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2月7日发(作者:东风标致跑车rcz报价)
中国摩托车工业的发展状况
一、概述
我国的摩托车工业从上个世纪50年月的第一辆井冈山牌摩托车算起,已经经受了50多年的风风雨雨。但它真正进展壮大的历史只有改革开发以来的20多年。从那时至今,中国的摩托车工业得到了迅猛的进展,由1980年年产4.9万辆进展到1997年的千万辆,17年增长200多倍。1993年我国摩托车产量为335万辆,首次超过日本当年产量(302万辆),跃居世界第一。此后的1993~1999年,我国摩托车产量每年平均以29.2%的速度递增。1995年产量为783万辆,超过日本历史上1981年的最高产量(741万辆)。1997年我国摩托车产量首次突破1000万辆(1003万辆),约占当年世界摩托车总产量(2300万辆)的43%。这样强劲的增长态势,对我国的经济进展,满意人们收入水平逐步提高对摩托车日益增长的需求,转变落后的交通运输结构和方式,都起到乐观的推动作用。
我国摩托车工业在改革开放的20多年中,主要依靠企业自我积累、滚动进展,较快地由小到大,由弱渐强,形成了当今较大的产量和生产规模,较完善的生产配套体系,已成为世界摩托车生产大国。截至2022年,整车企业固定资产净值达175.62亿元,年综合生产力量约1300万辆,工业总产值(现价)538.44亿元,利税36.53亿元,产品出口343.76万辆,创汇64974.46万美元。年综合生产力量达20万
1 辆以上的企业有18家,其中达百万辆的企业有3家,这18家企业年综合生产力量占全行业80%;形成了嘉陵、钱江、江门、力帆、隆鑫、新大洲本田、宗申、洛北方、金城、轻骑、建设等十几家骨干生产企业。与此同时,产品结构也由1980年的3、4个排量的产品扩增至10多个排量。但是我国摩托车企业与世界闻名的摩托车企业相比,在产品开发力量、企业管理水平、产品水平、售后服务等方面还存在较大差距。
二、摩托车工业这些年来的几个显著变化1.摩托车产品排量结构变化
1)在1986年前产量排量以50mL为主,其次是老250mL(幸福250)、750mL。50mL占总量比例最高达70%。而80年月中期后,50mL比例逐步下降至50%以下;70、80mL比例快速上升至各占10%以上;250mL亦相应下降。
2)20世纪90年月初开头90、100、125mL为主的产品所占比例开头增长,至中期基本形成50、70、80、90、100、125mL为主的产品结构。至此,伴随着90~125mL产品比例的快速增长,70、80、250以及50mL所占比例逐年下滑。
3)上世纪90年月中期后,90、100、125mL产品所占比例快速增长,除50mL尚占肯定比例外,70、80、250mL等所占比例下降到次要地位,形成了以50、90、100、125mL4种排量为主体的基本格局。其中仅125、100mL所占比重最大。
生产集中度变化我国摩托车工业随着总产量的快速增长,产品生
2 产集中度反而不断下降。其缘由主要是摩托车生产企业无序扩张,导致供求关系失衡,90年月中后期产品供过于求,原来的卖方市场快速转变为买方市场,从而使竞争激烈。整车生产企业由原来的近100家扩充到实际上的200多家,加之原有的一些大中型国有企业固有的一些问题,而逐步丢失原有优势,其市场渐渐为后来者挤占。新加入竞争行列的企业不乏后起之秀,形成摩托车产品生产及其市场的不断再安排,原有的实力企业让位于后来居上的企业,形成竞争实力各有千秋的均势状态。因而形成产品生产集中度愈来愈低的状态,如占总产量80%的企业数由1991年10家进展到2022年的33家。
3.国有企业一统天下的格局被打破我国摩托车业从上世纪80年月至上世纪90年月初,基本上为国企一统天下,这种格局自1992年以后渐渐被打破。一批颇具实力的民营企业、乡镇集体企业、合资企业、股份制企业相继加盟摩托车生产企业行列,占据半壁江山。截止2022年,《公告》内国有的摩托车制造企业仅占20%左右,其产量仅占35%左右。
4.学问产权爱护意识逐步增加
在中国的摩托车行业进展壮大的同时,外观仿冒、商标侵权等侵害学问产权的行为比较严峻。这在相当程度上影响了我国摩托车业的开发力量的提高,扰乱了市场秩序。另外,随着我国加入WTO,国外摩托车企业,特殊是日本摩托车企业开头加强学问产权爱护方面的工作。这对我国摩托车业内缺乏自主开发力量、靠仿冒他人产品为生的企业来说,将造成致命的打击。除了国外厂商,国内一些企业,特殊
3 是一些进展起来的民营企业对学问产权爱护问题的态度也发生了转变,逐步重视这一问题。他们实行行动,加强自主开发力量,避开侵害他人的学问产权,同时,乐观爱护自己的学问产权,打击侵权行为。
三、摩托车新产品开发状况1.新产品开发特点
据不完全统计,在2022年底发布的全国摩托车生产企业及产品公告(含子公司)中摩托车企业207家,摩托车序号152家,全行业《名目》转《公告》约13000产品。新产品开发速度加快,数量增多,13000个产品中,新品数量达4000个。但无论大小企业,其基本产品仍旧处于\"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局面。当前阻碍摩托车产品开发的最大障碍是,大部分企业无力量开发新产品,有开发力量的大集团,学问产权又得不到有效的爱护,造成了摩托车产品停留在低水平仿制中。
与以往相比,新产品装配双缸发动机、水冷发动机的所占比例明显增加;中排量车体挂小排量发动机的摩托车较多,如大黑鲨125车体挂100mL发动机,甚至50mL发动机;125mL以上排量摩托车所占比例明显增加;太子式摩托车增长较多;摩托车厂家仿造现象仍很严峻。
通过对《公告》的统计分析表明,新产品主要集中在125mL、100mL、50mL、150mL、110mL、250mL排量上。250mL以上基本是空白。新产品按发动机冲程数统计为:四冲程摩托车8819个,占94.1%;二冲程摩托车554个,占5.9%,且都集中在50mL、100mL等中小排量摩托车上。新产品外观形式踏板车、一般骑式车仍占主要部分。
2.产品开发水平及开发力量
4 尽管当前摩托车行业仿制现象比较严峻,企业的学问产权得不到有效爱护,但是有实力的企业面对入世的挑战仍旧在努力提高自身的产品开发力量,主要表现在广泛应用CAD技术、快速成型技术(RP技术)等方面。
摩托车发动机的技术水平也有所提高。摩托车发动机技术进展,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①提高压缩比;②采纳强制风冷和水冷;③采纳多气门和顶置凸轮轴型式;④采纳四冲程发动机;⑤采纳可变技术;⑥开发研制电子掌握汽油喷射系统;⑦提高产品牢靠性。
摩托车发动机点火系统技术的进展。近年来发动机点火系统技术的进展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①点火线圈体积减小、性能稳定、绝缘等级提高;②集成电路技术在摩托车上得到普遍应用;③电子点火器水平提高、价格降低;④磁电机飞轮与底板呈多极化结构;⑤磁电机测试水平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四、摩托车市场概况及竞争态势1.摩托车市场状况我国地域宽阔,人口众多,又是进展中国家,对摩托车需求有着宽阔的市场潜力。摩托车工业在上世纪90年月领先进入市场经济,产品绝大部分为个人购买,因此消失了产销两旺、尽产尽销的局面。一大批军工企业军转民,加入了摩托车行业并很快成为摩托车行业的骨干。同时,摩托车产品因供不应求而产生的高额利润极大地激发了地方、部门和企业的投资热忱,加大了生产力量的投入。摩托车产量的高速增长,解决了供不应求的问题,在1997年全国摩托车产量突破1000万辆后,产品由原来的卖方市场很快转入买方市场,形成大量产品积压。1998年
5 产量回落至8789427辆,1999年、2000年产量分别达到11269136辆和11533848辆,2022年12316548辆,2022年产量12921280辆,产量虽保持增长,但增长率为7%以下。
目前,企业不再盲目追求产量,而是依据企业自身及市场的实际状况,不断地转变自己的管理方式和经营策略,进行产品结构、销售结构的调整。一些新兴企业脱颖而出,国有企业、合资企业、民营企业三分天下的传统格局已被打破,民营企业在全行业所占的比例正在逐年增大。
另外,国内摩托车的主要市场,由于部分城市限制,被迫离开大中城市,转向中小城市及县乡城镇,客观上打算了这种市场对摩托车产品需求,即:产品以125mL、100mL为主,90、50mL次之;产品价格在县乡城镇以3000~5000元或5000~8000元为主,中小城市除此还会有部分高档车需求;款式上以骑、跨式车为主,中小城市会衷情于踏板车。
由于国内市场疲软,各企业纷纷加大了国际市场的开发力度。目前,已有约400多家企业和外贸公司做摩托车出口业务,有近20家摩托车企业在国外投资建厂,摩托车产品已远销五大洲约132个国家和地区,出口形势喜人。但也应当看到,这几年出口市场秩序混乱,部分企业把国内市场上的伪劣生产、无序竞争、竞相压价带到了国际市场,企业出口效益急剧下滑,有的企业只能靠17%的出口退税牵强维持。为了规范国际市场,从2022年起我国摩托车出口实现无偿招标,这是国家为转变目前摩托车出口秩序混乱局面所实行的重要举
6 措。
总的来说,我国摩托车工业市场前景并不乐观。在低档车国内外市场上,我国摩托车生产企业有竞争优势,而在我国加入WTO后,国内高档车在中大排量车市场上并无优势。
2.摩托车市场竞争态势
摩托车市场竞争在近些年来发生了一些变化,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生产企业纷纷致力于分销渠道的变革和调整。近些年来激烈的市场竞争导致的种种弊端,使企业熟悉到要在竞争中制胜,除了产品要素外还必需有畅通的牢靠渠道,因而争取有实力的、牢靠的经销商比起争取消费者有更乐观的意义。由于在企业产品日益趋怜悯况下,经销商的态度往往打算产品销售成败。因此生产企业重点调整选择渠道,或者建立自营体系。
2)价格竞争在企业拓展县乡城镇市场中,仍不失为竞争重要因素。这就迫使企业必需在保证产品质量前提下,不断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成本。这方面一些民营企业、乡镇集体企业等占有先机,国企则显得被动。
另外,摩托车企业已进入了一个多元化的时代,一个新的多种经营的营销策略正在蓬勃兴起。摩托车企业之间已由最初的价格竞争、单一产品的竞争和单一厂家的竞争开头转向技术、开发力量、服务水公平综合实力及大集团之间不同品牌的全方位竞争,如嘉陵在涉足汽车、房地产后进军电子商务,轻骑、宗申等公司涉足汽车业,力帆集
7 团涉足足坛,钱江集团涉足机电产品、长铃集团涉足电子行业等。
3.存在的问题目前,从整体上来看,摩托车市场仍旧是供大于求,市场缺乏有效的行业管理,散乱差及非法拼装现象还非常严峻,加上部分城市的禁、限牌、10%的消费税及地方爱护主义等等,特殊是企业之间的竞相压价,迫使生产企业这几年来在产品价格上一降再降,已无利润可言,企业的利益受到严峻的影响,部分企业不同程度地消失了亏损,形成产销量再创新高的同时,行业整体效益下降的局面。
10%消费税的问题始终困扰着行业内的企业。一方面,由于摩托车市场早已从买方变为卖方市场,价格的凹凸成了打算消费者购买意愿的主要因素,因此,摩托车市场的价格战日益激烈,企业的盈利水平普遍下降。而10%的消费税如雪上加霜,使整个行业通过正常的经营活动只能获得微薄的利润,有的企业甚至已无利可图。这已经极大地影响了本行业的进展壮大、技术升级。另一方面,消费税的征收是在生产环节而非消费环节,生产企业预先支付这部分税收。虽然从税收征收的角度来说是简单了,但让生产企业预先支付消费税却名不正言不顺。企业生产出的产品不肯定都能在短期内销售出去,而先支付的消费税却占用了企业大量的资金,这无疑让摩托车企业背上沉重负担。第三,不同地区、不同企业还存在着税赋不均的问题。国有大、中型企业大多是老狡猾实地缴纳消费税,而部分地区的部分中小企业,特殊是一部分民营企业、套牌企业,通过当地税收优待政策,少缴或实际上不缴这个税,这就导致了摩托车市场的不公正竞争。老狡猾实缴
8 税的企业不仅要担当消费税,还要担当丢失市场所造成的损失。由此可见,是否征收消费税;如肯定要征,证多少;在什么环节征;实际征收能否公正等问题,实际上已经成为影响摩托车行业持续健康进展的关键性问题了。
企业创新力量不强,产品过于单调,限制了企业的进展。这几年虽然新品数量上升的很快,但由于摩托车行业整体水平较低,缺乏自主开发力量,因此真正上档次的产品很少。
农村城镇由于受摩托车产品结构、市场购买力及农村道路的影响,需求不畅。
学问产权意识不强,不少企业对自己开发的产品不进行专利申请,对商标不登记注册,或者申请、注册后就再无人问津,这无形中给一些不法分子仿制和造假带来了可乘之机。
4.摩托车市场进展趋势
综合分析我国摩托车产品的产销状况及专家的市场需求猜测,估计在将来十年内,摩托车市场的需求将是持续缓慢增长、波浪式进展;将来的市场竞争仍旧很激烈,竞争的内容及方式都将会向产品质量、产品成本、产品品种(尤以符合环保要求的清洁能源产品)、品牌、销售服务等广度和深度进展。
十几年来,摩托车市场主要集中在大中城市及沿海开放地区,近年来上述地区保有量已经较大。再加上一些大城市由于环保、交通管理的限制,这就使该地区摩托车市场萎缩,需求量削减。随着中央关于加快开发中西部地区战略的实施和广阔农村及小城镇的经济进展,
9 农夫收入提高及消费观念变化,摩托车市场需求量将有所增长。估计今后数年,中西部和广阔农村、城乡结合部都是摩托车市场进展的热点,所以广泛开拓农村市场是摩托车生产企业新的经济增长点,摩托车生产企业要讨论开发适合农村使用条件的车型。所以说,要满意农村路况差、载荷量大、牢靠性高、价格低、修理便利的车型是摩托车生产企业在农村市场的可持续进展调研课题。
10
更多推荐
企业,产品,生产,市场,进展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