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2月1日发(作者:广州本田商务车7座奥德赛落地价)
维普资讯
国整体汽车价格水平下降了20%左右。其
中降价大概都有以下特点:降价幅度大,降
从博弈论看我国汽车行业的
价格竞争
价次数多;降价不分季节;知名企业率先
打价格战降价的影响力一次比一次弱;降
价并没有带来预期的销量增长。
汽车产业价格竞争原因分析
价格是市场机制的核心,价格竞争是
市场竞争的基本手段,市场调节功能的发
■ 龚晓瑾李彬联(广东商学院广州 .51o32())
内容摘要:本文从我国汽车企业的价
格竞争状况分析着手,用博弈论的方
法解释了汽车市场上各汽车厂商降价
的内在原因,并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
对汽车产业价格竞争可能存在的或即
将面临的问题提出了相关的建议。
关键词:价格竞争 汽车产业 博弈
我 国汽阶车段的汽制、成车造长产厂阶业起段从,和1依 9全5次3面经年发兴历展建了阶第幼段一稚。
从建国初到70年代末的计划经济时代,我
国汽车产业的生产能力低,产品品种单一, 五位。2004年是日系轿车的反攻年,广州 忽视其他竞争因素,助长急功近利的短期
生产分散。规模经济效益较差。随着改革 本田年产能从原来的12万辆扩至24万辆, 化行为,甚至可能造成“价格下降一企业
开放的推进以及二十多年的经济高速增长
和居民收入大幅度上升,我国汽车产业呈 销量达到202066辆,比2003年增长了
现出蓬勃发展的趋势,并初步形成了汽车 73%。同属日系的一汽丰田凭借花冠的良 我国汽车产业的价格竞争有着历史和
工业竞争的格局。
目前我国的汽车产业已经建成了较为
完整的工业体系。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
行业信息部的统计,2004年1到10月,汽 日产、东风本田、一汽轿车(马自达6)等
车生产累计达到423 01万辆,与2003同
期相比增长17 58%,累计销量413 40万
辆。目前,我国已经超过德国成为世界第
三大汽车生产国,但是与世界汽车生产大 上年下降两成,但伊兰特却创下了102748
国相比较,我国的汽车工业存在着明显的 辆的惊人业绩,北京现代也因此以144088
差距。首先表现在:企业生产规模小、数量 辆销量稳居国内轿车排行榜第5位。东风
多,与汽车产业的发展规律相悖(见表1)c 悦达起亚今年上市的嘉华和远舰销量虽然
其次,我国生产的汽车无论从成本还是价 不太理想,但千里马仍实现了5 5万辆的销
格上都要比国外同类产品缺乏国际竞争力。 量。初步测算,2004年日系和韩系轿车的
再次,我国汽车产业的生产集中度与世界 汽车产业进入管制是失效的。
几个大型汽车生产国相比还有相当的一段
距离。汽车工业是规模经济最显著的产业 业还将继续扩大产能,可
之一,各汽车企业追求规模经济的结果必 以预见,他们的攻势将更
然使企业向大型化、集团化方向发展,从
而使产业集中度提高。
88商业时代(原名《商业经济研究》)2006年23期
挥必须以充分的市场竞争为条件,竞争方
式是多样的,但价格是首要的竞争手段。实
践证明,在制度创新和经济制度改革的关
汽车产业的价格竞争状况分析
键时期,价格竞争对市场化的进程起着十
分重要的推动作用,是市场经济走向完善
我国加入WTO以后,关税逐年递减, 的重要标志。价格竞争有利于打破垄断,提
对汽车工业产生极大的冲击,降价似乎成
高企业的内在素质。
为国内汽车企业的必由之路。从销量来看,
价格竞争既然是市场竞争机制的核心
2004年最显著的特征之一,就是日系和韩 手段,那么价格策略理所当然地成为了企
系轿车开始大举发力,所占市场份额不断
业竞争首要策略。降价促销是企业一贯常
扩大。从厂家排名来看,上海大众、一汽
用的价格手段,是我国企业在市场与价格
大众依然稳居轿车销量排行榜前两位,但
都开放后最容易采用的竞争手段。但过度
和其他对手的领先优势已大幅缩小,而上
的价格竞争从而导致的价格战会导致企业
海通用与广州本田的销量均大幅增长,分 效率下降,亏损增加,直接影响了企业自
列第三、四位,北京现代则一举跃升至第
身的生产活动和健康发展;价格战还容易
此前供不应求的局面大为缓解,全年累计
利润减少一减产一失业上升一购买力下降
一
需求减少一价格再下降”的恶性循环。
好表现,2004年累计销量达到8.5万辆,同
现实的原因:
比增长了60%,排名也由原来的第1 3位升 历史原因
至现在的第8位。此外,海南马自达、东风 我国汽车产业进八管制及其失效。我
国对汽车产业进入管制通常采用三种方法
日系厂家的销量虽然增长幅度不大,但总
产品认证制鹿制订产品目录,产品目录由
量依然不可小视。韩系的冲击力主要来自 汽车产业行业管理部门和公安部联合制定
北京现代。虽然索纳塔41 322辆的销量比 行政干预。其中,汽车生产企业目录管理是
进入管制的主要手段。据有关资料,除青海
省实际汽车生产厂家数与列人生产目录汽
车生产厂家数一致外,其余省份实际汽车
生产厂家数目都远远大于列人生产目录的
汽车厂家数,其中湖北多出102家,浙江多
出95家,辽宁多出91家。由此可见,我国
总销量突破了65万辆,市场份额超过
25%,今年各日韩系企
表1 中外汽车产业集中度比较
加凶猛。因此各汽车品牌
展开了大幅度的降价,全
《中国经济年鉴》.1998年,第253页
更多推荐
女性30万的车排行榜
发布评论