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月2日发(作者:北京吉普车价格表)

目 录

1 概况 .................................................. 1

1.1企业概况 ..................................................... 1

1.2项目的主要内容 ............................................... 1

1.2.1项目概况 ..................................................................................................... 1

1.2.2 项目设计的主要内容 ................................................................................ 3

1.2.3 供配电设施 ................................................................................................ 8

1.2.4 给排水 ........................................................................................................ 8

1.2.5 燃气及热力设施 ........................................................................................ 8

1.2.6总图布置 ..................................................................................................... 8

2 参照的节能法律及标准规范 .............................. 12

2.1国家法律、法规和规划 ........................................ 12

2.2产业政策和指导性文件 ........................................ 13

2.3管理及设计方面的标准和规范 .................................. 13

2.4管理用能方面的标准 .......................................... 14

2.5设备能效方面的标准 .......................................... 14

2.6建筑类相关标准和规范 ........................................ 15

2.7工程项目有关文件 ............................................ 16

3 企业能耗状况和能耗指标分析 ............................ 17

3.1 能源总量分析 ............................................... 17

3.2 锻造设备和工艺 ............................................. 18

3.2.1 16MN快锻主要技术参数 ......................................................................... 18

1

3.2.2 31.5MN快锻主要技术参数 ..................................................................... 19

3.3 燃气加热炉 ................................................ 20

3.3.1设计依据 ................................................................................................... 20

3.3.2 优化炉型结构 .......................................................................................... 20

3.3.3 炉子规格 .................................................................................................. 21

3.3.4 加热炉技术参数 ...................................................................................... 21

3.3.5退火炉技术参数 ....................................................................................... 22

3.4 机加工工艺及设备 ........................................... 25

3.5 工序能耗 ................................................... 26

3.6 项目所在地能源供应状况分析 ................................ 27

3.6.1电力供应 ................................................................................................... 27

3.6.2天然气供应 ............................................................................................... 27

4 节能措施和节能效果分析 ................................ 29

4.1. 节能措施 .................................................. 29

4.1.1管理办法 ................................................................................................... 29

4.1.2 加热炉采取的主要节能措施 .................................................................. 29

4.1.3改进措施 ................................................................................................... 30

4.1.4 16 MN和31.5MN快锻机组的节能措施 ................................................. 31

4.1.5 其他节能措施 .......................................................................................... 31

4.2 能源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 ..................................... 37

4.2.1能源计量器具配备 ................................................................................... 38

4.2.2 能源计量器具的管理 .............................................................................. 39

4.3节能效果分析 ................................................ 42

4.3.1技术改造前的工序能耗状况 ................................................................... 42

4.3.2技术改造前后对比情况分析 ................................................................... 43

2

5 评估意见 ............................................. 44

5.1项目的可行性分析 ............................................ 44

5.1.1行业市场分析 ............................................................................................. 44

5.1.2产业政策分析 ............................................................................................. 44

5.1.3节能方案的必要性 ..................................................................................... 44

5.2节能方案的依据 .............................................. 45

5.3项目主要能量与资源总量 ...................................... 46

5.4 主要设备的先进性 ........................................... 47

5.5 评估意见 ................................................... 47

附件:

1、

委托书

附图:

1、 厂址地理位置图

2、 厂区总平面布置图3

1 概况

1.1企业概况

xxxxxxxx,位于山东省高唐县经济开发区,隶属山东高唐热电集团公司,目前有2吨、5吨电液锤各一台,8MN快锻机组一台,及相应的加热炉、退火炉10座,可年产各种优特锻件3万余吨。

公司地址 高唐县光明路西首路北

公司类型 有限责任公司

注册资本 壹仟伍佰万元

根据企业总体发展规划,满足强大的市场需求,大型工模具锻件生产能力提高到年产16万吨;为此 ,企业申请技术改造建设16MN和31.5MN快锻机组,尽快满足市场需求;同时,可使企业整体综合能耗指标降低,以达到国内行业先进水平。

1.2项目的主要内容

1.2.1项目概况

本项目属改扩建项目。主要建设内容为:

新建7605m2快锻车间一座,采用钢架混凝土符合建筑。快锻车间由锻造和炉子两部分;锻造由两台16MN和31.5MN 快锻机床(含液压成套设备)组成;炉子由8台加热炉和12台退火炉组成;车间设有50/10吨、16/3.2吨和5吨起重机各一台 。

新建5400 m2机加工车间一座,采用钢架结构。主要承担部分锻件的粗加工(扒皮和锯切)和产品精加工,安装车床、锯床、铣床、卧式加工中心、平面磨床、钻床及桥式起重机一台共计41台。

1

生活辅助设施---包括变电站、天然气管道、供水管网、空压站、食堂、浴室、厕所等

公司现有一座35KVA变电站,需增加装机容量5000KW,拟建一座变电室,将35KV电压变为10KV和380V分别送到车间。

公司现有冷却循环水装置两套,水池体积2×350 m3,前用水量约100 m3,能力富余;快锻液压机冷却完全依托现有冷却水站,估计新增循环水量150 m3/h,补给新鲜水3m3/h。

加热炉和退火炉均采用天然气作燃料,由现有工程管道接入。

项目建设期1年,第2年投产;投产当年生产负荷达到设计能力的80%,第3年达到100%;

生产规模:项目设计生产规模按年产特钢锻件13×104:9.5×104t锻件外销;3.5×104t锻件经深加工后产品为冷轧辊、电站用转子、管模、模具,产量2.5×104t,产品外销。

年产锻件13×104t(见表1-1),年产深加工的机加工产品2.5×104t(见表1-2)。

表1-1 锻件钢种及代表钢号

2

序号

1

2

3

锻件类 代表钢号 产量(万吨/年) 比例%

冷轧辊钢段件

合金钢锻件

优碳钢锻件

9Cr2Mo

42CrMo

45

H13

(4Cr5MoSiV1)

5CrNiMo

2.0

4.0

5.0

1.0

15.39

30.77

38.46

7.69 4 热模模具钢锻件

5 塑料模具钢锻件 P20(3Cr2Mo)

6 合计

1.0

13.0

7.69

100

表1-2 深加工的机加工产品

序号

1

2

3

4

5

1.2.2 项目设计的主要内容

3

产品名称

成品冷轧辊

电站用转子

管模

模具

合计

代表钢号

9Cr2Mo

34CrNi3Mo

21CrMo10

H13

产量(万吨/年)

0.5

1

0.9

0.1

2.5

按照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要求,本项目工程设计的主要内容为16MN、31.5MN快锻机组的车间和机械加工车间及其辅助公用设施。

1.2.2.1 快锻车间

快锻设备的选取

根据生产钢种、生产规模锻件的重量、产品系列特点等,尤其是市场对大件的需求,需选用 16 MN快锻机、31.5MN快锻机各一台。建成后,公司将拥有2t、5t锻锤和8 MN 快锻、16 MN快锻、31.5MN快锻,形成年产近16万吨锻件的生产综合能力。

锻造工艺流程如下:

冷送钢锭工艺:

钢锭→表面检查→加热→开坯(或直接出成品)→冷却(按要求:坑冷或退火):钢坯表面修磨→加热→出成品→坑冷或退火→

→取样→检验→发货。

热送钢锭工艺:

钢锭→加热→锻造成材→退火→超声波探伤→取样→检验→

→发货。

锻造生产能力

4

表1—3 锻造设备作业制度锻造设备作业制度

项目

年日历天数

锻造有效作业率

锻造作业率

锻(材)件平均成材%

锻造每班时间

锻造班有效作业时间

锻造班作业率

表1—4锻造设备年生产锻件量

单机生设备类单位

数量

(mm)

(t/h)

16MN快台

31.5MN 台 1

1

1150

~2000 23 120000 80000

200~11.5 65000 50000

规格范围产能力产量(t)

(t)

净产量h

h

%

8

6

75

75

单位

d

d

%

数量

365

300

82

再加上原来3万吨/年的锻造能力,全厂具备16万吨/年的能力。

工业燃气加热炉:

5

快锻车间辅助设施为加热炉和退火炉,根据同行业的生产经验和对应生产规模的实际情况,共选用8座加热炉,选取退火炉12座,共计20座。

车间组成

快锻车间由锻造跨和炉子跨组成,分别为 21m和18m,长度195m,面积为7605 m2,轨面标高为12m,在锻造跨的中间布置16MN和31.5MN快锻机,在副跨顺次排列布置加热炉和退火炉。以达到工艺顺畅。锻造跨50/10t和16/3.2t起重机各一台,炉子跨设5t单梁悬挂起重机一台。

1. 2. 2 .2 机加工车间

生产任务

机加工车间任务有两部分组成

承担企业部分锻件粗加工(扒皮和锯切),即可提高锻坯的附加值又可回收车切下脚料降低成本。

生产机加工终端产品。主要代表产品有:冶金用冷轧工作辊(成品辊),电站用转子,管模及成品模具,具备年生产能力2.5万吨,其中,冷轧成品辊0.5万吨,电站用转子1万吨,管模0.9万吨,成品模具0.1万吨。这样,锻造与机加工形成一条加工链。

车间组成

由粗加工车间、产品机加工车间、模具加工车间以及露天成品库组成,其中:

6

粗加工车间: 1080 m2

产品机加工车间: 2160 m2

模具加工车间: 2160 m2

成品库: 1584 m2

总计: 6984 m2

车间与原料成品库间的运输采用50吨电平车。

车间工作制度

车间年工作天数306天,年时基数6300小时,机床为2班工作制。

车间人员组成

车间总人数112人。

车间工艺布置详见下表1-3:

表1-5 车间工艺布置

车间名称

粗加工车间

轨面标高 长度

8 60

跨度

18

吊车配置

50/10t×1

16/3t×1

成品机加工车间 8 120 18 32/5t×1

16/3t×1

模具加工车间 6

6

6

48

84

48

88

12

12

12

18

10t×1

5t×1

5t×1

32/5×1 成品库 6

7

1.2.3 供配电设施

本公司现有35KVA变电站一座,有两台150MW和500MW发电机与电网并网运行,可为本工程提供35KV电力。本工程的16MN、 31.5MN

快锻机车间和机加工车间增加装机容量约5000KW,电压为10KV和380V,拟建一座变电所,将35KV电压变为10KV和380V分别送10KV和380V到快锻机组 。

1.2.4 给排水

用水为冷却循环水,均为闭路循环,对环境无任何危害,平均用水量约150m3/h。循环率95%,補充新水3 m3/h,水泵站供给。机加工车间,快锻车间的生活水由厂区现供水管网供给。

1.2.5 燃气及热力设施

燃气:采用天然气为加热炉和退火炉的燃料,按四座加热炉按同时使用三座,八座退火炉同时使用六座估算, 天然气用量约~3000m3/h。

压缩空气:压缩空气用量很少,由现有空压站供给,不需新建。

1.2.6总图布置

快锻车间布置在现有生产厂区的南部,机加工车间布置在快锻车间南部,快锻车间产品亦可通过平车运来,满足工艺生产流程顺畅的前提下,尽可能适应内外部运输要求,生产所需原料由汽车运输解决,布置紧凑合理,物料运输短捷。

建筑面积8164m2。(见附图二)

1.2.7 经济评价

8

1.2.7.1评价方法

本项目经济评价依据国家计划委员会颁布的《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第二版>》中有关内容与深度要求,结合本工程的实际情况进行编制。

1.2.7.2项目总投资及资金筹措

项目总投资16968万元;

资金来源为:

a、固定资产贷款11000万元

b、企业自有资金5968万元

1.2.7。.3职工定员及工资

项目职工定员为202人,职工工资及福利费标准按平均18000元/人·年计算。 职工定员

岗位

加热工

退火工

锻工

吊车工

机加

电气

维修工

管理

合计

1.2.7.4财务评价

9

定员(人)

8

8

32

24

112

4

8

6

202

产品成本估算

项目正常生产年总成本费用为148276万元。

产品成本估算说明如下:

a、外购原材料及动力价格均按企业实际到厂平均价;

b、固定资产按平均年限法进行折旧;

年销售收入及销售税金

按产品大纲及市场价格经加权平均计算后:特钢锻件平均售价为10000元/吨(含税价);

成品冷轧辊、电站用转子、管模、模具平均售价为32000元/吨(含税价);

项目正常生产年销售收入为175000万元。

产品缴纳增值税(税率17%),并按增值税的5%和4%分别缴纳城市维护建设税和教育费附加。经计算项目正常生产年缴纳增值税及附加12971万元。

利润及分配

项目正常生产年销售利润为13753万元,所得税按销售利润的33%计取,税后利润9215万元,盈余公积金及公益金分别按税后利润的10%和5%提取。

财务盈利能力分析

全部投资内部收益率(FIRR)分别为49.3%(税后)及70.3%(税前),财务净现值(ic=12%)分别为59932万元(税后)及93552万元(税前),财务内部收益率均大于行业基准收益率,财务净现值均10

大于零,说明项目具有较好的盈利能力。

项目投资回收期分别为3.7年(税后)及3.0年(税前),均小于行业基准投资回收期,表明项目投资能及时收回。

项目在计算期内资金平衡并从投产年开始就有盈余,投资利润率50.7%,投资利税率98.6%,投资利润率和投资利税率均大于行业平均利润率和平均利税率,说明单位投资对国家积累的贡献水平达到了本行业的较好水平。

清偿能力分析

在生产期间,将未分配利润、折旧费全部用来还款,固定资产贷款偿还期为2.1年,项目具有较强偿债能力。

由资产负债计算可知,资产负债率在计算期各年均小于100%,流动比率在计算期各年均大于100%,速动比率在第7年后大于100%。这表明项目的净资产可以抵补负债,企业具有较强的清偿能力。

盈亏平衡分析

盈亏平衡点(BEP)的生产能力利用率为:项目生产能力利用率达到34.1%时盈亏平衡,由此可知项目抗风险能力较强。

评价结论

经上述财务评价计算,项目各项指标均较好,说明项目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及较强的清偿能力,该项目从技术经济方面是可行的。

11

2 参照的节能法律及标准规范

2.1国家法律、法规和规划

1、《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1997】第九十号)

2、《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2002】第七十二号)

3、《清洁生产审核暂行办法》(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环保总局令第16号)

4、《中华人民共和国可再生能源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2005】第三十三号)

5、《重点用能单位节能管理办法 》(原国家经贸委令第7号)6、节能中长期专项规划(发改环资【2004】2505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1997】7、第九十一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1995】8、60号)

9、《山东省节能监察办法》

10、《山东省企业技术改造项目节能评估审查暂行办法》

11、《建设项目(工程)劳动安全卫生监察规定》。

12、《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1994年5月1日)

13、《关于加强建设项目安全设施“三同时”工作的通知》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2003年9月30日)

12

14、冶金企业产品能耗

15、GB/T冶金行业关于锻造加热炉、退火炉设计、建设的相关标准及规范。

2.2产业政策和指导性文件

1、《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开展资源节约活动的通知》

2、国家发改委《关于固定资产投资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节能篇(章)”编制及评估的规定》

3、国务院关于发布促进产业结构调整暂行规定的通知(国发【2005】40号)

4、中国节能技术政策大纲 (计交能【1996】905号)

5、国家鼓励发展的资源节约综合利用和环境保护技术(国家发改委2005第65号)

6、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第二版>

2.3管理及设计方面的标准和规范

1、 工业企业能源管理导则 GB/T 15587-1995

2、 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通则GB17167-2006

3、 《产品单位产量能源消耗定额编制通则》GB/T17167—1997

4、《综合耗能计算通则》GB2589-1990

5、《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J19-2001

6、《动力机器基础设计规范》GB/T50040-1996

13

7、《低压配电设计规范》GB/T50054-1996

8、《供电系统设计规范》GB/T50052-1996

9、《通用设备配电设计规范》GB/T50055-1993

10、《工业设备及管道绝热工程设计规范》GB/T50246-1997

11、《建筑给排水设计规范》GB/T50015-2003

12、工业设备及管道绝热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GB 50185-1993

13、《压缩空气站设计规范》GB/T50029--2003

2.4管理用能方面的标准

1、评价企业合理用电技术导则 GB/T3485-1998

2、评价企业合理用热技术导则 GB/T3486-1993

3、合理润滑技术通则 GB/T 13608-1992

4、节电措施经济效益计算与评价GB/T13471-19926)

5、锻造加热炉能耗分等 T50153-1999

6、热处理炉能耗分等 T50154--1999

7、钢铁企业锻钢工序能源节约的规定 冶金部

2.5设备能效方面的标准

1、通风机能效限定值及节能评价值 GB 19761-2005

2、中小型三相异步电动机能效限定值及节能评价值 GB 18613-2002

3、容积式空气压缩机能效限定值及节能评价值 GB 19153-2003

14

4、三相配电变压器能效限定值及节能评价值 GB 20052-2006

2.6建筑类相关标准和规范

1、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50378-2006

2、绿色建筑技术导则(建科【2005】199号)

3、夏热冬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JCJ134-2001

4、民用建筑节能设计标准(采暖居住建筑部分)JCJ26-95

5、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50019-2003

6、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43-2002

7、外墙外保温工程技术规程JGJ144-2004

8、民用建筑太阳能热水系统应用技术规范GB50364-2005

9、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GB50176-93

10、建筑照明设计标准 GB50034-2004

11、建筑采光设计标准 GB/T 50033-2001

12、地板辐射供暖技术规程 JGJ 142-200410.2 执行标准

13、《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16-87(2001修订版)

14、《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94(2000年版)

15、《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GBJ40-90(1997年修订版)

16、《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

17、《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GB50052-95

18、《工业企业噪声控制设计规范》(GBJ87-85)

19、《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标准》(GB12348-90)

15

20、《工业企业照明设计标准》(GB50034-92)

21、《工业企业总平面设计规范》(GB50187-93)

22、《钢铁企业总图运输设计规范》

23、《消防安全标志设置要求》(GB15630-95)

24、《工业企业采光设计标准》GB/T50023-1992

25、 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 JGJ/T16-92

26、空调通风系统运行管理规范 GB50365-2005

2.7工程项目有关文件

1、xxxxxxxx特种锻件及机械加工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2、与该工程项目节能方案相关联的技术参考资料

3、企业提供的有关项目设备的说明﹑数据。

16

3 企业能耗状况和能耗指标分析

3.1 能源总量分析

原料是外购的钢锭,使用的主要能源是天然气和电,也就是说企业的能耗主要集中在8台燃气加热炉、12台退火加热炉的天然气消耗和锻压设备、起重设备、机械加工设备等电消耗上。此外,定期维修还须补充一些耐火砖、液压油,机械冷却需补充冷却水。

注:主要生产设备见表3-1;

项目能源消耗表见表3-2。

表3-1 主要生产设施一览表

车间

快锻

车间

加热炉(温度1050—1250度)

起重机

起重机

17

生产设施

快锻机床

规格/型号 数量(套/座)

16MN

31.5MN

1

1

12

退火炉(温度900—1000)台车式单室高纯硅酸铝纤维耐火、钢架保温结构

8m×2.5m

15m×2m

6m×2.5m

10m×2.5m

12m×2.5

9m×2.5m

7.5m×2.5m

50/10吨

16/3.2吨

8

1

1

起重机

机加工

车间

车床

锯床

铣床 磨床

起重机

产品库

起重机

5 吨

50/10t

32/5t

1

41

1

1

表3-2 项目能源消耗表

序号

1

2

名称

天燃气

单耗

147m3/t

247KWh/t

年耗量

1911万 m3

3211万KWh

3.2 锻造设备和工艺

采用的16MN和31.5MN快锻机组;配备有先进的电控系统和液压系统,砧库和快捷换砧装置,锻件厚度尺寸精度和操作机行走及旋转控制装置可实现锻造机械化、自动化,预计减少锻造次数2-3火,提高产量1.3倍,提高成材率3%,综合能耗较普通水压机或锻锤下降15%左右。

快锻机组的主要参数:

3.2.1 16MN快锻主要技术参数

镦粗最大钢锭: 8t

拔长最大钢锭: 12t

18

最大环件尺寸:

常锻环件尺寸:

2000/1700mm 厚度400mm

1800/1500mm 厚度360mm

轴类锻件尺寸: 最大重量12t,最大长度12500mm

轴件直径尺寸: 最大直径1150mm,最小直径200mm

饼类锻件尺寸: 最大直径1800mm最小厚度100mm

常锻次数: 20-45次/分(回程量≥100)

快锻次数: 80-85次/分(回程量≥25)

常锻加压速度: 95 mm/s

快锻加压速度: 11 5mm/s

空程下降速度: 350 (可调) mm/s

回程速度: 350(可调) mm/s

移动工作台速度:0-300 mm/s

移砧装置速度: 0-300 mm/s

整机装机容量: 245 KW

整机重量: 115 吨

轮廓尺寸:(mm) 8000×3100×3000

3.2.2 31.5MN快锻主要技术参数

结构型式 予应力双柱上压式

最大净空 4000mm

工作台 5000*2000mm

最大行程 2000mm

19

加工精度镦粗最大钢锭 24t;

拔长最大钢锭 45t

加工精度 1mm

工作介质压强 31.5Mpa

最大夹持力 300KN

最大夹持力矩 600KN

整机装机容量: 406KW

整机重量: 150吨

轮廓尺寸:(mm) 10000×4300×4200

锻后热处理时采用热送退火工艺,可节约加热锻坯能源。经统计可节约23%的热能。

3.3 燃气加热炉

3.3.1设计依据

冶金行业关于锻造加热炉、退火炉设计、建设的相关标准及规范。

设计原则

3.3.2 优化炉型结构

根据用户要求,在进行多方案比较的前提下,采用最合理的炉型结构及燃烧组织方案,并充分考虑炉子的性价比和长期运行成本;

炉体材料及保温:锻造加热炉炉墙为复合砌体结构,炉顶采用整体浇注技术,浇注料采用目前质量最好的超低水泥高铝浇注料,锚固砖采用与浇注料相同材质离心浇注成型。炉体采用复合保温措施,加20

强炉体保温,炉子表面温升达到国家标准GB/T3486-93。

管道保温以内保温为主,采用轻质浇注料配合锚固钩。小管道采用外包扎保温,采用目前最好的硅酸铝保温层包扎。

退火炉采用全高纯硅酸铝纤维结构,加强炉体保温,炉子表面温升远远低于国家标准GB/T3486-93;

采用先进的温控技术:在生产过程中采用自动化燃烧技术,通过温度设定,把温度信号转化为电信号,自动控温,从而保证了炉温的准确性和均匀性;

机械及控制系统的改进:最大限度地采用电动机械设备,并加强自动化控制,减轻工人劳动强度,改善工人操作环境。

3.3.3 炉子规格

台车式锻造加热炉:(9m?2.5m)22.5 m2台车式锻造加热炉2座

(7.5m?2.5m)18.75m2台车式锻造加热炉6座

台车式退火炉: (8m?2.5m) 20m2退火炉, 2座

(15m?2m) 30m2退火炉, 2座

(6m?2.5m) 15m2退火炉, 2座

(10m?2.5m) 25m2退火炉, 3座

(12m?2.5m) 30m2退火炉, 3座

3.3.4 加热炉技术参数

加热炉工艺技术参数

形式 燃气台车式锻造加热炉;

主要钢锭规格 5t-40 t 不等;

21

出钢温度 1050~1250℃;

技术性能

燃 料: 天燃气

燃料热值: Qdw=8500×4.18kJ/Nm3;

每座18.75m2炉子天燃气耗量: 510 m3/h;

空气消耗量: 6550m3/h;

烟气量: 6840m3/h;

每座22.5m2炉子天燃气耗量: 580 m3/h;

空气消耗量: 6900m3/h;

烟气量: 7850m3/h;

炉型结构

本锻造加热炉设计为台车式单室结构。

每2座炉子共用一个钢制烟囱。

台车钢架由工字钢、槽钢与重轨复合焊接而成,配合材质为含硅球墨铸铁的炉砖座(台车边框)。内衬耐火砖、保温砖。该种结构的整体强度高,使用寿命长。台车与炉墙之间设有专门的密封结构,防止热量辐射,同时台车下部设有砂封,以降低炉底下部温度,保护炉底机构。台车驱动采用自拖动方式。

3.3.5退火炉技术参数

20m2退火炉:

形式 燃气台车式退火炉

有效面积 8×2.5=20m2

22

燃料热值: Qdw =8500?4.18kJ/Nm3;

每座炉子天燃气消耗量为:

每座炉子空气消耗量:

370Nm3/h;

4000Nm3/h;

每座炉子烟气量: 4070Nm3/h;(3)使用温度

使用温度 900-1000℃

15 m2退火炉:

形式

有效面积 7燃料热值:天燃气

每座炉子天燃气消耗量:每座炉子空气消耗量:

每座炉子烟气量:

使用温度 900-1000 12 m2台车式退火炉:

形式

有效面积 6燃料:天燃气 Qdw =8500每座炉子天燃气消耗量:每座炉子空气消耗量:

每座炉子烟气量:

使用温度 900-100030m2退火炉:

燃气台车式退火炉

×2=15m2

Qdw =8500?4.18kJ/Nm3;

280Nm3/h;

3000Nm3/h;

3360Nm3/h;

燃气台车式退火炉

×2=12m2

?4.18kJ/Nm3;

230Nm3/h;

3000Nm3/h;

2480Nm3/h;

23

形式 燃气台车式退火炉

有效面积 (15m?2m)(12?2.5 m)

燃料:天燃气 Qdw =8500?4.18kJ/Nm3;

每座炉子天燃气消耗量为: 460Nm3/h;

每座炉子空气消耗量: 5000Nm3/h;

每座炉子烟气量: 6000Nm3/h;

使用温度 900-1000℃

(10m?2.5m) 25m2退火炉:

形式 燃气台车式退火炉

有效面积 (10m?2.5m)

燃料:天燃气 Qdw =8500?4.18kJ/Nm3;

每座炉子天燃气消耗量为:

每座炉子空气消耗量:

380Nm3/h;

4200Nm3/h;

每座炉子烟气量: 5000Nm3/h;

使用温度 900-1000℃

砌体结构

采用整体高纯硅酸铝纤维(高纯硅酸铝纤维预制块+高纯硅酸铝纤维毯)结构。该结构整体强度高、耐热耐高温、保温性能非常优越、蓄热损失非常小,高效节能。

炉顶采用吊卦平炉顶结构,采用工字钢焊接5mm钢板,配合吊挂件和不锈钢锚固件吊挂错砌厚度260mm优质高纯硅酸铝纤维块,纤维块与炉顶钢板之间平铺60mm厚的高纯硅酸铝纤维毯,预压缩压实后24

的厚度为40mm,以使密封严密,防止热炉气外逸,使炉顶温度远远低于国家标准。炉顶高纯纯纤维的总厚度为300mm。

炉子侧墙采用工字钢焊接5mm钢板,配合吊挂件和不锈钢锚固件砌厚度260mm优质高纯硅酸铝纤维块,纤维块与炉皮钢板之间平铺60mm厚的高纯硅酸铝纤维毯,预压缩压实后的厚度为40mm,以使密封严密,防止热炉气外逸,使炉皮温度远远低于国家标准。炉墙高纯纯纤维的总厚度为300mm。

台车面 (火道面)以下采用耐火砖结构,隔热防潮。

炉体钢结构

炉体钢结构为框架结构,由炉子两侧立柱,炉顶横梁和护炉钢板等组成,整个框架支承在混凝土基础上。

炉体钢结构采用工字钢和槽钢,炉体外侧设有5mm护炉钢板,炉体顶部设有工字钢和5mm炉顶钢板。钢结构全部由工字钢、槽钢、角钢、钢板等型钢焊接而成。

台车

台车钢架由工字钢、槽钢与重轨复合焊接而成,配合材质为含硅球墨铸铁的护砖座(台车边框)。内衬耐火砖、保温砖。该种结构的整体强度高,使用寿命长。

台车侧面设有Q235砂封刀,双曲密封,密封效果好。

台车驱动采用自拖动方式。

3.4 机加工工艺及设备

25

本项目的机加工车间主要承担锻造件的粗加工(扒皮和剧切),对锻造生产的轧辊毛坯进行辊面和辊经的粗加工,提高产品的档次和价值,又能回收下脚料外销,降低成本。它安装车床、锯床铣床、加工中心、钻床等共计41台。均是普通机加工设备,没有高能耗设备,属于国家发改委积极鼓励类项目。

3.5 工序能耗

热送钢锭工艺:

钢锭→加热→锻造成材→退火→超声波探伤→取样→检验→

→发货。

以现行生产规模,每30吨工模具钢(6个钢锭)的加工过程为:钢锭---加热(7.5小时)---锻打成型(4.5小时)---起重机运输至退火炉(0.8小时)---退火(3小时)。

按31.5MN快锻机组的电容量计算,锻造加工30吨钢件需耗电能:406(锻)*7+30(起重)*7+120(运输)*7+100(抽风)*16+30(水循环)*16+60(照明)*24=7412KWh;

折算后每吨电耗为:7412 /30=247KWh

18.75m2的天然气加热炉和15m2 退火炉耗能计算,锻造加工30吨钢件需要耗的天然气量为:510*7小时(加热炉)+280*3(退火炉)=4410m3

折算后锻打每吨钢件消耗天然气量为:4410/30=147 m3/t

经过对锻压车间正常生产工序各能源的统计和计算列表如下

26

锻压车间正常生产的工序消耗如下表示:

序号

1

2

能源

天然气

单耗

247KWh/t

147m3/t

折算余额

0.375

1.2

折算煤kg/t

92.62

176.4

269.02 工序实际能耗

工序实际能耗为269.02 Kg标准煤,低于原冶金部《钢铁企业锻钢工序节约能源的规定》中规定的一级(最好级)≤290Kg标准煤。应该说明,投产初期设备负荷率较低能耗可能有所增加.

3.6 项目所在地能源供应状况分析

3.6.1电力供应

本项目为山东高唐热电集团公司的子公司xxxxxxxx在现有基础上的新上项目,可以直接使用总公司所发的电量,负荷应该可以满足使用。公司现有一座35KVA总变电站,本工程增加装机容量5000KW,拟建一座变电室,将35KV电压变为10KV和380V分别送到新建的车间厂房,可以满足锻造车间和机械加工车间的电量供应。

另外,本公司有两台150MW和500MW发电机与电网并网运行,可为本工程提供35KV电力。

3.6.2天然气供应

经过调查和充分论证,天然气是一种最清洁的能源之一,属于重点推广使用的燃料;

该项目投产后需新增供气量约3000m3/h,中原油田中沧线、中济27

线都途径高唐,高唐县及其周边地区气源充足,能够满足正常生产天然气的需求量,保障了企业的迅速发展。

28

4 节能措施和节能效果分析

4.1. 节能措施

4.1.1管理办法

企业能源消耗指标是判断能耗状况是否符合国家节能政策的重要依据,也是检验工艺是否先进的重要标志;为此公司制订了相应的节能管理办法:

(1)制订能源消耗定额。应按照国家标准 GB12723、GB2589和行业的有关规定,分别制订主要耗能设备和工序的能源消耗定额;

(2)逐级下达明确责任。能源消耗定额按规定的程序逐级下达,并明确规定完成各项定额的责任部门和责任人;

(3)核算实际用量的计量。按规定的方法对主要耗能设备和工序的实际用能量进行计量、统计和核算,定期作出报告;

(4)节能经济效益分析。为达到降本增效的目的,通过对历年产品单耗的定额考核,核算分析产品用能成本超降情况;

(5)预测能源消费。根据当年能源消费的实际情况和挖掘节能的潜力,合理制订下年度的能源消费计划。

4.1.2 加热炉采取的主要节能措施

1、采用全纤维轻型炉衬结构,减少炉衬蓄热及散热损失。

2 、设置炉气余热回收装置,最大限度的回收烟气带走热量,余热用于厂区冬季取暖,及职工洗浴用热水。

29

3、采用可靠的密封结构,减少炉气外溢及冷空气吸入。

4、采用先进的燃烧系统,提高加热速度及温度均匀性,缩短加热或热处理周期,降低单位消耗,预计,采用上述节能措施,和工业炉比较能耗可降低20-30%。

4.1.3改进措施

优化炉型结构: 根据用户要求,在进行多方案比较的前提下,采用最合理的炉型结构及燃烧组织方案,并充分考虑炉子的性价比和长期运行成本;

炉体材料及保温:锻造加热炉炉墙为复合砌体结构,炉顶采用整体浇注技术,浇注料采用目前质量最好的超低水泥高铝浇注料,锚固砖采用与浇注料相同材质离心浇注成型。炉体采用复合保温措施,加强炉体保温,炉子表面温升达到国家标准GB/T3486-93。

管道保温以内保温为主,采用轻质浇注料配合锚固钩。小管道采用外包扎保温,采用目前最好的硅酸铝保温层包扎。

退火炉采用全高纯硅酸铝纤维结构,加强炉体保温,炉子表面温升远远低于国家标准GB/T3486-93;

采用先进的温控技术:在生产过程中采用自动化燃烧技术,通过温度设定,把温度信号转化为电信号,自动控温,从而保证了炉温的准确性和均匀性;

机械及控制系统的改进:最大限度地采用电动机械设备,并加强自动化控制,减轻工人劳动强度,改善工人操作环境。

30

4.1.4 16 MN和31.5MN快锻机组的节能措施

配备有先进的电控系统和液压系统,砧库和快捷换砧装置,锻件厚度尺寸精度和操作机行走及旋转控制装置可实现锻造机械化、自动化,预计减少锻造火次2-3火,提高产量1.3倍,提高成材率3%,综合能耗较普通水压机或锻锤下降15%左右。

4.1.5 其他节能措施

在锻后热处理时采用热送退火工艺,可节约加热锻坯的能源。经统计可节约23%的热能。

冷却用水使用循环水,提高水的利用率。

采用余热利用:燃烧产生的气体经过来回循环加热水,用于职工洗浴;加热炉的气体源于炉内,循环加热,利于气体热量的充分利用。

本工程所有设备均采用技术先进的设备,以降低阻力、节省动力消耗,采取保温措施,使热量的损失降至最低。

各种电器均选用节能产品,变压器的低压侧,装有电力电容器补偿无功功率,以提高供电系统的功率因数,降低无功损耗。

及时调整企业用电设备的工作状态,合理分配和平衡负荷,控制用电高峰,调整大容量设备的工作时间,提高企业负荷率,使企业用电均衡化,企业负荷率达到国家规定的标准。

照明光源尽量采用新型节能灯具,在满足本工程照度及光色的条件下,减少灯具的用量和灯具的容量,达到节电的目的。

31

按经济电流密度选择导线截面,调整不合理的线路布局,降低企业受电端至用电设备的线损,线损率达到国家规定的标准。企业受电端电压在额定电压范围之内,企业内部供电电压偏移允许值,一般不应超过额定电压±5%

企业应在提高自然功率因数的基础上,合理装置无功补偿设备,企业功率因数应达到0.9以上。可以采取就地补偿(30kw以上及功率因数较低的设备)与集中补偿相结合的方法,集中补偿中补偿容量较大的地方,可采用电容器自动跟踪投切屏与手动补偿相结合的方法。对利用镇流器的照明类电器,也可采用单灯电容补偿的办法。

4.1.6 变压器节电

合理分配变压器的容量和台数、负荷,做到变压器经济运行。两台变压器并列运行时按组合后的技术特性,选择最佳运行方式运行。变压器负荷经常小于30%,须按经济运行条件考核后,合理更换相应容量的变压器。条件允许时,送电系统应考虑动力照明分开供电,以提高送电质量,延长相关电器及灯泡使用寿命。

电力设备,负载低于40%及未实现经济运行的,应采用先进节能技术进行改造、更新或配置切换装置。间断运行的设备如电焊机、空压机等应减少空载损耗,安装空载限制器或变载供电方式。

4.1.7 电动机节电

1、电动机节电一是提高电动机效率,推广使用YX系列高效电动机、永磁交流电动机等;二是提高电动机的使用效率,根据电动机的运行特性,使电机运行在高效区。贯彻执行《三相导步电动机经济32

运行》GB12497-90国家标准。

2、 电动机类型应在满足电动机安全、起动、制动、调速等各方面要求的情况下,以节能的原则来选择。

3、恒负载连续运行,功率在 25OKW 及以上,宜采用同步电动机。

4、功率在 20OKW 及以上,宜采用高压电动机。

5、功率在 50KW 及以上的电动机,应单独配置电压表、电流表、有功电能表等计量仪表,以便监测与计量电动机运行中的有关参数。

6、电动机容量,应根据负荷特性和运行状况合理选择,使电动机运行在高效率范围内。电动机负荷经常低于40%时,在对节能效果进行考核后合理更换。

7、为提高电能利用率,应选用高效的机械设备,风机、水泵要达到经济运行。经测定通风机、鼓风机效率低于70%,离心泵、轴流泵运行效率低于60%必须进行节能改造或更换节能型风机、水泵。对达不到节能经济运行的风机、水泵可采取多种节电改造措施。对需要调节风量、流量的风机、水泵可通过调节风机、水泵的转速来达到改变风机、水泵的风量(流量)。对负载变化较大,大部分时间处于轻载运行的风机、水泵可采用变速拖动方式,按需要调节最佳转速运行,比如:交流异步电动机变频调速、变极调速和绕线式交流异步电动机串级调速等。

8、可对负载经常小于电机额定功率三分之一的机械上的轻载运行的电机采用降压运行。对需要调速的生产设备,可采用电机调速节电(如变极、变频、串级、定子调压等方法进行交流电动机调速)及33

液力偶合器、电磁滑差离合器等机械调速装置。

9、在安全、经济合理的条件下,对异步电动机采取就地补偿无功功率,提高功率因数,降低线损,达到经济运行。

10、对交流电气传动系统,应在满足工艺要求、生产安全和运行可靠前提下,通过科学管理及技术改进,使电气传动系统中的设备、管网及负载相匹配,达到系统经济运行,提高系统电能利用率。

4.1.8推广低压电器节能技术

严格执行交流接触器节电器及其应用技术条件国家标准(GB8871-88),加强交流接触器节电产品管理。

4.1.9照明节电

1、根据使用场所和周围环境对照明的要求及不同电光源的特点,选择合理的照明方式。在保证照明质量前提下,采用发光效率高的光源和高效灯具;合理选配、选择光源和照明方式;保证电压质量的合理供电线路。

2、各种工作场所的照度标准值应符合 GB 50034 和 GBJ 133 的规定。

3、使用气体放电光源时,应装设就地补偿电容器,补偿后的功率因数应不低于 0.90。

4、企业照明用电应配置相应的测量和计量仪表,并定期测量电压、照度和考核用电量。

5、合理选择照明控制方式,加强照明设备的运行管理。

6、 要充分利用天然光,建筑物的开窗面积及室内表面反射系数34

应符合 GB 50033 的规定。

4.1.10降低空压机能耗

空压机应安装变频调速或软启动装置;空气储缸应有足够的容积,使空气降温及水份沉淀;输送管道设计要合理,一般空气流速保持6-9米/秒,压力以满足工艺为准,不要超压;压缩空气泄漏率应小于空压机总能力的5%。

4.1.11建筑节能

1、建筑围护结构、供热管网保温隔热措施。

2、采暖供热、热水及空调制冷系统规模按设计负荷设置,不得加大,并设有调节控制装置及能量计量仪表。

3、节能性建筑设备与产品的选用,包括门窗、室内供热系统控制与计量设备及散热器、空调、燃气燃烧器具、太阳能热水器、照明电器及控制系统等。

4、建筑节能应首先保证和改善建筑质量及室内热环境,实现采暖区冬季室温达到18℃的要求,争取城镇建筑夏季室温低于30℃。

5、因地制宜推广保温性能好的围护结构,发展节能墙体和屋面。使用保温墙体,节能型门窗,提高建筑物保温、隔热和气密性能。大幅度减少使用实心粘土砖,积极采用能耗低的空心砖、空心砌块、粉煤灰制品、加气混凝土、轻质板材等。积极开展利用发泡聚苯乙烯、岩棉、玻璃棉、热反射玻璃、稀土复合材料、高效保温保冷材料等,注意合理选材。

6、建筑设计中应充分注意空调设计的合理性;充分利用昼光进35

行自然采光,减少电力消耗。应选用节能型空调设备及照明光源与灯具。

4.1.12节水措施

1、工业生产供、用水系统节水工艺和节水措施,应与主要生产系统同时设计、施工、验收。供、用水系统管路及设备,如阀门、水泵、冷却设备、储水设备、水处理设施及计量仪表等,均应选择节能型产品或按国家有关规范和产品标准的要求设计、制造、安装。

2、企业内各用水部门,由本企业安装计量分水表,车间用水计量率应达到100%,设备用水计量率不低于90%。并保证计量水表的完好率、检定率。

3、要根据不同使用要求,做到循环用水、一水多用,根据不同工序、不同冷却水温循序使用冷却水。

4、废水回收利用。工业系统排出的大量污水,通过废水净化装置处理后回收利用,节约新鲜水,并综合利用废渣、废液,回收废水中的有用物质。

5、进行用水考核,考核指标应包括重复利用率、间接冷却水循环率、工艺水回用率、万元产值耗水量、单位产品耗水量、职工人均日生产耗水量等。

6、在给水系统中应采用良好的阀门,减少水的泄漏。

4.1.13节能功能性新材料、新装置应用

36

1、要注意抗磨减阻材料的推广使用。全世界生产的能量中,约有30-40%消耗在与摩擦有关的场合,我国与摩擦有关的能源消耗约占1/3至1/2。任何减轻摩擦、降低磨损的措施,都会直接或间接的节约能源。应大力推广使用减摩耐磨工程塑料及其复合材料、高分子流体减阻剂和润滑油添加剂等先进节能材料。

2、塑料及塑料基复合材料用作摩擦材料,除了常用的尼龙、聚缩醛、氟塑料、聚酰亚胺和某些酚醛塑料及其复合材料外,高密度聚乙烯、四氟填充的聚碳酸酯、聚苯硫醚及某些耐高温塑料则是较新的摩擦塑料,在选材、结构设计和使用得当的情况下,上述工程塑料及其复合材料均有很好的实用效果。

3、要重视润滑油、燃油添加剂的推广应用。选择先进、可靠、适用的添加剂,其中所含的一些金属元素可渗入摩擦副表层,形成保护膜,有很好的减磨抗磨、自润滑及自动修复作用。

4.2 能源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

37

4.2.1能源计量器具配备

1) 能源计量器具的配备应满足能源分类计量的要求。

2) 能源计量器具的配备应满足用能单位实现能源分级分项考核的要求。

3) 能源计量器具配备率应符合表4-1的要求。

4)能源计量器具准确度等级应满足4-2的要求。

表4-1 能源计量器具配备率要求 %

进出主要次级用能能源种类

电力

蒸汽

可回收利用的90

余能

表4-2 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器具准确度等级要求

38

进出用能单位

单位

100

100

100

100

80

95

80

主要用能设备

95

70

80

计量器具类别 计量目的

Ⅰ类用户

进出用能单位Ⅱ类用户

Ⅲ类用户

Ⅳ类用户

Ⅴ类用户

准确度等级要求

0.5s

0.5

1.0

2.0

2.0

蒸汽 2.5

电能表 有功

交流电能计量

气体流量表(装置)

进出用能单位的气体能源计量

管径不大2.5

进出用能

于250mm

管径大于1.5

250mm

蒸汽质量计算相关的温度计水流量表(装置)

单位水量计量

温度仪表

蒸汽质量计算相关的压力计压力仪表

4.2.2 能源计量器具的管理

39

1.0

1.0

4.2.2.1能源计量制度

1、应建立能源计量管理体系,形成文件,并保持和持续改进其有效性。

2、 应建立、保持和使用文件化的程序来规范能源计量人员的行为、能源计量器具管理和能源计量数据的采集、处理和汇总。

4.2.2.2能源计量人员

1、 应设专人负责能源计量器具的管理,负责能源计量器具的配备、使用、检定(校准)、维修、报废等管理工作。

2、 应设专人负责主要次级用能单位和主要用能设备能源计量器具的管理.

3、能源计量管理人员应通过相关部门的培训考核,持证上岗;用能单位应建立和保存能源计量管理人员的技术挡案。

4、能源计量器具检定、校准和维修人员,应具有相应的资质。

4.2.2.3能源计量器具

1、应备有完整的能源计量器具一览表.表中应列出计量器具的名称、型号规格、准确度等级、测量范围、生产厂家、出厂编号、用能单位管理编码、安装使用地点、状态(指合格、准用、停用等)主要次级用能单位和主要用能设备应备有独立的能源计量器具一览表分表。

2、用能设备的设计、安装和使用应满足GB/T6422、GB/T15316中关于用能设备的能源监测要求。

3、应建立能源计量器具挡案,内容包括:

40

计量器具使用说明书;

计量器具出厂合格证;

计量器具最近两个连续周期的检定(测试,校准)的证书;

计量器具维修记录;

计量器具其他相关信息;

4、应备有能源计量器具值传递或溯源图,其中作为用能单位内部标准计量器具使用的,要明确规定其准确度等级、测量范围、可溯源的上级传递标准。

5、能源计量器具,凡属自行校准切自行确定校准间隔的,应有现行有效的受控文件(即自校计量器具的管理程序和自校规范)作为依据。

6、能源计量器具应实行定期检定(校准)。凡经检定(校准)不符合要求的或超过检定周期的计量器具一律不准使用。属强制检定的计量器具、其检定周期、检定方式应遵守有关计量法律法规的规定。

7、在用的能源计量器具应在明显位置粘贴与能源计量器具一览表编号对应的标签,以备查验和管理。

4.2.2.4能源计量数据

1、用能单位应建立能源统计报表制度,能源统计报表数据应能追溯至计量测试记录。

2、能源计量数据记录采用规范的表格式样,计量测试记录表格应便于数据的汇总与分析,应说明被测量与记录数据之间的转换方法或关系。

41

3、可根据需要建立能源计量数据中心,利用计算机技术实现能源计量数据的网络化管理。

4、可根据需要按生产周期(班、日、周)及时统计计算出其单位产品的各种主要能源消耗量。

4.2.2.5能源管理

按照《工业企业能源管理导则》(GB/T15587)建立能源管理系统,实施有效的能源管理.

4.3节能效果分析

4.3.1技术改造前的工序能耗状况

热送钢锭工艺:

钢锭→加热→锻造成材→退火→超声波探伤→取样→检验→

→发货

以现行生产规模,每60吨工模具钢(12个钢锭)的加工过程为:钢锭---加热(17小时左右)---锻打成型(16小时)---起重机运输至退火炉(0.8小时)---退火(9小时)。

按8MN快锻机组的电容量120KW计算:

锻造加工30吨钢件需耗电能:120(锻)*16+10(起重)*16+80(运输)*16+30(抽风)*20+3(水循环)*20+30(照明)*24=5080KWh;

折算后每吨电耗为:5080/60≈85KWh

现有退火炉(1.5吨)为电加热,其参数为:

整机容量580KW,加热退火60吨钢件需要3炉,每炉需要9小时,所42

耗电能为:580*3*9=15660KWh

折算后每吨电耗为:15660/60=261KWh

5吨的天然气加热炉计算:

锻造加工60吨钢件需要耗的天然气量为:990*16小时(加热炉)=15840m3

折算后锻打每吨钢件消耗天然气量为:15840/60=264m3

经过对锻压车间正常生产工序各能源的统计和计算列表如下

锻压车间正常生产的工序消耗如下表4-3示:

表4-3 锻压车间技术改造前的工序消耗表

序号

1

2

能源

天然气

单耗

346KWh/t

264m3/t

折算余额

0.375

1.2

折算煤Kg/t

129.75.

316.80

446.55 工序实际能耗

工序实际能耗为446.55Kg标准煤。

4.3.2技术改造前后对比情况分析

技术改造前后锻造综合能耗差为:446.55-269.02=177.53 Kg标准煤;按全年16万吨钢件计算可节省能源:177.53×160000=28404800

kg标准煤=28404.8吨标准煤。

43

5 评估意见

5.1项目的可行性分析

5.1.1行业市场分析

山东光明工模具有限公司隶属于山东高唐热电集团公司。公司现有电渣重熔和锻压两座生产车间,拥有1.5吨和5吨两座电渣重熔炉,2吨和5吨电、液锤各一台,拥有8MN锻机一套,可年产各种优特钢锻件3万吨。

公司根据行业发展的形势,决定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如土地、市场、公用设施和管理经验,结合现有锻造车间的实际运作情况,决定新增16MN、31.5MN快锻机组和综合机械加工进行技术改造,生产市场急需的大型特种锻件,由此获得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满足市场需求。

5.1.2产业政策分析

金属锻件制造项目,在国家发改委《产业机构调整指导目录》(2005年本)中对应第一大类:鼓励类,第十二项:机械类,第10条“大型、精密、专用铸锻件技术开发及设备制造”和第19条“大型、精密模具及汽车模具设计与制造”,因此,本项目建设符合国家的产业政策。

5.1.3节能方案的必要性

44

该工程项目投产规模为13万吨锻造钢件,经过计算每吨段钢所需综合能耗为:269.02Kgbm/t;故本技改项目新增生产能力的综合能耗为:130000×269.02=34972600Kgbm=34972.6吨标准煤,大于2000吨标准煤;根据《山东省企业技术改造项目节能评估审查暂行办法》的规定,该项目必须做节能方案评估。

5.2节能方案的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1997】第九十号)

2、《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2002】第七十二号)

3、《山东省企业技术改造项目节能评估审查暂行办法》

4、《工业企业能源管理导则》(GB/T15587)

5、《重点用能单位节能管理办法 》(原国家经贸委令第7号)

6、国务院关于发布促进产业结构调整暂行规定的通知(国发【2005】40号)

7、工业企业能源管理导则 GB/T 15587-1995

8、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通则GB17167-2006

9、《产品单位产量能源消耗定额编制通则》GB/T17167—1997

45

10、《综合耗能计算通则》GB2589-1990 4)节电措施经济效益计算与评价GB/T13471-19926)

11、锻造加热炉能耗分等 T50153-1999

12、热处理炉能耗分等 T50154--1999

13、钢铁企业锻钢工序能源节约的规定 冶金部

14、《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标准》(GB12348-90)

15、《工业企业照明设计标准》(GB50034-92)

16、《工业企业总平面设计规范》(GB50187-93)

17、国家发改委《关于固定资产投资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节能篇(章)”编制及评估的规定》等国家法律、法规、标准、规章、产业政策的要求以及有关工程项目资料而制订的,符合国家、地方和行业节能设计规范、标准。

5.3项目主要能量与资源总量

项目主要能量总量详见表5-1:项目能源消耗表

表5-1 项目能源消耗表

序号

1

2

名称

天燃气

单耗

147m3/t

247KWh/t

年耗量

1911万 m3

3211万KWh

从以上内容可以看出,本项目消耗的主要能源为:电和天然气;其单位产量的综合能耗为:269.02Kgbm/t小于290Kgbm/t,符合国46

更多推荐

计量,能源,采用,项目,节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