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2月31日发(作者:最近上市的新车)

四年级上册数学专项练习题应用题解答问题(附答案)(2)

一、四年级数学上册应用题解答题

1.某列车8:15从北京南发车,14:15到达上海虹桥,该列车平均每小时行驶235千米,从北京南到上海虹桥有多少千米?

解析:1410千米

【分析】

经过时间=结束时间-开始时间,求出列车行驶的时间,用列车行驶的时间乘行驶的速度即可解答。

【详解】

14:15-8:15=6小时

235×6=1410(千米)

答:从北京南到上海虹桥有1410千米。

【点睛】

先计算出列车行驶的时间,再作进一步解答。

2.用篱笆围一块边长分别为4米和2米的平行四边形花圃,每米篱笆需要150元,一共需要多少元?

解析:1800元

【解析】

【详解】

(4+2)×2=12米 12×150=1800元

3.一个长200米、宽50米的长方形果园.如果长与宽都扩大到原来的2倍,那么果园的面积增加了多少公顷?

解析:3公顷

【解析】

【详解】

200×2=400(米) 50×2=100(米) 400×100=40000(平方米)=4(公顷) 200×50=10000(平方米)=1(公顷) 4-1=3(公顷)

4.28名老师带着664名同学去春游,每辆大车可坐45人,租金900元,每辆小车可坐18人,租金500元,怎样租车最省钱?

解析:15辆大车,1辆小车最省钱。

【解析】

【详解】

5.

①她们俩谁打字的速度快?

一篇2000字的文章谁能在半个小时打完?

解析:小玲

小玲

【详解】

6.快餐店重新装修,张经理带8000元钱去市场采购.已知每张桌子128元,每个凳子24元,每台电磁炉195元。

(1)张经理要买11张桌子和108个凳子,共需花多少钱?

(2)张经理用剩下的钱还想买19台电磁炉,钱够吗?

解析:(1)11×128+108×24=4000(元)

(2)够

【解析】

【详解】

(1)每张桌子128元,每个凳子24元,那么11张桌子就是11×128,108张凳子就是108×24,一共需要11×128+108×24=4000元。

(2)由第一题可知买11张桌子和108个凳子共花费了4000元,张经理带8000元钱去市场采购,还剩4000元,每台电磁炉195元,(8000-4000)÷195=20……100,可以买20个微波炉,还剩下100元,所以钱够用来买19个微波炉。

7.学校计划购买15台电视机和40台电脑,每台电视机1400元,每台电脑5400元,学校准备了220000元,够不够?如果不够,还差多少元?

解析:不够,还差17000元

【解析】

【详解】

试题分析:根据单价×数量=总价,分别求出15台电视机与40台电脑的总价,再求出它们的总价和,再与220000比较解答.本题关键是求出购买15台电视机和40台电脑的总价,然后再进一步解答.

解:1400×15+5400×40

=21000+216000

=237000(元);

237000>220000;

237000﹣220000=17000(元).

答:学校准备了220000元不够,还差17000元

8.甲、乙两车分别同时从A、B两地相对开出,第一次在离A地95千米处相遇.相遇后继续前进到达目的地后又立刻返回,第二次在离B地25千米处相遇.求A、B两地间的距离.

解析:260千米

【详解】

画线段示意图(实线表示甲车行进的路线,虚线表示乙车行进的路线)

可以发现第一次相遇意味着两车行了一个B、A两地间距离,第二次相遇意味着两车共行了三个B、A两地间的距离.当甲、乙两车共行了一个B、A两地间的距离时,甲车行了95千米,当它们共行三个B、A两地间的距离时,甲车就行了3个95千米,即(千米),而这285千米比一个B、A两地间的距离多25千米,可得:(千米).

9.某旅行社推出“南沙湿地公园一日游”的两种价格方案。现有成人5人,儿童5人,选哪种方案合算?

方案一

成年人每人130元儿童每人60元

方案二

团体10人以上(包括10人)每人90元

解析:选方案二

【分析】

根据两种方案的购票方式,分别计算所需钱数:方案一:130×5+60×5=950(元),方案二:(5+5)×90=900(元),然后进行比较,即可得出结论。

【详解】

方案一:130×5+60×5

=650+300

=950(元)

方案二:(5+5)×90

=10×90

=900(元)

950元>900元

答:选方案二合算。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最优化问题,关键根据两种购票方案分别计算所需钱数。

10.一块长方形印花玻璃长25分米、宽15分米。如果这种印花玻璃每平方分米20元。买这块玻璃要多少元?

解析:7500元

【分析】

根据长方形的面积=长×宽,求出面积,再乘20,据此解答即可。

【详解】

25×15×20

=375×20

=7500(元)

答:买这块玻璃要7500元。

【点睛】

熟练掌握长方形的面积公式,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11.某校四年级师生共有480人,如果这些人要租车去郊游,那么请你设计租车方案,怎样租车最省钱?

解析:全租大客车,租11辆最省钱

【分析】

根据“小客车每辆375元,限乘客25人”,知道乘坐小客车每人需要的钱数为:375÷25=15(元),再由“大客车每辆572元,限乘客44人”,知道乘坐大客车每人需要的钱数为:572÷44=13(元),所以应该尽量多租用大客车,由此再根据师生的人数及大、小客车的限乘客的数量解决问题。

【详解】

因为乘坐小客车每人需要的钱数为:375÷25=15(元),

乘坐大客车每人需要的钱数为:572÷44=13(元),

13<15,

所以应该尽量多租用大客车,

因为480÷44=10(辆)……40(人),

所以可以租11辆大客车,空4个座位,租金为:572×11=6292(元);

或者租10辆大客车,2辆小客车,空10个座位;租金为:

572×10+375×2

=5720+750

=6470(元)

或者租9辆大客车,再租4辆小客车,空16个座位;租金为:

572×9+375×4

=5148+1500

=6648(元)

大客车辆数减少,小客车辆数增加,则租金也增加……;

由上述计算可得:租11辆大客车最省钱,租金是6292元。

答:全租大客车,租11辆最省钱。

【点睛】

根据每种车型的限载人数及租金算出每人次的租车成本,并由此设计方案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12.一辆洒水车,每分钟行驶250米,洒水的宽度是8米。洒水车行驶13分钟,能给多大的地面洒上水?

解析:26000平方米

【分析】

根据题意可知,所洒地面是一个长方形,首先根据速度×时间=路程,求出13分钟洒水车行驶多少米(也就是所洒地面长方形的长),已知洒水的宽度是8米,利用长方形的面积公式解答即可。

【详解】

250×13×8

=3250×8

=26000(平方米)

答:能给26000平方米的地面洒上水。

【点睛】

此题主要考查路程、速度、时间三者之间的关系和长方形的面积计算方法。

13.一辆洒水车,它的洒水宽度是14米,每分钟行驶200米。一条路长3500米,宽14米,如果两辆这种洒水车同时工作,10分钟后能给这条路的表面都散上水吗?

解析:能

【分析】

两辆洒水车同时工作,则每小时可洒水200×2=400(米),乘工作时间,与3500米比较即可。

【详解】

200×2×10

=400×10

=4000(米)

4000米>3500米

答:10分钟后能给这条路的表面都散上水。

【点睛】

此题考查了三位数与两位数的乘法计算,找准数量关系认真解答即可。

14.爸爸带小亮去爬山。从山脚到山顶的路程有2500米,平均每分钟走75米,已经走了30分钟。现在离山顶还有多少米?

解析:250米

【分析】

根据路程=速度×时间,让已经的走的时间30分钟乘速度每分钟75米,求解出已经走的路程,再让总路程2500米减去已经走的路程即可解答。

【详解】

75×30=2250(米)

2500-2250=250(米)

答:现在离山顶还有250米。

【点睛】

本题考查简单的行程问题,掌握路程=速度×时间,是解题的关键。

15.一个未关紧的水龙头,1分钟滴水50克,3个水龙头1小时滴水多少克?合多少千

克?

解析:9000克;9千克

【分析】

先求出3个水龙头1分钟滴水多少克,再根据1小时=60分,求出3个水龙头1小时滴水的克数,再换算成千克。即可得解。

【详解】

1小时=60分

50×3×60

=150×60

=9000(克)

9000克=9千克

答:3个水龙头1小时滴水9000克,合9千克。

【点睛】

本题也可先求出1个水龙头1小时滴水量,再乘3求出3个水龙头1小时滴水量。

16.一辆汽车从A城出发经B城到C城用了4小时。平均每小时行多少千米?

解析:60千米

【分析】

根据题图可知,从A城出发经B城到C城,这辆汽车共行驶了130+110km。再除以行驶时间,即可求出行驶的速度。

【详解】

(130+110)÷4

=240÷4

=60(km)

答:平均每小时行60千米。

【点睛】

本题考查行程问题,灵活运用公式速度=路程÷时间解决问题。解决本题的关键是求出汽车行驶的路程。

17.红旗小学四年级师生去公园游玩,学生有156人,老师有12人,儿童票为每人12

元,成人票为每人24元,他们买门票一共要花多少元?

解析:2160元

【分析】

总价=单价×数量,据此分别求出买156张儿童票和12张成人票的价钱,再将两个价钱加起来,求出花费总钱数。

【详解】

12×156+24×12

=1872+288

=2160(元)

答:他们买门票一共要花2160元。

【点睛】

本题考查经济问题,关键是熟记公式总价=单价×数量。

18.一个粮食运输队用卡车运送面粉,每辆卡车装50袋,每袋面粉25千克。4辆卡车一次可以运面粉多少千克?

解析:5000千克

【分析】

用每辆卡车装面粉袋数乘卡车数量,求出这些卡车一次运送面粉袋数。再乘每袋面粉重量,求出这些卡车一次运面粉总重量。

【详解】

50×4×25

=200×25

=5000(千克)

答:4辆卡车一次可以运面粉5000千克。

【点睛】

本题考查两步连乘解决实际问题。也可以用每辆卡车装面粉袋数乘每袋面粉重量,求出每辆卡车一次运面粉重量。再乘卡车数量,求出这些卡车一次运面粉总重量为50×25×4千克。

19.四年级师生去看儿童剧,去了108名学生和2位老师。学生票每人12元,成人票每人18元,他们买票共需要多少钱?

解析:1332元

【分析】

学生数乘学生票价得学生票需要的钱,老师数乘成人票价得老师需要的票钱,然后相加即可解答。

【详解】

12×108+18×2

=1296+36

=1332(元)

答:他们买票共需要1332元钱。

【点睛】

熟练掌握总价、单价和数量三者之间的关系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20.黄英和李华分别同时从家出发走向电影院(如下图),黄英每分钟走50米,李华每分钟走70米,15分钟后两人在电影院门口相遇。两家相距多少米?

解析:1800米

【分析】

根据题意,先求出黄英和李华的速度和,然后用速度和乘行走的时间即可。

【详解】

(50+70)×15

=120×15

=1800(米)

答:两家相距1800米。

【点睛】

本题考查了相遇问题:路程=速度和×时间。

21.学校一共收到捐赠图书280册,全校有14个班,平均每个班可以分到多少册?

解析:20册

【分析】

根据题意,用捐赠图书的总册数除以班级数,就是平均每个班可以分到的册数。据此解题即可。

【详解】

280÷14=20(册)

答:平均每个班可以分到20册。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了除法的意义及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计算方法,是基础知识,要牢固掌握。

22.刘老师为了奖励本学期学习进步和优秀的同学,特意拿出176元为大家购买奖品,正巧宝贝文具店搞活动,文具盒,买3个送1个,每个文具盒16元,李老师可以购买多少个这样的文具盒?

解析:14个

【详解】

3+1=4(个)

176÷(16×3)

=176÷48

=3(组)……32(元)

32÷16=2(个)

3×4+2

=12+2

=14(个)

答:李老师可以购买14个这样的文具盒.

23.银座家居广场有一款餐桌售价400元,配套餐椅每把120元.如果餐桌与餐椅成套购买(一张餐桌配四把餐椅为一套),可享受半价优惠.

解析:30套 120把

【详解】

120×4=480(元)

400+480=880(元)

880÷2=440(元)

13200÷440=30(套)

30×4=120(把)

24.一个长方形的面积是495平方米,宽是15米。当长不变,将宽延长,使其变成一个正方形,面积增加了多少平方米?

解析:594平方米

【详解】

495÷15=33(米)

33×33-495=594(平方米)

25.服装店搞店庆促销活动,李阿姨身上有600元钱,最多能买这种上衣多少件?还剩多少元?

解析:600元最多能买这种上衣13件,还剩14元。

【详解】

600÷88=6(个)……72(元)

72÷58=1(件)……14(元)

6×2+1=13(件)

答:600元最多能买这种上衣13件,还剩14元。

26.在一道没有余数的除法算式中,商是8,被除数比除数大238。被除数、除数各是多少?

解析:34

【解析】

【详解】

此题转化为差倍问题。被除数比除数大238,这是两数的差;商是8,则被除数是除数的8倍,被除数比除数多7倍,即差对应除数的7倍。先求出除数,再求被除数。答案:238÷(8-1)=34

34+238=272

27.一个团队有220人需要租车.汽车出租公司有三种车,甲车限坐48人,每辆每天500元;乙车限坐20人,每辆每天250元;丙车限坐28人,每辆每天320元.

(1)如果只租一种汽车,租哪一种汽车用的钱最少?

(2)如果租两种汽车,怎样租车用的钱最少?

解析:(1)甲车。

(2)4辆甲车和1辆丙车。

【解析】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根据单价×数量=总价求出需要的钱数,此题在解答需要车辆的数量时应注意,用“进一法”保留整数。

28.一部动画片的胶片长840米,3分钟放映了105米。照这样的速度,放映完这部动画片一共需要多少分钟?

解析:40分钟

【分析】

用105除以5计算出一分钟放映的长度,然后用840除以一分钟放映的长度即可。

【详解】

105÷5=21(米)

840÷21=40(分钟)

答:放映完这部动画片一共需要40分钟。

【点睛】

此题考查的是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除法计算,先计算出一分钟放映的长度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29.六一儿童节老师给同学们去购买饮料,同一种饮料有两种包装。大箱:每箱12瓶,共36元;小箱:每箱8瓶,共26元。要买136瓶饮料,怎么买最省钱?最少需要多少钱?

解析:买10大箱和2小箱最省钱;412元

【分析】

已知同一种饮料有两种包装,大箱:每箱12瓶,共36元;小箱:每箱8瓶,共26元。因为大箱的饮料每瓶36÷12元<小箱的饮料每瓶26÷8元,所以大箱的饮料更为划算,要尽量购买大箱的饮料。现在要买136瓶饮料,而12×10+8×2=136(瓶),即买10大箱和2小箱的饮料数刚好是136瓶。再计算需要的钱数即可。

【详解】

因为大箱的饮料每瓶36÷12元<小箱的饮料每瓶26÷8元,所以尽量购买大箱的饮料。

12×10+8×2

=120+16

=136(瓶)

36×10+26×2

=360+52

=412(元)

答:买10大箱和2小箱最省钱;最少需要412元。

【点睛】

此题应通过分析,得出最佳方案,进而列式计算得出问题结论。

30.动物园一头大象2天吃360千克食物,一只熊猫1天吃了30千克食物。大象每天吃的食物是熊猫的多少倍?

解析:6倍

【分析】

先用360除以2计算出一头大象每天吃食物的重量,然后用大象每天吃食物的重量除以熊猫每天吃食物的重量即可。

【详解】

360÷2=180(千克)

180÷30=6

答:大象每天吃的食物是熊猫的6倍。

【点睛】

此题考查的是三位数除以整十数的除法计算,先计算出大象每天吃食物的重量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31.社区有一块绿地(如图),现在要进行改造。改造后绿地的长增加到36米,宽不变,扩大后绿地的面积是多少?

解析:504平方米

【分析】

方法一:已知原来的长是18米,面积是252平方米,根据长方形的面积公式:长方形的面积=长×宽,由此可以求出原来的宽。然后用增加后的总长×宽即可求出扩大后绿地的面积。

方法二:由于宽不变,长增加到36米,也就是长扩大了2倍,面积也扩大2倍,直接用原来的面积乘2即可。

【详解】

方法一:

252÷18×36

=14×36

=504(平方米)

答:扩大后绿地的面积是504平方米。

方法二:

252×(36÷18)

=252×2

=504(平方米)

答:扩大后绿地的面积是504平方米。

【点睛】

此题主要考查长方形面积公式的灵活运用。

32.王老师买了5副羽毛球拍,花了330元,每支羽毛球拍多少元?

解析:33元

【分析】

根据实际可知,一副羽毛球拍有2支,因此用2乘5计算出5副羽毛球拍的支数,然后用330除以5副羽毛球拍的支数即可。

【详解】

5×2=10(支)

330÷10=33(元)

答:每支羽毛球拍33元。

【点睛】

此题考查的是经济问题的计算,先计算出5副羽毛球拍的支数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33.李叔叔骑车旅行,他从A地到B地用时2小时。照这样计算,他从B地到C地大约需要多少小时?

解析:3小时

【分析】

先根据速度=路程÷时间,计算出李叔叔骑车的速度,再运用路程÷速度,即可求出他从B地到C地大约需要多少小时。

【详解】

61÷(40÷2)

=61÷20

≈60÷20

=3(小时)

答:他从B地到C地大约需要3小时。

【点睛】

本题考查了速度、时间、路程三者之间的关系,注意计算时用估算的方法解答。

34.欣欣旅行社推出A景区三日游活动。

解析:买10张团体票和2张儿童票最划算;2560元

【分析】

本题根据旅游人数中成人与儿童的人数及两种不同的方案以及两种方案相组合的方法,分别计算分析即能得出怎样购票合算。

【详解】

方案一:6个大人购买成人票,6个儿童购买儿童票,则需要:

400×6+180×6

=2400+1080

=3480(元)

方案二:全部购买团体票,则需要:

(6+6)×220

=12×220

=2640(元)

方案三:6个大人和4个儿童,共10人购买团体票,剩下2个儿童购买儿童票,则需要:

(6+4)×220+(6-4)×180

=10×220+2×180

=2200+360

=2560(元)

2560<2640<3480

答:方案三,买10张团体票和2张儿童票最划算;需要2560元。

【点睛】

在购票的优化问题中,一般尽量让成人购买团体票,儿童结合实际情况可以和成人交叉搭配团体票或单独购买儿童票。

35.妈妈为全家人准备晚饭。

择菜

6分钟

洗菜

3分钟

淘米

2分钟

煮饭

18分钟

切菜

3分钟

经过合理安排,做完这些事至少需要多少分钟?(用图示的方法表示出来并计算出所需时间)

解析:20分钟

【分析】

要使需要的时间最短,应先淘米,然后煮饭,在完成煮饭这项任务的同时,可完成摘菜、洗菜和切菜这三项任务。则一共需要2+18=20分钟。

【详解】

2+18=20(分钟)

答:做完这些事至少需要20分钟。

【点睛】

本题考查优化问题,要想时间最短,应合理安排各项任务之间的顺序,注意同时进行的两项任务应互不干扰。

36.爸爸出差了,妈妈生病了,明明放学回家后帮妈妈做家务,明明是按照以下顺序做的:扫地(5分钟)→淘米(1分钟)→洗菜(9分钟)→打开炉子(1分钟)→煮饭(18分钟)→炒菜(7分钟)一共花了41分钟,妈妈平时没有用这么长时间,请你帮明明设计一个花费时间最少的做家务顺序。

解析:见详解

【分析】

要使需要的时间最短,应先淘米,然后打开炉子,再煮饭。在完成煮饭这项任务的同时,可完成扫地和洗菜这两项任务,最后炒菜。则一共需要1+1+18+7=27分钟。

【详解】

【点睛】

本题考查优化问题,要想时间最短,应合理安排各项任务之间的顺序,注意同时进行的两项任务应互不干扰。

37.某旅游团一行40人到一个宾馆住宿,宾馆的客房有三人间、二人间,单人间三种,三人间每天178元/间,二人间每天128元/间,单人间每天98元/间,要把送40人安排好住宿,每天最少的住宿费用是多少元?

解析:2392元

【分析】

40÷3=13(个)……1(人),需要13个三人间和1个单人间,由于一个三人间加一个单人

间的房价比两个二人间价格高,所以安排12个三人间和2个二人间费用最低。

【详解】

根据分析可知,40=12×3+2×2,安排12个三人间和2个二人间费用最低;

12×178+128×2

=2136+256

=2392(元)

答:每天最少的住宿费用是2392元。

【点睛】

尽量安排三人间,如果三人间住不满,只有2人就安排一个二人间,如果只有1人,就少安排1个三人间,改成安排2个二人间。

38.阳光小学要购买一些小型分类垃圾桶放在班级中使用,要购买25组这样的垃圾桶,怎样购买最划算?需要多少钱?

解析:购买2份10组的、2份2组的以及1份一组的,或者购买12份2组的和1份1组的; 1760元。

【分析】

根据总价÷数量=单价,分别求出各种购买方式中平均每组垃圾桶的价钱,进而判断出10组的购买或者2组的购买比较划算。第一种购买方法:尽量多的10组的购买,求出可购买几份10组。再看购买几份2组,最后看能否购买1组。第二种购买方法:尽量多的2组的购买,求出可购买几份2组,再看能否购买1组。

【详解】

140÷2=70(元)

700÷10=70(元)

70<80

则10组或者2组的购买比较划算。

第一种购买方法:

25÷10=2(份)……5(组)

5÷2=2(份)……1(组)

700×2+2×140+80

=1400+280+80

=1680+80

=1760(元)

第二种购买方法:

25÷2=12(份)……1(组)

140×12+80

=1680+80

=1760(元)

答:购买2份10组的、2份2组的以及1份一组的,或者购买12份2组的和1份1组的,比较划算。均需要1760元。

【点睛】

解决本题时应先明确尽量多的购买10组的或者2组的比较划算,再进一步解答。

39.四年级两位老师带38名同学去参观航天展览,成人门票费48元,学生门票费是半价;如果10人以上(包含10人)可以购团票,每人25元。怎样购票最划算?

解析:10张团票和30张学生票

【分析】

总人数是38+2=40人,学生票是48÷2=24元。方案一:老师买成人票,同学买学生票,则需要花费2×48+38×24元。方案二:老师和同学全部买团票,则需要花费40×25元;方案三:由2位老师和8名同学组成一个10人团,买团票。剩余的同学买学生票,则需要花费10×25+(40-10)×24元;比较三个方案花费的钱数,选择花费最少的那个方案。

【详解】

2+38=40(人)

48÷2=24(元)

方案一:2×48+38×24

=96+912

=1008(元)

方案二:40×25=1000(元)

方案三:10×25+(40-10)×24

=10×25+30×24

=250+720

=970(元)

970<1000<1008

答:购买10张团票和30张学生门票最划算。

【点睛】

解决类似问题时,先假设几种不同的方案,分别计算每个方案需要花费的钱数,再选出花费最少的那个方案。

40.文体用品店购进2800个乒乓球,每25个装一袋,每4袋装一盒,准备30个盒子够用吗?

解析:够

【分析】

用乒乓球的总个数除以25计算出可以装的袋数,然后用装的袋数除以4计算出可以装的盒数,最后与30比较即可。

【详解】

2800÷25=112(个)

112÷4=28(个)

28<30,够

答:准备30个盒子够用。

【点睛】

熟练掌握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计算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更多推荐

购买,需要,计算,时间,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