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2月1日发(作者:凯迪拉克凯雷德escalade)
龙源期刊网
浅析信用卡汽车专项分期面临的新风险
作者:李佳欣
来源:《全国流通经济》2018年第27期
摘要:近年来,资金获取日益困难、P2P网贷和现金贷遭遇强监管的情况下,部分社会中
介、骗贷者“摇身一变”成为汽车贸易公司,利用商业银行信用卡汽车分期业务,虚假申请银行
汽车分期等手段违规操作获利,严重影响银行声誉和形象。本文针对经销商协助客户造假办理
贷款,社会中介伙同客户骗取购车分期贷款,二级经销商借用银行名义营销套取购车分期资金
等现象,提醒商业银行应高度关注信用卡业务面临的市场环境,组织专门力量对分期业务进行
全面彻底排查,规避风险;规范营销行为,加强对二级经销商营销行为的监督。
关键词:信用卡汽车分期业务;新风险
中图分类号:F713.56文献识别码:A文章编号:2096-3157(2018)27 -0108-02
受外部监管趋严、资金获取成本持续上升、P2P网贷和现金贷遭遇强监管风暴等因素影
响,低资质、高风险客户融资变得越发困难,一些不法社会分子开始“转战”商业银行信用卡汽
车分期业务领域,通过伪称银行合作中介,帮助此类客户群体做高车价、减少首付、进行虚假
材料包装等,使这些低质量客户进入银行,新的市场风险需要高度关注。
一、骗贷者将分期业务视为新的获利“重点领域”
目前,一些打着银行名义的中介机构如雨后春笋般出现,该类不法分子打着小贷公司、投
资公司、汽车贸易等各种身份、角色中随时变换,研究各家商业银行产品特性及业务办理过程
中存在相关缺陷后进行利用。尤其在近年来资金获取日益困难、P2P网贷和现金贷遭遇强监管
的情况下,部分社会中介、骗贷者“摇身一变”成为汽车贸易公司,将商业银行信用卡汽车分期
业务视为新的获利“重点领域”。
冒用、伪称银行合作中介名义对外宣传。当前部分直客式客户来自小型汽贸公司,且分布
较为分散。少数汽贸公司明显存在虚假欺诈现象。如,某汽贸公司仅为一个10平方米的临街
门面,店内员工仅为老板夫妻二人。其门头原为投资咨询有限公司,现直接用汽贸二字覆盖投
资二字,门头滚动显示屏幕显示“本公司主做银行装修贷款、购车贷款”宣传语。通过企业名称
查询后发现其并无工商注册信息。汽贸公司在网络上直接宣传“零首付”购车,宣传产品直接注
明为中国工商银行等商业银行,宣传语为“20万以内车型正常只需支付购置税跟保险钱即可将
爱车开回家”,严重影响银行声誉和形象。通过做高车价将分期金额放大,降低实际首付金额
来吸引客户。与老板沟通交流了解到,汽贸公司曾经介绍并协助客户办理过银行汽车分期业
务,其操作方式主要为通过将客户车价进行虚假做高、减少客户首付、达到吸引客户目的,同
时也有利于扩大分期业务金额、便于向客户收取更多的融资手续费。通过该类公司进入的客户
明显属于“带病准入”的资金短缺的高风险类客户,其无法提供首付资金也预示着其将无法正常
更多推荐
新车零首付分期购车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