低GDP增速》,载《证券时报》。
通货膨胀 物价上涨
企业生产成
本增加
失业率上升
国内需求增加
图2 恶性循环演示图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石油需求量不断增加,石油进口量大幅
度上涨。1992年之前我国还是石油的进出口国,而92年后我国已成我石油
净进口国摒弃进口量逐年怎大。现今我国已成为世界上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
石油消费国(参见图3,图4)。我国2004年每日石油需求量较2003年同期
增加80万桶,增幅为14.5%,2005年比2004年增加8.8%。2005我国每天消
费的石油近694万桶,。大量的需求,使石油对进口的依赖明显增强。2002
年我国石油净进口7510万吨,而今年上半年我国原油进口就已达到7333万
吨。近年来,我国原油对外依存度持续上升,2002年为19.4%,2003年为35%,
2004年到40.9%,2005年为42%,逐年递增。到2010年,中国的石油需求量
将达到3.5亿吨,原油产量为2亿吨,原油缺口将达到1.5亿吨,预计到2010
年中国对进口石油的依存度将超过50%,2020年超过60%。在这种形势下,
国际石油价格上涨,必然对我国经济产生深远影响。
图3 1990-2005年我国石油产量-消费图
10
图4 我国石油净进口量与供需缺口曲线图
11
4.1 减缓经济增长速度
石油价格上涨对国民经济的影响是非常广泛的,从生产到消费,从成本
到价格,从贸易到投资,都会因石油价格上涨而带来不利影响,因而也就必
然会降低经济增长速度。有专家对我国GDP、石油进口数量及价格波动进行
了综合分析,结果表明,石油价格每上涨1%并持续一年时间,将使我国国内
生产总值增长率平均降低0.01个百分点。国际油价每桶提高1美元,我国进
口将多耗费46亿元人民币,直接影响我国GDP约0.043个百分点。国际能源
署的一项研究表明,石油价格持续上涨10美元,将减缓中国经济增长率0.8
个百分点。虽然各方面研究的角度不同,但结论却是一致的,那就是随着国
际石油价格上涨,推动国民经济发展的三个因素——投资、消费和出口必然
10
11
图表来源:吴荣庆:《我国矿产资源供需形势及发展趋势 一》,资源网,2006.12.08。
图表来源:吴荣庆,2006.12.08:《我国矿产资源供需形势及发展趋势 二》,资源网。
出现下降趋势,从而减缓我国经济增长速度。
12
4.2 加剧通货膨胀压力
我国是石油消费大国,石油消费的很大比例依赖进口,致使原油、成品
油进口数量持续上升。据国际能源署统计,2003年我国石油消费的38.2%依
赖于进口,预计2004年有45.1%的石油需求依赖于通过进口来满足,到了2005
年这一比例稍有下降42.9%。2006年上半年我国已累计进口原油7333万吨,
以达到2002年的全年水平。
加入WTO以来,我国原油价格开始与国际接轨,国际原油价格水平直接
影响着国内原油价格水平。2006年上半年,我国原油进口平均价格达到每吨
452.9美元,而2004年的同期价格为305.26美元, 2003年全年的平均价格
为217.39美元/吨,两年多的时间增长了近一倍。原油进口价格上升,直接
造成国内原油、成品油价格上涨。受原油、成品油价格上涨影响,以石油为
能源、原材料的相关行业成本上升。同时,我国炼油行业在国际油价高涨的
压力下成本急剧上升,致使致成品油价格上涨,从而导致公路、水路、航空
等交通运输行业增加了经营成本,臭气影响服务业价格上涨,居民消费价格
上涨。以石油价格上升导致的上油行业的成本增加给我国国内通货膨胀带来
巨大压力。
4.3缩小贸易顺差
国际石油价格上涨后,我国为进口石油需要支付更多的美元外汇。近年
来,我国原油进口平均价格逐渐攀升,从2003年的平均每吨217.45美元,
骤然上升到2004年的平均每吨261.43美元,每吨原油价格增加了43.98美
元,上涨了20.23%;2006年上半年进口原油平均价格为452.9美元/吨同比
增长33%。成品油进口平均423.3美元/吨,同比增长48%。紧2006年前六个
月,中国进口石油就花费409亿美元。
13
4.4企业成本上升,国际竞争力下降
随着石油价格上涨,引起相关行业成本增加,与石油相关产品价格上涨,
从而造成更大范围的企业成本增加,给其它相关产业带来不同程度的影响。
随着原油价格的不断上涨,从2003年到2005年石油价格以每年17美元每桶
的速度增长,以石油产品为主要原材料的化工、化纤、塑料制品等加工制造
12
13
佚名:《国际石油价格上涨对中国经济的影响》,郑州统计信息网, 2005.1.24。
数据来源:《国际石油》,第08060A期
业受石油价格上涨影响也很大。价格上涨使企业生产经营成本大幅上升。
在目前供过于求的国际、国内市场上,市场竞争异常激烈,其产品价格
不可能与成本同步上涨,也就不可能将上升的成本向下游企业或最终消费者
转嫁,这就必然使企业利润减少,部分企业甚至出现亏损。出口企业的国际
竞争力因此下降,全社会的经济活力也会因此而减弱。
5 我国应对高油价须采取的措施
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和第二大石油进口国,中国在能源方面面
临严峻的挑战,能否协调能源与经济发展是摆在我们面前的现实问题。下面
谈谈我对石油高价期的几点意见。
5.1 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增长方式,降低对石油的依赖
油价上涨对发达国家的经济的负面影响越来越小,主要原因是这些国家
已经从工业经济时代迈向知识经济时代,信息、技术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强
大动力。中国目前正处于工业化进程当中,对石油的需求量较大。但我们应
该意识到,必须加快工业化进程,尽快调整工业结构,转变增长方式,才能
减轻国际石油价格上涨对本国经济的负面影响。
5.2 努力降低能耗,提高能源利用率
我国能耗非常大,能源利用率很低。2001年我国单位产出能耗0.49千
克油当量/美元,是美国的2.3倍,是日本的5.1倍,高于新兴工业国家近
60%。2003年,我国原油、原煤消耗量分别为世界的7.4%和31%,而创造的
GDP仅相当于世界的4%。14 这种高消耗的能源利用模式是不可持续的。因此,
我们必须大力采用节能技术,努力降低能耗;制定节能政策措施与法律法规,
大力提倡节约能源;努力促进循环经济发展,提高能源利用率。
5.3 加快国家石油储备体系的建设步伐
建立国家石油战略储备,既可以在石油出现短缺甚至中断的情况下保障
石油供应,又可以在油价暴涨时动用储备平抑油价。石油价格的剧烈波动会
给国民经济造成冲击,上世纪70年代后发生的两次石油危机就使整个西方国
家的经济陷于衰退。现在西方国家抵抗石油危机的能力增强,其中一个重要
的原因就是他们建立了较为完善的石油储备机制。中国至今还没有一个完备
的石油战略储备制度,目前中国石化企业的石油库存量只能维持7天,远远
14
李晓超,郑泽香,王金萍,2004.06:《我国单位产出能耗及钢耗的国际比较》, 中国可持续发展网。
低于美、日两国100多天的库存水平。即使我国镇海等四大石油储备基地建
成之后,我国的石油储备能力也仅相当于31天的原油净进口量。因此,我们
必须加快国家石油储备体系的建设步伐。
5.4 积极开发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
我国还应该开发新型能源以降低石油价格变动的冲击所能给国民经济带
来的损失。我们在在注重发挥核能、风能、太阳能、地热等新能源在国民经
济中的作用的同时,从我国国情出发我们更应该注意到,在我国的能源消费
结构中,煤炭占有60%以上的份额。提高煤炭资源的利用效率,是缓解我国
石油紧张的现状可行选择。截至2002年底,我国探明可直接利用的煤炭储量
1886亿吨,按全国年产19亿吨煤炭计算,我国煤炭资源可以开采上百年。
煤炭是石油可靠的替代资源,我们应开发新技术提高煤炭的利用率。
5.5 改善石油定价机制
我国现在的石油价格机制存在滞后性.不能及时反映国际油价的变动情
况。自从1998年石油定价机制改革以来.国产原油基准价格由国家发改委根
据上月国际市场相近品质原油的离岸价格加上关税确定的.这就导致了国内
原油定价滞后于国际市场价格一个月的现状。国内成品油价格也是以上月纽
约.新加坡、鹿特丹三地成品油加权平均价计算价格 ,这就导致了成品油价
亦滞后于国际市场,这就给各加油站,投机商囤积库存可乘之机。如此一来.当
国内油价要涨之前,加油站便囤积库存,待价格涨了后再出货赚取差价。这
很有可能造成石油市场被人为地制造出供应紧张的局面,造成市场混乱。这
说明我国的石油定价机制很不合理。因此 改革我国现行油价定价机制,逐步
推动我国石油价格市场化改革是我们的必然选择。
参考文献
[1] 戴晓峰、赵勇.2006.2:《石油高价还是石油泡沫》,《中国物价》
[2] 卡萝拉?霍约斯(Carola Hoyos). 2006.11.09 :《IEA的能源处方》,《金融时报》
[3] 李晓超、郑泽香、王金萍,2004.06: 《我国单位产出能耗及钢耗的国际比较》, 中
国可持续发展网
[4] 刘惠杰,2005.6:《国际市场石油价格运行机制与我国的政策选择》,《上海财经
大学学报》,P15-22
[5]《 国际石油市场月度报告》,中国石油期货网,2005.第1期—2006.第10期
[6] 史丹,2004.07.08:《完善石油定价机制促进能源工业持续协调发展》,中科院研究
所网站
[7] 王国樑、潘国潮、王征、廖莜燕,2002:《石油经济与政治》石油工业出版社
[8] 韦立林文,2005.10.1:《成品油紧张症蔓延全球》,《中国石油石化》,第19 期
[9] 张芃,2005.04.09:《油价高企将拉低GDP增速》,《证券时报》
[10] 佚名,2005-1-24:《国际石油价格上涨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郑州统计信息网
[11] 周向彤,《近期石油价格回顾与预测》,《国际石油经济》,2004年第1期-2006年第7
期。
[12] 周子康、王实、杨衡,2005.6《影响国际石油价格因素解析》,学者论坛
[13] Alberto Clo, 2002.2,“ Oil Economics and Policy ”。
[14] SIMMONS M R,2006.2,“What a difference 20 years make in crude oil price”,
World Oil。
致 谢
本文的研究工作是在我的导师梁红教授的指导下完成的,从最初的选题、
内容的框架到内容的扩充,甚至行文的用语和格式的规范,梁老师都严格要
求,力求完美,感谢梁老师对我的论文的悉心指导与帮助。多年的学习生活
中,还得到了许多领导和老师的热情关心和帮助。在此,向所有关心和帮助
过我的领导、老师、同学和朋友表示由衷的谢意!衷心地感谢在百忙之中评
更多推荐
中国石油今晚12点要涨价吗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