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4月1日发(作者:路虎揽胜极光图片及报价)
关于政府在旅游形象推广中的地位作用
及运作模式的思考和建议
“旅游形象”是吸引旅游者产生追求感、驱动欲的关键因素之一,具有对内
形成目标共识,对外扩大知名度,提升美誉度的功能。当前,各大城市纷纷展开
大规模的形象推广运动,致力于提升该城市在游客、外来者心目中的地位,竞争
日趋激烈。如何有效的推广城市旅游形象,增强旅游吸引力,作为各地旅游发展
的长期、有效战略,已经成为城市旅游发展迫切需要深入的课题。本文试从旅游
推广趋势分析入手,就政府在旅游形象推广中的地位作用以及运作模式作一分析
思考。
一、 观之:旅游推广趋势分析
随着各地经济水平的提高和全球经济一体化日益加强,许多城市传统上具有
的战略优势,如自然资源、规模经济、资金与技术等重大战略影响因素的差距正
在逐步缩小,旅游企业在产品、价格、分销及促销等营销操作层面上的竞争不断
同质化,市场信息系统不断完善,市场运作不断规范,使各个国家、各个城市和
各个企业之间相互模仿和学习的速度异常快捷,城市推广和旅游业发展呈现非线
形发展的趋势。
趋势之一:旅游推广由观光休闲经济转向体验经济和产业链经济新时代
2008年,我国旅游外汇收入达到 400亿美元,首次跃居世界第四位。根据
世界旅游组织预测,到2010年,中国将成为世界上第一大旅游接待国。中国旅
游业即将面临一个前所未有的黄金发展期,未来将给旅游资源丰富的中国提供一
个世界级的发展大平台和大空间。
中国旅游从无到有、从有到旺,经历了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观光旅游。在中国沿袭了15年到20年,特点是“白天看庙,
晚上睡觉”,最大的收入来源于门票,对于其他相关行业没有太大的带动作用,
游客重游率低,多数属于“到此一游”或“潇洒走一回”。对当地的经济只能有
补充性的作用,不可能产生根本性的拉动或起到支柱性产业的作用。
第二个阶段是休闲旅游。当人均GDP达到1000美元左右时,恩格尔系数达
到40%,休闲旅游应运而生。特点是人们休闲旅游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观光,
还要追求身心放松的自由心境。休闲旅游是近几年才渐渐兴起的,最显著的现象
就是“五一”、“十一”黄金周,或“农家游”、“自驾游”等。这个时候的旅游有
可能成为支撑性产业,比如海南的三亚、河北的北戴河,人们可以一年去两三次,
每次呆上一周。
第三个阶段正在形成之中,以体验旅游和产业链经济为特征。特点是注重景
点的文化内涵和人文内涵的挖掘,进一步提升了游客在精神层面的体验和感受,
强调游客对历史、文化、生活的体验,强调融入性和参与性,其背后的经济意义
更不可小视,不仅可以提高游客的忠诚度,而且将带动当地房地产、休闲、娱乐
等一系列产业的发展。可以拉长当地旅游产业链条,围绕吃、住、行、游、购、
娱等六大要素,对旅游资源进行多层次、综合性开发,为游客提供方方面面的服
务,实现旅游产业由“门票经济”向“产业经济”的转变,成为当地支柱性产业。
典型代表是丽江,旅游产业已经占到当地GDP的50%以上,成为绿色GDP的典
型。
1
中国旅游现在已经开始从启蒙期向高速发展期转变。旅游已经从单一的“门
票经济”向深度精品旅游的“泛旅游模式”转变,将会以旅游为核心形成新的城
市产业链。中国旅游已经到了从观光、休闲旅游到体验旅游、产业链经济转型的
前夜,这必将引发中国旅游格局的重新洗牌。各地旅游业发展的大好趋势,从余
杭区旅游业最近十年间的发展中可见一斑(详见图一),取得了令人可喜的成绩。
余杭区旅游发展趋势图
500
400
300
200
100
0
45
40
35
30
25
20
15
10
5
0
全区游客实绩(万人次)
全区收入实绩(亿元)
1
9
9
7
1
9
年
9
8
1
9
年
9
9
2
0
年
0
0
2
0
年
0
1
2
0
年
0
2
2
0
年
0
3
2
0
年
0
4
2
0
年
0
5
2
0
年
0
6
2
0
年
0
7
2
0
年
0
8
年
图一、余杭区旅游发展趋势图
趋势之二:旅游推广从以产品为中心转向以消费者为中心
在以体验和发现旅游为主要特征的泛旅游时代,游客的需要也发生了质的变
化:
其一,旅游者对需求、消费的多重满足欲增强。旅游的消费需求档次呈现多
样化,旅游者不仅选择那些独特、奇异、新颖的旅游景点,而且还特别钟情那些
具有综合特征的旅游地和旅游项目,从而能从一次旅游过程中获得多重满足。
其二,旅游者对特色旅游的需求感增强。在人们休闲方式的多样化选择、个
性特征迅速发展的时代,旅游行为方面也更多表现出对特色旅游的追求,如“民
俗旅游”、“探险旅游”、“体育旅游”、“疗养休闲游”、“会展旅游”等。
其三,旅游者对自然性旅游项目的追求感和旅游参与意识增强。“回归自然”
是城市人期望通过旅游行为缩短人与自然距离的心理需求。旅游者逐渐由被动到
主动,希望自己能亲身体会,不单靠看、听,而且希望在旅游过程中获得某种程
度的参与机会。
其四,旅游者对文化旅游产品的需求感增强。旅游不再单纯作为“游山玩水”
的代名词,它本身所蕴含的文化属性已越来越多地为人们所认识和重视,旅游业
向文化深层次开发已成为一种趋势。
消费者需求的细分变化,在旅游推广上则由以前“广而告之”方式变成了以
“沟通”和“传播”为关键词的新消费时代。
首先,从大众传播到分众、窄众传播。随着消费者层次、需求的增加以及互
联网等传播途径的丰富,分众传播既具有必要性,同时也有了可行性。除了城市
营销面向大众市场将主要借助于中央电视台等大众媒体传播外,绝大多数企业都
需在“分众”的范围内找到合适的传播组合。
其次,从灌输型传播到体验型传播。面对自主性强、个性化程度高的新一代
消费者,再也不能沿用以往“广而告之”的单向传播模式,而是要激发消费者对
景区及品牌的自主认知和理解,借助消费者的心理机制和情感机制真正实现传播
2
更多推荐
旅游,经济,推广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