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3月19日发(作者:现代瑞纳质量到底怎样)

维普资讯

第23卷 第2期 

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Vo1.23 No.2 

2006年2月 

Journal of Liaoning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Institute 

Feb 2O06 

现代教师如何面对教育信息化 

赵小光 

(抚顺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辽宁抚顺I13006) 

【摘要l 2l世纪,人类社会已进入IT时代一一信息技术时代,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多媒体等现代信息技术发展迅速,并 

在教。 领域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促使教育发生了巨大的变革. 为适应教育信息化的发展趋势,现代教师应深膏】理解教育信息化 

的意义,积极转变教育思想、教育观念,同时还要学习和掌握现代教育技术。并在教学中充分发挥其作用。 

f关蕾词l rr时代;教育信息化;现代教育技术 

【中圈分类号】G647 I文献标识码1 A 【文章编号】1672—6o22(2O06)o2—0012—02 

2l世纪,人类社会已进入硎时代——信息技术时代。 的品格、能力、思维与行为方式。也就是说,现代教育培养 

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多媒体化现代信息技术发展迅 

的人才不是单纯的知识型人才,而是能够运用已有知识 

速,并在教育领域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促使教育发生巨 和经验分析新问题、解决新问题的具有创新精神的全面 

大的变革。以往“三个中心”(教师中心、课堂中心、课本中 发展的人才。而传统教学中由于教师对学生言传口授的 

心)与“四个一”(一本教材、一支粉笔、一块黑板、一张嘴) 

单项灌输式教学和其教学环境的影响与限制,使得教学 

的传统教学逐渐发展成为以“学”为中心,以多媒体技术、 目标单一、学习方式单调、学习内容封闭,对学生的培养 

计算机网络技术、远程通讯技术等现代教育媒体技术为 如同大工业流水线上的产品,作为教学过程的主体—— 

主要信息传播手段的信息化教育。为了适应这一骤然、必 学生只能被动的接受信息,这样的教学扼杀了学生的个 

然的变化趋势。笔者认为,现代教师应做好以下两方面的 性与创造性,不能满足现代社会对人才的需求。而现代教 

工作 

育技术为师生提供了形式多样的教学模式和学习方式, 

现代教师要深刻理解教育信息化的意义。积极转 

常表现为探究型学习模式、协作型学习模式、资源型学习 

变教育思想、教育观念 

模式等,有利于学生能力的提高和个性的发展,可培养其 

教育信息化的突出特征是在教育领域中伞面应用现 

合作精神和创新精神。例如,在远程教育中,学生摆脱了 

代信息技术,以深入开发和广泛利用信息资源;其教学活 

课堂教学中教师的面命耳提,摆脱了被支配、被制约、被 

动完全不同于传统的教学活动,信息传播方式、教学模式 

管束的地位,获得了自主学习的自由,获得了自我发展的 

以及师生关系都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现代教师必须积 

自由。学生可以主动积极地选择自己想学的课程,选择时 

极诃整思想观念,认同和适应教育信息化。 间、地点及喜好的学习方式,有条件形成自己独特的知识 

(1)教育信息的数字化特征使信息的存储、传递和获 

结构。这种资源型学习模式使学习者获得极大的利用资 

取的方式发生彻底改变。以“0”和“l”为代码的二进制信 源和自主学习的自由,为知识内化、提高个体素质和个性 

息处理方式,使设备简化,容易集鹿且设备系统性能可 

化发展准备了条件,同时满足了终身学习的需要。 

靠,标准容易统一。这种数字化处理信息的具有高保真 

(3)教师的地位和功能发生变化,师生关系走向民主 

度、存储容量大、处理速度快等特点。信息传递已打破时 

平等。在信息技术突飞猛进的现实中,教师和学生经常处 

空限制,通过卫星电视、计算机网络和通讯系统形成立体 

于同一起点,而且,由于年轻人接受新鲜信息的速度快, 

化的传输网络,实现了教育信息资源共享。例如“校校通” 

教师已不再是传递信息的工具,教师的作用主要表现为 

工程,可使全国百分之九十左右独立建制的中小学能够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形成学习动机;通过创设 

与网络连通,使每一名中小学师生都能共享网 教育资 

符合教学内容要求的情境和提示新旧知识之间联系的线 

源。学习者获取信息的方式也灵活多样,如通过网络环境 

索,引导和组织学习活动向着有利于意义建构的方向发 

查找资料、下载信息、实现交互。进行自主学习和终身学 展,教师从传统的以“传道、授业、解惑 ’为中心的“教师” 

习。总之,新世纪的教育发展成为立体的、多元的教育系 

角色转变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设计者、帮助者和学习伙 

统,在这个系统中。教育方式多样、教育时空灵活、教育对 

伴的“导师”角色。为此。教师需不断更新观念、更新知识, 

象全民化。 

了解最新的科技发展成果,从而自如地与学生进行真正 

(2)教育的任务发生变化。信息时代需要创造型人 

的交流和讨论,扮演好辅导者、合作者的角色。努力把信 

才,教育的任务是在新一代人身上塑造未来社会所必需 

息转化为知识,把智能转化为智慧。例如。在历史课教学 

【收稿日期1 2005—1I-15 

【作者简介】赵小光(1972一).女,辽宁抚顺人,抚顺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讲师。 

? 

12? 

维普资讯

中,教师为学生布置了关于“九--/L”事变的研讨课题.并 

增大丁信息量,信息的呈现方式d三灵活多样,从而大大提 

为学生提供相应的信息资源,如报刊、罔书,多媒体软件、 

高了教学质量和效果。如虚拟教学,可以使教学活动在很 

网上资源、电子图书资料等,然后在课堂上组织学生根据 

大程度上摆脱物理空间和时间上的限制。通过计算机仿 

个人用不同方式搜集到的资料进行研讨,教师最后作归 

真技术可以使教学内容中涉及到的时象在大与小、远与 

纳总结。在这一教学过程中,教师并没有直接传授知识, 

近、快与慢、虚与实之间进行模拟,它还可以将太空、海 

而是通过问题创设,引导和组织学生自觉主动地探究,从 

底、远古、现代、自然、社会、异国、本土模拟在学生面前, 

而使学生获取知识,圆满完成教学任务。 

使得学生的学习如同亲身经历一样,不仅使学生对所学 

基于以上论述,当代信息技术带给教育的不仅仅是 

的内容易于理解,还可以使学生对学习活动本身产生兴 

手段与方法的变革,而是包括教育观念与教学模式在内 

趣。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网络学习资源迅速膨胀,许多 

的一场历史性变革。因此,现代教师如不能更新观念、改 

教育专家、技术专家、著名教师根据新的教育理念,利用 

变认识。便难以适应教育信息化的需要。 现代媒体技术,制作出各门各类超文本/超媒体之类的电 

二、现代教师要学习和掌握现代教育技术。并在教学 

子教材、网上教学资料。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提供了极其便 

中充分发挥其作用 利的条件;以现代媒体技术介入的信息化教学打破了以 

现代教育技术是电子信息技术迅速发展的产物,主要 

教师、书本为中心的知识垄断的局面,形成以学生自主学 

体现为以计算机为核心的网络技术和通讯技术等现代教 

习为中心的模式,为学生创新思维、创新能力的培养提供 

育媒体在教育领域中的应用,对教育信息化的实现予以理 

了传统教学无法比拟的环境和时空。教师教学工作的重 

论指导和媒体保证。学习和掌握现代教育技术将成为现代 点转变为在教学中注意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和各类信息资 

教师的必备素质。因此。许多教师面对以多媒体、计算机网 

源来辅助学生自主学习,因此,教师必须掌握现代教育媒 

络、认知科学等为内容的现代教育技术,需要加强知识的 

体技术。例如,在教学中使用CAIL ̄件,教师要能够合理设 

学习和技能的训练,特别是对通俗性、应用性、可持续发展 

计和运用媒体和资源,具备基本的媒体使用技术,就要掌 

性知识的学习,即理论知识、实践技能及其在二者基础上 握 ̄IPowerPoint、Authorware、Flash等计算机软件知识。现 

形成的智能结构的学习。由此,应做到如下几点。 代教师只有适应信息技术日新月舁的发展变化,掌握一 

(1)深刻理解现代教育技术的思想和理论基础,用于 

定的现代媒体技术,才能适应现代信息技术给教学带来 

指导教育实践。现代教育技术以现代教育思想和理论为 

的教和学的方式的诸多变革。 

指导,现代教育思想包括现代教育观、教学观、学生观、人 

(3)掌握教学系统设计的可操作性理论,对教学资源 

才观和学习时空观,它从各个层面揭示了现代教育的目 进行科学使用。以教学过程的设计和学习资源的利用为 

标,即培养创造型人才;现代教育理论则从多个侧面阐述 基础进行的现代教育技术教学设计,是在系统方法的指 

了适合于信息化教育的教育理论和学习理论,通过揭示 

导下,以学为中心,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信息资源, 

人类的认知规律提出了一些切实可行的学习方法和教学 科学地安排教学过程中的各个环节和要素,以实现教学 

原则,以指导教师如何实现教育目标。作为现代教师,首 

的优化过程。包括:学习活动的设计——按照建构主义的 

先要适应现代教育的新思想、新要求,特别是对人的要求 

思想,学习者学习和发展的动力来源于学习者与环境的 

的变化,深刻理解现代教育技术理论,用以指导教学行 相互作用,学习者认知机能的发展、情感态度的变化都归 

为。实施有效教学。例如,以桑代克、斯金纳为代表的行为 因于这种相互作用,而这种相互作用就足学习活动;学习 

主义学习理论(亦称刺激——反应学习理论)为计算机课 

环境的设计——学习环境是学习资源和学习__] 具的有机 

件的设计提供了理论基础;根据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在网 整合。又称为学习情境,这其中包含人际关系因素;媒体 

络教学中,学生的学习不是被动接受的过程,而是主动建 环境的设计——指通过何种媒体形式,按照何种呈现顺 

构的过程,因此教师在设计网络课程时,就要注意激发学 

序,以什么样的组织形式向学习者传递信息。一个好的教 

生兴趣和给学生一定的主控权。以上事例深刻地说明了 

学设计可以科学地利用现有的媒体技术和信息资源,充 

现代教育理论对教育实践的指导意义,这就要求教师通 

分调动学习者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为发展其智能、 

过不断学习来改变思想观念,提高自身教学理论水平,以 

提高其能力、培养其素质营造有利的条件。 

适应教育信息化所带来的冲击。 

总之,教育信息化并不是简单地等同于计算机化或 

(2)掌握必要的现代媒体技术,适应现代信息技术的 

网络化,而是一个关系到整个教育改革和教育现代化的 

发展。教育信息化由于现代教育媒体的介入,一改传统教 

系统:[lj翌。教育信息化的关键在于教育观念的更新和新 

学中一本书、一支笔、一块黑板的教学媒介和信息呈现的 

媒体技术的掌握。现代教师必须在这两个方面加强学习 

方式,幻灯、投影、电声、电视、计算机、多媒体等现代媒体 

和实践,从而适应教育形势的发展,成为一名合格的现代 

技术,改变了信息传递与呈现的单一模式,通过语言、文 教师。这样,才能为社会堵养出更多的适应需求的新型人 

字、声音和图片等多种信号形式刺激学习者的多种感官, 

才。 (责任编辑:王伟) 

? 

13 ? 

更多推荐

教育,学习,教学,教师,学生,技术,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